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张关于孤独的等级表,从一个人去超市、吃快餐、看电影,到一个人做手术,统共分为十级。彼时我大致扫了一眼,就关掉了那张图。
因为那不是孤独,而是我的日常。
最极致的孤独是从大一开始,那时候我独自吃饭上课自习,周末一个人逛街探店做美甲,身边多个人反而会令我不自在。记得有一年元旦,我独自看了一场跨年电影,看完后决定去吃海底捞。
店员小姐姐得知我一个人时,有片刻的错愕。但她很快恢复了热情,不仅抱来一个陪吃的玩偶,还在长达两小时的时间里,送给我果盘和甜品,不停地找我做游戏,结账后又送我仙女棒和小零食。我拎着两袋子礼物,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慢悠悠地走回学校。
我知道,小姐姐是怕我孤独。在结伴而来的客人中,我的确显得无比落寞。但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这些。
也是在那一年,我去医院做了个小小的手术。手术很快,只是从手术台下来时我的眼前闪过一道白光,便在大厅的长椅上坐下来休息。
大厅里坐满了人,只有我孤零零的。身边的姑娘看上去和我同龄,紧张不安地倚在男友怀里,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
有那么一瞬,我觉得被全世界抛弃了。尽管手术不痛,然而回想起等待体检报告的忐忑,以及怀疑自己身患绝症的恐惧,我突然也想找一个人诉说脆弱。那大概是我最孤独的时刻了,在人来人往的医院大厅里,我躲在角落,打开手机把通讯录翻了个遍,最后决定去买杯奶茶。
起身离开的时候,眼泪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
从前我只是内向,并不热爱孤独。
也许是倾其所有帮助别人,只换来背后一句“原来这个女孩子这么傻”;也许是掏心掏肺对待朋友,最后面对困难却孤立无援。我花了很大代价才明白,没有人在意你是谁,人们都只在意自己。也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拳头不落在自己身上,就不会知道有多疼。于是多说无益,我的情绪可以自己消化,我的事情可以自己摆平。
原来我们都只是匆匆过客,彼此打了个照面,然后相视一笑,继续走自己的路。
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床头放着两本书,《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和《亲爱的提奥》。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诗集。干净优雅的黑色封皮,中间有一轮带金邊的日食,淡淡的金色光晕从黑暗里渗出。他的小诗轻快优美,让我愿意永生囿于这美妙的言语之墙,在入睡前反复默读——“隐身于世界,才能感受世界的存在。”“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亲爱的提奥》是凡·高和弟弟的信件。凡·高一定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他的一生痛苦又热烈,饱受饥饿和贫穷折磨,靠提奥的救济度日。从书中我读到真实的凡·高,他极致孤独又渴望知音,他热爱艺术也坚持奋斗,把激情都充分展现在色彩明亮的画作中。
我相信最伟大的作品一定在孤独中造就。
我相信最深刻的思考一定在孤独中萌芽。
即使平凡如我,也能在孤独中获得心灵体验。
有些人无法忍受孤独。
比如朋友小周,没有人陪他吃饭就宁愿不吃,没有人陪他出去就宁愿宅在家。在他看来,人必须要有社交,毕竟多个朋友就多条路,没有几个朋友的我实属可怜。
但古人几千年前就说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生活具有多样性,有人喜欢逛街唱K聚餐,也有人喜欢散步读书思考。我喜欢安静地做份早餐;喜欢散步去超市,耳机里单曲循环最爱的歌;喜欢坐在咖啡店发呆,竖起耳朵偷听旁边顾客的聊天。这些微不足道的琐碎,是我的快乐源泉。
信息将我们的生活切割成片状,世界如此喧嚣,以至于我们每天都浮在生活表面,根本无法探究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在寂静无声的日子里,二十岁出头的我开始思考哲学。这听上去令人发笑,但几年下来,也让我形成自洽的逻辑系统,多了种通透之感。相比于同龄人,我几乎没什么烦恼,不纠结也不痛苦,想要的就去追求,不想要的果断舍弃。
当然,在生存之下,人终究逃不开群体。后来孤独的少女成为游刃有余的成年人,学会戴着面具生存,多了朋友和社交。但我仍需要很多时间独处,用来恢复被消耗的能量。在恢复期,我谁也不想见,谁也不想理,安静地读书写作或者发呆,任由杂乱的思绪在头脑中闪现。
我想,不是孤独选择了我,而是我主动选择了孤独。如阿多尼斯所言,孤独,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阶梯。
我的孤独就像一座花园,春种秋收,花团锦簇,我站在其中好不快活。
因为那不是孤独,而是我的日常。
最极致的孤独是从大一开始,那时候我独自吃饭上课自习,周末一个人逛街探店做美甲,身边多个人反而会令我不自在。记得有一年元旦,我独自看了一场跨年电影,看完后决定去吃海底捞。
店员小姐姐得知我一个人时,有片刻的错愕。但她很快恢复了热情,不仅抱来一个陪吃的玩偶,还在长达两小时的时间里,送给我果盘和甜品,不停地找我做游戏,结账后又送我仙女棒和小零食。我拎着两袋子礼物,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慢悠悠地走回学校。
我知道,小姐姐是怕我孤独。在结伴而来的客人中,我的确显得无比落寞。但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这些。
也是在那一年,我去医院做了个小小的手术。手术很快,只是从手术台下来时我的眼前闪过一道白光,便在大厅的长椅上坐下来休息。
大厅里坐满了人,只有我孤零零的。身边的姑娘看上去和我同龄,紧张不安地倚在男友怀里,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
有那么一瞬,我觉得被全世界抛弃了。尽管手术不痛,然而回想起等待体检报告的忐忑,以及怀疑自己身患绝症的恐惧,我突然也想找一个人诉说脆弱。那大概是我最孤独的时刻了,在人来人往的医院大厅里,我躲在角落,打开手机把通讯录翻了个遍,最后决定去买杯奶茶。
起身离开的时候,眼泪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
从前我只是内向,并不热爱孤独。
也许是倾其所有帮助别人,只换来背后一句“原来这个女孩子这么傻”;也许是掏心掏肺对待朋友,最后面对困难却孤立无援。我花了很大代价才明白,没有人在意你是谁,人们都只在意自己。也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拳头不落在自己身上,就不会知道有多疼。于是多说无益,我的情绪可以自己消化,我的事情可以自己摆平。
原来我们都只是匆匆过客,彼此打了个照面,然后相视一笑,继续走自己的路。
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床头放着两本书,《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和《亲爱的提奥》。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诗集。干净优雅的黑色封皮,中间有一轮带金邊的日食,淡淡的金色光晕从黑暗里渗出。他的小诗轻快优美,让我愿意永生囿于这美妙的言语之墙,在入睡前反复默读——“隐身于世界,才能感受世界的存在。”“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亲爱的提奥》是凡·高和弟弟的信件。凡·高一定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他的一生痛苦又热烈,饱受饥饿和贫穷折磨,靠提奥的救济度日。从书中我读到真实的凡·高,他极致孤独又渴望知音,他热爱艺术也坚持奋斗,把激情都充分展现在色彩明亮的画作中。
我相信最伟大的作品一定在孤独中造就。
我相信最深刻的思考一定在孤独中萌芽。
即使平凡如我,也能在孤独中获得心灵体验。
有些人无法忍受孤独。
比如朋友小周,没有人陪他吃饭就宁愿不吃,没有人陪他出去就宁愿宅在家。在他看来,人必须要有社交,毕竟多个朋友就多条路,没有几个朋友的我实属可怜。
但古人几千年前就说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生活具有多样性,有人喜欢逛街唱K聚餐,也有人喜欢散步读书思考。我喜欢安静地做份早餐;喜欢散步去超市,耳机里单曲循环最爱的歌;喜欢坐在咖啡店发呆,竖起耳朵偷听旁边顾客的聊天。这些微不足道的琐碎,是我的快乐源泉。
信息将我们的生活切割成片状,世界如此喧嚣,以至于我们每天都浮在生活表面,根本无法探究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在寂静无声的日子里,二十岁出头的我开始思考哲学。这听上去令人发笑,但几年下来,也让我形成自洽的逻辑系统,多了种通透之感。相比于同龄人,我几乎没什么烦恼,不纠结也不痛苦,想要的就去追求,不想要的果断舍弃。
当然,在生存之下,人终究逃不开群体。后来孤独的少女成为游刃有余的成年人,学会戴着面具生存,多了朋友和社交。但我仍需要很多时间独处,用来恢复被消耗的能量。在恢复期,我谁也不想见,谁也不想理,安静地读书写作或者发呆,任由杂乱的思绪在头脑中闪现。
我想,不是孤独选择了我,而是我主动选择了孤独。如阿多尼斯所言,孤独,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阶梯。
我的孤独就像一座花园,春种秋收,花团锦簇,我站在其中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