在南京,感悟信仰的力量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这里曾经翻卷过多少历史的烟云,雨花台更是一个有着特定的历史承载和政治意涵的地方。今天,我们将从雨花台烈士陵园出发,经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到煤炭港22号中共南京铁路地下党小组旧址,循着党的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年轻的他们扛起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从1926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数以万计的烈士把献血和生命留在了这里,目前已知姓名的有1519位,绝大部分为无名烈士……
  牺牲在雨花台的烈士,包括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邓中夏、罗登贤,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恽代英,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施滉,17岁的金陵大学学生石璞,16岁的晓庄师范学子袁咨桐等人。
  许包野是雨花英烈当中学历最高的,在德国留学期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1923年由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旅欧支部。“九一八事变”后,许包野受共产国际的派遣,秘密回到祖国。1935年2月,因叛徒出卖,许包野在开封被捕,被押解到南京,不久后牺牲。
雨花台烈士群雕

  自1931年离家后,许包野一直杳无音讯,他的事迹更无人知晓。1982年,他的妻子叶雁苹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给组织写信,寻找丈夫的下落。经过几年的努力,党史部门于1985年年底查清了许包野的革命经历。1987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许包野为革命烈士。此时,距离他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52年。?
  “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从北伐战争到南京解放,从青年学子、黄埔英华、潜伏英雄到文化尖兵,一个个名字如同长夜群星,璀璨天地。据统计,雨花英烈中70%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也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烈士跟我们一样只是血肉之躯,他们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生活优渥,为什么选择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烈士曹顺标(又名曹均)牺牲时只有19岁。被押赴刑场时,他说:“如果我死了,只有两件事情感到遗憾,一件是再不能革命了,还有一件是我只活了19岁,还没有恋爱过。”这背后的故事令人沉默:曹顺标被捕时,正要去向长期暗恋的女生表白。他牺牲后,那个女生才知道他的心意,由此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纪均”以作纪念。其实烈士也是凡人,是理想和信念让他们不惧牺牲、义无反顾。
  一张张黑白照片上,毕业于著名高等学府的青年才俊们目光坚毅而深邃。在他们眼中,雨花台不是什么断头台,也不是什么骇人的刑场,这里是证明对党的忠诚、证明崇高信仰、证明共产主义信念的地方,是信仰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探寻理想中的新世界


  1921年6月的一天,一艘由芜湖开往南京的客轮缓缓停靠在下关码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一位身穿灰布长衫、留着平头、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青年提着行李,慢慢走下船来。青年名叫恽代英,他为出席少年中国学会第二届年会提前来到南京。同年7月,恽代英在陈独秀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广州起义失败后,恽代英对身边的年轻战友说:“我们的理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实现了,那时的世界多么美妙。也许那时的年轻人,不易领会我们走过的令人难以设想的崎岖道路,我们吃尽了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最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1930年,恽代英到上海老怡和纱厂联系工作时不幸被捕。1931年2月,恽代英被转押南京,羁押于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1931年4月24日,当时中共中央特科的主要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指认了恽代英。
  1931年4月,在南京江东门外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国民党军拿着恽代英在黄埔军校时的照片劝他投降:“党国正是用人之际,若归顺蒋总司令,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触手可及!只要写个声明,你就自由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恽代英愤然而起,“大不了就是一个死字!为共产主义而献身,死得其所!” 4月29日中午,恽代英拖着沉重的脚镣,昂首挺胸,神色坦然,一路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年仅36岁。他用生命探寻和诠释了何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牺牲前,恽代英留下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

革命星火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闪烁


  在鼓楼区煤炭港22号,矗立着一幢灰色两层小楼,楼体虽不高大,但优雅庄重,随着街道走向自然舒展,有着浓郁的民国气息。若不是镌刻在墙上的一块记事碑的提醒,很少有人会知道,这里是革命烈士唐绍泉的故居,南京铁路下关黨支部、煤炭港党小组旧址。铁路工人革命的星星之火,曾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闪烁。
  1945年9月,经历半生颠沛流离的唐绍泉在马绪善等工友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在南京下关长江边铁道旁荒凉的芦柴洲上盖起了三间砖墙瓦顶房子,带着全家定居下来。同年12月,中共南京市地下工委为了更好地领导铁路工人运动,决定成立中共南京铁路下关车站支部。唐绍泉的家成为地下党秘密活动据点。
  工作之余,唐绍泉和马绪善等工友在下关一带散发传单,给工友们讲故事、读报纸,教育启发工人的革命觉悟。政治上逐渐成熟的唐绍泉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团结群众、参与组织互助会等工作。次年9月初,因叛徒出卖,下关车站党支部书记马绪善和唐绍泉等5名党员及1名进步工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
  “南京是1949年4月份解放的,而父亲是1月份被押走的。只差三个月呀。”回忆起父亲唐绍泉被押走时的情景,唐述伦老人不禁叹息。“那天清晨,工友王长荣急匆匆地跑到我家,说在下关车站发现了一节由众多国民党军警押送的车厢,车厢内有我的父亲。母亲得知后连忙领着我,带着冬季御寒用品赶到了下关车站,棉衣里还悄悄地塞进几个大头洋钱。”由于军警严密戒严封锁,唐述伦和母亲根本无法靠近车厢,更别提送上棉衣棉被了,“父亲被剃了头,穿着监狱的蓝衣服,只能看着我们默默地点了点头。”一家人就这么深情相望,直到列车驶离视线……
  历史的洪流冲不走坚定的信念,革命英烈的故事将永传人间,革命精神的诞生和延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接力传承,请让它们永远照耀中国大地,让红色的赞歌永远传唱。
其他文献
孙中山雕像  北临长江、南近太湖的江阴,自古人杰地灵。自马家浜时期人类来此繁衍生息,至春秋战国吴文化规模初具,江阴一度不负“三吴襟带之邦”的美誉。从昔日的延陵古邑到20世纪80年代的县级市,千年古城江阴承揽着独具江南的温情。1988年,一座博物馆在此落成,17年后以全新的面貌示人,成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地标性建筑。藏品中的古意  来江阴市博物馆,一面为其庞大的外形而惊讶,一面被其低调的内涵所折服。经
期刊
倒扒狮街  路过安庆,我不由得慢下脚步,因为远远看见耸立于长江北岸的宝塔。早就耳闻“过了安庆不说塔”一说,百闻不如一见,那一定得看看。  振风塔  进入迎江寺,香火缭绕,梵音袅袅。站在塔下举目仰望,楼阁式砖石结构,八角七层呈锥体,气势宏伟,挺拔秀美,塔刹直插云霄,无怪乎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美誉。每层飞檐的翘角都悬挂铜铃,叮当叮当,悦耳动听,似在讲述自己的身世。该塔于明隆庆四年建成,原名万佛塔,又名
期刊
读《雪下了一夜》,从其诗意盎然又古意盎然的锦绣文章里,欣然看到传统散文的古意与新韵。此卷令人称奇处在于,所有篇目皆是与先秦自民国的名家名篇同题。  胡竹峰笔下的这些作品从先秦以降,脉络清晰明了,从庄子的《逍遥游》《秋水》,至东晋陶潜《桃花源记》、北朝庾信《枯树赋》,再到初唐王勃《滕王阁序》、中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记》,然后是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舜钦《沧浪亭记》、王
期刊
前些时候,我在高铁上读完了《乡土中国》,通过这本书明白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乡土重建》是《乡土中国》的姊妹篇,同样是社会学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除了更深层次地探究了中国社会自身内在机理与特点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落脚于“重建”二字,剖析了农村与城镇到都市的变迁发展,把中国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现代乡土经济的主要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提出乡土重建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我们研究社会学的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江苏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江苏拥有革命遗址、遗迹1710处。一大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构成庞大的“红色基因库”,是遍布江苏城乡的生动的党史教科书。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
期刊
贲友兰  一座近2万平方米的“魔方式”文化体验平台,集大型书城、教育培训、科技体验、红色展览、文化创业、品牌服务于一体的泛书房,由海安本土企业慧源集团倾力打造。董事长贲友兰,从一名摆书摊的国企下岗女工到全省首家登陆新三板的民营实体书店掌舵人,她用人生追寻书店人的红色梦。她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阅读需求,我希望以书为媒,让三百六十行,行行进书房。”海安市慧源集团泛书房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色
期刊
作家黎戈说她心目中的女神是日本绘本作家佐野洋子。于是,我买来佐野洋子的散文集《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活》《我可不这么想》和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睹为快。  我偏爱《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活》,这本书是洋子得癌症后写的,写着写着就死了,所以我觉得台湾译名《无用的日子》更贴切。因为生命最后的日子,洋子覺得自己百无一用,但她却不知道,把直面死亡的经历写成一本好看的书,这既无用又无价。当初医生对洋子说:
期刊
马勇  马不停蹄地忙完一系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展览,82岁高龄的马勇有些体力不支。我们从南京赶到丹阳,看望老人的同时和他聊聊关于做红色展览这件事。老一辈的电力工人  “为了迎接建党百年,从5月底,我就开始布展了,目前已经展出了七场,分别在镇江市供电公司、凤美新村居委会、吕叔湘中学、水晶山民俗文化馆、丹阳市供电公司、丹阳市规划展览馆和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马勇,走路有些吃力,
期刊
夏晶  2021年5月18日至10月31日,“百年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物展”在仪征市博物馆展出。在策展人、仪征市博物馆馆长夏晶看来,红色文物是宣传党史的生动教材,通过讲好一个个红色文物的故事,可以让一段段历史从史料中“走”出来。穿越历史长河的红色记忆  1921年、1949年、1978年……在仪征市博物馆二楼展厅,穿过一条印有重要年份的红色地毯,主题文物展便徐徐呈现在参观者眼
期刊
新四军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敌后斗争,创建、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牵制、抗击和消灭了数十万日、伪军,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铸就了可贵的铁军精神。江苏是华中抗战的主战场,也是新四军生活、战斗过的重要区域和重建军部所在地。在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走进盐阜革命老区,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