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花:成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丽花

  在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很多学生因为苏丽花老师而爱上了化学,甚至改变了人生方向。而苏丽花通过化学课,也在莘莘学子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2021年5月,苏丽花凭借自制教具作品《模拟酸雨形成和危害的探究装置》,在“江苏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将代表江苏省参加2021“张謇杯”全国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

自制教具让实验更直观


  过去,苏丽花在课堂上讲到酸雨的内容时,往往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学生看过后并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我采用这套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学生都觉得很新奇。通过对装置中一系列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他们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有了系统的认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真切的认识,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制作《模拟酸雨形成和危害的探究装置》的过程中,苏丽花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实验需要使用圆形的软木塞,要求切割规整,与玻璃容器口贴合,否则气密性达不到要求,如果仅靠手动切割,很难达到满意效果。此外,苏丽花也常常遇到实验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情况。在“模拟酸雨形成和危害”的实验中,她最初使用的电烙铁功率太低,加热电烙铁引燃硫粉的时间过长,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她使用的喷水装置也比较简单,喷水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地模拟出下雨场景。还有硫粉在燃烧匙中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火苗靠软木塞太近,有时甚至会引燃木塞,影响实验。
  实验效果不理想,苏丽花就查找原因,通过反复实验进行优化。“我改用了220V、60W的电烙铁,功率更大,只要一分钟就能引燃硫粉,大大縮短了实验时间。喷水装置不理想,我就用铜管设计并定制了喷水装置。经过测试发现,铜管上竖向间隔2cm、横向间隔0.8cm、钻三排18个小孔的喷水效果较好。针对软木塞在实验中容易引燃这一问题,我在软木塞底部装了一层石棉隔热就彻底解决了。”为了提高自己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苏丽花还经常阅读一些化学专业的期刊、文献以及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具的制作和改进。
  《模拟酸雨形成和危害的探究装置》整合了硫在氧气中的燃烧,二氧化硫分别与水、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酸分别与镁条、石灰石反应等多个实验,在短时间内可以模拟出自然界中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对金属、大理石雕像、森林植被的破坏,现象直观,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对硫酸型酸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整个实验操作简便且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了二氧化硫散逸造成的空气污染。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006年,刚走上化学教学岗位时,苏丽花并没有认识到自制教具的价值,她觉得很多仪器都可以买现成的,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动手制作。
  班上有个男生非常喜欢化学,经常找苏丽花探讨化学问题。有一天,他特别兴奋地拿来一个天气预报瓶给苏丽花看。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装有数种化学物质组成的透明溶液,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瓶内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预报天气的变化。他说:“苏老师,我要是自己也能做出这样的装置该多好。”那一刻,苏丽花意识到,她远远地低估了学生对于化学等学科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当时就想,如果能自制一些有趣、好玩、有价值的化学教具,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此后,苏丽花开始有意识地自制一些化学教具,比如用来模拟“粉尘爆炸”“微粒运动”等现象的教具。
  在苏丽花看来,自制教具需设计巧妙、构思独到,所用的材料很多都来源于生活,用它来呈现化学现象,探索化学奥秘,学生会在好奇中增加亲近。如果仅仅使用实验室的常规仪器开展实验教学,久而久之,会削弱实验的神秘感,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初中生好观察,爱动手,老师演示后,他们就会产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欲望。老师再予以适时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就会想方设法地使教具变得更加完美和适用。“我觉得自制教具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让实验更直观、环保。”

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意识


  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一位学生家长特意找到苏丽花说:“苏老师,我儿子昨天在家里翻箱倒柜搜罗出了各种蜡烛,说要像课堂上一样做蜡烛实验,研究蜡烛的燃烧,家里弥漫着一股烟味。”听完学生家长的描述,苏丽花特别惊讶,因为那个学生安静内向,上课很少主动回答问题,没想到对化学实验却保持着很高的热情。“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后来就在课堂上表扬了他。”课后,苏丽花专门找来几本化学方面的科普书籍借给那名学生,鼓励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动手探究一些化学实验。后来,那名学生的化学成绩越来越好,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苏丽花很认同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觉得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和灌输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他们生命感和创造力觉醒,让他们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独立思考。”
  不久前,已经毕业三年的学生回学校看望老师,其中一名学生很骄傲地对苏丽花说:“苏老师,谢谢你带我认识了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帮我打开了通往化学世界的大门,让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你,我喜欢上了化学。高中三年,我的化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没有辜负你对我的期望。现在我大学志愿填的都是和化学有关的专业,将来我也要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那一刻,苏丽花感到特别欣慰。作为一名化学老师,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唤醒学生内在的科学热情,让它生根发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苏丽花说,老师对学生的爱需要发自肺腑的真诚。这种爱的表达既无微不至,又不由自主。比如降温时提醒学生“多穿点衣服”,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及时送上鼓励和安慰。“当我们把爱心真诚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不只把我们看作老师,而是朋友、亲人。老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道德上的肯定、知识上的折服和感情上的依恋。当我们陪着他们一起欢笑、流泪时,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们的情感世界,而我们的心弦也常常在不知不觉间被拨动。”
  未来,苏丽花将和同事们继续围绕《核心素养观下的初中化学深度实验教学研究》这一省级课题开展研究,在实验教学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我希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用科学的方法、智慧的手段、艺术的心境从事教育,进一步提高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其他文献
在上期《影院失窃案》中,方萍在观看4D电影时,发现自己的项链被偷,从而报警。阿元探长奔赴现场破案。本场次电影共有五位观众:李煌、常娟、程强、方萍和甄嘎。在阿元探长的指点下,甄嘎在她座位的杯座里找到了项链。那么,嫌疑人到底是谁呢?下面请看杨佳晋小侦探的破案经过。  阿元探长意味深长地说完后,除了方萍,其他四人都默不作声。见无人答应,阿元探长让他们留下身份证,各自回家,一周之内不许出城。  回到侦探社
期刊
生命是一间大门敞开的木屋,屋子里空蕩荡,坐着寂寞的我。  友人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闯入的,她的到来让我有些局促不安。一是因为这间小屋多年来向来无人问津,她的闯入令习惯于独享寂寞的我惊惶失措;二是因为友人名声在外,我憧憬已久。但友人走进这间屋子时一反往日光鲜亮丽的样子,她周身都是灰色,隔绝世俗的灰色。  友人径直走到我身边坐下。她坐得离我很近,那抹无感情的灰色带着小颗粒顺着她的呼吸从她体内呼出,向我飘
期刊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他们降临世间,带着纯真的笑脸缓缓迈开人生的步伐。由于还没学会掌握平衡,孩子蹒跚着脚步往前走,似乎大人稍不注意就会摔倒。正如幼小的樹苗需要大树的庇护,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呵护。幸好,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上有一群“守护者”,他们用爱心和专业治愈孩子的身体,抚慰孩子的心灵,守护孩子成长,在风雨来临时为孩子撑开一把伞,在迷雾丛生时为孩子点亮一盏灯。  2021年六一儿童节之
期刊
“和符老师谈心有一种很踏实的安全感,她讲话和蔼,所以很容易把心里话告诉她,把她教我的方法介绍给其他有同样苦恼的同学,大家都觉得很有用……”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学生的认可,南通中学“符小斌心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符小斌更加坚定自己做的事:用专业和爱心,陪伴孩子走过迷茫、郁闷、焦虑、紧张的人生雨季,走进阳光明媚的青春岁月。用心理学解惑  符小斌幼年丧父,坚强的母亲供她读书,伴她成长。16岁时,符小斌考入江
期刊
凯特·米利特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师。父亲强势,一直作为家庭的主导者,母亲则是其强权意志的执行者。即便母亲始终隐忍,父亲仍在凯特14岁时抛弃家庭,母亲只能做几份工作养育三个女儿。  大学毕业时,凯特顺利拿到英语文学的学士学位,因对艺术兴趣浓厚,便前往日本研究雕塑。在日本,凯特结识了同为波希米亚青年的吉村二三夫,不久,两人成婚。婚后的生活谈不上美满,但彼此相安。
期刊
吃完晚饭,我翻着当天的报纸,看到秦山又上了报纸头条。“妈,我们也去买‘一个早上的山顶’吧。”我看着母亲,无比期待地说。  我的家乡只有一座较高且不甚出名的小山,名为秦山。但自从“拥有一个早上的山顶”的新型体验被推出后,秦山变得颇有名气。这个新型的体验对大多数住在绿化稀少地区的人们实在是奢侈,一个四口之家得花1万元才能购得一次。  “哦,那个体验啊……”母亲停下手中的笔,但目光没有从备课本上挪开,随
期刊
王帆  她面容清秀、眼神坚毅,办案时坚守公正司法底线,对每一环来回琢磨,不容出一点差错;她不就案办案,深思每个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延伸检察保护职能,为未成年人“守护明天”。她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官王帆。她说:“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孩子’。你若得温暖,国家便温暖;你若有光明,国家便光明。我就是孩子的‘国家监护人’。”清理一个标准,保护一群孩子  王帆2009年
期刊
刘英孩子要的其实很少  还在儿童福利院一线工作时,有天晚上,刘英接到阿姨报告:有个孩子偷偷把自己的衣服脱光了对着电风扇吹,她想把自己吹感冒,这样第二天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去上学。刘英听了又急又气,好一顿数落后细问:“为什么这么害怕去学校?”  这个孩子是一名唇腭裂患者,说话稍有些口齿不清,外形上也能看出异样,这让她在学校里受到一些同学的歧视,时间久了,便越来越抗拒去上学。刘英第一时间去学校沟通处理,
期刊
韩树萍  孙思邈曾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皆如至亲之想。”救治我国唯一存活至今的新生儿瓜氨酸血症病例、建立华东地区首家母乳库、成功抢救胎龄22+2周的“巴掌宝宝”……多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韩树萍,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尽心呵护,双手托起新希望  韩树萍1993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系
期刊
袁晶  袁晶是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从业21年,七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解红船故事,先后获得“全国金牌讲解员”“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并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红船”讲解员的岗位上,她演绎着人生的别样精彩。钻研讲解技术  2000年7月,袁晶成为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她说:“讲解工作看似平凡,但是做好并非易事。讲解是一门将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融会贯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