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视角下的临夏砖雕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o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临夏东公馆建筑为例,从装饰、建筑元素、材料质感、视线等方面分析砖雕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引出对于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思考。
  〔关键词〕东公馆;建筑设计;临夏砖雕;折衷主义;地域性创作
  一、临夏东公馆简介
  甘肃省临夏市古称河州,临夏市内的回民又自称“八坊人”。八坊起源于伊斯兰教的八座清真寺及其教坊,最早的八坊具体指临夏市广场洪水河以南、三道桥以北,东自上二社以西、西至西巷以东的这片回民聚居区。据史载,元朝至元十年(1273年),建起了第一座清真寺——南关清真大寺。到清初,在南关内外,先后建立了八个清真寺,便有了“八坊”(者麻提)之说,这一名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八坊是临夏伊斯兰传统民居保留较多的地方,八坊民居的建筑布局、雕饰艺术,尤其是砖雕水平代表了临夏民居的较高水平,而东公馆的砖雕则是精华,代表了民国时期临夏砖雕的最高水平。
  东公馆坐落于临夏市八坊内,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民国时期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柴达木屯垦督办马步青的宅院。公馆占地面积8640平方米,由大小四个院落组成,其形制和比例均符合传统伊斯兰民居的布局形式,只是规模较普通民居宏大。
  二、砖雕艺术与建筑布局的结合
  (一)20世纪初期在中国流行的建筑思潮及其对甘肃建筑设计的影响
  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的法式。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多数有海外留学经历,当时在欧美学院折衷主义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留学者回国,将这种风格引入国内。20世纪初,国内修建的许多建筑都带有折衷主义的影子,如上海外滩的沙逊大厦,以及北京的北京饭店、清华校门和学堂等。
  临夏东公馆将大小四个院落以内外有别、大小空间错落有致,两外院形成北方方形四合院形式,内院作为生活主院落形成四合五天井形式,内外院之间通过回廊形成的天井院相连,院落布局不仅满足了内外有别的功能要求,也使外部的公共院落和内部的生活院落有了体量的区分。建筑单体具有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内院三层正厅房俗称通天楼,更是运用回族民居“虎抱头”形式,并以河州砖雕艺术进行装饰。大门的柱式和券拱的式样,则是借鉴罗马券柱式和繁复的山花和卷草纹样装饰,天井院的束柱和壁柱的结合,则是仿罗马壁柱的形式。通天楼的两侧耳房,山墙的做法、窗式样则完全模仿了巴洛克的形式。
  (二)砖雕与建筑的结合
  东公馆的建筑装饰以中国古典式样为主,并糅合了当时国际、国内流行的折衷主义式样。如影壁、大门、廊心墙、山墙墀头、门头、腰线等处运用大量的砖雕艺术进行装饰,装饰元素是流行于临夏伊斯兰地区典型的砖雕装饰图案。东公馆中的砖雕装饰多与建筑的基本组成构件相结合,两者相互呼应,精美的砖雕使整个建筑群变得十分华美,成为八坊回族民居的集大成者。
  东公馆是合院式民居布局形式,因此,门在院与院之间的连接过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公馆的门与砖雕装饰的结合尤为协调,如牡丹缠枝花瓶门(见图1)所处位置是三进院处,两边的花瓶寓意平安,门洞之上倒挂的蝙蝠寓意“福到”。门洞构图为伊斯兰火焰门的造型,与砖雕装饰结合,相得益彰,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做法。门洞与墙壁的图底关系也别有趣味,图底并没有因花瓶的嵌入而遭到破坏,反而形成一种张力,不禁使人联想到“鲁宾的花瓶”人面图。
  建筑中的窗下墙形成海棠心的素斜方格,勒脚、廊心墙和山墙、腰线等部位是东公馆中砖雕最密集之处,多用葡萄和蝙蝠式样。通天楼建筑装饰是整组公馆建筑中装饰风格最华丽之处,从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到通天楼两侧的巴洛克式样的山墙,以及山墙两侧用修竹、芭蕉装饰的砖雕墙面,都体现了多元的艺术特征(见图2)。精致而细腻的砖雕用于建筑细节的勾勒显得十分巧妙,使得立面上不同部分构成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整体。
  影壁是东公馆砖雕应用最多的地方,它是中国传统四合院中的重要对景元素,在建筑功能上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砖雕与影壁结合,更能烘托氛围,形成或雄浑或雅致的格调。
  (三)砖雕质感与视线的关系
  东公馆的砖雕出自当地工匠名家之手,恪守伊斯兰以可兰经文和植物为主进行装饰,不用动物题材。在选择题材时,首先考虑的是雕刻所处的位置。如西南院天井中的“江山图”,如此大面积砖雕选择场面宏大的题材,且不苛求于细节,主要表现的是其朴拙的质感,如此方能凸显气势。再如正门小天井之中的照壁所刻的“子孙万代图”(图3),与狭长的空间相配合,小面积砖雕选择小的题材去刻画,或植物或小物件,主要表现其细腻之处,甚至可以观察到蝉的羽翼以及葡萄藤架的竹子搭接。除此之外,门饰、墙饰、基座、转角等地方也多使用以植物为主的小题材(见图4)。
  三、东公馆砖雕装饰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全球在地化”被频繁地用来描述当下建筑发展的一种现状,即全球范围内的建筑师们正在尝试发展地域主义的当代建筑创作,寻找地方文化应对普世文明的策略。
  临夏砖雕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在地域性创作中从场所入手,利用材料的质感、光线的变幻,结合气候条件进行设计。砖雕作为非结构性构件用于表皮设计显得恰如其分。选择与记忆相联系的地方元素如砖雕来创造一种人们所熟悉的图像景观,试图从观众那里获取同情和共鸣,这是浪漫的地域主义手法。
  本土和全球化之间并不对立,每个地域文化都有其普适性的一面,要接受来自各地的影响,要最有效地发展自身也许要外来力量的帮助,一种文化要做到自己,又要超越自己,需要开放的系统。临夏砖雕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所带来的蓬勃生机正印证了这一点。从批判理论的角度看,继承传统最正确的方法不是固守,而是突破自身。建筑设计视角下,探寻临夏砖雕的装饰本身为建筑所带来的生命力,用普世文明作为地域文化的推动力,传统便能得以永续传承。
其他文献
古农先生:  您好!惠寄的《日记杂志》第五十八卷妥收了,办得很好,有浓郁的书卷气。前几年多次蒙您惠赠书刊,我因忙未能写稿,很是不安。此次,我回答了问卷中的一些问题。为了节省篇幅,就不再逐一抄录题目,只是将您提出的问题归为两大类(“我与日记——写与读”、“我对日记作为一种文体的看法”)——从回答的文字里就可以看到您所提的具体问题;又增加了“孙犁论日记”作为第三部分。  我与日记——写与读  我从20
期刊
[编者按]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路重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频繁,敦煌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威胁。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由甘肃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约占敦煌市总面积的21%。主要保护范围包括湾腰墩、天桥墩、土豁落、马迷兔、艾山井子、清水沟、火烧湖、后坑子、盐池湾、崔木土沟和卡拉塔格等区域。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没有人为开发的原始地形地貌,保护类
期刊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拍成电影后,藏之深山的古刹一夜爆红。而由王立平作词、作曲,郑绪岚演唱的电影插曲,更是为其锦上添花: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一时间,红男绿女心旌摇荡,莫不争先恐后,向而往之。不过,实际成行则是《少林寺》上映20多年之后的事了。  少林寺位于嵩山西麓,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始建于
期刊
1906年12月23日,星期日   天气确实很冷。至于那些哥萨克人,就如同曾经经常出现过的那样,很难承受这种低温。伊利亚佐夫曾试图医好其泻肚子的病,他在一片纸上写上了文字,浸在茶水中;他然后又在喃喃自语的读经声中搅动它,喝下了这种浸泡液。瓦阳惊讶地不知所措。   今天早上,丁先生使我感到非常意外地向我宣布说,有一个英国人在那里,希望见我。昨天,我在萨尔特城曾遇到过一名喀山的萨尔特人,操一种非
期刊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张掖,也是蹲踞在河西走廊蜂腰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张掖,更是盛产祁连美玉的大本营。  就是这一个个非凡大气的文化元素,扮靓了张掖的“金”字招牌。  玉石,吸天地之精华,纳山海之灵气,可以说是在各种天然因素、自然条件巧夺天工般的演化下日渐形成的。《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者也。”相传,大凡凤凰栖息过的地方,都有美玉存在,足见其神奇、珍贵。据专家鉴定,玉含
期刊
[摘要]阿寅《土司和他的子孙们》是一部以家族历史喻指社会历史的传奇文本。作者运用多重叙事者以及循环叙事等手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传奇的可能。但单纯地以传奇故事为支点书写历史,未必能写出历史的温度和质感,那么这些要素就只能作为传奇的支撑和看点,而没有实现叙事主题的功能。   [关键词]阿寅;《土司和他的子孙们》;叙事模式;叙事主题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据文献记载,至少在战国晚期,铜镜已经在我国广为流传,一直沿用至封建社会灭亡,延续4000多年。全国其他地区钱纹铜镜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面钱纹铜镜时代最早,为东汉至魏晋时期,反映了东汉以降战乱纷飞年代普通民众对和平盛世的希冀。   [关键词]汉代铜镜;钱纹铜镜;青铜器;甘肃省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
期刊
[摘要]《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通过创造魔幻人物、魔幻动物、魔幻植物等魔幻意象、魔幻意境,营造时间叠置的叙事环境,为读者构建了一个魔幻世界,并且由此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宇宙、社会、文化、人性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魔幻世界;时间叠置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42-03  为什么他的眼
期刊
[摘要]关于古代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问题,学术界争议较大,这主要是源于史料的有限以及对史料解读的角度不同。本文从现有史料出发,在对希腊城邦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经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古代希腊城邦经济的发展呈动态之势,古风时期是农业经济占主导,而古典时期呈工商业特征。   [关键词]古希腊城邦;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农业经济;工商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K5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1906年12月3日,星期一   今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就如同昨天一样。阳光明媚,照暖了大地,以至于在夜间最冷也只到8~10℃。我们只穿普通衣服,便会在托古孜—萨莱(九间房)停留一整天。由于今天是集日,所以我们只有15名民工出勤。今天一整天都在忙于清理窣堵波,并将其垃圾杂物直接搬运到沟壑中。除了环绕窣堵波的其他带彩绘的柴泥塑像之外,我们并未发现其他任何东西。它们的保存状态很糟。其中一件塑像衣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