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堪称是经济哲学研究的典范,马克思的“经济问题的哲学分析”的理论思维逻辑,值得国内外学者的借鉴。当前我国经济哲学的研究任務,即是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哲学,充分挖掘和深化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思想内涵,深刻解析其核心思想,核心思想主要涉及马克思经济哲学观的确立,对四种异化劳动类型及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关联性的解读,资本的产生和资本的本质及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等。在对其思想内涵的整合中逐步完善和发展经济哲学的学科体系,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深层次的思想借鉴。
【关键词】经济哲学;实践;异化劳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是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经济思想的哲学反思,即是说这一反思是基于社会生活及其历史进程。整理、阐释和发掘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核心思想,为的就是用哲学理论方法来指导经济学研究,反过来对经济学研究向哲学理论层面提升,进而达到这两方面完美的统一。研究马克思经济哲学,须厘清其发展脉络,全面而客观地深入理解马克思经济哲学形成及发展的轨迹以及核心思想。马克思经济哲学观的确立马克思经济哲学观是在从批判走向现实的过程中确立的。要真正地把握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核心思想,就需要明晰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萌芽及向经济领域长入的发展理路。
一、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萌芽
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萌芽于1843年9月之后。他在《莱茵报》工作的时期,目睹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并且开始对物质利益问题(林木盗窃问题和共产主义问题等等)有所接触,这促使他转入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并开始对黑格尔之法哲学体系的系统批判。其后的几部著作中,他运用费尔巴哈“主体颠倒”的方法阐释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分析了德国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决定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也正是历经这一过程,马克思提出经典论点:法的关系一如国家的形式,两者根植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决定了其无法从两者本身或是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正因如此,对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即黑格尔依据十八世纪英法先例称为“市民社会”的解析,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国家、法、政治等等一切事物的根源都不是它们自身或纯粹精神,而是存在于社会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关系之中。决定国家和法的东西是家庭和市民社会,而不是相反作为绝对精神显现的国家成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目的,只有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前提和真正社会活动的原动力,并指出“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
其在《导言》中鲜明地认为: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是不能取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的批判”,坚定地作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论断,同时认为二者是统一并相互转化的关系。充分地表达了其要把哲学的视野从虚无的“天国”拉回到现实的“尘世”的意念,“尘世”即是马克思所指涉的实践所造就的现实的人间世界,由此不难看出其深刻理解并突出实践的重要意义。也正是缘于他对黑格尔之法哲学体系的批判,为他指出了通向弄清问题的研究道路——即向以劳动为主体的经济领域的长入。
二、向经济领域的长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使哲学履行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而向经济学领域的展开,是马克思开始解剖社会经济关系,从而在世界观上发生决定性转折的思想结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乃是马克思经济哲学学说的诞生地,自这部手稿起直到《资本论》,马克思在所谓经济学领域内的全部创作都是以哲学世界观作为前提。我们特别强调它首先是并且始终是“批判”,因为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真正的经济哲学,就会把马克思的科学混同于“无批判的实证主义”。
黑格尔看到了劳动的本质,认识到了人的自我创造过程就是其劳动过程的展现,人创造出了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以自己的对象化劳动为途径。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的真正本质,也正是从劳动出发,阐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不仅可以按自己固有的尺度进行生产,还可以按任何物种的尺度来塑造,所以劳动中的对象性和由此产生的对象化活动,使人建造出了以人为主体的自觉世界。
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思想——从自然的感性层面来界定人的类本质,马克思界定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有且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本真劳动”。这一论断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更深刻理解,它明显有别于先前的自然主义与唯心主义。马克思站在全面的发展的立场,对现实的劳动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到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正确理解。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探析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异化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的异化劳动理论。之前的国民经济学家们对于劳动本质的论述难中要点,若要真正明晰本质,首先要真正地确认劳动在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确被异化了,并且要明晰其被异化的理路。如此,则劳动问题可在现实与抽象间完成转换,完成哲学向经济学的长入。其次,劳动本质的阐发,只能限定在具体的关系中,包括私有财产、人、社会财产等诸方面的关联,且须明确私有财产为劳动异化的必然产物。
以此为基础,马克思运用异化概念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与其生产产品间,劳动活动自身,人同自己类本质间,人与人之间四种关系中是如何发生异化的。
四、劳动者的劳动与其生产产品之间的异化
关于劳动与产品间的异化,他在大量的现实调查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有悖常理的现象,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分析认为:工人的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同他们的劳动相对立,因为工人的对象化劳动,本来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这种劳动却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而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在资本主义的现实条件下,这种对立只能无限扩大,最终使工人的劳动丧失主导地位,反而沦为其劳动对象物的奴隶,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的占有成为异于工人本身的对立物,占有就表现为异化、外化。异化的根源不在于物的世界,而是物的世界本身是通过资本奴役的、不自由的劳动中所产生的。 1.劳动活动的自身异化
在劳动者同产品之间的“物的异化”的结果之外,其本源是存在于生产活动自身的“自我异化”。行为的必然结果是产品,若结果由內在转化为外在,则其发生的原因就必然是同一的。对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表现,其描述为:对于劳动者来说,本应属于内在的劳动却转变为外在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如同瘟疫,是强制的、非自愿的劳动,它仅仅是维持生存的的手段,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能力的活动。这种反常的现象可以理解为:人在从事本应作为人本质的劳动活动中,却如迷失在地狱一般,堪比牛马之类的动物,而从无劳动的行为中,如吃喝等生物性活动方式,反而觉得自己是人了。
2.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提及“类意识”,不能绕过费尔巴哈,他提出人具有一种能把事物和自己以“类”这种普遍性意识来认识和把握的能力,并使其明显区别于动物。马克思受其影响,在形式上与其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就内容而言,二者泾渭分明,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在人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可以转化为劳动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精神养料,在此过程中,人自身也完成了类存在的升华。同时他强调:“人所以为人,异于动物的最本质的原因是人从事着劳动实践这一物质的、感性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由此可知,劳动实现并确证了人的本质,那么,一旦劳动演化成了异化劳动,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与类本质。作为类发展条件的劳动对象及自然界与劳动强行剥离,劳动活动本身就失去类自我发展与肯定的作用,只能以个体维持生物性存在的一般性的方式出现,其目的也从维护类群的整体良性发展沦落为个体间为生存与利益的活动。
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结果直接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由此推论,类本质的异化所导致的分裂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从类群中剥离一部分人——即资本家,才能实现这种对象化的劳动所产生的异化的劳动和产品存在;另一方面,这种异化的分裂既成现实,就必须有相应的承载体,那就是说,劳动与产品的异化必会催生资产阶级的资本家。这正符合马克思的论断:“劳动者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无法否定的既定事实中,马克思凝练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并由此延伸至人类本身的异化,并向生产关系层面延伸,追本溯源地指出异化劳动是阶级关系产生与私有财产出现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
五、资本理论的阐释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他深刻探析了资本的本质,全面分析了资本所具有的性质。这是一个动态的历程,是马克思不断研究的结果,它促进人类在经济哲学理论上前进了一大步。
1.资本的产生
资本之所以能产生,源于私有财产不断的扩大与积累,这同样是现实生产关系之所以不断对抗升级的原因。《雇佣劳动与资本》明确指出资本是社会生产关系,且是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其贯穿着资本始终,在《资本论》中有更为详细的论述。相伴社会关系的物化性分裂,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必然表现为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资本属于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是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的直接体现。其表象为货币和生产资料,而二者绝非其真实内涵。它们只有在某种前提下即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其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被资本家运用时,才实现与资本的转化。正如马克思所讲,资本家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价值,正因劳动力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劳动者出卖了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劳动者本人不再有其使用价值,资本家则掌控了一切。正是由于资本家可以支配劳动力,他们对劳动成果才有权占有。
2.资本的本质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对资本的本质作出首次准确而全面的认识。其在深度研究资本积累的过程后,认为全部资本都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生产目的。资本从本质上说,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资本与生俱来的这种经济权利,源于资本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本通过控制和支配雇佣劳动,通过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资产阶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压榨工人,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他们统治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却比以往所有时期都要多,都要大。资本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决定了它的本质,即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之前,人们受落后生产力条件的限制决定了社会的所有制形式、财富的社会分配和人类发展的生产方式,这些要素决定了简单商品生产是当时的生产状况。在之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维护社会等级的需要是奴隶和农民创造财富的主要目的,尤其是封建专制制度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生产条件优越的作坊主日益富裕,发展成了剥削工人劳动的资本家,雇工和学徒沦为了雇佣工人。其次,对资本的产生和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一些商人成为了包买主进而成为小商品生产者的控制者,主要途径是通过收购商品和提供原料给小商品生产者,使其逐渐丧失生产资料,这样包买主一步步成为了产业资本家,而小商品生产者沦为了受雇于包买主的雇佣工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分不开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从来到世上,每一个毛孔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谓的原始积累其实就是资本家使用暴力手段强迫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使劳动者沦为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工人,使少数资本家积聚了这些财富。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手稿》全面阐述了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具体内容。他研究商品价值与货币转化为资本,阐明了劳动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在市场上,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做准备,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了可能性,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才被生产出来,货币才现实地转化为资本。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劳动使自己的资本价值增殖。显然,这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实质。
马克思将资本的总公式表述为,G—W—G’,而G’=G+g,即“等于预付的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的货币额,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因此,这一过程是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合体。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商品流通领域的货币仅表示固定价值量,并不生产剩余价值。同时,剩余价值也不会出现在第二阶段——商品出卖阶段。最终,剩余价值还是出现在流通领域的第一阶段——购买商品阶段。
如是而言,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不但开创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角,而且为研究具体的经济学理论提供方法论基础。正确理解与运用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于世界范围内,能够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指明正确的方向;就我国来讲,其不仅是国家制度的基石,也是国内现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101.
【关键词】经济哲学;实践;异化劳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是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经济思想的哲学反思,即是说这一反思是基于社会生活及其历史进程。整理、阐释和发掘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核心思想,为的就是用哲学理论方法来指导经济学研究,反过来对经济学研究向哲学理论层面提升,进而达到这两方面完美的统一。研究马克思经济哲学,须厘清其发展脉络,全面而客观地深入理解马克思经济哲学形成及发展的轨迹以及核心思想。马克思经济哲学观的确立马克思经济哲学观是在从批判走向现实的过程中确立的。要真正地把握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核心思想,就需要明晰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萌芽及向经济领域长入的发展理路。
一、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萌芽
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萌芽于1843年9月之后。他在《莱茵报》工作的时期,目睹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并且开始对物质利益问题(林木盗窃问题和共产主义问题等等)有所接触,这促使他转入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并开始对黑格尔之法哲学体系的系统批判。其后的几部著作中,他运用费尔巴哈“主体颠倒”的方法阐释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分析了德国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决定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也正是历经这一过程,马克思提出经典论点:法的关系一如国家的形式,两者根植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决定了其无法从两者本身或是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正因如此,对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即黑格尔依据十八世纪英法先例称为“市民社会”的解析,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国家、法、政治等等一切事物的根源都不是它们自身或纯粹精神,而是存在于社会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关系之中。决定国家和法的东西是家庭和市民社会,而不是相反作为绝对精神显现的国家成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目的,只有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前提和真正社会活动的原动力,并指出“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
其在《导言》中鲜明地认为: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是不能取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的批判”,坚定地作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论断,同时认为二者是统一并相互转化的关系。充分地表达了其要把哲学的视野从虚无的“天国”拉回到现实的“尘世”的意念,“尘世”即是马克思所指涉的实践所造就的现实的人间世界,由此不难看出其深刻理解并突出实践的重要意义。也正是缘于他对黑格尔之法哲学体系的批判,为他指出了通向弄清问题的研究道路——即向以劳动为主体的经济领域的长入。
二、向经济领域的长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使哲学履行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而向经济学领域的展开,是马克思开始解剖社会经济关系,从而在世界观上发生决定性转折的思想结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乃是马克思经济哲学学说的诞生地,自这部手稿起直到《资本论》,马克思在所谓经济学领域内的全部创作都是以哲学世界观作为前提。我们特别强调它首先是并且始终是“批判”,因为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真正的经济哲学,就会把马克思的科学混同于“无批判的实证主义”。
黑格尔看到了劳动的本质,认识到了人的自我创造过程就是其劳动过程的展现,人创造出了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以自己的对象化劳动为途径。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的真正本质,也正是从劳动出发,阐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不仅可以按自己固有的尺度进行生产,还可以按任何物种的尺度来塑造,所以劳动中的对象性和由此产生的对象化活动,使人建造出了以人为主体的自觉世界。
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思想——从自然的感性层面来界定人的类本质,马克思界定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有且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本真劳动”。这一论断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更深刻理解,它明显有别于先前的自然主义与唯心主义。马克思站在全面的发展的立场,对现实的劳动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到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正确理解。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探析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异化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的异化劳动理论。之前的国民经济学家们对于劳动本质的论述难中要点,若要真正明晰本质,首先要真正地确认劳动在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确被异化了,并且要明晰其被异化的理路。如此,则劳动问题可在现实与抽象间完成转换,完成哲学向经济学的长入。其次,劳动本质的阐发,只能限定在具体的关系中,包括私有财产、人、社会财产等诸方面的关联,且须明确私有财产为劳动异化的必然产物。
以此为基础,马克思运用异化概念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与其生产产品间,劳动活动自身,人同自己类本质间,人与人之间四种关系中是如何发生异化的。
四、劳动者的劳动与其生产产品之间的异化
关于劳动与产品间的异化,他在大量的现实调查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有悖常理的现象,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分析认为:工人的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同他们的劳动相对立,因为工人的对象化劳动,本来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这种劳动却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而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在资本主义的现实条件下,这种对立只能无限扩大,最终使工人的劳动丧失主导地位,反而沦为其劳动对象物的奴隶,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的占有成为异于工人本身的对立物,占有就表现为异化、外化。异化的根源不在于物的世界,而是物的世界本身是通过资本奴役的、不自由的劳动中所产生的。 1.劳动活动的自身异化
在劳动者同产品之间的“物的异化”的结果之外,其本源是存在于生产活动自身的“自我异化”。行为的必然结果是产品,若结果由內在转化为外在,则其发生的原因就必然是同一的。对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表现,其描述为:对于劳动者来说,本应属于内在的劳动却转变为外在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如同瘟疫,是强制的、非自愿的劳动,它仅仅是维持生存的的手段,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能力的活动。这种反常的现象可以理解为:人在从事本应作为人本质的劳动活动中,却如迷失在地狱一般,堪比牛马之类的动物,而从无劳动的行为中,如吃喝等生物性活动方式,反而觉得自己是人了。
2.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提及“类意识”,不能绕过费尔巴哈,他提出人具有一种能把事物和自己以“类”这种普遍性意识来认识和把握的能力,并使其明显区别于动物。马克思受其影响,在形式上与其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就内容而言,二者泾渭分明,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在人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可以转化为劳动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精神养料,在此过程中,人自身也完成了类存在的升华。同时他强调:“人所以为人,异于动物的最本质的原因是人从事着劳动实践这一物质的、感性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由此可知,劳动实现并确证了人的本质,那么,一旦劳动演化成了异化劳动,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与类本质。作为类发展条件的劳动对象及自然界与劳动强行剥离,劳动活动本身就失去类自我发展与肯定的作用,只能以个体维持生物性存在的一般性的方式出现,其目的也从维护类群的整体良性发展沦落为个体间为生存与利益的活动。
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结果直接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由此推论,类本质的异化所导致的分裂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从类群中剥离一部分人——即资本家,才能实现这种对象化的劳动所产生的异化的劳动和产品存在;另一方面,这种异化的分裂既成现实,就必须有相应的承载体,那就是说,劳动与产品的异化必会催生资产阶级的资本家。这正符合马克思的论断:“劳动者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无法否定的既定事实中,马克思凝练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并由此延伸至人类本身的异化,并向生产关系层面延伸,追本溯源地指出异化劳动是阶级关系产生与私有财产出现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
五、资本理论的阐释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他深刻探析了资本的本质,全面分析了资本所具有的性质。这是一个动态的历程,是马克思不断研究的结果,它促进人类在经济哲学理论上前进了一大步。
1.资本的产生
资本之所以能产生,源于私有财产不断的扩大与积累,这同样是现实生产关系之所以不断对抗升级的原因。《雇佣劳动与资本》明确指出资本是社会生产关系,且是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其贯穿着资本始终,在《资本论》中有更为详细的论述。相伴社会关系的物化性分裂,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必然表现为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资本属于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是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的直接体现。其表象为货币和生产资料,而二者绝非其真实内涵。它们只有在某种前提下即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其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被资本家运用时,才实现与资本的转化。正如马克思所讲,资本家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价值,正因劳动力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劳动者出卖了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劳动者本人不再有其使用价值,资本家则掌控了一切。正是由于资本家可以支配劳动力,他们对劳动成果才有权占有。
2.资本的本质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对资本的本质作出首次准确而全面的认识。其在深度研究资本积累的过程后,认为全部资本都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生产目的。资本从本质上说,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资本与生俱来的这种经济权利,源于资本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本通过控制和支配雇佣劳动,通过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资产阶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压榨工人,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他们统治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却比以往所有时期都要多,都要大。资本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决定了它的本质,即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之前,人们受落后生产力条件的限制决定了社会的所有制形式、财富的社会分配和人类发展的生产方式,这些要素决定了简单商品生产是当时的生产状况。在之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维护社会等级的需要是奴隶和农民创造财富的主要目的,尤其是封建专制制度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生产条件优越的作坊主日益富裕,发展成了剥削工人劳动的资本家,雇工和学徒沦为了雇佣工人。其次,对资本的产生和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一些商人成为了包买主进而成为小商品生产者的控制者,主要途径是通过收购商品和提供原料给小商品生产者,使其逐渐丧失生产资料,这样包买主一步步成为了产业资本家,而小商品生产者沦为了受雇于包买主的雇佣工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分不开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从来到世上,每一个毛孔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谓的原始积累其实就是资本家使用暴力手段强迫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使劳动者沦为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工人,使少数资本家积聚了这些财富。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手稿》全面阐述了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具体内容。他研究商品价值与货币转化为资本,阐明了劳动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在市场上,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做准备,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了可能性,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才被生产出来,货币才现实地转化为资本。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劳动使自己的资本价值增殖。显然,这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实质。
马克思将资本的总公式表述为,G—W—G’,而G’=G+g,即“等于预付的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的货币额,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因此,这一过程是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合体。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商品流通领域的货币仅表示固定价值量,并不生产剩余价值。同时,剩余价值也不会出现在第二阶段——商品出卖阶段。最终,剩余价值还是出现在流通领域的第一阶段——购买商品阶段。
如是而言,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不但开创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角,而且为研究具体的经济学理论提供方法论基础。正确理解与运用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于世界范围内,能够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指明正确的方向;就我国来讲,其不仅是国家制度的基石,也是国内现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