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4-01
新课程倡导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并且明确提出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
所谓的“用教材教”是指课堂教学中,教材上的书本知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目的是教学生生活实践。即通过教师重构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文本“本源”的教学功能,达到由“学会”到“会学”。当今的语文课堂,许多教师已树立起了新教材观,在备课时不再依赖于教科书,能大胆取舍,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但是,弱化文本的现象却还常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执教者不能真正找到课堂教学的落脚点。
1 找准“真实点”,克服形式
崔峦曾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但是现在许多老师为了在课堂中突出“自我”,追求课堂生动活泼,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课堂上过于频繁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盲目地用简单的语言实践来代替深刻的文本阅读理解。如:一位老师在教《两小儿辩日》一文时,充足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个的闯关游戏,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不停地“享受”于闯关乐趣之中。
这样的课,学生气氛活跃积极参与,但教师自始至终从没有引导学生去领悟文本内涵,体会文言文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艺术奇葩。这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如果丢掉了语文的本真,脱离了教材文本,那就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而是语文活动实践课,就不具有语文的本体特征。因此,类似的课,由于其语言表达与现代文有一定差距,我认为教师更要求真求实,要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读出韵味,读出诗意,而各种形式的花样设计只能用在难点上的突破或化逻辑思维为形象思维上;从而让学生明白学文言文的方法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让学生通过交流体验去发现、感悟文本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1 找准“精读点”,激活思维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阅读课一般是鼓励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资料,课中插入相关文字,声像材料,课后拓展延伸,向学生推荐读物或引导探究、观察和调查等。但是在一些课堂上,常常由于教者盲目迁移拓展穿插文字和声像资料,结果导致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走马观花”,浮于表面。
如教师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若只考虑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所讲的故事学生难以想象,难以激起学生与文本共鸣。如果课上对文章的背景过度介绍,或运用多媒体演示红军长征影像资料等。则整节课学生对文本的“读”就少了,这等于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过多被动接受。这样,显然教师对文本的“读”重视程度不够,大打折扣了文本的主体作用,也就是没有把文本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人文读本”加以充分利用。学生通过了对语言文字的“含英咀嚼,切己体察”,真正进入文本情境、进入角色,从而深刻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那种感人至深的高尚精神,使情感产生共鸣,受到熏陶感染,这就是一个“精读点”。其实,文本是课程教学资源的主体,也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载体,蕴含这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要警惕出现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的补充其他内容。”(崔峦)这我认为:教师应把对文章的背景了解放到课前,如组织学生讲“我知道的一个长征故事”的活动;课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随后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并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小红军为什么骗陈赓?陈赓明白什么?最后教师根据这个“精读点”引导学生去品读、探究,学生就能豁然开朗,与文本产生共鸣。
当然,文本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倘若闲置,不加以充分利用,相反却花大力气开发课外资源,引入过多的图文、声像资料,这就是本末倒置。因此,合理开发和迁移拓展教学资源是必要的,但是课外资料的学习毕竟是对课内文本学习的补充,切不可喧宾夺主、折本逐末。
3 找准“结合点”,新意盎然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情意浓浓、、、、、、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范例。但是,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脱离文本所固有的价值取向,一味追求教学中的“新意”,课上任凭学生随意发挥,歪曲理解教师在课堂“主导”地位,不敢加以引导,语文课成了口语交际课,成了辩论会。因此,我认为应该找准教材在课堂生成的“结合点”,加以“导”。
如一位教师在教《火烧云》一文时安排:课始教师以“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阅读的开始。课中教师“巧妙”地抓住学生提到的文中语句,一一品读,依次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等,最后总结出火烧云的美。应该说教师教学理念新,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听后细细一反思,始终觉得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的美是凌乱的、支离破碎的美,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美。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火烧云的整体美教师课上应少一点讲解、多一点引导。应引领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让学生进入文本。这样,学生在不断触摸文本语言的同时,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美。
当然,教师课上的“导”,应建立在不削弱文本所固有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
教师的教学源于教材。开发教材,拓展教材是课堂“用教材教”的途径。因此,更要尊重文本原有的意蕴,深入挖掘教材,根据内容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延伸,实现文本与文本的链接、文本与生活的链接,文本与社会的链接。让我们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去融合、去拓展,让课堂精彩起来!
新课程倡导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并且明确提出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
所谓的“用教材教”是指课堂教学中,教材上的书本知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目的是教学生生活实践。即通过教师重构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文本“本源”的教学功能,达到由“学会”到“会学”。当今的语文课堂,许多教师已树立起了新教材观,在备课时不再依赖于教科书,能大胆取舍,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但是,弱化文本的现象却还常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执教者不能真正找到课堂教学的落脚点。
1 找准“真实点”,克服形式
崔峦曾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但是现在许多老师为了在课堂中突出“自我”,追求课堂生动活泼,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课堂上过于频繁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盲目地用简单的语言实践来代替深刻的文本阅读理解。如:一位老师在教《两小儿辩日》一文时,充足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个的闯关游戏,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不停地“享受”于闯关乐趣之中。
这样的课,学生气氛活跃积极参与,但教师自始至终从没有引导学生去领悟文本内涵,体会文言文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艺术奇葩。这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如果丢掉了语文的本真,脱离了教材文本,那就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而是语文活动实践课,就不具有语文的本体特征。因此,类似的课,由于其语言表达与现代文有一定差距,我认为教师更要求真求实,要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读出韵味,读出诗意,而各种形式的花样设计只能用在难点上的突破或化逻辑思维为形象思维上;从而让学生明白学文言文的方法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让学生通过交流体验去发现、感悟文本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1 找准“精读点”,激活思维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阅读课一般是鼓励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资料,课中插入相关文字,声像材料,课后拓展延伸,向学生推荐读物或引导探究、观察和调查等。但是在一些课堂上,常常由于教者盲目迁移拓展穿插文字和声像资料,结果导致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走马观花”,浮于表面。
如教师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若只考虑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所讲的故事学生难以想象,难以激起学生与文本共鸣。如果课上对文章的背景过度介绍,或运用多媒体演示红军长征影像资料等。则整节课学生对文本的“读”就少了,这等于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过多被动接受。这样,显然教师对文本的“读”重视程度不够,大打折扣了文本的主体作用,也就是没有把文本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人文读本”加以充分利用。学生通过了对语言文字的“含英咀嚼,切己体察”,真正进入文本情境、进入角色,从而深刻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那种感人至深的高尚精神,使情感产生共鸣,受到熏陶感染,这就是一个“精读点”。其实,文本是课程教学资源的主体,也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载体,蕴含这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要警惕出现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的补充其他内容。”(崔峦)这我认为:教师应把对文章的背景了解放到课前,如组织学生讲“我知道的一个长征故事”的活动;课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随后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并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小红军为什么骗陈赓?陈赓明白什么?最后教师根据这个“精读点”引导学生去品读、探究,学生就能豁然开朗,与文本产生共鸣。
当然,文本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倘若闲置,不加以充分利用,相反却花大力气开发课外资源,引入过多的图文、声像资料,这就是本末倒置。因此,合理开发和迁移拓展教学资源是必要的,但是课外资料的学习毕竟是对课内文本学习的补充,切不可喧宾夺主、折本逐末。
3 找准“结合点”,新意盎然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情意浓浓、、、、、、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范例。但是,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脱离文本所固有的价值取向,一味追求教学中的“新意”,课上任凭学生随意发挥,歪曲理解教师在课堂“主导”地位,不敢加以引导,语文课成了口语交际课,成了辩论会。因此,我认为应该找准教材在课堂生成的“结合点”,加以“导”。
如一位教师在教《火烧云》一文时安排:课始教师以“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阅读的开始。课中教师“巧妙”地抓住学生提到的文中语句,一一品读,依次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等,最后总结出火烧云的美。应该说教师教学理念新,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听后细细一反思,始终觉得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的美是凌乱的、支离破碎的美,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美。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火烧云的整体美教师课上应少一点讲解、多一点引导。应引领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让学生进入文本。这样,学生在不断触摸文本语言的同时,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美。
当然,教师课上的“导”,应建立在不削弱文本所固有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
教师的教学源于教材。开发教材,拓展教材是课堂“用教材教”的途径。因此,更要尊重文本原有的意蕴,深入挖掘教材,根据内容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延伸,实现文本与文本的链接、文本与生活的链接,文本与社会的链接。让我们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去融合、去拓展,让课堂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