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努力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两年的实践探索,感觉收获颇丰。
一、在阅读中提高识字量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的作业量变少了,对生字的掌握成了一个难点。教科书上每一个学期几百个的一类字和二类字掌握都有点困难,何况是要面对课外阅读中的几千个常用汉字呢?这时,识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小朋友,让他们学会许多识字方法,如“加一加”:“人”加一笔变成“大、个”“又”加“寸”变成“对”;“减一减”:“您”去掉“心”就是“你”,“们”去掉“人”就是“门”;“变一变”:“ 他”的偏旁变一变会变成“地、池、驰、弛、她”;“演一演”: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后面就是“从”;“猜字谜”:“白色的水是什么?”“既生女儿又生儿子,打一字”……然后就要求小朋友用这些方法去学习课外书上遇到的自己感兴趣的字。每周统计一周学会的新字,在班里进行评比。长时间的坚持,使小朋友认识的新字越来越多,两年下来,小朋友基本上不用看拼音都能阅读了,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阅读的面也越来越广泛。
二、在阅读中结交好朋友
书,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一年级开学不久,我就建议家长给小朋友办理图书馆的借书卡,做到人手一张借书卡,人人拥有一个超级大书库。和小朋友约定要和书库里的好书交朋友,探索这无尽的宝藏:每两周上一次图书馆,每天自主阅读一个小故事并回答家长提出的三个小问题,家长在《阅读记载本》上作出评价。到了二年级,我们又约定每天阅读一个小故事,自己提出三个小问题并自己回答给家长听,然后简单地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再由家长评价。(问题的提出由家校联系和中午阅读时间作出指导)每周一,我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记载作出评价,进行班级展示和表彰。两年下来,大多数小朋友和好书交上了朋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逐渐丰富,理解能力和说话写话能力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此外,有的小朋友还在图书馆认识了新朋友,交流自己喜欢的图书,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交往能力。
三、在阅读中融洽亲子情
现在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接触比较多的是动感十足、声色俱全的电视和电脑,如今要让他们和不会说话、看似无趣的书交朋友,有几个孩子会自觉自愿地去做呢?答案绝对是否定的。除了我们教师的引导,集体舆论的推动,更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因此,从布置课外阅读开始,我就征求家长的意见,要求家长每天尽量抽时间听孩子读故事,给孩子提问题,共同讨论,对孩子的阅读作出评价,孩子认识但还不会写的字帮着记录在记载本上,孩子复述故事的话家长首先要看一下故事讲的是什么……教师每周督促学生上交《阅读记载》,抽查有无弄虚作假的行为,表彰先进,鼓励后进;家长督促孩子认真阅读,填好《阅读记载》;孩子盯着家长陪自己阅读,帮自己的阅读情况作出评价。实践证明,亲子阅读确实使彼此的感情更加密切,小朋友的阅读习惯也逐渐养成。
四、在阅读中积累古诗文
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加强古诗词教学,重视古诗词习诵,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培养人文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朋友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古诗文诵读》,我们要充分用好它。每天的早读或语文课前的一段时间,我总是会引导小朋友理解一首古诗的意思,然后每节课的预备铃响起就在班干部的带领下把新学的古诗读两遍,放学回家后和第二天早上再背一遍,并把学习和背诵的情况记在《阅读记载本》上,每个星期到组长或教师身边背诵一次,每次不少于5首。一本书上的古诗全部背完,然后在过关的基础上举行班级古诗背诵比赛。一学期下来,大多数小朋友都能把一册《古诗文诵读》上的每一首古诗都背得滚瓜烂熟。背完了古诗还有后面的古文。学《千字文》时,我找来相关的资料,像讲故事一样把《千字文》里的内容讲给小朋友听,然后引导他们每天背一点,直到背完。学《百家姓》时,我和小朋友一起把没有关联的姓氏编成或妙趣横生或荒诞离奇的故事,激发他们的背诵兴趣,提高他们的背诵效果。古文比赛往往放在寒暑假结束以后,这样小朋友就有充分的时间并且更积极主动地复习,争取开学就给大家送上一份惊喜。事实证明,每天利用预备铃到正式铃,睡觉前、醒来后的零星时间诵读古诗文,化整为零,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博览群书才能博闻强识,在快乐的阅读之路上,相信小朋友的思维将更具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
一、在阅读中提高识字量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的作业量变少了,对生字的掌握成了一个难点。教科书上每一个学期几百个的一类字和二类字掌握都有点困难,何况是要面对课外阅读中的几千个常用汉字呢?这时,识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小朋友,让他们学会许多识字方法,如“加一加”:“人”加一笔变成“大、个”“又”加“寸”变成“对”;“减一减”:“您”去掉“心”就是“你”,“们”去掉“人”就是“门”;“变一变”:“ 他”的偏旁变一变会变成“地、池、驰、弛、她”;“演一演”: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后面就是“从”;“猜字谜”:“白色的水是什么?”“既生女儿又生儿子,打一字”……然后就要求小朋友用这些方法去学习课外书上遇到的自己感兴趣的字。每周统计一周学会的新字,在班里进行评比。长时间的坚持,使小朋友认识的新字越来越多,两年下来,小朋友基本上不用看拼音都能阅读了,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阅读的面也越来越广泛。
二、在阅读中结交好朋友
书,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一年级开学不久,我就建议家长给小朋友办理图书馆的借书卡,做到人手一张借书卡,人人拥有一个超级大书库。和小朋友约定要和书库里的好书交朋友,探索这无尽的宝藏:每两周上一次图书馆,每天自主阅读一个小故事并回答家长提出的三个小问题,家长在《阅读记载本》上作出评价。到了二年级,我们又约定每天阅读一个小故事,自己提出三个小问题并自己回答给家长听,然后简单地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再由家长评价。(问题的提出由家校联系和中午阅读时间作出指导)每周一,我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记载作出评价,进行班级展示和表彰。两年下来,大多数小朋友和好书交上了朋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逐渐丰富,理解能力和说话写话能力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此外,有的小朋友还在图书馆认识了新朋友,交流自己喜欢的图书,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交往能力。
三、在阅读中融洽亲子情
现在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接触比较多的是动感十足、声色俱全的电视和电脑,如今要让他们和不会说话、看似无趣的书交朋友,有几个孩子会自觉自愿地去做呢?答案绝对是否定的。除了我们教师的引导,集体舆论的推动,更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因此,从布置课外阅读开始,我就征求家长的意见,要求家长每天尽量抽时间听孩子读故事,给孩子提问题,共同讨论,对孩子的阅读作出评价,孩子认识但还不会写的字帮着记录在记载本上,孩子复述故事的话家长首先要看一下故事讲的是什么……教师每周督促学生上交《阅读记载》,抽查有无弄虚作假的行为,表彰先进,鼓励后进;家长督促孩子认真阅读,填好《阅读记载》;孩子盯着家长陪自己阅读,帮自己的阅读情况作出评价。实践证明,亲子阅读确实使彼此的感情更加密切,小朋友的阅读习惯也逐渐养成。
四、在阅读中积累古诗文
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加强古诗词教学,重视古诗词习诵,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培养人文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朋友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古诗文诵读》,我们要充分用好它。每天的早读或语文课前的一段时间,我总是会引导小朋友理解一首古诗的意思,然后每节课的预备铃响起就在班干部的带领下把新学的古诗读两遍,放学回家后和第二天早上再背一遍,并把学习和背诵的情况记在《阅读记载本》上,每个星期到组长或教师身边背诵一次,每次不少于5首。一本书上的古诗全部背完,然后在过关的基础上举行班级古诗背诵比赛。一学期下来,大多数小朋友都能把一册《古诗文诵读》上的每一首古诗都背得滚瓜烂熟。背完了古诗还有后面的古文。学《千字文》时,我找来相关的资料,像讲故事一样把《千字文》里的内容讲给小朋友听,然后引导他们每天背一点,直到背完。学《百家姓》时,我和小朋友一起把没有关联的姓氏编成或妙趣横生或荒诞离奇的故事,激发他们的背诵兴趣,提高他们的背诵效果。古文比赛往往放在寒暑假结束以后,这样小朋友就有充分的时间并且更积极主动地复习,争取开学就给大家送上一份惊喜。事实证明,每天利用预备铃到正式铃,睡觉前、醒来后的零星时间诵读古诗文,化整为零,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博览群书才能博闻强识,在快乐的阅读之路上,相信小朋友的思维将更具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