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期读了《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许多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做一名优秀教师要具备许多优良品质,诸如爱心、责任、宽容等等。在我看来,这诸多优秀品质的“源头活水”便是——激情。激情是什么?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激情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师德情操,人生态度,学识修养的窗口。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定是个课堂教学激情飞扬的教师。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一听到上课铃声,一拿起教案本,一推开教室门,就应当情绪饱满,精神焕发,全身心投入,给学生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用激情点亮课堂。
书中古土城的《教师,别样的富翁》中,“那段与学生荣辱与共的岁月”让我记起了当年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激情走上三尺讲台的。当时我对教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可我坚信一点:只要付出,总会有收获。我就这样饱含激情地在各种各样的磨砺中迅速成长。仍记得刚教学时,班上一名学生的周记这样写着:“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没意思,总想睡觉。讲课文就这么一套,千篇一律,真没劲。”说实话,看了这段话,我很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更在思考:我的语文课是不是真的如此差?之后我又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努力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记得讲授《琵琶行》时,我套用了现在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青花瓷》,用“小序”和“独白”对比,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段经历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教育必需要充满激情地投入,你充满激情地上课,学生才能充满激情地回应你。教师的激情就是点燃学生情绪、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种。
时光荏苒,十二年的教学生涯转眼间过去了,充满激情的教学越来越少。我也像李镇西《罚站任安妮——我永远的痛》中,已经没有改正错误机会的“我”一样,犯了一些因固执己见而产生的错误。记得一次上课我正讲的投入,一名女生却在那里弹纸团,书合着,笔丢在一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不由得火冒三丈,“你有没有点学习的样子,对得起你父母的血汗钱吗?”一声呵斥,学生低下了头。好长一段时间她在我的课上都默默无闻,我也漠然以对。此后的期中测试她的成绩直线下降。我拿着试卷在班里把她狠批一顿,当我把“你不会有出息的!”扔给她的时候,她的眼中一片黯然。偶然地从其他学生口中我知道了她的父母那时正闹着离婚,我心里五味陈杂,后悔自己的简单粗暴。现在想来,那是因为丢失了激情,也就丢失了应有的宽容和爱护。因为有激情,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激情,我们才会和同学贴心;因为有激情,才会有一颗火热的心。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时,德军将一批战俘关押在一个个独立的牢房里,让他们每天编织一定数量的篮子。战争结束后,他们有的病了,有的死了,有的疯了,可是其中有一个人却身心健康。为什么呢?原来,他认为既然不编不行,那么倒不如坚持每天花样翻新,将篮子编得更完美。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重复着像编篮子一样的工作,怎样克服这样的职业倦怠感呢?我时常在想,如果我能像故事中的那位与众不同的战俘那样,与其痛苦地接受,不如热情地拥抱;如果我能像于漪老师那样,充满激情、永不停歇,那么我定能在工作中永葆激情!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学中能饱含激情地将文本中作者的喜怒哀乐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课堂才会有生机。教《小狗包弟》,你就是巴金;教《故都的秋》,你就是郁达夫;教《我有一个梦想》,你就是马丁·路德金。如果能这样充满激情地来上课,那一定能“征服”学生,一定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愉悦。日常教学中,我努力让自己以一个激情澎湃的演讲者身份出现在课堂上,这样学生的情绪就很容易被我的情绪左右。在这种氛围中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舒缓或急促,或高昂或低沉,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动或惊讶……用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语言,像说书人一样,绘声绘色,把人、事、物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语言幽默,妙趣横生;或旁征博引、语带双关;或富有启发,激发联想。学生自然会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模仿,从而有所收获。这就是激情教学的魅力所在。
“岁月可以使我容颜变老,激情会让我青春依旧。”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震醒学生懵懂的迷梦。当我们走进课堂,我们的生命将充满激情;当学生走出课堂,他们的人生将更加辉煌!
让我们用激情点亮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福山第一中学。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定是个课堂教学激情飞扬的教师。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一听到上课铃声,一拿起教案本,一推开教室门,就应当情绪饱满,精神焕发,全身心投入,给学生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用激情点亮课堂。
书中古土城的《教师,别样的富翁》中,“那段与学生荣辱与共的岁月”让我记起了当年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激情走上三尺讲台的。当时我对教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可我坚信一点:只要付出,总会有收获。我就这样饱含激情地在各种各样的磨砺中迅速成长。仍记得刚教学时,班上一名学生的周记这样写着:“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没意思,总想睡觉。讲课文就这么一套,千篇一律,真没劲。”说实话,看了这段话,我很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更在思考:我的语文课是不是真的如此差?之后我又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努力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记得讲授《琵琶行》时,我套用了现在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青花瓷》,用“小序”和“独白”对比,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段经历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教育必需要充满激情地投入,你充满激情地上课,学生才能充满激情地回应你。教师的激情就是点燃学生情绪、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种。
时光荏苒,十二年的教学生涯转眼间过去了,充满激情的教学越来越少。我也像李镇西《罚站任安妮——我永远的痛》中,已经没有改正错误机会的“我”一样,犯了一些因固执己见而产生的错误。记得一次上课我正讲的投入,一名女生却在那里弹纸团,书合着,笔丢在一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不由得火冒三丈,“你有没有点学习的样子,对得起你父母的血汗钱吗?”一声呵斥,学生低下了头。好长一段时间她在我的课上都默默无闻,我也漠然以对。此后的期中测试她的成绩直线下降。我拿着试卷在班里把她狠批一顿,当我把“你不会有出息的!”扔给她的时候,她的眼中一片黯然。偶然地从其他学生口中我知道了她的父母那时正闹着离婚,我心里五味陈杂,后悔自己的简单粗暴。现在想来,那是因为丢失了激情,也就丢失了应有的宽容和爱护。因为有激情,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激情,我们才会和同学贴心;因为有激情,才会有一颗火热的心。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时,德军将一批战俘关押在一个个独立的牢房里,让他们每天编织一定数量的篮子。战争结束后,他们有的病了,有的死了,有的疯了,可是其中有一个人却身心健康。为什么呢?原来,他认为既然不编不行,那么倒不如坚持每天花样翻新,将篮子编得更完美。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重复着像编篮子一样的工作,怎样克服这样的职业倦怠感呢?我时常在想,如果我能像故事中的那位与众不同的战俘那样,与其痛苦地接受,不如热情地拥抱;如果我能像于漪老师那样,充满激情、永不停歇,那么我定能在工作中永葆激情!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学中能饱含激情地将文本中作者的喜怒哀乐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课堂才会有生机。教《小狗包弟》,你就是巴金;教《故都的秋》,你就是郁达夫;教《我有一个梦想》,你就是马丁·路德金。如果能这样充满激情地来上课,那一定能“征服”学生,一定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愉悦。日常教学中,我努力让自己以一个激情澎湃的演讲者身份出现在课堂上,这样学生的情绪就很容易被我的情绪左右。在这种氛围中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舒缓或急促,或高昂或低沉,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动或惊讶……用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语言,像说书人一样,绘声绘色,把人、事、物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语言幽默,妙趣横生;或旁征博引、语带双关;或富有启发,激发联想。学生自然会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模仿,从而有所收获。这就是激情教学的魅力所在。
“岁月可以使我容颜变老,激情会让我青春依旧。”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震醒学生懵懂的迷梦。当我们走进课堂,我们的生命将充满激情;当学生走出课堂,他们的人生将更加辉煌!
让我们用激情点亮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福山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