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引灌牡丹红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8月,对于长子鼓书艺人刘引红来说是一生中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她凭借一曲《山西面食》荣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当刘引红从徐州领回沉甸甸的奖杯和证书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凝聚成今天的累累硕果。
  痴迷长子鼓书,串起美好曲艺梦
  1972年,刘引红出生在山西省长子县一个农民家庭,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由于生活非常拮据,父母的辛苦深深印在她的心底。自她懂事以来,就想替父母分担点家庭重担。1977年,她进入当地小学就读,在校期间非常懂事,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的褒奖。放学回家后,她主动替父母承担家务工作,俨然一个小大人。
  70年代中期,长子鼓书的影响力波及长子县各个角落,可谓家喻户晓。随着说唱形式的更新,吸引的观众越来越多。演出场地从刚开始的屋内扩展到院子内,再到后来逐步形成楼板搭建的简易舞台,演员在台上说唱,观众在下面认真听书。刘引红跟随大人到现场观看了几场演出后便被长子鼓书的魅力深深吸引。恰巧邻居有一个叫许天宝的说书艺人拉一手好胡琴,略识简谱,经常走村串户说书唱曲,闲暇的时候就在自家院内拉弦练功。每当许师傅的院里飘出动听的琴声时,刘引红就会跑去听许师傅拉琴说书,在许师傅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刘引红也能慢慢地哼唱几句长子鼓书,且像模像样。许师傅十分看好刘引红,有时还会对她进行简单的辅导,从那时起,刘引红就深深喜欢上了土生土长的民间说唱艺术——长子鼓书。
  刘引红小学毕业时,为了能给父母减轻负担,不顾家里人的竭力反对,毅然决然地从师许天宝老师,走上了走百村吃千家的艺人之路。
  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聪明伶俐的刘引红不仅能登台唱一些鼓书小段,而且可以在一些连本大书中扮演许多角色。15岁的她刚出师便崭露头角,在当地同行中小有名气。由于她身段灵巧,嗓音清脆而绵甜,所到之处均赢得观众的啧啧赞叹。后来,在一位长子鼓书从业者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组织了几个年龄相当的民间艺人成立了“长子县永红曲艺宣传队”。
  演绎长子鼓书,沉淀眷眷曲艺情
  组队领班后,刘引红对《五女兴唐传》《小八义》《包公案》等传统曲目进行重新整合、编排,留精华、弃糟粕,并且要求她的演出队统一着装登台表演。几年后,她的演出队在当地可谓名声大震、有声有色。在漫长的从艺道路上,她边演出边学习,经过长期的锤炼,她在说唱技艺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她道白吐字清晰,张弛有度。她行腔功底扎实,字正腔圆。她表演动作大方,收放自如,跳進跳出能鲜明地表现各种人物,彰显了鼓曲独有的特色。
  2012年,她第一次登台参赛,通过对长子鼓书《张美英美容》细腻的演说,逼真的表演,最终获得山西沁州书会曲艺邀请赛一等奖;2012年,她带着长子鼓书《小两口回娘家》参加第五届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获得专家高度评价并夺得一等奖;2013年,刘引红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曲艺类 “群星奖”;同年,受中国曲协之邀远赴法国参加了“巴黎中国曲艺专场”演出;同年11月,她因表演长子鼓书《小两口回娘家》获得 “和平杯华北五省区市曲艺票友邀请赛”的“十大票友”称号;2014年6月,在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大赛中,由她表演的长子鼓书《腊月天儿》获得牡丹奖表演提名奖;同年11月,她同样以《腊月天儿》获得在湖南常德举办的“全国鼓书学术邀请赛”金奖;2015年7月,第七届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中,由她表演的长子鼓书《山西面食》获得一等奖;2016年10月,刘引红凭借长子鼓书《山西面食》的出色表演,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升华长子鼓书,艺展才华乡韵情
  曲艺的美,是现实生活美的反映,是人类美好心灵的体现。曲艺艺术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美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心灵美的升华,是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曲艺的美来自纯朴,来自淳厚,来自自然,来自劳动人民创造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绵延千里,吟诵不绝。感受和领悟曲艺艺术犹如品尝一杯杯美酒,时而回味无穷,时而酣畅淋漓。刘引红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们的共鸣,令人倍感亲切。无论是民风民俗,还是故事情节感人的曲艺作品,她都做到深入作品的灵魂挖掘真谛,让作品闪烁出传统的魅力和时代的光芒。她吐字清晰,嗓音绵甜,富于变化,如清清泉水,滋润心田。她扮演人物不瘟不火,分寸准确,恰到好处,尤其在人物跳进跳出方面色彩对比自然清丽。在演唱时,她能够很好地把握贯口的流畅与收放,把儿化音演绎得精巧灵活,仿佛串起一粒粒珠子掷地有声,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听觉享受。
  味是曲艺的生命,有味的曲艺蕴含着美感,曲艺作品强调有情和有趣,强调艺术的独创性,要做到有情有趣,雅俗共赏,文情并茂,既富于时代生活的特征,又不失传统形式之美。说书是要人听,听了能让人信服,让人信服才能让人感动。让人感动,必须入情入理,有情有理。刘引红在长子鼓书《小两口回娘家》中刻画了两个人物即小媳妇、小女婿,小媳妇为了早日见到父母亲而早早起来梳洗打扮,然后和小女婿结伴回娘家,中间穿插小毛驴的描写以及回到娘家时亲戚们迎接小夫妻的活泼场面。全篇作品诠释了一个民风民俗家常事,愿天下大家小家你家我家美美和和享天伦的大众化主题。
  长子鼓书重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怀和外在表现。在《小两口回娘家》中,刘引红能够准确地拿捏小媳妇与小女婿的感情,自然而然进入人物的内心情感中,在跳进跳出一收一放中自然进行,合情合理,相得益彰。台上的刘引红凭借一张嘴把剧中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小媳妇、小女婿、小毛驴融于质朴的叙事之中,在浓郁质朴中感受乡风乡情和乡韵。2013年7月3日,刘引红参加了第六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北方曲艺专场演出,她以其独特的说唱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博得了法国民众和华人华侨的高度赞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这次文化交流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也展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   刘引红在表演《腊月天儿》时,能使大家脑海里闪现出对美好童年的记忆,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夜的欢聚,蒸黄蒸、备年货、扫灰尘、剪窗花、贴对联、放鞭炮、挂灯笼、拜大年——一个个红红火火的场景,一个个热热闹闹的场面。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画面,每一幅画我们都是主人。刘引红精彩地演绎出年的香甜,年的喜悦,年的乐趣,年的纯洁。
  艺术的魅力在于勾魂。曲艺作品的情节发展必须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刘引红深谙此道。在长子鼓书《大山卫士》中,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刘引红充分运用长子鼓书的唱腔,起板、流水板、叫板、数板、跺板、悲板、栽板、甩腔等互相渗透,并做到板式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开场的四句提纲引领下文,“林海苍莽绿浩荡,层林尽染入画廊。诚信二字千斤重,大山卫士挺脊梁。”道完白之后用叫板引出叙事性的流水板,刘真茂言行的表达、故事的延展用数板和跺板加快节奏来增强气氛。刘真茂妻子和他的一段对白如泣如诉用悲板表达,与盗贼慷慨陈词体现气势磅礴用甩腔设计,结束唱段用栽板。無论是道白还是唱腔,刘引红都努力穿透人物的内心去表达,让道德模范的形象穿越时空震荡大家的情怀。2016年7月27日晚,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共同主办、中国曲协承办、首都文明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协办的2016年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中国人民大学拉开了序幕。刘引红演唱的长子鼓书《大山卫士》获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大家被刘引红的精彩表演所折服,更为她追求艺术的精神所感动。随后,她带着《大山卫士》先后在河南、河北、湖南、黑龙江、山东、福建等地进行了巡演。刘引红把道德的回声传递给现场的观众,让大家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接受真善美的洗礼。
  从艺多年,刘引红的艺术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2016年10月,终于迎来她一生中最值得铭记的收获。刘引红凭借《山西面食》的精彩表现,一举夺得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刘引红把面食诠释得剔透玲珑,面食之多、用料之广、花样之繁、制法之多、食法之殊令人叹服,通过山西面食传递浓郁的文化,吸引外国人的眼球。通过细节性描写,把外国人的天真、好奇、惊讶等表情流露出来。尤其在结尾部分,唱到山西农家的拉扯面时一系列的贯口,其表情、状态、动作、心理刻画留在听众记忆的深处,化为生命的永恒。用长子鼓书把山西面食这一竞奇斗芳的食苑之葩充分展示出来,使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古朴的乡土民风得到充分展示。
  如今,刘引红已经成为中国曲协会员,山西省曲协理事,长治市曲协副主席,长子县曲协主席。面对荣誉,她丝毫没有骄傲,她始终铭记自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子鼓书的传承人,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长子鼓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月她注册成立了“引红曲艺演出有限公司”,在下乡演出之际印制发放宣传材料,广收新学员,为传承长子鼓书、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自己最大的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与刘引红从相识相知到敬佩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过程。刘引红演唱的长子鼓书曲目大都出自我手,特别是刘引红凭借对长子鼓书《山西面食》的精彩演绎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让我对我们的合作更加有信心。我了解刘引红,知道牡丹奖不是她的终结,而是她的动力之源。在不远的将来,我坚信刘引红一定会继续努力,更加刻苦,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攀登。
其他文献
如果您喜欢莲花落,对胡兆海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的一曲《三根扁担》不但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也将绍兴莲花落从生死线上拽了回来。他一生满载殊荣,在莲花落的创新和育人方面成就卓越,堪称莲花落新一代领军人物!今天,让我们再度走近这位艺术家,聆听他不平凡的一生!  爱好——播下曲艺的种子  1949年10月,胡兆海出生在浙江绍兴。他从十岁开始就喜欢听绍兴地方曲艺,经常在老家门口的茶馆里听
期刊
往事历历,大师门下两父子  蓝海,就职于华润山东医药有限公司,20年兢兢业业拼搏的他,如今已是一名薪酬优厚的高层领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快书代表性传承人孙镇业之子,他还是一名山东快书艺术的践行者,幼年起山东快书艺术的种子便已在他的内心生根发芽。  谈起山东快书的学艺历程,蓝海满怀感慨地说:“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坐在小凳上看父亲教学生。”据家人说,蓝海3岁时,父亲孙镇业就为他定做了
期刊
根据《新镌笑林广记》里《圆谎》改编的《扒马褂》,是传统相声讽刺艺术的精品,笑话原文为移植改编提供了极高的艺术起点、极佳的审美结构和极广的表演空间。  《圆谎》原文:有人惯会说谎,其仆每代为圆之。一日,对人说:“我家一井,昨被大风吹往隔壁人家去了。”众以为从古所无,仆圆之曰:“确有其事。我家的井,贴近邻家篱笆,昨晚风大,把篱笆吹过井这边来,却像井吹在邻家去了。”一日,又对人说:“有人射下二雁头上顶碗
期刊
艺术真实的概念不仅是多义的,而且是开放的。其基本的核心内容是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現出的作者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把握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一方面,由于艺术创造体验的多样性,致使人们对艺术真实存在多种多样的理解与阐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人人都处在现实生活中,并且不可避免地经历这样那样的艺术体验,使得人们能够普遍对“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两者内涵的相异性及辩证统一关系达成共识
期刊
无锡评曲学术研讨会在无锡举办  7月5日,由曲艺杂志社、江苏省曲协、无锡市文联主办,无锡市新区硕放街道党工委、无锡市曲协承办的“‘挖掘、保护、传承’曲艺非遗项目——无锡评曲”学术研讨会在无锡新区硕放街道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江苏以及本地的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无锡市文联董晓副主席主持。研讨会期间,曲艺杂志社、江苏省曲协、硕放街道党工委还举行了无锡评曲全国优秀作品征集活动签约仪式
期刊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具体到曲艺创作,就需要曲艺工作者能够放平视角,俯下身段,从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中,从感人肺腑的百姓故事中,从色彩斑斓的生动实践中,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对生活真实进行净化、深化和美化,从生活真实中凝练出我们平素并不常见的典型场景,进而更为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国文化的研究中是以时间维度为参照。然而,文化的发展不是单线演进的,而是立体推进的,所以不研究地域文化就难以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历程。陕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它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取向问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正如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西视察时指出的:“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远古
期刊
晚清时评弹艺术理论家陆瑞廷对于评定话本艺术的高下,曾有以下一段论述,而今看来,这不但同样适用于北方评书,且已成为曲艺研究之圭臬:  画石五诀,瘦、皱、漏、透、丑也。不知大小书中亦有五诀,苟能透达此五字而实践之,则说书之技已超上乘矣。所谓五字者何?即理、味、趣、细、技五字也。理者,贯通书理也。书理而能贯通,则虽子虚乌有,凭空结构之说部,听者亦能猜详入胸,随处生情也。味者,须具咀嚼书情能力,使听者有耐
期刊
2016年7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文联、国家民委、中国曲协、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在美丽青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  来自内蒙古、广西、宁夏、西藏、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福建、海南、甘肃、四川、辽宁、天津等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
期刊
一  中国梦。使命的意识,呼唤、翘盼着——筑就文艺高峰。  新时代。艺术的真实,啟迪、光耀着——评弹美学语境。  21世纪。今天的故事,总括、指挥着——最感人的强音。  从哲学上说,美即生活,美在意象,美是高峰体验。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纯粹化的实践。  就美学而言,艺术是心灵形象化的体现,是人格个性化的外延,是民族风格化的展演。  而笔者要着重谈的是,评弹艺术的美学语境。关于艺术真实的范畴、美学思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