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广播电视网络的传输手段也再不断的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多元化的系统模式。其中涵括了模拟数字技术、无线广播、网络连通并存、卫星覆盖等等,为推进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转换工作,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公众服务体系,保障全国城乡居民更好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2014年12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通知》,确定在全国3000多个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
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已建设完成,为加强监管,服务广大群众,保障该项目长效安全运行,需建设监测系统。
为了保证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有效的进行,监测技术需要与时俱进,促进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无线覆盖;广播电视;监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93-02
引言:在我国,广播电视传输手段多样化,已经形成了无线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卫星广播电视,建设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广播电视节目监测项目,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加强广播影视管理,保证群众收听收看到高质量视听节目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各级广播电视部门进行科学管理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是各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广播电视播出质量和覆盖效果,完善广播电视系统自我监督机制不可缺少的耳目和助手。因此,加强广播电视监测,提高安全播出水平是今后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1项目建设原则
(1)适用性和可靠性:系统必须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设备监测指标准确,信息上报处理迅速。
(2)安全性: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和保密的要求。而且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综合监管系统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系统访问权限机制。
(3)扩展性与兼容性:系统建设能满足当前广播电视安全监测工作需要,且具有一定的扩充性和先进性。
(4)经济性:系统解决方案及软硬件设备配置,不但能高质量地满足监管平台的需要,而且能充分体现最优性价比。
2项目建设总体框架设计
(1)系统架构:本系统为两层分级结构,采用分级监测、统一管理的方式。在监测中心设置数据监管处理系统,在市、县设备机房设置监测采集系统。整个监测网络利用监测中心机房内的中心数据处理系统统一管理。中心数据监管处理系统主要对其辖属各监测前端的广播电视播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采集监测前端的监测数据和结果,并进行汇总分析,为安全播出提供保障。
(2)系统组成:中心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数据监管处理子系统;中心控制管理子系统;中心设备维护综合管理子系统;数字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另外还包括中心存储系统;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智能监管系统;系统设备管理维护系统。
(3)系统总体方案:监测结构如下图。
(4)遥控监测站(新建20个)
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监测包括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固原和其余各县共21个监测站。
监测的广播电视信号储存31天,同時由省中心控制。省中心可任意查看各地的录像录音资料和实时即点即播。
3项目功能设计
(1)TS流质量监测,能实现TS流的基本结构信息监测,码流带宽实时监测等:
报警参数的设置,能实现对每个监测内容及设定的域值保存成文件,在进行监测或轮巡监测时,将实时监测参数与保存的文件参数做实时的比对,当实际工作参数与此不符或者超出预先设定范围,能自动报警。
错误码流的自动捕捉和记录,能实现对错误码流的自动捕捉和记录,能提供给中心回放离线分析。
(2)调制层监测:监测频点设置范围47MHz-960MHz;符号率设置范围1-7Mbit/s、可对通道RF功率电平实时监测及报警、实时监测的通道性能指标:MER、BER、对通道性能指标的参数进行实时比对和报警,并能提供报警阈值设定。射频信号指标测量,实现对射频指标的测量。
(3)TS流的硬件直接转码压缩功能:
对TS流的AVS直接转化成H.264;本地保存,并可通过IP上传到存储系统保存;H.264码率可调(100Kbit/S-5Mbit/S);支持制式:PAL、NTSC;分辨率:704*576(PAL)704*480(NTSC);帧率:25F/S、30F/S;传输保护功能,保证当出现传输网络故障等,在故障恢复后系统仍可将录像数据上传至存储设备。
(4)音视频监测:
各频道在规定播出时段内出现下列任何情况之一时,监测前端系统自动报警记录,并实时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在数据处理中心以语言、文字和颜色图形报警提示。
无音频:1-600秒可调,可按频道、时间段任意设置;
彩条:1秒,报警延时时间可调(1-60秒);
黑场:1-10秒可调,可按频道、时间段任意设置;
静止画面:1-600秒可调,可按频道、时间段任意设置。
(5)报警联动功能:
当各监测前端上述情况出现多站点报警时,可自动上传至中心系统以语言、文字和图形等同时报警提示,值班员确定已知后,可以手動解除报警。当每站点多路同时报警时,各路也可以分别手动关闭,关闭后当该通道有告警时自动再开启告警功能,对省前端监测系统报警优先提示。所有报警具有报警记录,并能实时回传到中心。
异态录音录像存储,对于系统记下的报警记录,能把报警起始时间超前10秒直至报警结束时间以后10秒这段时间内的音频和视频信息全部储存起来,以供查询。
对于报警记录系统自动生成日志文件,值班员认定后可人工编辑日志文件。 (6)监测任务管理:
系统自动接收中心系统指令,进行监测任务的管理。提供监测配置功能,实时获取到当前监测设备的属性信息,例如监测设备的ID,监测模块的个数,监测模块的ID,用户可以对设备名称,模块名称,接入点名称,监测的频点,频点基本信息等等进行定义和修改,从而对监测模块设置新的监测任务。
(7)参数报警门限设置:
可任意修改信道监测参数的报警门限值、延时时间。
(8)对信号的固定和周期性监测功能:
对于监测任务中的重要频点,能实现一对一的实时监测。
(9)安全性监测:
发现新频点:监测前端的监测设备根据中心布置的任务要求,通过对规定的频段范围进行逐点扫描,扫描步距可设,精度支持10KHz。对频点进行锁定、码流分析、扫描结果与前一天的扫描结果进行比对,或者与中心定义的频点列表进行比对,自动发现新频点,并上报中心。
发现新节目:监测前端的监测设备根据中心布置的任务要求,核查频道扫描后的节目列表。对频点进行锁定、码流分析、PSI/SI分析,分析结果与前一天的结果进行比对,或者与中心定义的节目列表进行比对,自动发现新节目,并上报中心。
(10)其它远程控制功能:
能实现节目信息设置功能、监测报警参数设置功能、远程控制管理功能、系统安全功能、监测设备故障报警功能、监测设备异常自动处理功能、电源保护功能、远程重启功能、远程存储功能、软件远程升级功能。
4项目本期的应用设计
广播电视监管部分是实现对银川本地和全区各市县的模拟广播电视节目(已建)、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质量监测,节目内容监听监看、广告自动监测、同步转播自动监测、错播自动监测等于一体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反应快捷、数字化、网络化、高度自动化的广播电视综合监管系统。
4.1安全播出质量监测:
实现对辖区播出的模拟广播电视节目(已建)的监测报警、指标测量、频谱扫描、H.264编码压缩。实现对辖区播出的广播电视数字电视节目综合解调、信道监测、传输流监测、ES流监测、对传输流中的数字节目进行IP打包输出、MPEG2、AVS硬件直接转码H.264、音视频监测报警。同时,传送到监测数据处理中心,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存储、打印、报表、查询。
4.2内容智能监管:
实现对辖区播出的地面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监听监看、广告自动监测、同步转播自动监测、错播自动监测、同时传送到监测数据处理中心,对监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存储、打印、报表、查询。
5结语
安全播出是今后广播电视系统的重要工作,对保证人们正常收听收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监测工作水平,强化监测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技术业务水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真正实现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彭伟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对策研究[J].城市建設理论研究(電子版),2013,(23).
[2]高会彬.浅议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2.
[3]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最新广播电视监测技术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已建设完成,为加强监管,服务广大群众,保障该项目长效安全运行,需建设监测系统。
为了保证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有效的进行,监测技术需要与时俱进,促进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无线覆盖;广播电视;监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93-02
引言:在我国,广播电视传输手段多样化,已经形成了无线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卫星广播电视,建设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广播电视节目监测项目,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加强广播影视管理,保证群众收听收看到高质量视听节目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各级广播电视部门进行科学管理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是各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广播电视播出质量和覆盖效果,完善广播电视系统自我监督机制不可缺少的耳目和助手。因此,加强广播电视监测,提高安全播出水平是今后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1项目建设原则
(1)适用性和可靠性:系统必须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设备监测指标准确,信息上报处理迅速。
(2)安全性: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和保密的要求。而且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综合监管系统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系统访问权限机制。
(3)扩展性与兼容性:系统建设能满足当前广播电视安全监测工作需要,且具有一定的扩充性和先进性。
(4)经济性:系统解决方案及软硬件设备配置,不但能高质量地满足监管平台的需要,而且能充分体现最优性价比。
2项目建设总体框架设计
(1)系统架构:本系统为两层分级结构,采用分级监测、统一管理的方式。在监测中心设置数据监管处理系统,在市、县设备机房设置监测采集系统。整个监测网络利用监测中心机房内的中心数据处理系统统一管理。中心数据监管处理系统主要对其辖属各监测前端的广播电视播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采集监测前端的监测数据和结果,并进行汇总分析,为安全播出提供保障。
(2)系统组成:中心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数据监管处理子系统;中心控制管理子系统;中心设备维护综合管理子系统;数字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另外还包括中心存储系统;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智能监管系统;系统设备管理维护系统。
(3)系统总体方案:监测结构如下图。
(4)遥控监测站(新建20个)
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监测包括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固原和其余各县共21个监测站。
监测的广播电视信号储存31天,同時由省中心控制。省中心可任意查看各地的录像录音资料和实时即点即播。
3项目功能设计
(1)TS流质量监测,能实现TS流的基本结构信息监测,码流带宽实时监测等:
报警参数的设置,能实现对每个监测内容及设定的域值保存成文件,在进行监测或轮巡监测时,将实时监测参数与保存的文件参数做实时的比对,当实际工作参数与此不符或者超出预先设定范围,能自动报警。
错误码流的自动捕捉和记录,能实现对错误码流的自动捕捉和记录,能提供给中心回放离线分析。
(2)调制层监测:监测频点设置范围47MHz-960MHz;符号率设置范围1-7Mbit/s、可对通道RF功率电平实时监测及报警、实时监测的通道性能指标:MER、BER、对通道性能指标的参数进行实时比对和报警,并能提供报警阈值设定。射频信号指标测量,实现对射频指标的测量。
(3)TS流的硬件直接转码压缩功能:
对TS流的AVS直接转化成H.264;本地保存,并可通过IP上传到存储系统保存;H.264码率可调(100Kbit/S-5Mbit/S);支持制式:PAL、NTSC;分辨率:704*576(PAL)704*480(NTSC);帧率:25F/S、30F/S;传输保护功能,保证当出现传输网络故障等,在故障恢复后系统仍可将录像数据上传至存储设备。
(4)音视频监测:
各频道在规定播出时段内出现下列任何情况之一时,监测前端系统自动报警记录,并实时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在数据处理中心以语言、文字和颜色图形报警提示。
无音频:1-600秒可调,可按频道、时间段任意设置;
彩条:1秒,报警延时时间可调(1-60秒);
黑场:1-10秒可调,可按频道、时间段任意设置;
静止画面:1-600秒可调,可按频道、时间段任意设置。
(5)报警联动功能:
当各监测前端上述情况出现多站点报警时,可自动上传至中心系统以语言、文字和图形等同时报警提示,值班员确定已知后,可以手動解除报警。当每站点多路同时报警时,各路也可以分别手动关闭,关闭后当该通道有告警时自动再开启告警功能,对省前端监测系统报警优先提示。所有报警具有报警记录,并能实时回传到中心。
异态录音录像存储,对于系统记下的报警记录,能把报警起始时间超前10秒直至报警结束时间以后10秒这段时间内的音频和视频信息全部储存起来,以供查询。
对于报警记录系统自动生成日志文件,值班员认定后可人工编辑日志文件。 (6)监测任务管理:
系统自动接收中心系统指令,进行监测任务的管理。提供监测配置功能,实时获取到当前监测设备的属性信息,例如监测设备的ID,监测模块的个数,监测模块的ID,用户可以对设备名称,模块名称,接入点名称,监测的频点,频点基本信息等等进行定义和修改,从而对监测模块设置新的监测任务。
(7)参数报警门限设置:
可任意修改信道监测参数的报警门限值、延时时间。
(8)对信号的固定和周期性监测功能:
对于监测任务中的重要频点,能实现一对一的实时监测。
(9)安全性监测:
发现新频点:监测前端的监测设备根据中心布置的任务要求,通过对规定的频段范围进行逐点扫描,扫描步距可设,精度支持10KHz。对频点进行锁定、码流分析、扫描结果与前一天的扫描结果进行比对,或者与中心定义的频点列表进行比对,自动发现新频点,并上报中心。
发现新节目:监测前端的监测设备根据中心布置的任务要求,核查频道扫描后的节目列表。对频点进行锁定、码流分析、PSI/SI分析,分析结果与前一天的结果进行比对,或者与中心定义的节目列表进行比对,自动发现新节目,并上报中心。
(10)其它远程控制功能:
能实现节目信息设置功能、监测报警参数设置功能、远程控制管理功能、系统安全功能、监测设备故障报警功能、监测设备异常自动处理功能、电源保护功能、远程重启功能、远程存储功能、软件远程升级功能。
4项目本期的应用设计
广播电视监管部分是实现对银川本地和全区各市县的模拟广播电视节目(已建)、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质量监测,节目内容监听监看、广告自动监测、同步转播自动监测、错播自动监测等于一体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反应快捷、数字化、网络化、高度自动化的广播电视综合监管系统。
4.1安全播出质量监测:
实现对辖区播出的模拟广播电视节目(已建)的监测报警、指标测量、频谱扫描、H.264编码压缩。实现对辖区播出的广播电视数字电视节目综合解调、信道监测、传输流监测、ES流监测、对传输流中的数字节目进行IP打包输出、MPEG2、AVS硬件直接转码H.264、音视频监测报警。同时,传送到监测数据处理中心,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存储、打印、报表、查询。
4.2内容智能监管:
实现对辖区播出的地面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监听监看、广告自动监测、同步转播自动监测、错播自动监测、同时传送到监测数据处理中心,对监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存储、打印、报表、查询。
5结语
安全播出是今后广播电视系统的重要工作,对保证人们正常收听收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监测工作水平,强化监测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技术业务水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真正实现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彭伟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对策研究[J].城市建設理论研究(電子版),2013,(23).
[2]高会彬.浅议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2.
[3]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最新广播电视监测技术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