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引发了高等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热潮,使高校课程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本文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选择的一致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及温州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就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课程;选择
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就课程领域而言,主要是三个环节: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文拟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选择
确立培养目标是课程编制的首要任务。培养目标体现了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美国学者斯塔克将高等学校的课程编制分为三个层次,即单门课程的编制、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活动的分层次决定了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是分层次的。
宏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明确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我国高校宏观培养目标。
中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是高校课程选择和体系构建的大类依据。中外高等教育史上,人才观不同导致的有关大众人才与精英人才、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通才和专才的争论一直不休。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征,综合考虑学校的传统、地域、服务面向、资源等因素,经调研、论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提出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
微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专门人才”的问题。此目标由各学院依据学校总的培养目标,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论证后组织制订,做到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规格具体,文字表述精炼明确。
二、课程选择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培养目标作为课程选择的直接依据,决定了课程选择的价值取向。课程选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因此,课程编制主体应对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应关注教育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属性,重视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校应该教什么,即作为高校究竟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课程。二是学生应该学什么,即究竟哪些知识对学生是最有价值的。深入认识和明确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使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如果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脱节,则课程选择必然盲目。
2.整体性原则
课程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单门课程的结果,也不是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课程选择内容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的展现。高校只有通过课程体系的整体才能达到育人的功能。
课程选择的整体性主要包括内容要素的整体性和内部结构的整体性。课程选择中应对课程选择内容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对课程总体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实现内容要素间的系统连贯和相互协调,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和统合性。课程选择中应注意避免以下现象出现:
(1)经验设课。地方高校不考虑学校具体情况,经验不加分析的采取“复制+适调”模式,搬用复制重点院校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形成的课程体系适用性差,难以形成专业特色。
(2)实用设课。从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出发,选择有直接社会效用的课程,而舍弃那些虽不具有直接社会效用,但在构成课程体系整体性上不可或缺的课程,使形成的课程成为简单拼凑、任意组合的混合体。
(3)因人设课,或无人不设课。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来选择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程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有什么样的教师设什么样的课程,变相地限制了选修课程的选择性。
(4)重复设课。对课程选择内容要素缺乏深入认识,课程设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重复设课主要有横向重复和纵向重复,横向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内容重复,纵向主要表现为专业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之间、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
3.开放性原则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是开放的。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应该适应外界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
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课程发展的强大外界推动力,也是课程变革和更新的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高校要正确处理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性与课程的可能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被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市场调节机制更多的被引入高校。但是,市场调节对高校而言往往是一种事后调节。同时社会职业有数千种,新的职业还在不断出现,高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去满足,片面的社会需求导向只会破坏课程系统的生态平衡。当高校面对社会发展需要时,首先应分析它们对高校课程而言的合理性,从而筛选掉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需要。如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上手快,强调人才的即时效用。如果高校为了就业率,不加分析的加以满足,那么高校无异等同于职业培训机构。其次,判断所获得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对社会需要的预测。高校应根据自身承担能力对合理的社会需要进行理性选择。如果一味迎合所有“合理”的社会需要,则只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
(2)科学发展需要的无限性与课程的限定性。课程是长期以来学科内容和结构积淀的一种定势,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具有很强的限定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使得高校课程很长时间里滞后于科技发展,课程内容更新慢。因此,高校应随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更新或增设先进课程,舍弃陈旧课程,使课程内容跟上时代步伐。
(3)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性与课程的发展性。当高校面对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时,课程选择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关注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只是学生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人的发展具有未完成性,高校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应该是走向未来和发展的,课程与学生的关系应由精英化阶段的学生适应课程转向课程与学生的相互适应。泰勒曾经指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始终记住学生在其中起积极作用的重要性。如果学习经验是学习者所期望的东西,他们会一心一意投入其中;如果学生对期望他们学习的是什么不清楚,他们就会中止、做错,甚至公开避免进行尝试。高校应把部分课程的 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课程在双向选择中互相适应,保证学生在实践选择出来的课程时有满足感,从而使学生和课程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课程选择成果——温州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必修课程引入选课机制
高校课程体系内容要素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要素和专业教育课程要素。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我校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横向结构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为1:2,做到比重协调。纵向结构上打破传统的分段实施模式,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体现异中之同,专业教育课程体现同中之异,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全校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编制活动在学校层面进行。在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之前,我校首先对公共选修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以课程的思想性、基本性、整合性、时代性和普适性为标准,对课程进行筛选。公共必修课程中,我们引入选课机制,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等课程分别开设A、B或A、B、C等层次,实施分级教学。既为不同专业达到基本要求提供选择,也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提供选择余地。
专业教育课程作为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编制活动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为较好地处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使用、学生继续深造的“接口”问题,专业基础课程按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科学、机械、土建等专业类群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按模块化、多方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体系独立化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实现实践体系独立化、实践课程全程化。课程组织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类实践形式均纳入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系统安排,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同步推进。理工类专业,实验课程设有单门课程实验、综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设有低年级的认识实习、中途结合课程的生产实习、毕业前的综合性实习等。文科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训、社会调查等有机结合。我校2007级培养方案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5%以上,理工类专业实践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总学分的25%以上。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教育学分化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安排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项目化、学分化,纳入2007级培养方案,使其成为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规定课外教育总学分为10学分,其中必修项目为6学分,选修项目不低于4学分。
4.开发温州资源,突出课程特色
我校按照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针对温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社会氛围,挖掘温州众多中小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群体资源,让他们进课程、进教材,形成“中小企业创业实务”、“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等特色课程,并通过推行“双百人才联动计划”,请企业家进校园、进课堂。同时,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纳入教学主渠道,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中单独设置以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为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系列,以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为创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5.主修与辅修、双专业相结合,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平台
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导模式下,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知识面,学校建立并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辅修、双专业模式,为优秀学生提供选择平台。鼓励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扎实、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第一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修读第二专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张冬梅]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课程;选择
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就课程领域而言,主要是三个环节: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文拟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选择
确立培养目标是课程编制的首要任务。培养目标体现了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美国学者斯塔克将高等学校的课程编制分为三个层次,即单门课程的编制、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活动的分层次决定了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是分层次的。
宏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明确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我国高校宏观培养目标。
中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是高校课程选择和体系构建的大类依据。中外高等教育史上,人才观不同导致的有关大众人才与精英人才、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通才和专才的争论一直不休。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征,综合考虑学校的传统、地域、服务面向、资源等因素,经调研、论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提出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
微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专门人才”的问题。此目标由各学院依据学校总的培养目标,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论证后组织制订,做到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规格具体,文字表述精炼明确。
二、课程选择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培养目标作为课程选择的直接依据,决定了课程选择的价值取向。课程选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因此,课程编制主体应对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应关注教育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属性,重视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校应该教什么,即作为高校究竟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课程。二是学生应该学什么,即究竟哪些知识对学生是最有价值的。深入认识和明确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使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如果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脱节,则课程选择必然盲目。
2.整体性原则
课程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单门课程的结果,也不是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课程选择内容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的展现。高校只有通过课程体系的整体才能达到育人的功能。
课程选择的整体性主要包括内容要素的整体性和内部结构的整体性。课程选择中应对课程选择内容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对课程总体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实现内容要素间的系统连贯和相互协调,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和统合性。课程选择中应注意避免以下现象出现:
(1)经验设课。地方高校不考虑学校具体情况,经验不加分析的采取“复制+适调”模式,搬用复制重点院校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形成的课程体系适用性差,难以形成专业特色。
(2)实用设课。从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出发,选择有直接社会效用的课程,而舍弃那些虽不具有直接社会效用,但在构成课程体系整体性上不可或缺的课程,使形成的课程成为简单拼凑、任意组合的混合体。
(3)因人设课,或无人不设课。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来选择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程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有什么样的教师设什么样的课程,变相地限制了选修课程的选择性。
(4)重复设课。对课程选择内容要素缺乏深入认识,课程设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重复设课主要有横向重复和纵向重复,横向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内容重复,纵向主要表现为专业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之间、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
3.开放性原则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是开放的。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应该适应外界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
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课程发展的强大外界推动力,也是课程变革和更新的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高校要正确处理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性与课程的可能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被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市场调节机制更多的被引入高校。但是,市场调节对高校而言往往是一种事后调节。同时社会职业有数千种,新的职业还在不断出现,高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去满足,片面的社会需求导向只会破坏课程系统的生态平衡。当高校面对社会发展需要时,首先应分析它们对高校课程而言的合理性,从而筛选掉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需要。如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上手快,强调人才的即时效用。如果高校为了就业率,不加分析的加以满足,那么高校无异等同于职业培训机构。其次,判断所获得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对社会需要的预测。高校应根据自身承担能力对合理的社会需要进行理性选择。如果一味迎合所有“合理”的社会需要,则只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
(2)科学发展需要的无限性与课程的限定性。课程是长期以来学科内容和结构积淀的一种定势,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具有很强的限定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使得高校课程很长时间里滞后于科技发展,课程内容更新慢。因此,高校应随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更新或增设先进课程,舍弃陈旧课程,使课程内容跟上时代步伐。
(3)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性与课程的发展性。当高校面对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时,课程选择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关注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只是学生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人的发展具有未完成性,高校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应该是走向未来和发展的,课程与学生的关系应由精英化阶段的学生适应课程转向课程与学生的相互适应。泰勒曾经指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始终记住学生在其中起积极作用的重要性。如果学习经验是学习者所期望的东西,他们会一心一意投入其中;如果学生对期望他们学习的是什么不清楚,他们就会中止、做错,甚至公开避免进行尝试。高校应把部分课程的 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课程在双向选择中互相适应,保证学生在实践选择出来的课程时有满足感,从而使学生和课程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课程选择成果——温州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必修课程引入选课机制
高校课程体系内容要素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要素和专业教育课程要素。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我校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横向结构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为1:2,做到比重协调。纵向结构上打破传统的分段实施模式,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体现异中之同,专业教育课程体现同中之异,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全校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编制活动在学校层面进行。在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之前,我校首先对公共选修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以课程的思想性、基本性、整合性、时代性和普适性为标准,对课程进行筛选。公共必修课程中,我们引入选课机制,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等课程分别开设A、B或A、B、C等层次,实施分级教学。既为不同专业达到基本要求提供选择,也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提供选择余地。
专业教育课程作为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编制活动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为较好地处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使用、学生继续深造的“接口”问题,专业基础课程按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科学、机械、土建等专业类群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按模块化、多方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体系独立化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实现实践体系独立化、实践课程全程化。课程组织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类实践形式均纳入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系统安排,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同步推进。理工类专业,实验课程设有单门课程实验、综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设有低年级的认识实习、中途结合课程的生产实习、毕业前的综合性实习等。文科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训、社会调查等有机结合。我校2007级培养方案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5%以上,理工类专业实践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总学分的25%以上。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教育学分化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安排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项目化、学分化,纳入2007级培养方案,使其成为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规定课外教育总学分为10学分,其中必修项目为6学分,选修项目不低于4学分。
4.开发温州资源,突出课程特色
我校按照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针对温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社会氛围,挖掘温州众多中小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群体资源,让他们进课程、进教材,形成“中小企业创业实务”、“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等特色课程,并通过推行“双百人才联动计划”,请企业家进校园、进课堂。同时,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纳入教学主渠道,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中单独设置以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为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系列,以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为创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5.主修与辅修、双专业相结合,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平台
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导模式下,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知识面,学校建立并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辅修、双专业模式,为优秀学生提供选择平台。鼓励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扎实、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第一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修读第二专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