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我们的大巴就是那样漫不经心地越过了意大利、奥地利边境线,没有繁杂的边检,甚至没有片刻的停顿,就那样轻松地一驶而过,如此生动地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欧盟”,货币依然用的是欧元,只是语言由意大利语变成了德语。
途经克拉根福,我们前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路上,阿尔卑斯山脉越来越清晰,森林越来越浓郁,酷热的天气也渐渐凉爽起来,傍晚时分,我们的大巴终于到达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维也纳在我的词典中一直是音乐会的代名词,每年新年,一定要守在电视机前收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也许不一定真能听懂什么,只是喜欢感受一下那种高雅的气氛,所以一直憧憬着那具有三十座镀金女神立像的“金色大厅”,那是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出地点。
从小便不知原由地喜欢音乐,曾经在那个无聊单调的年代里,每天抱着一本《大众歌曲》,从第一首唱到最后一首,也许是因为音乐可以寄托,也可以倾泄心中的许多东西吧——忧伤、快乐、阴郁、激愤,所以生活中一直有音乐相伴。
奥地利一直是我心中的音乐之都,如今真的踏上奥地利的土地,竟有几分朝拜的感觉,到音乐的圣殿去呼吸音乐的空气,感受音乐的魅力,寻找音乐的灵魂,这是我多年的梦想了。
在这座美丽的梦幻之城拥有太多关于美的回忆。维也纳之行,让从小五音不全的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音乐。这座众所周知的音乐之城,将音乐和艺术融进了这里的大街小巷,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融化为一种强大的力量照耀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探访音乐之都是件幸福而难忘的事情。在维也纳著名的金色音乐大厅或者国家歌剧院,只要花上几欧元就能感受一场世界最高水准的音乐演出。探访音乐之都虽说是站票,但这种将高雅艺术的大门向平民打开的做法却值得大加赞赏。不愧为音乐之都!谁都有权力也有能力来亲自感受音乐的魅力。如此环境下,你的感官细胞怎能不受熏陶!
隔着大巴车的玻璃窗,浏览维也纳的街区,细细寻觅音乐的痕迹。在温暖的街灯下,高大古典的建筑,空旷静谧的街区,稀落寂寥的车影,似乎是一支怀旧长歌的结尾,进入渐慢渐弱的意境。
想象中,该从那楼群中的每一扇窗口,流淌出怡人的音乐,可是,维也纳的夜静悄悄的,没有激昂的交响乐,也没有缠绵的小夜曲,好像只有一种来自久远的惆怅,在这所安静的城市中徘徊。那一夜,我们住在维也纳郊外,旅途的疲惫使我们酣然入睡,竟然是一个没有音乐的夜晚。
第二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里的天空很蓝很蓝,映着蓝色的多瑙河水,令人想起施特劳斯那首著名的圆舞曲。按旅行计划,我们先到了美泉宫,这是建于1730年的一座宫殿,它那1440个房间和两平方公里的园林,显示出皇室的雍容和气派。据说当年,音乐神童莫扎特曾经在这里为皇帝演奏过。在美丽的宫殿中听天才音乐家的精彩演出,对人不能不说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可是走在它宽阔的后花园起伏的山地上,回望那宏伟华丽的宫殿,不由想起几百年前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茜茜公主,那个美丽、活泼、无拘无束的女孩子,与这所宫殿清规戒律的抗争,对向往自由的天性而言,再硕大华丽的宫殿也只是一种禁锢,音乐在自由的天地里是一双翅膀,而在牢笼中只能是忧伤的囚歌。
美泉宫也有拿破仑的痕迹。当年当上了皇帝的拿破仑为了得到奥地利皇室的爵位,放弃了第一个妻子约瑟芬,曾在这里迎娶奥地利公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拿破仑战败滑铁卢向奥地利皇帝求救的时候,奥地利皇帝未派一兵一卒,却只是接走了自己的女儿。也许这也是拿破仑演奏的雄壮乐曲中的一处走音,看来对于野心家,奥地利不是一张好弹的琴。
可是对于音乐家,奥地利却是真情地敞开了胸怀,维也纳是音乐家的摇篮,这里曾经有过许多大音乐家的足迹,此时走在街头,我看见矗立在街旁沉思的贝多芬,他把对命运永恒的思索以旋律的形式留给后人;在公园里,飞扬着拉琴的约翰·施特劳斯,那镀金的塑像是用圆舞曲的欢快凝结而成的。
随意走入一家书店,古典音乐的CD铺天盖地、多得令人吃惊,舒伯特、柴可夫斯基、海顿、莫扎特这些音乐大师的作品琳琅满目。在这里为女儿选择了一张莫扎特的小提琴曲音碟,因为那张盘的形状是小提琴形状的,有一种特殊的浪漫。
在一个叫“南京”的中餐馆吃午饭,老板娘是个华人,亲自为我们上菜,用圆润的嗓子高声喊着“听着音乐长大的炒莲白来啦”,竟有一种歌剧的味道。
维也纳歌剧院位于环城大街,建成于1869年,其风格为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高大古老,从那粗大斑驳的石柱上可以看出音乐的久远。这里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歌剧院,是音乐圣殿的象征,自从1869年5月25日,国家歌剧院首场演出了莫扎特的歌剧《堂璜》,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就以能够在国家歌剧院演出而感到荣幸。在每年三百场的演出中,无论是歌剧还是芭蕾舞,歌剧院的节目没有一天是重复的。
剧院外面,很多穿着宫廷演奏服的人在卖音乐会的票子,一场音乐会票价在60-70欧元,遗憾的是我们只是一些匆匆过客,只能短暂地驻留在它的门前,倾听美妙的音乐来自遥远之处的回声。
最早认识萨尔茨堡是看电影《音乐之声》,这个在1966年第38届奥斯卡评选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改编音乐等五项奖的音乐巨片。片中的场景是在萨尔茨堡拍摄的: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浓郁的绿森林、幽雅的庄园、安静的萨尔茨河、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我对奥地利最初的感性印象。当我真正身临萨尔茨堡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很熟悉,亲切的如同曾经来过一样。
从1920年8月萨尔茨堡音乐节诞生以来,每年都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莫扎特广场举行的音乐盛会。大教堂广场就是著名的“Everyman(每个人)音乐会”的首场演出地。如果没有赶上萨尔茨堡音乐节,也不必遗憾,萨尔茨堡终年文化节目不断,是古典音乐迷的圣地,1月份的莫扎特周,4月份的惠特森节和仲夏节,10月份的文化节,11月的爵士乐节……萨尔茨堡发出的声音一定是用音乐的。 这几年来走过欧洲许多城镇与国家,萨尔茨堡的人文气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温静柔美的城市,碧波荡漾的狼湖,踩在幽幽长巷的石板路上,宛如触摸着南德意志古老、精致的文化。萨尔察赫河水毕竟东流去,唯有这场澄明的记忆,在脑海一角至今熠熠生辉。
萨尔茨堡坐落着莫扎特故居,原来就是这样简单的一所民居,狭窄的房门前游人如织,如此众多的人从世界各地来了,就因为这里曾经诞生了一个音乐天才。天才可能一开始也和普通人一样的,莫扎特被发现是在他六岁的时候,有一天,作为教堂乐师的父亲病了,他替父亲上台表演,他的演奏震惊四座,听得他父亲泪流满面,这才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音乐奇才。音乐奇才出现在这样的地方,真是再自然不过了。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萨尔茨堡还是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故乡,据说青年时代的希特勒是一心想当画家的,说明他也很有些艺术气质,可是不幸却成了可怕的法西斯,想象不透,他何以在这样平静安详的小镇里形成那种乖戾残暴到极点的性格。
在一处街心花园,看到一个老人合唱团,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和着手风琴伴奏正在合唱,我听不懂德语,可是我听出歌中的安详,像舒缓的风,像悠然的夕阳,也像他们头顶飘动的白发。
在这里音乐就是这样的随处可见。在一条穿过树林的小路旁,有个金发男人在吹萨克斯,身上的西装已经陈旧,身旁立着一个乐谱架,脚旁是一个装零钱的罐子,我停在他身边,我想寻找他歌中的忧伤,可是有些意外,他自得其乐地沉浸在摇滚乐里。
过了萨尔茨河,远处的山峰上坐落着萨尔茨堡的大教堂,听说当年住在教堂里的大主教,有一个情妇,是山下面包房老板的女儿,给他生了12个孩子,可是教规是不允许主教结婚的,漫长的时光,大主教只能从山上遥望他的女人和孩子生活的地方。我想这样的岁月一定要有音乐相伴的,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一定会在每天黄昏的冷寂中,有一支萧在孤独地唱,那低婉的声音隐隐地从山上飘到山下。
轻轻穿过萨尔茨堡的宁静,我们告别了,只有一日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掠过奥地利,掠过音乐,没有来得及听一场音乐会,没有来得及参观金色大厅,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可是我依然触感到那种特殊的东西,那种叫做音乐的东西,音乐其实就是一种浪漫的情愫,它在一个国家的血脉中,它在一个民族的气质里,它使奥地利人诗意地生活着。
对话
清歌:关于美泉宫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林文钦:美泉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相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到卡尔堡打猎,无意间发现了一座水质极佳,香甜可口的泉井,遂令在这里修建一座住所,这就是宫殿名称的由来。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约瑟夫=世在迎娶巴伐利亚公主“茜茜公主”时,重新修建了这座宫殿,并在那里度过人生的美好时光。
清歌:去音乐之都维也纳有哪些不可错过的小事呢?
林文钦:去金色大厅听一场音乐会当然是必做的事情啦,其次乘坐“百年摩天轮”,在上面俯瞰全城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去国家歌剧院看歌剧,在蓝色多瑙河边晒晒太阳,探访茜茜公主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清歌:这个季节去萨尔茨堡合适吗?
林文钦:萨尔茨堡全年都很适合旅行。而冬天的萨尔茨堡就像一个童话世界,雪花在空中飞舞,乐团演奏的美妙音乐弥漫在精彩丰富的圣诞市场,老城区还会举行浪漫的音乐会和传统民族活动。
清歌:萨尔茨堡的交通如何?
林文钦:市内无地铁,以公共汽车为主,城铁、计程车为辅。公共汽车覆盖的面比较广,只是晚上一些车次很早就没有了,或周末停开,所以要注意时刻表。如果只计划在城区市中心走马观花一圈的朋友可以选择步行,也算是惬意悠闲。
途经克拉根福,我们前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路上,阿尔卑斯山脉越来越清晰,森林越来越浓郁,酷热的天气也渐渐凉爽起来,傍晚时分,我们的大巴终于到达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维也纳在我的词典中一直是音乐会的代名词,每年新年,一定要守在电视机前收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也许不一定真能听懂什么,只是喜欢感受一下那种高雅的气氛,所以一直憧憬着那具有三十座镀金女神立像的“金色大厅”,那是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出地点。
从小便不知原由地喜欢音乐,曾经在那个无聊单调的年代里,每天抱着一本《大众歌曲》,从第一首唱到最后一首,也许是因为音乐可以寄托,也可以倾泄心中的许多东西吧——忧伤、快乐、阴郁、激愤,所以生活中一直有音乐相伴。
奥地利一直是我心中的音乐之都,如今真的踏上奥地利的土地,竟有几分朝拜的感觉,到音乐的圣殿去呼吸音乐的空气,感受音乐的魅力,寻找音乐的灵魂,这是我多年的梦想了。
在这座美丽的梦幻之城拥有太多关于美的回忆。维也纳之行,让从小五音不全的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音乐。这座众所周知的音乐之城,将音乐和艺术融进了这里的大街小巷,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融化为一种强大的力量照耀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探访音乐之都是件幸福而难忘的事情。在维也纳著名的金色音乐大厅或者国家歌剧院,只要花上几欧元就能感受一场世界最高水准的音乐演出。探访音乐之都虽说是站票,但这种将高雅艺术的大门向平民打开的做法却值得大加赞赏。不愧为音乐之都!谁都有权力也有能力来亲自感受音乐的魅力。如此环境下,你的感官细胞怎能不受熏陶!
隔着大巴车的玻璃窗,浏览维也纳的街区,细细寻觅音乐的痕迹。在温暖的街灯下,高大古典的建筑,空旷静谧的街区,稀落寂寥的车影,似乎是一支怀旧长歌的结尾,进入渐慢渐弱的意境。
想象中,该从那楼群中的每一扇窗口,流淌出怡人的音乐,可是,维也纳的夜静悄悄的,没有激昂的交响乐,也没有缠绵的小夜曲,好像只有一种来自久远的惆怅,在这所安静的城市中徘徊。那一夜,我们住在维也纳郊外,旅途的疲惫使我们酣然入睡,竟然是一个没有音乐的夜晚。
第二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里的天空很蓝很蓝,映着蓝色的多瑙河水,令人想起施特劳斯那首著名的圆舞曲。按旅行计划,我们先到了美泉宫,这是建于1730年的一座宫殿,它那1440个房间和两平方公里的园林,显示出皇室的雍容和气派。据说当年,音乐神童莫扎特曾经在这里为皇帝演奏过。在美丽的宫殿中听天才音乐家的精彩演出,对人不能不说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可是走在它宽阔的后花园起伏的山地上,回望那宏伟华丽的宫殿,不由想起几百年前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茜茜公主,那个美丽、活泼、无拘无束的女孩子,与这所宫殿清规戒律的抗争,对向往自由的天性而言,再硕大华丽的宫殿也只是一种禁锢,音乐在自由的天地里是一双翅膀,而在牢笼中只能是忧伤的囚歌。
美泉宫也有拿破仑的痕迹。当年当上了皇帝的拿破仑为了得到奥地利皇室的爵位,放弃了第一个妻子约瑟芬,曾在这里迎娶奥地利公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拿破仑战败滑铁卢向奥地利皇帝求救的时候,奥地利皇帝未派一兵一卒,却只是接走了自己的女儿。也许这也是拿破仑演奏的雄壮乐曲中的一处走音,看来对于野心家,奥地利不是一张好弹的琴。
可是对于音乐家,奥地利却是真情地敞开了胸怀,维也纳是音乐家的摇篮,这里曾经有过许多大音乐家的足迹,此时走在街头,我看见矗立在街旁沉思的贝多芬,他把对命运永恒的思索以旋律的形式留给后人;在公园里,飞扬着拉琴的约翰·施特劳斯,那镀金的塑像是用圆舞曲的欢快凝结而成的。
随意走入一家书店,古典音乐的CD铺天盖地、多得令人吃惊,舒伯特、柴可夫斯基、海顿、莫扎特这些音乐大师的作品琳琅满目。在这里为女儿选择了一张莫扎特的小提琴曲音碟,因为那张盘的形状是小提琴形状的,有一种特殊的浪漫。
在一个叫“南京”的中餐馆吃午饭,老板娘是个华人,亲自为我们上菜,用圆润的嗓子高声喊着“听着音乐长大的炒莲白来啦”,竟有一种歌剧的味道。
维也纳歌剧院位于环城大街,建成于1869年,其风格为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高大古老,从那粗大斑驳的石柱上可以看出音乐的久远。这里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歌剧院,是音乐圣殿的象征,自从1869年5月25日,国家歌剧院首场演出了莫扎特的歌剧《堂璜》,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就以能够在国家歌剧院演出而感到荣幸。在每年三百场的演出中,无论是歌剧还是芭蕾舞,歌剧院的节目没有一天是重复的。
剧院外面,很多穿着宫廷演奏服的人在卖音乐会的票子,一场音乐会票价在60-70欧元,遗憾的是我们只是一些匆匆过客,只能短暂地驻留在它的门前,倾听美妙的音乐来自遥远之处的回声。
最早认识萨尔茨堡是看电影《音乐之声》,这个在1966年第38届奥斯卡评选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改编音乐等五项奖的音乐巨片。片中的场景是在萨尔茨堡拍摄的: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浓郁的绿森林、幽雅的庄园、安静的萨尔茨河、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我对奥地利最初的感性印象。当我真正身临萨尔茨堡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很熟悉,亲切的如同曾经来过一样。
从1920年8月萨尔茨堡音乐节诞生以来,每年都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莫扎特广场举行的音乐盛会。大教堂广场就是著名的“Everyman(每个人)音乐会”的首场演出地。如果没有赶上萨尔茨堡音乐节,也不必遗憾,萨尔茨堡终年文化节目不断,是古典音乐迷的圣地,1月份的莫扎特周,4月份的惠特森节和仲夏节,10月份的文化节,11月的爵士乐节……萨尔茨堡发出的声音一定是用音乐的。 这几年来走过欧洲许多城镇与国家,萨尔茨堡的人文气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温静柔美的城市,碧波荡漾的狼湖,踩在幽幽长巷的石板路上,宛如触摸着南德意志古老、精致的文化。萨尔察赫河水毕竟东流去,唯有这场澄明的记忆,在脑海一角至今熠熠生辉。
萨尔茨堡坐落着莫扎特故居,原来就是这样简单的一所民居,狭窄的房门前游人如织,如此众多的人从世界各地来了,就因为这里曾经诞生了一个音乐天才。天才可能一开始也和普通人一样的,莫扎特被发现是在他六岁的时候,有一天,作为教堂乐师的父亲病了,他替父亲上台表演,他的演奏震惊四座,听得他父亲泪流满面,这才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音乐奇才。音乐奇才出现在这样的地方,真是再自然不过了。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萨尔茨堡还是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故乡,据说青年时代的希特勒是一心想当画家的,说明他也很有些艺术气质,可是不幸却成了可怕的法西斯,想象不透,他何以在这样平静安详的小镇里形成那种乖戾残暴到极点的性格。
在一处街心花园,看到一个老人合唱团,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和着手风琴伴奏正在合唱,我听不懂德语,可是我听出歌中的安详,像舒缓的风,像悠然的夕阳,也像他们头顶飘动的白发。
在这里音乐就是这样的随处可见。在一条穿过树林的小路旁,有个金发男人在吹萨克斯,身上的西装已经陈旧,身旁立着一个乐谱架,脚旁是一个装零钱的罐子,我停在他身边,我想寻找他歌中的忧伤,可是有些意外,他自得其乐地沉浸在摇滚乐里。
过了萨尔茨河,远处的山峰上坐落着萨尔茨堡的大教堂,听说当年住在教堂里的大主教,有一个情妇,是山下面包房老板的女儿,给他生了12个孩子,可是教规是不允许主教结婚的,漫长的时光,大主教只能从山上遥望他的女人和孩子生活的地方。我想这样的岁月一定要有音乐相伴的,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一定会在每天黄昏的冷寂中,有一支萧在孤独地唱,那低婉的声音隐隐地从山上飘到山下。
轻轻穿过萨尔茨堡的宁静,我们告别了,只有一日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掠过奥地利,掠过音乐,没有来得及听一场音乐会,没有来得及参观金色大厅,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可是我依然触感到那种特殊的东西,那种叫做音乐的东西,音乐其实就是一种浪漫的情愫,它在一个国家的血脉中,它在一个民族的气质里,它使奥地利人诗意地生活着。
对话
清歌:关于美泉宫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林文钦:美泉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相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到卡尔堡打猎,无意间发现了一座水质极佳,香甜可口的泉井,遂令在这里修建一座住所,这就是宫殿名称的由来。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约瑟夫=世在迎娶巴伐利亚公主“茜茜公主”时,重新修建了这座宫殿,并在那里度过人生的美好时光。
清歌:去音乐之都维也纳有哪些不可错过的小事呢?
林文钦:去金色大厅听一场音乐会当然是必做的事情啦,其次乘坐“百年摩天轮”,在上面俯瞰全城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去国家歌剧院看歌剧,在蓝色多瑙河边晒晒太阳,探访茜茜公主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清歌:这个季节去萨尔茨堡合适吗?
林文钦:萨尔茨堡全年都很适合旅行。而冬天的萨尔茨堡就像一个童话世界,雪花在空中飞舞,乐团演奏的美妙音乐弥漫在精彩丰富的圣诞市场,老城区还会举行浪漫的音乐会和传统民族活动。
清歌:萨尔茨堡的交通如何?
林文钦:市内无地铁,以公共汽车为主,城铁、计程车为辅。公共汽车覆盖的面比较广,只是晚上一些车次很早就没有了,或周末停开,所以要注意时刻表。如果只计划在城区市中心走马观花一圈的朋友可以选择步行,也算是惬意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