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的学习是有情感、有生命的。我们的课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预设,积极引领,以文本中的形象为突破口,扎实有效地学习语文。
一、浮华的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
[案例]1《螳螂捕蝉》
一位教师在教《螳螂捕蝉》,他展示了一个制作颇为精美的课件,显然课件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这则寓言的内容,同学们看后自然是“哇声”一片。接着,老师请同学们凭借看到的画面讲讲“螳螂捕蝉”的故事,看谁讲得正确、讲得既流畅又生动。同桌互说后请多名学生讲,效果并不如设想的那么好。
[反思]课后评课时,我说,用课件、用画面演绎只是让孩子一时开心,求得了一时的课堂轰动效果。听几位学生复述为何语言断断续续不连贯不全面呢?我觉得不如出示几组词语给学生,在理解后让学生凭借词语,讲讲“螳螂捕蝉”的故事,我想学生会越讲越好。因为这是用语文的方式来教学的,较上课老师的教学更有语文味。同时,学生在亲历语文实践中获得的成功喜悦,与孩子在看图象中得到的一时开心,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是语文之美对心灵的润泽,而前者毕竟仅仅是一时的眼球刺激产生的视觉效果。
我们语文老师应当更多地追求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
二、回避精彩的课堂生成——照本宣科
[案例]2《广玉兰》
一位教师在教《广玉兰》时,一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对含苞欲放的和已经盛开的花儿描写得那么喜人,我们理解。为什么作者能把已经凋谢的花儿描写得那么让人喜爱呢?”对此,这位老师课前并没有思考,为防止节外生枝,老师马上接过话题:“说明凋谢的广玉兰确实很美,也说明作者非常喜爱广玉兰。”听了教师不着边际的回答,学生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我们听课老师都不以为然地相视一笑。
[反思]课后我们细细分析,教学片段中,从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他们已经发现了“语言情感”与“语言运用”的奇妙之处,而这一点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可见学生在引领着教师,教师应给予回应,要运用学生提供的信息,合理调控,点燃学生灵性的火花,将“精彩”放大。可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或许教师根本没有思考本问题的价值,简单从事,结果错失良机。设想,可以这样教学,老师说: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很有价值。请大家把描写花儿凋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朗读感悟,学生自读时,教师对句子稍作变更,形成比较句式。)出示句子(略),请大家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悟到了什么?在学生自读感悟后引导交流。从交流中学生感悟到,“花儿凋谢了”变换了位置,课文中的句子重点引导人们去欣赏花儿的美丽,而不去注意它的凋谢,而改后的句子,把人的目光主要引到了它的凋谢上,让人感到不快。相信学生会对句子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可见,只要细心捕捉、精心策划,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就能成为优化预设、促进生成的宝贵资源。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避免问题处理的盲目性,课堂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精彩。
三、引导调控有价值的问题——以点带面
[案例]3《荔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找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生1:我感受最深的“(母亲)筋脉突兀的手……舍不得吞下……”我从中体会到母亲非常喜欢吃荔枝,因为文中写母亲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生2:我有补充,课文中还写了母亲“手心托着荔枝,说明荔枝在母亲眼里格外珍贵,母亲像对小生命一样认真细致地剥开,仔细地欣赏,看着还舍不得吃。
生3:我觉得母亲的“不停地抚摸”、“小心翼翼地剥开”、“手心托着”、“爱怜地望着”等几个动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以看出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激动心情。
师:体会得真好,谁还有补充。
生4:老师还体会到儿子对母亲的孝心,这荔枝是儿子花了好几元买来给母亲的,他当时是工资才42元半呀!
师:此时此刻,你就是文中的儿子,作为儿子的你又会想写什么呢?(师配乐深情投入地范读)
……
[反思]综观教师的这一教学片段,教师找到了文中的“经典”语段,积极营造了氛围,对人物形象聚焦、凸显,将思想感情升华。教师紧紧抓住文中的“这一描写细致,能有感而发的语段”这个点,以“找出感受最深的语句”为中心,不断地追问,学生自然能抓住语段中的重点词语,把目光聚焦到文本的主要人物形象——“母亲”、“我”上,甚至以自己的理解充实了母亲形象……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体会到母亲爱吃荔枝,“我”的孝心,继而为后文感悟到母亲的伟大,天下所有母亲的伟大作了很好的铺垫。读,让学生深入理解;品,让学生触动心灵。“教师在一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领悟、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上述教学环节,正是通过抓重点语句,品味母亲的形象,学生在朗读、想象中升华了情感。语文课多有语文味儿呀!
一、浮华的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
[案例]1《螳螂捕蝉》
一位教师在教《螳螂捕蝉》,他展示了一个制作颇为精美的课件,显然课件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这则寓言的内容,同学们看后自然是“哇声”一片。接着,老师请同学们凭借看到的画面讲讲“螳螂捕蝉”的故事,看谁讲得正确、讲得既流畅又生动。同桌互说后请多名学生讲,效果并不如设想的那么好。
[反思]课后评课时,我说,用课件、用画面演绎只是让孩子一时开心,求得了一时的课堂轰动效果。听几位学生复述为何语言断断续续不连贯不全面呢?我觉得不如出示几组词语给学生,在理解后让学生凭借词语,讲讲“螳螂捕蝉”的故事,我想学生会越讲越好。因为这是用语文的方式来教学的,较上课老师的教学更有语文味。同时,学生在亲历语文实践中获得的成功喜悦,与孩子在看图象中得到的一时开心,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是语文之美对心灵的润泽,而前者毕竟仅仅是一时的眼球刺激产生的视觉效果。
我们语文老师应当更多地追求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
二、回避精彩的课堂生成——照本宣科
[案例]2《广玉兰》
一位教师在教《广玉兰》时,一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对含苞欲放的和已经盛开的花儿描写得那么喜人,我们理解。为什么作者能把已经凋谢的花儿描写得那么让人喜爱呢?”对此,这位老师课前并没有思考,为防止节外生枝,老师马上接过话题:“说明凋谢的广玉兰确实很美,也说明作者非常喜爱广玉兰。”听了教师不着边际的回答,学生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我们听课老师都不以为然地相视一笑。
[反思]课后我们细细分析,教学片段中,从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他们已经发现了“语言情感”与“语言运用”的奇妙之处,而这一点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可见学生在引领着教师,教师应给予回应,要运用学生提供的信息,合理调控,点燃学生灵性的火花,将“精彩”放大。可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或许教师根本没有思考本问题的价值,简单从事,结果错失良机。设想,可以这样教学,老师说: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很有价值。请大家把描写花儿凋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朗读感悟,学生自读时,教师对句子稍作变更,形成比较句式。)出示句子(略),请大家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悟到了什么?在学生自读感悟后引导交流。从交流中学生感悟到,“花儿凋谢了”变换了位置,课文中的句子重点引导人们去欣赏花儿的美丽,而不去注意它的凋谢,而改后的句子,把人的目光主要引到了它的凋谢上,让人感到不快。相信学生会对句子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可见,只要细心捕捉、精心策划,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就能成为优化预设、促进生成的宝贵资源。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避免问题处理的盲目性,课堂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精彩。
三、引导调控有价值的问题——以点带面
[案例]3《荔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找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生1:我感受最深的“(母亲)筋脉突兀的手……舍不得吞下……”我从中体会到母亲非常喜欢吃荔枝,因为文中写母亲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生2:我有补充,课文中还写了母亲“手心托着荔枝,说明荔枝在母亲眼里格外珍贵,母亲像对小生命一样认真细致地剥开,仔细地欣赏,看着还舍不得吃。
生3:我觉得母亲的“不停地抚摸”、“小心翼翼地剥开”、“手心托着”、“爱怜地望着”等几个动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以看出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激动心情。
师:体会得真好,谁还有补充。
生4:老师还体会到儿子对母亲的孝心,这荔枝是儿子花了好几元买来给母亲的,他当时是工资才42元半呀!
师:此时此刻,你就是文中的儿子,作为儿子的你又会想写什么呢?(师配乐深情投入地范读)
……
[反思]综观教师的这一教学片段,教师找到了文中的“经典”语段,积极营造了氛围,对人物形象聚焦、凸显,将思想感情升华。教师紧紧抓住文中的“这一描写细致,能有感而发的语段”这个点,以“找出感受最深的语句”为中心,不断地追问,学生自然能抓住语段中的重点词语,把目光聚焦到文本的主要人物形象——“母亲”、“我”上,甚至以自己的理解充实了母亲形象……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体会到母亲爱吃荔枝,“我”的孝心,继而为后文感悟到母亲的伟大,天下所有母亲的伟大作了很好的铺垫。读,让学生深入理解;品,让学生触动心灵。“教师在一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领悟、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上述教学环节,正是通过抓重点语句,品味母亲的形象,学生在朗读、想象中升华了情感。语文课多有语文味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