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农先生:
您好!惠寄的《日记杂志》第五十八卷妥收了,办得很好,有浓郁的书卷气。前几年多次蒙您惠赠书刊,我因忙未能写稿,很是不安。此次,我回答了问卷中的一些问题。为了节省篇幅,就不再逐一抄录题目,只是将您提出的问题归为两大类(“我与日记——写与读”、“我对日记作为一种文体的看法”)——从回答的文字里就可以看到您所提的具体问题;又增加了“孙犁论日记”作为第三部分。
我与日记——写与读
我从20世纪初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至今。感到有些事情必须写下来,包括读书体会。人的记忆力十分有限。每天都记,如因事耽误,事后补记。内容是当天的可记之事,人事来往,上课、读书与写作情况,有时也写写感想之类。偶尔,还写诗。至今已有10多本了, 100万字左右。以前是在本子上写的,用电脑后,就写在邮箱里,过一段时间打印出来,加以保存。以后,家人看看,也是一种乐趣。多年后,一个人的日记,就会成为他怀旧的触媒。
我记日记,躲进小楼成一统,自得其乐而已。前几年的日记,偶尔翻翻,觉得挺有情趣。膝下有一小孙子,2014年11月满6岁。自己是教师,本能地关注他的成长。在四年多来的日记里,尽量扑捉他的思维、语言及其他方面的表现,记下来,是我精神上的一大享受。开始,用博客的形式发布,引起了外地一些网友的兴趣。通过记载小孙子的成长过程,我深切地体验到了幼小生命的可爱,亲情的刻骨铭心!
小孙子4岁时,我给他教成语。也用实际的例子讲什么是“概念”(如“水果”的种类),他双手捂住耳朵说:“我不听!”因为确实难懂。后来,我用生活中最通俗的例子,如“单行道”和“双行道”的区别,“垃圾车”和“垃圾桶车”的区别;“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学校,我们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是具体的“大学”;各个城市都是城市,“重庆”、“北京”、“曼谷”、“广州”(他去过这几个城市)是具体的城市等例子,说明什么是概念,以及概念的概括作用,他慢慢有一点懂了。他说:“姥爷,你给小朋友讲‘概念’,要举生活中的例子。‘概念’也是概念,‘生活’也是概念。”“说全班同学学习好,不要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说一遍。”后来,我“得寸进尺”,还给他讲“概念”的道理——这明显超越了他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他就不爱听了,表示厌烦。给他教成语,起初他兴趣大,但多了他也就拒绝。于是,我读了一些西方儿童教育的著作,方悟得不能超越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硬性灌输,应该发展儿童的天性,让其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这方面,我通过记日记,自己也有所进步,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日记里,有个体生命的时间刻度,有生命的跃动,有主体精神的微观景象。
我没有辑录日记中的材料,将其连缀为作品。日记里有一些诗歌,但因忙碌而未拿出去发表。在我的日记里,保存着与我交往较多的文化人一些可用的资料。
因为专业关系,我读过鲁迅、胡适、贾植芳、卫俊秀的日记。他们四人坚持记日记的毅力,对我有所鼓舞。胡适的勤奋(其日记中经常抄录几千字的材料)激扬了我的意志;鲁迅要言不烦的文风,启发我追求文字的简洁;贾植芳的大胆直言,令我惊心动魄;书法大家卫俊秀处于逆境之下对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精神的高度发扬,灼热了我的灵魂!孙犁的《书衣文录》是片断的日记,并不是逐日写的,因其是在特殊语境下所记,且情感异常真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笔法至为精妙,完全是文学性的日记——我为它写了两篇论文。我研究它,读过不止10遍,书都快翻烂了。我认为,它是现代中国日记史上的一个杰作,是艺术的精品,值得研究。他在这部文录里,把自己对“文革”的悲愤心情,表达得很充分,很决绝,其高洁的人品令人高山仰止;而他在当日斯文扫地、文化被“革”的情况下,痛切地拥抱作为文化载体的“图书”,显示了睥睨权势、追求真理的雄大气魄。
还从一些文集和《新文学史料》等刊物上,读过其他作家和学者如萧军、王林等人的日记。
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日记不一定是文学形式——当其具备了文学性之后才可以说它是文学形式(日记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功力,包括叙事、状物、抒情和修辞等方面)。日记的功能主要是实用,许多人写日记并不是为了创作或者为创作做准备。强调了日记的文学性,就对初写日记者,是一种束缚。青年人,记起了日记,就会慢慢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形式,在练习中趋向得心应手。现代社会生活繁杂,节奏快,信息多,日记便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有益的文体形式。
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在时人的日记里。研究学问的人,读日记,其动机主要是找材料。自然,也有人出于猎奇心理,阅读名人的日记。
应该怎样写日记,这不能有统一的模式。人们的职业、性情、习惯和关注中心不同,文字功力也有差别,故而日记的写法自然也就不同。我觉得,作为一般原则,写日记要简要、明确,把亲历的事情交代清楚就行了。生活中的重大变动,思想感情的起伏,涉及家庭和个人重要事项(包括经济方面)的原始状况,应该记载下来。一些比较重要的信件可以复制于日记之中。重大事情,要写得详细一些。日记面对的是自己,理应完全说真话,杜绝假话——对自己说假话者,其人品就值得考虑。简短的三言两语式的感想,可以记于日记;如果是成篇的文学作品,那就另外单独写好了。
至于日记的定义,我看没有必要下。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是西方人的习惯。如要给日记下定义,似乎可以说: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逐日记下来的文字就是日记。当然,这里的“事情”包括主人的思想感情活动,也包括周围和家庭的大事以及世界、国家的特大事件。作为文体的日记,比起小说、诗歌、艺术散文和剧本来,它的含义比较简单;人们不会在这上面有太大争议的。它,平易近人,不会与人为难。它往往于不经意间,走到你的笔下。现在网络发达,记日记的人,会以千万计。然而,把日记作为文体来认真研究者,是不多的。 人们的日记写作,本意不在发表,主要是为了备忘或有所寄托。普通人的日记,发表的价值不大(除非因偶然机遇记载下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史料)。大人物的日记,可能或者应该具有史料价值。但关键问题在于:写日记时,作者的态度是否真诚,能否坚持实录的精神?鲁迅、孙犁就怀疑一些大人物的日记之真实性,因为有些人的日记,是涂抹又涂抹了的。一般人,也并不想出版自己的日记。当然,作为一个大国,考虑到文化的繁荣和积累,搜集和研究日记,还是必要的——因为一般人容易忽略它的存在,从而使它被湮没。
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在时人的日记里。研究学问的人,读日记,其动机主要是找材料。但是,我们看到:发掘日记资源,万分不容易。本人和家人,往往很不愿意把日记拿出来——这里有政治、人事、心理、伦理等方面的障碍。中国日记资料馆对此不知有何“秘密武器”?
日记对人生经历作逐日记载,能够起到备忘的作用。于作者,写日记可用来练笔——既能纪事,又可抒情;也是磨炼文字、培育文心的好办法,养成个体和主体意识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超越流行观念的好途径。于社会,提倡记日记,可以激扬普遍的人文精神,为将来的历史(包括家族史)研究提供材料。这样,日记就不仅与文学有关,也就与历史有关——它是野史的分支。从哲学维度说,日记是个人的王国,是精神现象的实体,是散落的、隐性的宇宙精神。日记又是神秘的、阴性的。它的常态,是隐藏。它是文体中的隐士。它是深层的、和世面捉迷藏的精神潜流。它记载着人的精神历程,在暗中充实和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日记发表了,它就由阴性变为阳性,成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但历来发表的日记,恐怕不到1%(以实际写日记的人为底数)!
日记的私密性是它的天性,也是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神圣权利。政治上的放言无忌,个人的恩恩怨怨,重要人事、场景、言论的记载,都可能进入日记。这多方面的情况,是日记发表的妨碍。历史上,抄家抄日记的事件不少。因此,日记在事实上的作用,大半是私人的用途。钱钟书曾说过,社会不可能完全透明。我们可以说,个人同样也难得完全透明。按现代文明的要求来说,孩子的日记,父母也不能看。日记是个人的精神家园。万物负阴而抱阳,日记是阴性的文体,但它里边有着阳性的核子。深夜凝望星空,繁星满天,亮光各异,闪烁不定,深邃无穷——这就给人一种启示:作为大散文文体之一的日记,有它自己的职分和定位,要把它作为文学的主要体裁,是不大可能的;要把许多人的日记公之于众,也是不大可能的。当然,也要给日记的搜集、保存和研究一定的地位(您多年前领衔创办中国日记资料馆就很好,很有必要)。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
日记的私密性,其根源是人的本性。日记的研究,其深处是人学与历史的秘密。何兆武先生说,历史是人性的试验场;我们也可以说,日记是个体人性的试验场。日记文体,既平易近人,又铁面无情——它考验着人性的真伪。
微博、微信如果写得像日记了,自然就是日记。但由于字数限制,它们往往难以被写成日记。形式是次要的、表面的,有了日记之实,孙犁写在书皮上的文字,也被看作日记。
孙犁论日记
我的读书范围很狭窄,对日记文体没有什么研究。据我所知,孙犁晚年读了一些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的日记,并作了中肯评论。他读过清代的三大日记,还读过《郭天锡手书日记》、《使西日记》、《汪悔翁乙丙日记》、《三愿堂日记》、《西征日记》、《能静居士日记》、《郭嵩焘日记》等。他说:“看来,小人物的日记,比起大人物的日记,可看的东西就多了。这是因为小人物忌讳少,也想存些史实,传名后世。”孙犁的《书衣文录》里有一则《日记总论》,对日记的性质、作用及其写作,进行了十分深刻的论述。其要点是:
人之喜读日记,主要认为日记是一种可靠的史料,可反映一个时期的政治、社会的风貌。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曾国藩、翁同龢日记,这是政治家的日记,然研究政治历史的学者,想从他们的日记中,寻觅当时的政治材料,并非如入宝山,美不胜收,却似披沙拣金,十分不易……正因为他们是政治家,所以对于政治问题,才讳莫如深,守口如瓶。日记是私人著述,不易传播,但向来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危险品,一旦遭抄家之厄,要首先上缴。政治家对此尤其敏感。
日记,归根究底,是个人的生活史。话虽如此,一个人既生存于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那么他个人的历史,也就必然或多或少反映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某些面貌。
日记各有风格,各有目的。有的记事失实,有的多存恩怨。有人甚至伪造日记,涂改日记,以作自我修饰。另外,日记亦如名人字画,传者不必佳,埋没者或有真正价值。
总之,日记并非读书之要,然藏书家颇以收藏名人精印本为荣。
以上抄录的文字不少,为的是省却读者的翻检之劳。孙犁对日记的论述,显示了切实而又严峻、明辨而又直逼人心的目光,启示着我们对于日记文体,应该抱持严肃认真的人生态度。
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是为答问。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阎庆生
2014年11月11日于古城曲江
您好!惠寄的《日记杂志》第五十八卷妥收了,办得很好,有浓郁的书卷气。前几年多次蒙您惠赠书刊,我因忙未能写稿,很是不安。此次,我回答了问卷中的一些问题。为了节省篇幅,就不再逐一抄录题目,只是将您提出的问题归为两大类(“我与日记——写与读”、“我对日记作为一种文体的看法”)——从回答的文字里就可以看到您所提的具体问题;又增加了“孙犁论日记”作为第三部分。
我与日记——写与读
我从20世纪初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至今。感到有些事情必须写下来,包括读书体会。人的记忆力十分有限。每天都记,如因事耽误,事后补记。内容是当天的可记之事,人事来往,上课、读书与写作情况,有时也写写感想之类。偶尔,还写诗。至今已有10多本了, 100万字左右。以前是在本子上写的,用电脑后,就写在邮箱里,过一段时间打印出来,加以保存。以后,家人看看,也是一种乐趣。多年后,一个人的日记,就会成为他怀旧的触媒。
我记日记,躲进小楼成一统,自得其乐而已。前几年的日记,偶尔翻翻,觉得挺有情趣。膝下有一小孙子,2014年11月满6岁。自己是教师,本能地关注他的成长。在四年多来的日记里,尽量扑捉他的思维、语言及其他方面的表现,记下来,是我精神上的一大享受。开始,用博客的形式发布,引起了外地一些网友的兴趣。通过记载小孙子的成长过程,我深切地体验到了幼小生命的可爱,亲情的刻骨铭心!
小孙子4岁时,我给他教成语。也用实际的例子讲什么是“概念”(如“水果”的种类),他双手捂住耳朵说:“我不听!”因为确实难懂。后来,我用生活中最通俗的例子,如“单行道”和“双行道”的区别,“垃圾车”和“垃圾桶车”的区别;“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学校,我们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是具体的“大学”;各个城市都是城市,“重庆”、“北京”、“曼谷”、“广州”(他去过这几个城市)是具体的城市等例子,说明什么是概念,以及概念的概括作用,他慢慢有一点懂了。他说:“姥爷,你给小朋友讲‘概念’,要举生活中的例子。‘概念’也是概念,‘生活’也是概念。”“说全班同学学习好,不要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说一遍。”后来,我“得寸进尺”,还给他讲“概念”的道理——这明显超越了他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他就不爱听了,表示厌烦。给他教成语,起初他兴趣大,但多了他也就拒绝。于是,我读了一些西方儿童教育的著作,方悟得不能超越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硬性灌输,应该发展儿童的天性,让其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这方面,我通过记日记,自己也有所进步,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日记里,有个体生命的时间刻度,有生命的跃动,有主体精神的微观景象。
我没有辑录日记中的材料,将其连缀为作品。日记里有一些诗歌,但因忙碌而未拿出去发表。在我的日记里,保存着与我交往较多的文化人一些可用的资料。
因为专业关系,我读过鲁迅、胡适、贾植芳、卫俊秀的日记。他们四人坚持记日记的毅力,对我有所鼓舞。胡适的勤奋(其日记中经常抄录几千字的材料)激扬了我的意志;鲁迅要言不烦的文风,启发我追求文字的简洁;贾植芳的大胆直言,令我惊心动魄;书法大家卫俊秀处于逆境之下对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精神的高度发扬,灼热了我的灵魂!孙犁的《书衣文录》是片断的日记,并不是逐日写的,因其是在特殊语境下所记,且情感异常真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笔法至为精妙,完全是文学性的日记——我为它写了两篇论文。我研究它,读过不止10遍,书都快翻烂了。我认为,它是现代中国日记史上的一个杰作,是艺术的精品,值得研究。他在这部文录里,把自己对“文革”的悲愤心情,表达得很充分,很决绝,其高洁的人品令人高山仰止;而他在当日斯文扫地、文化被“革”的情况下,痛切地拥抱作为文化载体的“图书”,显示了睥睨权势、追求真理的雄大气魄。
还从一些文集和《新文学史料》等刊物上,读过其他作家和学者如萧军、王林等人的日记。
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日记不一定是文学形式——当其具备了文学性之后才可以说它是文学形式(日记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功力,包括叙事、状物、抒情和修辞等方面)。日记的功能主要是实用,许多人写日记并不是为了创作或者为创作做准备。强调了日记的文学性,就对初写日记者,是一种束缚。青年人,记起了日记,就会慢慢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形式,在练习中趋向得心应手。现代社会生活繁杂,节奏快,信息多,日记便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有益的文体形式。
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在时人的日记里。研究学问的人,读日记,其动机主要是找材料。自然,也有人出于猎奇心理,阅读名人的日记。
应该怎样写日记,这不能有统一的模式。人们的职业、性情、习惯和关注中心不同,文字功力也有差别,故而日记的写法自然也就不同。我觉得,作为一般原则,写日记要简要、明确,把亲历的事情交代清楚就行了。生活中的重大变动,思想感情的起伏,涉及家庭和个人重要事项(包括经济方面)的原始状况,应该记载下来。一些比较重要的信件可以复制于日记之中。重大事情,要写得详细一些。日记面对的是自己,理应完全说真话,杜绝假话——对自己说假话者,其人品就值得考虑。简短的三言两语式的感想,可以记于日记;如果是成篇的文学作品,那就另外单独写好了。
至于日记的定义,我看没有必要下。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是西方人的习惯。如要给日记下定义,似乎可以说: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逐日记下来的文字就是日记。当然,这里的“事情”包括主人的思想感情活动,也包括周围和家庭的大事以及世界、国家的特大事件。作为文体的日记,比起小说、诗歌、艺术散文和剧本来,它的含义比较简单;人们不会在这上面有太大争议的。它,平易近人,不会与人为难。它往往于不经意间,走到你的笔下。现在网络发达,记日记的人,会以千万计。然而,把日记作为文体来认真研究者,是不多的。 人们的日记写作,本意不在发表,主要是为了备忘或有所寄托。普通人的日记,发表的价值不大(除非因偶然机遇记载下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史料)。大人物的日记,可能或者应该具有史料价值。但关键问题在于:写日记时,作者的态度是否真诚,能否坚持实录的精神?鲁迅、孙犁就怀疑一些大人物的日记之真实性,因为有些人的日记,是涂抹又涂抹了的。一般人,也并不想出版自己的日记。当然,作为一个大国,考虑到文化的繁荣和积累,搜集和研究日记,还是必要的——因为一般人容易忽略它的存在,从而使它被湮没。
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在时人的日记里。研究学问的人,读日记,其动机主要是找材料。但是,我们看到:发掘日记资源,万分不容易。本人和家人,往往很不愿意把日记拿出来——这里有政治、人事、心理、伦理等方面的障碍。中国日记资料馆对此不知有何“秘密武器”?
日记对人生经历作逐日记载,能够起到备忘的作用。于作者,写日记可用来练笔——既能纪事,又可抒情;也是磨炼文字、培育文心的好办法,养成个体和主体意识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超越流行观念的好途径。于社会,提倡记日记,可以激扬普遍的人文精神,为将来的历史(包括家族史)研究提供材料。这样,日记就不仅与文学有关,也就与历史有关——它是野史的分支。从哲学维度说,日记是个人的王国,是精神现象的实体,是散落的、隐性的宇宙精神。日记又是神秘的、阴性的。它的常态,是隐藏。它是文体中的隐士。它是深层的、和世面捉迷藏的精神潜流。它记载着人的精神历程,在暗中充实和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日记发表了,它就由阴性变为阳性,成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但历来发表的日记,恐怕不到1%(以实际写日记的人为底数)!
日记的私密性是它的天性,也是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神圣权利。政治上的放言无忌,个人的恩恩怨怨,重要人事、场景、言论的记载,都可能进入日记。这多方面的情况,是日记发表的妨碍。历史上,抄家抄日记的事件不少。因此,日记在事实上的作用,大半是私人的用途。钱钟书曾说过,社会不可能完全透明。我们可以说,个人同样也难得完全透明。按现代文明的要求来说,孩子的日记,父母也不能看。日记是个人的精神家园。万物负阴而抱阳,日记是阴性的文体,但它里边有着阳性的核子。深夜凝望星空,繁星满天,亮光各异,闪烁不定,深邃无穷——这就给人一种启示:作为大散文文体之一的日记,有它自己的职分和定位,要把它作为文学的主要体裁,是不大可能的;要把许多人的日记公之于众,也是不大可能的。当然,也要给日记的搜集、保存和研究一定的地位(您多年前领衔创办中国日记资料馆就很好,很有必要)。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
日记的私密性,其根源是人的本性。日记的研究,其深处是人学与历史的秘密。何兆武先生说,历史是人性的试验场;我们也可以说,日记是个体人性的试验场。日记文体,既平易近人,又铁面无情——它考验着人性的真伪。
微博、微信如果写得像日记了,自然就是日记。但由于字数限制,它们往往难以被写成日记。形式是次要的、表面的,有了日记之实,孙犁写在书皮上的文字,也被看作日记。
孙犁论日记
我的读书范围很狭窄,对日记文体没有什么研究。据我所知,孙犁晚年读了一些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的日记,并作了中肯评论。他读过清代的三大日记,还读过《郭天锡手书日记》、《使西日记》、《汪悔翁乙丙日记》、《三愿堂日记》、《西征日记》、《能静居士日记》、《郭嵩焘日记》等。他说:“看来,小人物的日记,比起大人物的日记,可看的东西就多了。这是因为小人物忌讳少,也想存些史实,传名后世。”孙犁的《书衣文录》里有一则《日记总论》,对日记的性质、作用及其写作,进行了十分深刻的论述。其要点是:
人之喜读日记,主要认为日记是一种可靠的史料,可反映一个时期的政治、社会的风貌。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曾国藩、翁同龢日记,这是政治家的日记,然研究政治历史的学者,想从他们的日记中,寻觅当时的政治材料,并非如入宝山,美不胜收,却似披沙拣金,十分不易……正因为他们是政治家,所以对于政治问题,才讳莫如深,守口如瓶。日记是私人著述,不易传播,但向来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危险品,一旦遭抄家之厄,要首先上缴。政治家对此尤其敏感。
日记,归根究底,是个人的生活史。话虽如此,一个人既生存于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那么他个人的历史,也就必然或多或少反映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某些面貌。
日记各有风格,各有目的。有的记事失实,有的多存恩怨。有人甚至伪造日记,涂改日记,以作自我修饰。另外,日记亦如名人字画,传者不必佳,埋没者或有真正价值。
总之,日记并非读书之要,然藏书家颇以收藏名人精印本为荣。
以上抄录的文字不少,为的是省却读者的翻检之劳。孙犁对日记的论述,显示了切实而又严峻、明辨而又直逼人心的目光,启示着我们对于日记文体,应该抱持严肃认真的人生态度。
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是为答问。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阎庆生
2014年11月11日于古城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