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防生违约背后
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同时圆了大学梦与从军梦,在享受高额国防奖学金的同时,学习部队急缺和高校优势专业,最重要的是,他们毕业后不用发愁找工作,在部队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好。但是,就是这些人们眼中的幸运儿,却屡屡在校学习期间或毕业后不履行协议,自愿退出国防生的队列。
伴随军队干部培养制度改革,一个新型人才方阵在上百所普通高校迅速崛起。他们不是军校学员,却承载着军人的光荣与梦想;他们学习生活在地方高校,毕业后却能成为光荣的军队干部。他们,就是国防生。
国防生是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地方高校从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或从低年级在校生中选拔培养的青年学生。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同时圆了大学梦与从军梦,在享受高额国防奖学金的同时,学习部队急缺和高校优势专业,最重要的是,他们毕业后不用发愁找工作,在部队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好。但是,就是这些人们眼中的幸运儿,却屡屡在校学习期间或毕业后不履行协议,自愿退出国防生的队列,而违约理由,却众说纷纭、人言人殊。
近日,《教育与职业》记者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和一些招收国防生的高校,与那里的教师和学生对话,探寻国防生违约之谜。
违约如是说
记者一路走来,听到了各种声音。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在他接触到的国防生中,有些学生并不是真正愿意走上从军之路,只是以国防生为跳板,达到进入名牌高校的目的,之后便提出违约,转为普通生。从我国近几年国防生招生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的国防生录取分数线低于该省市的普通生录取分数线,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给一些学生提供了“讨巧”的机会与可能,这些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便选择填报名牌高校的国防生,进入高校学习后,便会以各种理由提出违约。
“对于我们,同学们都很羡慕,觉得我们将来不愁工作,没有就业压力,但是我们的管理特别严格,训练特别苦,经常是早上6点,大家都还在被窝里美美地睡大觉,我们就已经喊着号子去跑操了。一两天还行,可这是一年四季雷打不动,真是太辛苦了,将来到部队后,全军事化的管理也许会更严,我觉得我受不了这份苦与约束。”太原理工大学的一位国防生如是说。
因为害怕辛苦和部队的严格管理而违约的国防生不在少数。南昌某高校的一位国防生这样描述自己刚刚入选国防生时的经历,“7月的南昌,骄阳似火,空气潮湿得能捏出水来。我们在太阳下,站军姿,汗水顺着下巴、手指颗颗滚落,不一会儿,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形成了三块水渍,暴露在阳光下的肌肤被晒黑、直至脱皮。烈日‘烤验’之后,是暴雨的‘洗礼’。豆大的雨滴击打着脱皮的肌肤,又疼又痒。战术训练,摸爬滚打,身上多处摔伤,鲜血和汗水流在一起。”
国防生毕业分配时期是其提出违约的高峰期。尽管在每一届国防生毕业之前,各选培办都要进行深入扎实的教育工作,尽量结合国防生个人意愿和平时表现去分配,但是总有一些国防生对分配不满意,他们认为和地方相比部队待遇较低,而且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工作后自己将远离现代都市生活,这促使一些国防生从思想和心理上发生动摇,提出违约。
另外由于各个专业岗位需求的不同,部分在自己所学专业排名靠前的国防生可能分配不到理想的单位,而一些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专业符合的国防生可能分配到较好的单位,这虽然是因专业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分配,但也让部分国防生感到毕业分配有失公平,愤然选择违约。
当然,也有一些国防生在毕业分配以后不适应部队的生活,或者部队的生活跟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在部队感觉很失意、没有自信,这样的学生也成了国防生违约队伍里的成员。大连某高校的余晖就是其中一位。进入部队以后,他处处碰壁:5公里跑倒数第一,内务整理不如一个高中毕业参军的小兵,本认为自己已经熟练于心的计算机技术,却也无法跟部队的专业人士相比,他仅有的一点信心一天天地萎缩了,终于在入军营一个多月以后,主动提出申请,踏上了违约之路。
违约背后
在众说纷纭的违约背后是一些共同的问题,这其中有国防生招生入口把关不严,有学生及其家长缺乏对国防生的了解,有处罚机制不健全致使部分学生投机取巧,还有教育不及时等等问题。
当前,国防生入口的把关主要由各省市军区、学校和驻校选培办三方负责,各省市军区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负责国防生的政审、面试及体检。但是政审和面试的标准无法界定,只能由面试者凭借对被面试者的初步印象和直观感觉来决定,这样使部分政治信念不坚定、献身国防事业自信心不强的学生也进入了国防生的队伍,这就给国防生违约问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生丁刚告诉记者,当初他选择报考国防生是因为国防生毕业之后包分配,在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国防生,但是真正成为了一名国防生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国防生的了解太少了,只知道国防生应该享有的权利,而对其义务却知之甚少,例如,作为国防生,他们需要进行严格的军政训练,需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他们不得转学和留学、退学、停学、休学;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协议,他们必须到部队服现役,完全服从部队的安排,而且在5年内个人不得要求退出现役。丁刚对自己毕业后能不能适应军事生活感到迷茫,很后悔当初在报考的时候没有认真地弄清楚什么是国防生。
西安交通大学后备军官选培办主任吕洪岭认为,之所以导致近年来国防生违约率居高不下,是因为以前我们没有一套健全的奖惩制度,对违约国防生的处理,基本都是各选培办在“各自为营”,即使对他们进行了处罚,其标准也不尽相同。没有政策规定的制约,国防生的思想上就不会形成违约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认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对国防生自身的家庭和今后的就业影响不大”,吕洪岭认为这种思想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国防生的违约风气。
开展教育不及时也是国防生违约率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国防生思想工作的有力保证,只有国防生思想稳定了,对部队的感情和认识深刻了,违约率才会降低。
遏制违约
国防生违约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驻校选培办各项工作的开展,也给在校国防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解决违约问题已经势在必行。
解决国防生的违约问题,无疑要从严把入口关着手。吕洪岭认为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遏制违约苗头的滋长,要求负责政审面试的人员要和考生当面交谈,详细掌握其现实表现、入伍动机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情况。广泛了解他们的社会接触、学习态度和德才表现情况,将那些入伍动机不纯、献身国防事业信念不坚定的报名者坚决予以淘汰,以避免日后发生违约问题。
把好入口关至关重要,但是日后的教育也不可轻视,日后的教育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坚定有志于国防事业的学生信念,可以培养学生对国防事业的兴趣,最终使他们走上军队的生活之路。
“当初报考国防生,是一腔热血,激情满怀!”新任排长宋力君在某部队参加集训时跟记者说。宋力君从小就崇尚军人,4年前,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上写下“国防生”三个字。
“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报考国防生,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也可以让自己安心的在大学学习。”来自偏远农村的赵佳明如是说,她成为国防生的动机则很简单——家境贫穷,上不起大学,听说国防生每年享受5000元国防奖学金,就第一个报了名……
他们的从军动机各不相同,可经过4年大学的历练,他们都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军官的转变。毕业时,他们都提出申请:到基层部队任职,到艰苦环境锻炼。因为他们明白,做国防生,不仅是为自己选择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选择了奉献的责任!
他们的变化,得益于学校和选培办人员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沈阳军区政治部夏中国部长介绍说,“近年来,沈阳军区始终坚持开展爱军精武教育,针对国防生实际,构建了高校、驻校选培办、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国防生采取了不同的教育策略。例如,对大一新生实施定向教育——打牢献身国防思想基础,树立卫国戍边思想;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开展导向教育——打牢军政素质基础,争做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对大四学生实施去向教育——自觉服从分配、到边远艰苦部队建功立业。”
国防生在校期间及刚毕业之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复杂环境、各种诱惑的影响。如何在普通高校这一特殊环境中,把国防生培养成为合格军人,沈阳军区建立“四位一体”育人机制,给我们的启示是遏制违约,重在教育。
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同时圆了大学梦与从军梦,在享受高额国防奖学金的同时,学习部队急缺和高校优势专业,最重要的是,他们毕业后不用发愁找工作,在部队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好。但是,就是这些人们眼中的幸运儿,却屡屡在校学习期间或毕业后不履行协议,自愿退出国防生的队列。
伴随军队干部培养制度改革,一个新型人才方阵在上百所普通高校迅速崛起。他们不是军校学员,却承载着军人的光荣与梦想;他们学习生活在地方高校,毕业后却能成为光荣的军队干部。他们,就是国防生。
国防生是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地方高校从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或从低年级在校生中选拔培养的青年学生。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同时圆了大学梦与从军梦,在享受高额国防奖学金的同时,学习部队急缺和高校优势专业,最重要的是,他们毕业后不用发愁找工作,在部队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好。但是,就是这些人们眼中的幸运儿,却屡屡在校学习期间或毕业后不履行协议,自愿退出国防生的队列,而违约理由,却众说纷纭、人言人殊。
近日,《教育与职业》记者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和一些招收国防生的高校,与那里的教师和学生对话,探寻国防生违约之谜。
违约如是说
记者一路走来,听到了各种声音。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在他接触到的国防生中,有些学生并不是真正愿意走上从军之路,只是以国防生为跳板,达到进入名牌高校的目的,之后便提出违约,转为普通生。从我国近几年国防生招生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的国防生录取分数线低于该省市的普通生录取分数线,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给一些学生提供了“讨巧”的机会与可能,这些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便选择填报名牌高校的国防生,进入高校学习后,便会以各种理由提出违约。
“对于我们,同学们都很羡慕,觉得我们将来不愁工作,没有就业压力,但是我们的管理特别严格,训练特别苦,经常是早上6点,大家都还在被窝里美美地睡大觉,我们就已经喊着号子去跑操了。一两天还行,可这是一年四季雷打不动,真是太辛苦了,将来到部队后,全军事化的管理也许会更严,我觉得我受不了这份苦与约束。”太原理工大学的一位国防生如是说。
因为害怕辛苦和部队的严格管理而违约的国防生不在少数。南昌某高校的一位国防生这样描述自己刚刚入选国防生时的经历,“7月的南昌,骄阳似火,空气潮湿得能捏出水来。我们在太阳下,站军姿,汗水顺着下巴、手指颗颗滚落,不一会儿,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形成了三块水渍,暴露在阳光下的肌肤被晒黑、直至脱皮。烈日‘烤验’之后,是暴雨的‘洗礼’。豆大的雨滴击打着脱皮的肌肤,又疼又痒。战术训练,摸爬滚打,身上多处摔伤,鲜血和汗水流在一起。”
国防生毕业分配时期是其提出违约的高峰期。尽管在每一届国防生毕业之前,各选培办都要进行深入扎实的教育工作,尽量结合国防生个人意愿和平时表现去分配,但是总有一些国防生对分配不满意,他们认为和地方相比部队待遇较低,而且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工作后自己将远离现代都市生活,这促使一些国防生从思想和心理上发生动摇,提出违约。
另外由于各个专业岗位需求的不同,部分在自己所学专业排名靠前的国防生可能分配不到理想的单位,而一些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专业符合的国防生可能分配到较好的单位,这虽然是因专业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分配,但也让部分国防生感到毕业分配有失公平,愤然选择违约。
当然,也有一些国防生在毕业分配以后不适应部队的生活,或者部队的生活跟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在部队感觉很失意、没有自信,这样的学生也成了国防生违约队伍里的成员。大连某高校的余晖就是其中一位。进入部队以后,他处处碰壁:5公里跑倒数第一,内务整理不如一个高中毕业参军的小兵,本认为自己已经熟练于心的计算机技术,却也无法跟部队的专业人士相比,他仅有的一点信心一天天地萎缩了,终于在入军营一个多月以后,主动提出申请,踏上了违约之路。
违约背后
在众说纷纭的违约背后是一些共同的问题,这其中有国防生招生入口把关不严,有学生及其家长缺乏对国防生的了解,有处罚机制不健全致使部分学生投机取巧,还有教育不及时等等问题。
当前,国防生入口的把关主要由各省市军区、学校和驻校选培办三方负责,各省市军区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负责国防生的政审、面试及体检。但是政审和面试的标准无法界定,只能由面试者凭借对被面试者的初步印象和直观感觉来决定,这样使部分政治信念不坚定、献身国防事业自信心不强的学生也进入了国防生的队伍,这就给国防生违约问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生丁刚告诉记者,当初他选择报考国防生是因为国防生毕业之后包分配,在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国防生,但是真正成为了一名国防生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国防生的了解太少了,只知道国防生应该享有的权利,而对其义务却知之甚少,例如,作为国防生,他们需要进行严格的军政训练,需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他们不得转学和留学、退学、停学、休学;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协议,他们必须到部队服现役,完全服从部队的安排,而且在5年内个人不得要求退出现役。丁刚对自己毕业后能不能适应军事生活感到迷茫,很后悔当初在报考的时候没有认真地弄清楚什么是国防生。
西安交通大学后备军官选培办主任吕洪岭认为,之所以导致近年来国防生违约率居高不下,是因为以前我们没有一套健全的奖惩制度,对违约国防生的处理,基本都是各选培办在“各自为营”,即使对他们进行了处罚,其标准也不尽相同。没有政策规定的制约,国防生的思想上就不会形成违约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认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对国防生自身的家庭和今后的就业影响不大”,吕洪岭认为这种思想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国防生的违约风气。
开展教育不及时也是国防生违约率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国防生思想工作的有力保证,只有国防生思想稳定了,对部队的感情和认识深刻了,违约率才会降低。
遏制违约
国防生违约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驻校选培办各项工作的开展,也给在校国防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解决违约问题已经势在必行。
解决国防生的违约问题,无疑要从严把入口关着手。吕洪岭认为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遏制违约苗头的滋长,要求负责政审面试的人员要和考生当面交谈,详细掌握其现实表现、入伍动机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情况。广泛了解他们的社会接触、学习态度和德才表现情况,将那些入伍动机不纯、献身国防事业信念不坚定的报名者坚决予以淘汰,以避免日后发生违约问题。
把好入口关至关重要,但是日后的教育也不可轻视,日后的教育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坚定有志于国防事业的学生信念,可以培养学生对国防事业的兴趣,最终使他们走上军队的生活之路。
“当初报考国防生,是一腔热血,激情满怀!”新任排长宋力君在某部队参加集训时跟记者说。宋力君从小就崇尚军人,4年前,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上写下“国防生”三个字。
“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报考国防生,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也可以让自己安心的在大学学习。”来自偏远农村的赵佳明如是说,她成为国防生的动机则很简单——家境贫穷,上不起大学,听说国防生每年享受5000元国防奖学金,就第一个报了名……
他们的从军动机各不相同,可经过4年大学的历练,他们都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军官的转变。毕业时,他们都提出申请:到基层部队任职,到艰苦环境锻炼。因为他们明白,做国防生,不仅是为自己选择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选择了奉献的责任!
他们的变化,得益于学校和选培办人员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沈阳军区政治部夏中国部长介绍说,“近年来,沈阳军区始终坚持开展爱军精武教育,针对国防生实际,构建了高校、驻校选培办、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国防生采取了不同的教育策略。例如,对大一新生实施定向教育——打牢献身国防思想基础,树立卫国戍边思想;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开展导向教育——打牢军政素质基础,争做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对大四学生实施去向教育——自觉服从分配、到边远艰苦部队建功立业。”
国防生在校期间及刚毕业之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复杂环境、各种诱惑的影响。如何在普通高校这一特殊环境中,把国防生培养成为合格军人,沈阳军区建立“四位一体”育人机制,给我们的启示是遏制违约,重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