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07年7月18日局地暴雨成因分析

来源 :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TRH资料和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河北省东北部和南部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影响系统作用下,河北省不同区域暴雨的形成机制却不同,高、低空急流及其耦合条件下急流和暴雨相互作用是上午东北部暴雨的成因,低空急流直接输送水汽,在FY-2C云图上表现为云顶TBB〈-70℃近乎圆形的中-α尺度强对流云;而下午河北南部强降水是在高温高能、层结不稳定的有利条件下,地面冷锋及锋前低压形成的强辐合抬升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对应云图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成为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活动呢?有人持怀疑态度,平时的课时很有限,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比较困难。这就涉及到探究性学习的选题。在物理探究活动中要依据课程标准,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如果将探究的七个环节片面的理解成教学的七个步骤,这样势必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而应该选择对于本章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
长期以来,物理教育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技能的三基训练。当前教育改革提出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但一些教师在教育观念和具体措施上仍把教育改革建立在应试教育和知识教育框架上的修修补补。面对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竞争,物理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学论“强调发展,突出能力,教会学习,授予方法”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个性发展      
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新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及理论基础    作为“自主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到九年义务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构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实践活动过程。同时,作为“自主型”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一定的教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活动结构。虽然“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从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1~3],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手术范围大、尿管留置时间长(宫颈癌术后应留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1],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
自从实行“三加综合”的高考模式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生物考好上专科、化学考好上本科、物理考好上重点。”虽然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是在面对从事高三物理教学的老师们和念理科的高三学生们,这无疑是一句很现实的话。根据理科综合试题(由理、化、生三科组合而成)高考题量大、难度不易掌握的现实,为确保在高考中在不影响化学、生物答题的情况下而物理又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在高考复习中应抓住“三度”标准。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