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模式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但是从学校走出的世界冠军依然寥寥无几,“体教结合”模式的弊端推进了“体教融合”的提出。“体教融合”是“体教结合”的质的飞跃,其能否打破以往“体教结合”的困局,能否实现高校运动队健康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体教融合 高校运动队 发展
自1987年4月,原国家体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部分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5l所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学校以来,“体教结合”模式已经开展了30多年,然而回顾这30多年的以“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的历史,结果并没有给当初的政策制定者以满意的答案。这种形合神离的“体教结合”模式,使得众多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没有实现运动员的“竞体”和“育人”的全面发展。
一、“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存在的弊端
1.“体教结合”的形式多样,导致目的不明。
目前我国“体教结合”的形式多样,如高等院校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模式,高等院校直接招收现役的优秀运动员模式、结合政策,高校自主选拔培养体育人才模式、体育专业院校方式,等等。众多的模式,导致了“体教结合”的初衷,被严重背离。例如,众多高校都喜欢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或直接招收现役的优秀运动员,其目的不是实现运动员的“竞体”和“文化”全面发展,而是为了学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较多金牌和名次,这种运动员挂名在高校、训练在体工队的形式,使得“体教结合”名存实亡。而且这种形式导致有的运动员在多个高校之间轮换挂名,在这所高校挂名参加比赛,拿到毕业证后,再到另外一所高校挂名,参加比赛,再拿毕业证。这些众多形式的“体教结合”模式,实际上已经违背“体教结合”最初的目的。
2.“体教结合”,重体而不重教。
在我国众多的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中,绝大部分都存在重体不重教现象。有些学校招收运动员进学校,就是为了帮助学校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并拿到好名次。在有些高校的体育教练员唯金牌是“命”,以自己所带的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拿到金牌或者好的名次为最终追求,只要自己的运动员出成绩,则其他一概不管;极少部分高校甚至将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拿到金牌或者好名次,作为教练员职称晋升、职位提升等首选考量因素,以及作为给运动员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前提条件,等等。众多现象导致我国众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重体不重教。
3.运动员毕业后,前途依然不明朗。
有的运动员在多个高校之间轮换挂职,拥有多个毕业文凭,但是很多运动员在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失业。那么为什么拥有这么多个文凭,其中不乏名校文凭,为什么就业还是不理想呢?因为“体教结合”的形合神离,以及高校运动队就是体工队高校版。运动员在高校生活期间一天都不进课堂,以训练代替上课,有的就是在毕业前突击学习文化专业知识等,导致运动员在“体教结合”模式下,依然缺失文化教育。这些运动员所持的文凭在就业中,根本发挥不了实质性作用。
“体教结合”模式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这过去的30多年历史是权宜之计,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两家之间的“关系磨合”的话,那么“体教结合”的下一步路应该如何走?对此,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体教融合”。这两个词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结合”可能更强调“量”,而“融合”却强调“质”,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就指出:“结合是改良,融合是改革;前者是工具理性,后者是价值理性。”所以,在今后的高校运动队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体教融合”的观念。
二、实现“体教融合”的途径
1.深化认识,改变传统观念。
高校运动队主管领導、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深刻了解由“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意义,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运动员唯一的任务就是训练参加比赛,拿到金牌或好的名次。高校运动队的主管领导和教练员不能无视发展竞技体育的最高价值—“人的科学发展”,不能将高校运动员视为工作成绩和晋升的工具,要多为运动员今后的出路、发展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将高校运动队打造成“平时能训、能课,赛时能拿好名次”的文武之队。而运动员不能固守传统思想,认为我是运动员,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和比赛。不要寻找“在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听不懂之类”的理由,而要树立体育精神,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牢记自己除了是一名运动员以外,更是一名学生,努力成为一名文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科学训练,努力解决学训矛盾。
马玉芳等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是困扰高校办队的最关键的矛盾。在众多高校运动队中,教练员一向都重视运动员的训练,而忽视运动员的学习,常常用较长的时间进行训练,而严重挤压运动员的学习时间;再加上长时间训练,使运动员身心疲惫,短时间无法恢复,所以运动员在训练后,根本无力再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所以,如何解决学训矛盾,是能否实现“体教融合”的关键所在。首先,不断学习,努力改善训练方法,使训练方法科学有效。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很多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都是以往国家队、省队退役的运动员,这就使得一些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常常依照自己做运动员时候的经验进行训练,这就忽视了高校运动员和体工队运动员之间的差异,一味强调不断训练、长时训练是出成绩的关键,等等,致使运动员的学习时间被大量占用。所以,高校运动队教练员要不断学习,探寻适合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其次,运动员要改变学习和训练习惯。运动员作为学习和训练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学习和训练的成绩。每个大学生运动员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和体工队运动员及普通大学生之间的区别。和体工队运动员相比,大学生运动员多了个“大学生”身份,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又多了个“运动员”身份,所以大学生运动要充分发挥在学习和训练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被动学习和训练的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训练,努力提高每次学习和训练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获得比较好的训练成绩。
再次,学校作为大学生运动员管理部门,要创造有利于大学生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环境。包括确定适合大学生运动员学习的专业内容与要求;制定适合大学生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任务;安排好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及作息时间,等等,从而从学校层面上保证“体教融合”能真正实现。
三、结语
高校运动队走了30多年的“体教结合”之路,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与体育一体发展的目标,而“体教融合”的提出,是对以往“体教结合”的升华,能从根上解决目前“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但体与教如何真正融合,融合得好与坏,还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金波.超越路径依赖推动融合发展——江苏“教体融合”新思路.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第26卷第3期.
[2]马玉芳,江山,刘爱.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以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第35卷第11期.
[3]曹杰,王凯珍,郑晓鸿.美国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第25卷第1期.
[4]韦雪梅,刘震.新时期下“体教结合”的理念及其重构.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第28卷第5期.
[5]仇军,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运动队教练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
关键词: 体教融合 高校运动队 发展
自1987年4月,原国家体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部分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5l所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学校以来,“体教结合”模式已经开展了30多年,然而回顾这30多年的以“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的历史,结果并没有给当初的政策制定者以满意的答案。这种形合神离的“体教结合”模式,使得众多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没有实现运动员的“竞体”和“育人”的全面发展。
一、“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存在的弊端
1.“体教结合”的形式多样,导致目的不明。
目前我国“体教结合”的形式多样,如高等院校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模式,高等院校直接招收现役的优秀运动员模式、结合政策,高校自主选拔培养体育人才模式、体育专业院校方式,等等。众多的模式,导致了“体教结合”的初衷,被严重背离。例如,众多高校都喜欢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或直接招收现役的优秀运动员,其目的不是实现运动员的“竞体”和“文化”全面发展,而是为了学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较多金牌和名次,这种运动员挂名在高校、训练在体工队的形式,使得“体教结合”名存实亡。而且这种形式导致有的运动员在多个高校之间轮换挂名,在这所高校挂名参加比赛,拿到毕业证后,再到另外一所高校挂名,参加比赛,再拿毕业证。这些众多形式的“体教结合”模式,实际上已经违背“体教结合”最初的目的。
2.“体教结合”,重体而不重教。
在我国众多的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中,绝大部分都存在重体不重教现象。有些学校招收运动员进学校,就是为了帮助学校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并拿到好名次。在有些高校的体育教练员唯金牌是“命”,以自己所带的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拿到金牌或者好的名次为最终追求,只要自己的运动员出成绩,则其他一概不管;极少部分高校甚至将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拿到金牌或者好名次,作为教练员职称晋升、职位提升等首选考量因素,以及作为给运动员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前提条件,等等。众多现象导致我国众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重体不重教。
3.运动员毕业后,前途依然不明朗。
有的运动员在多个高校之间轮换挂职,拥有多个毕业文凭,但是很多运动员在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失业。那么为什么拥有这么多个文凭,其中不乏名校文凭,为什么就业还是不理想呢?因为“体教结合”的形合神离,以及高校运动队就是体工队高校版。运动员在高校生活期间一天都不进课堂,以训练代替上课,有的就是在毕业前突击学习文化专业知识等,导致运动员在“体教结合”模式下,依然缺失文化教育。这些运动员所持的文凭在就业中,根本发挥不了实质性作用。
“体教结合”模式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这过去的30多年历史是权宜之计,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两家之间的“关系磨合”的话,那么“体教结合”的下一步路应该如何走?对此,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体教融合”。这两个词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结合”可能更强调“量”,而“融合”却强调“质”,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就指出:“结合是改良,融合是改革;前者是工具理性,后者是价值理性。”所以,在今后的高校运动队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体教融合”的观念。
二、实现“体教融合”的途径
1.深化认识,改变传统观念。
高校运动队主管领導、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深刻了解由“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意义,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运动员唯一的任务就是训练参加比赛,拿到金牌或好的名次。高校运动队的主管领导和教练员不能无视发展竞技体育的最高价值—“人的科学发展”,不能将高校运动员视为工作成绩和晋升的工具,要多为运动员今后的出路、发展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将高校运动队打造成“平时能训、能课,赛时能拿好名次”的文武之队。而运动员不能固守传统思想,认为我是运动员,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和比赛。不要寻找“在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听不懂之类”的理由,而要树立体育精神,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牢记自己除了是一名运动员以外,更是一名学生,努力成为一名文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科学训练,努力解决学训矛盾。
马玉芳等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是困扰高校办队的最关键的矛盾。在众多高校运动队中,教练员一向都重视运动员的训练,而忽视运动员的学习,常常用较长的时间进行训练,而严重挤压运动员的学习时间;再加上长时间训练,使运动员身心疲惫,短时间无法恢复,所以运动员在训练后,根本无力再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所以,如何解决学训矛盾,是能否实现“体教融合”的关键所在。首先,不断学习,努力改善训练方法,使训练方法科学有效。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很多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都是以往国家队、省队退役的运动员,这就使得一些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常常依照自己做运动员时候的经验进行训练,这就忽视了高校运动员和体工队运动员之间的差异,一味强调不断训练、长时训练是出成绩的关键,等等,致使运动员的学习时间被大量占用。所以,高校运动队教练员要不断学习,探寻适合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其次,运动员要改变学习和训练习惯。运动员作为学习和训练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学习和训练的成绩。每个大学生运动员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和体工队运动员及普通大学生之间的区别。和体工队运动员相比,大学生运动员多了个“大学生”身份,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又多了个“运动员”身份,所以大学生运动要充分发挥在学习和训练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被动学习和训练的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训练,努力提高每次学习和训练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获得比较好的训练成绩。
再次,学校作为大学生运动员管理部门,要创造有利于大学生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环境。包括确定适合大学生运动员学习的专业内容与要求;制定适合大学生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任务;安排好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及作息时间,等等,从而从学校层面上保证“体教融合”能真正实现。
三、结语
高校运动队走了30多年的“体教结合”之路,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与体育一体发展的目标,而“体教融合”的提出,是对以往“体教结合”的升华,能从根上解决目前“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但体与教如何真正融合,融合得好与坏,还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金波.超越路径依赖推动融合发展——江苏“教体融合”新思路.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第26卷第3期.
[2]马玉芳,江山,刘爱.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以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第35卷第11期.
[3]曹杰,王凯珍,郑晓鸿.美国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第25卷第1期.
[4]韦雪梅,刘震.新时期下“体教结合”的理念及其重构.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第28卷第5期.
[5]仇军,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运动队教练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