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在投资者心目中,境外投资者代表着理性、正确,有外资长期驻守的股票往往容易让投资者感到放心。在过去几个月,不少热钱流入香港,当中明显有资金流进A股ETF板块,无可否认,这与沪港通有密切的关联。
作为外资投资A股的一大合法路径,RQFII很快将与沪港通相接。沪港通开通后,外资直投A股将没有障碍。
外资再抄底
2011年底开闸至今,RQFII已成为外资投资A股乃至内地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此前一度撤退的热钱近日重新集结力量,借道QFII和RQFII进军A股。
有报道称,外资近日频现A股大宗交易平台的买入方席位,瞄准的对象主要是A股大蓝筹。海外机构自5月底开始对A股ETF的投资需求猛增,南方A50ETF 5月新获批的30亿元额度,在6月上旬就被抢购一空。近来涌入香港市场的大规模资金投资方向渐渐明朗,多只A股ETF出现大额申购。
6月以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中信证券总部、海通证券国际部、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瑞银证券北京金融大街6家“QFII大本营”共计出手103次,累计买入金额达22亿元,累计成交量为28807.93万股;在大宗交易平台共计买入65只个股,如包钢股份、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民生银行、永辉超市、大秦铁路、中国太保、泰格医药、中国神华、索菲亚、上柴股份、蒙草抗旱、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买入金额均逾5000万元。
由此可见,来自全球的资金已经聚集在香港等着“开门”那一刻。有机构预测,沪港通开通后,加上QFII,假设额度全部用完,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规模理论上将达到9000亿元,是目前所有基金投资A股市值的77%。
9月,瑞银证券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沪港通策略研究会吸引了近280位投资者参加,其中70%来自海外,30%为本土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来自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如何进入A股市场获得投资机会。沪港通政策的实施,便变相使其他投资资金绕过QFII进入A股市场。
国内资本与国际对接
沪港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向海外投资者放开,逐步实现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制度对接。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范兴成指出,沪港通打破了中国资本市场封闭运行的局面,推动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亦有助于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服务中国经济。此前机构纷纷指出,尽管当前外资可通过申请QFII和RQFII投资中国资本市场,但实际利用率并不高。相比之下沪港通没有托管和通道费用,交易成本低,预计未来更多海外资金选择沪港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如若推行顺利,沪港通的投资额度亦有望进一步放宽。
范兴成表示,沪港通的设立是资本市场通过开放倒逼改革的体现。国内资本市场在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和投资理念方面的缺陷将因此得以完善。境外投资者通过进入中国A股市场,一方面将有助于在国内培养价值投资理念,也有望加快诸如股票发行制度等相关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速度。
沪港通的开通对上海迈向国际金融中心也有推动作用。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最终是通过金融交易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体现。“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否和时间最终要看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量对全球的影响力、交易参与者的多元化程度,以及市场游戏规则的全球认可度。”
外资来A股买什么?
随着沪港通进入倒计时,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个短期现实问题是,当沪港通在10月份启动后,海外投资者来A 股买什么?
未来中国的增长点在于旧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新经济的星星燎原。股市作为先行指标,A股行业市值变迁已经开始反映这一点。体现在:市值结构调整自动做加法和减法——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提升,老经济行业市值占比下降。
其中,金融、能源、材料、日常消费行业是输家,工业、可选消费、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是大赢家。
海外机构投资中国,旨在分享中国成长,更愿意投资于景气高又符合国家战略投入的领域。尤其是,由于A股相比离岸市场具备一些富于中国特色且稀缺性的标的,因此,预计全球投资者有望在“中国配置”中加入一些可分享中国成长的新兴行业龙头。
从A股和港股的行业市值分布来看,A股行业分布更加多元化:在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材料、医疗保健等行业,A股市场的股票选择要多于H股市场。港股行业分布相对集中:金融、能源和电信,三大行业占比高。
与A股相比,医药股不在恒指成份股中,在全部港股中也仅占1.6%;港股没有白酒公司标的;港股军工标的只有一只中航科工;港股的旅行社/自然景点标的较为匮乏;大型稀缺资源股在A股更多。
沪港通启动后,全球投资者能够更有效率地在A股中捕捉中国的成长机会。选股可围绕着景气度高且受益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兴产业来布局。
因此,成长股投资需要密切关注成长股的成长轨迹。在全部非周期行业中,2014年中报收入增速较快(≥20%)且相较2013年呈现加速趋势的行业基本都分布在TMT、医药和环保行业,包括了:互联网(+108.5%)、移动互联网(+42.2%)、电子组装(+34.7%)、LED(+30.2%)、软件(+28.8%)、医疗服务(+28.7%)、电子零部件(+27.0%)、医疗器械(+25.5%)、环保工程(+22.2%)、平面媒体(+21.3%)和营销服务(+21.1%)。
而2014年投资者所热衷的主题投资中也有许多板块表现出了高成长性,包括了触摸屏、智能交通、环保(大气污染&污水处理)、物流(冷链&智能)、在线教育、网络安全、文化传媒等。
以沪港通为契机,海外投资者从全球配置的角度进行定价,有助于扭转当前A股市场对于国企蓝筹股的偏低估值。公用事业、日常消费、金融、交运等行业的龙头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另一方面,体制改革,特别是受益于国企改革的军工、高铁、电力设备、金属新材料等。从改造空间来看,首推军工。一方面,军工行业是A股国企占比最高的行业之一,仅次于钢铁、银行和交运,且离岸市场缺乏相关标的;另一方面,改革预期强,体外资产倍数大。研究所改制、资产重组上市是各个军工集团借助资本市场谋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灵活运用资本运作手段,不断将集团业务由非上市资产转为证券化资产。未来3-5年的体制改革将是包括航空、航天、兵器、电子在内的军工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以航天系为代表的军工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有望提速。
军工板块的高估值一直是影响着投资者选择军工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由于中国军工的盈利模式问题,拥有国家稀有战略性资产的军工企业,不能用简单的市盈率进行估值,应综合评估公司的市值空间和重置成本来衡量。以市净率来看,国际大型军工企业的平均PB为3.5,目前中国军工企业的平均PB约为5.1倍,与国际水平相差不远,而且资产证券化率相对较低,有望在新一轮军工改革中受益。
在投资者心目中,境外投资者代表着理性、正确,有外资长期驻守的股票往往容易让投资者感到放心。在过去几个月,不少热钱流入香港,当中明显有资金流进A股ETF板块,无可否认,这与沪港通有密切的关联。
作为外资投资A股的一大合法路径,RQFII很快将与沪港通相接。沪港通开通后,外资直投A股将没有障碍。
外资再抄底
2011年底开闸至今,RQFII已成为外资投资A股乃至内地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此前一度撤退的热钱近日重新集结力量,借道QFII和RQFII进军A股。
有报道称,外资近日频现A股大宗交易平台的买入方席位,瞄准的对象主要是A股大蓝筹。海外机构自5月底开始对A股ETF的投资需求猛增,南方A50ETF 5月新获批的30亿元额度,在6月上旬就被抢购一空。近来涌入香港市场的大规模资金投资方向渐渐明朗,多只A股ETF出现大额申购。
6月以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中信证券总部、海通证券国际部、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瑞银证券北京金融大街6家“QFII大本营”共计出手103次,累计买入金额达22亿元,累计成交量为28807.93万股;在大宗交易平台共计买入65只个股,如包钢股份、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民生银行、永辉超市、大秦铁路、中国太保、泰格医药、中国神华、索菲亚、上柴股份、蒙草抗旱、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买入金额均逾5000万元。
由此可见,来自全球的资金已经聚集在香港等着“开门”那一刻。有机构预测,沪港通开通后,加上QFII,假设额度全部用完,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规模理论上将达到9000亿元,是目前所有基金投资A股市值的77%。
9月,瑞银证券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沪港通策略研究会吸引了近280位投资者参加,其中70%来自海外,30%为本土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来自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如何进入A股市场获得投资机会。沪港通政策的实施,便变相使其他投资资金绕过QFII进入A股市场。
国内资本与国际对接
沪港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向海外投资者放开,逐步实现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制度对接。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范兴成指出,沪港通打破了中国资本市场封闭运行的局面,推动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亦有助于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服务中国经济。此前机构纷纷指出,尽管当前外资可通过申请QFII和RQFII投资中国资本市场,但实际利用率并不高。相比之下沪港通没有托管和通道费用,交易成本低,预计未来更多海外资金选择沪港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如若推行顺利,沪港通的投资额度亦有望进一步放宽。
范兴成表示,沪港通的设立是资本市场通过开放倒逼改革的体现。国内资本市场在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和投资理念方面的缺陷将因此得以完善。境外投资者通过进入中国A股市场,一方面将有助于在国内培养价值投资理念,也有望加快诸如股票发行制度等相关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速度。
沪港通的开通对上海迈向国际金融中心也有推动作用。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最终是通过金融交易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体现。“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否和时间最终要看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量对全球的影响力、交易参与者的多元化程度,以及市场游戏规则的全球认可度。”
外资来A股买什么?
随着沪港通进入倒计时,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个短期现实问题是,当沪港通在10月份启动后,海外投资者来A 股买什么?
未来中国的增长点在于旧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新经济的星星燎原。股市作为先行指标,A股行业市值变迁已经开始反映这一点。体现在:市值结构调整自动做加法和减法——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提升,老经济行业市值占比下降。
其中,金融、能源、材料、日常消费行业是输家,工业、可选消费、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是大赢家。
海外机构投资中国,旨在分享中国成长,更愿意投资于景气高又符合国家战略投入的领域。尤其是,由于A股相比离岸市场具备一些富于中国特色且稀缺性的标的,因此,预计全球投资者有望在“中国配置”中加入一些可分享中国成长的新兴行业龙头。
从A股和港股的行业市值分布来看,A股行业分布更加多元化:在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材料、医疗保健等行业,A股市场的股票选择要多于H股市场。港股行业分布相对集中:金融、能源和电信,三大行业占比高。
与A股相比,医药股不在恒指成份股中,在全部港股中也仅占1.6%;港股没有白酒公司标的;港股军工标的只有一只中航科工;港股的旅行社/自然景点标的较为匮乏;大型稀缺资源股在A股更多。
沪港通启动后,全球投资者能够更有效率地在A股中捕捉中国的成长机会。选股可围绕着景气度高且受益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兴产业来布局。
因此,成长股投资需要密切关注成长股的成长轨迹。在全部非周期行业中,2014年中报收入增速较快(≥20%)且相较2013年呈现加速趋势的行业基本都分布在TMT、医药和环保行业,包括了:互联网(+108.5%)、移动互联网(+42.2%)、电子组装(+34.7%)、LED(+30.2%)、软件(+28.8%)、医疗服务(+28.7%)、电子零部件(+27.0%)、医疗器械(+25.5%)、环保工程(+22.2%)、平面媒体(+21.3%)和营销服务(+21.1%)。
而2014年投资者所热衷的主题投资中也有许多板块表现出了高成长性,包括了触摸屏、智能交通、环保(大气污染&污水处理)、物流(冷链&智能)、在线教育、网络安全、文化传媒等。
以沪港通为契机,海外投资者从全球配置的角度进行定价,有助于扭转当前A股市场对于国企蓝筹股的偏低估值。公用事业、日常消费、金融、交运等行业的龙头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另一方面,体制改革,特别是受益于国企改革的军工、高铁、电力设备、金属新材料等。从改造空间来看,首推军工。一方面,军工行业是A股国企占比最高的行业之一,仅次于钢铁、银行和交运,且离岸市场缺乏相关标的;另一方面,改革预期强,体外资产倍数大。研究所改制、资产重组上市是各个军工集团借助资本市场谋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灵活运用资本运作手段,不断将集团业务由非上市资产转为证券化资产。未来3-5年的体制改革将是包括航空、航天、兵器、电子在内的军工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以航天系为代表的军工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有望提速。
军工板块的高估值一直是影响着投资者选择军工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由于中国军工的盈利模式问题,拥有国家稀有战略性资产的军工企业,不能用简单的市盈率进行估值,应综合评估公司的市值空间和重置成本来衡量。以市净率来看,国际大型军工企业的平均PB为3.5,目前中国军工企业的平均PB约为5.1倍,与国际水平相差不远,而且资产证券化率相对较低,有望在新一轮军工改革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