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ly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时,要发挥信息技术生动、具体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水平。但是,受地域条件的影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认知不深刻,无法灵活运用,导致其与传统教学别无二致。面对此情况,作者对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尝试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积极练习。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对策
  纵观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师大量的知识灌输中,课程显得枯燥、无趣,学生也难以获得探究知识的机会,导致其数学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面對此情况,笔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如何实现生动形象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探究,发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如下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内驱力。对于大部分农村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抽象难懂的。而且,在缺乏有效的课后辅导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生面临着大量的数学难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久而久之,就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既然数学是抽象难懂的,那么我们不妨将数学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兴趣。基于此,笔者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借助信息技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在体验情境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以“可能性”为例,对于笔者执教班级的学生而言,其对鸽子返巢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于此,笔者立足学生生活经历,录制了与“鸽巢问题”有关的微视频,并在课堂中进行播放,创设生活情境。在这个视频中,展示家里摆放着三个鸽巢,此时飞回来5只鸽子。这5只鸽子随机地进入了不同的鸽巢中。如此直观的画面,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将数学问题蕴含其中。立足此情境,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每一个鸽巢里会出现几只鸽子呢?不管鸽子做出何种选择,如何保证每个鸽巢中至少会有1只鸽子呢?”如此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结合微视频内容对鸽子的入巢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此探索问题的可能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研究过程中,立足我国传统教育暴露出来的弊端,提出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的双手、大脑等,使其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掌握着教学的主动权,且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讲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难以在单纯的听讲过程中,建立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面对此情况,笔者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尝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地演绎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观看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建立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知。以此为基础,笔者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按照视频演示的过程进行操作,从而亲身体会数学形成的过程,真正地通过数学现象把握其本质,加深理解。
  以“圆的认识”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几个圆,在旁边对圆做一个解释。接着,笔者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各自画出一个圆形,并用手中的工具,对圆的周长、直径、半径进行测量。然后,让学生以列表的方式,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合作分析这些数据之间有何联系。学生所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笔者则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相关功能进行细致演示,从而使学生验证其猜想,加深对圆的深刻认知。
  三、巩固练习,提高新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仅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两种基本要素,其目的是要使学生在熟能生巧的过程中,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提升数学运用能力。要实现这一点,数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在新知讲解之后,采取纸笔练习的方式,以教材或教参为依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此机械的练习,很容易将学生带入题海战术之中,不利于其真正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基于此,笔者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改变练习题的内容,或改变练习形式,进而在丰富练习的基础上,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例如,在组织了“位置与方向”内容教学后,笔者直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城镇地图,并将学校附近的场景放大,以此创设生活情境。在观察地图的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菜市场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呢?种植大棚在哪里呢?”……在如此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自主解决。这样的练习,其实就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此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数学练习形式,点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使其在亲身体验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完善知识
  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还可以使学生在反思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忽视课堂小结环节,直接在新知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做练习题,错误地将做练习当作课堂小结。
  基于此,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视课堂总结,并尝试发挥思维导图软件的作用,将所讲授的一个个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笔者还鼓励学生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分析这些知识有何特点以及与之前所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以此在把握知识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开展巩固练习,帮助提高新知;实施课堂小结,驱使学生完善知识,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为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国权.整合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名师在线,2018(26):76-77.
  [2]徐岩婷.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J].名师在线,2017(23):83-84.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随着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渠道之一,愈发重要。然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需要借款人提供担保,作为发放贷款的前
摘 要:阐述了梳状谱产生器的设计原理,并介绍了一种新型梳状谱产生器,即非线性梳状谱产生器。应用该产生器设计的某频率源具有极低的相位噪声,在X频段,偏离载频1 kHz处,频率源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优于-108 dBc。  关键词:频率合成;相位噪声;梳状谱产生器
<正>青果巷始建于明万历年前,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青果巷临靠大运河支流,船舶云集,南北果品汇集于此,旧称"千果巷"。《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青果巷之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分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对分课堂”模式应用到园林植物病
<正>2016年5月,特雷克斯诺尔(中国)赢得厦门港务集团海通码头4台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的新订单,这4台E-RTG将配置低架滑触线,并计划于2017年3月左右在厦门嵩屿二期海通集装箱码
围绕科学思维能力培养问题,以分子标记法防治农业病虫害专题为例,介绍了图尔敏论证模型、Seminar教学模式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和实施建议。
本文介绍了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工作原理、基本特色、开发系统的组成,以及在各个教育领域中的典型应用。QTV R技术改变了教学环境的设计的应用,有助于教学创新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