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是相对落后的,导致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低下,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英语语篇教学模式。
关键词: 语篇教学模式 策略
一、对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思考
《大纲》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主要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这一部分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讲解;“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主张在英语课堂上构建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英语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 心理学原理
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周密细致地进行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学生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也愈加强烈,尤其是遇到新的内容,他们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2. 认知理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它是由一系列过程所组成。根据这一理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3. 图式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把构成特定情况的事件和行动的发展顺序的意义单位称作图式或框架。图式是认知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语篇理解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学生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因此,图式理论是语篇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学生图式理论的不断增加,又能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
4. 整体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正如心理学格式塔理论所言:“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教学,否则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理解词句,不理解全文。
(二)语篇教学法的含义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只有语篇教学,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三)语篇教学法的课堂实践
教科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话题为中心,以对话、阅读、语法学习、听力和写作等内容所构成的整体教学单位;同时,通过语法和词汇在语篇中的多次循环,反复打好语言基本功,整套教材各个部分都是以语篇形式出现。这为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提供了保障。
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因此,我们在对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这三个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① 导入(呈现):可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图式。
② 快速阅读:通过快速阅读,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含义;回答Prereading中所提的问题。
③ 理解:通过作记录、问答、找中心、关键词等途径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表层理解。
④ 精读: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内含的信息。了解各语篇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
⑤ 复述(表演):通过复述或表演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快速阅读和精读这两个环节。
⑥ 讨论:通过分组讨论或两两讨论来发展语言的应用能力,学生发表自己对作者所表达内容的观点、看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对篇章进行评价性的理解。
⑦ 巩固:巩固本课的内容,加深记忆。
二、語篇教学构建的策略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相继投入使用,为在课堂中开展语篇教学提供保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来展示语篇功能。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依托所创设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语篇交际能力。
语篇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语篇教学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
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语言知识的系统性,采用语篇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Skehan, Peter.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賈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1996) [M]. 广西教育出版社.
3. 金蒂. “语篇整体教学初探” [J]. 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年第9期.
关键词: 语篇教学模式 策略
一、对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思考
《大纲》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主要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这一部分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讲解;“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主张在英语课堂上构建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英语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 心理学原理
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周密细致地进行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学生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也愈加强烈,尤其是遇到新的内容,他们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2. 认知理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它是由一系列过程所组成。根据这一理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3. 图式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把构成特定情况的事件和行动的发展顺序的意义单位称作图式或框架。图式是认知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语篇理解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学生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因此,图式理论是语篇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学生图式理论的不断增加,又能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
4. 整体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正如心理学格式塔理论所言:“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教学,否则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理解词句,不理解全文。
(二)语篇教学法的含义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只有语篇教学,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三)语篇教学法的课堂实践
教科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话题为中心,以对话、阅读、语法学习、听力和写作等内容所构成的整体教学单位;同时,通过语法和词汇在语篇中的多次循环,反复打好语言基本功,整套教材各个部分都是以语篇形式出现。这为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提供了保障。
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因此,我们在对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这三个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① 导入(呈现):可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图式。
② 快速阅读:通过快速阅读,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含义;回答Prereading中所提的问题。
③ 理解:通过作记录、问答、找中心、关键词等途径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表层理解。
④ 精读: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内含的信息。了解各语篇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
⑤ 复述(表演):通过复述或表演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快速阅读和精读这两个环节。
⑥ 讨论:通过分组讨论或两两讨论来发展语言的应用能力,学生发表自己对作者所表达内容的观点、看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对篇章进行评价性的理解。
⑦ 巩固:巩固本课的内容,加深记忆。
二、語篇教学构建的策略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相继投入使用,为在课堂中开展语篇教学提供保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来展示语篇功能。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依托所创设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语篇交际能力。
语篇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语篇教学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
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语言知识的系统性,采用语篇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Skehan, Peter.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賈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1996) [M]. 广西教育出版社.
3. 金蒂. “语篇整体教学初探” [J]. 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