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教育”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材或课外读物中的鲜活事例、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发掘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
一、“生命教育”理论的实质
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生命特征,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这种生命特征的释放和表现,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意义。但对于个体来说,对于生命存在的感知却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启发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感知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开始。实行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通过启发学生感悟生命,进而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小学期间是学生学习的开始,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处于启蒙阶段,需要接受正确的指引。因此,对小学生实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之关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小学语文除了要教会学生识字断句、阅读、语法、作文等各项基本能力,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等职责。因而,可以说,小学语文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怀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最大的区分是,语文课本中处处渗透着人文情怀,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这门课有着清晰的定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的“人文性”,即是指语文这门学科走的是“以人为本”的道路。事实也如此,语文课通过对学生文字、阅读、写作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命意识,张扬生命活力和个性,充分发掘生命潜能,进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篇课文《生命生命》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生命价值的例子,另外,如《黄继光》等文章也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生命感怀。
(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广泛性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包含着课本之内的知识,还具有丰富的课外内容。语文教材的课内知识所体现出的生命教育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类是具有返璞归真气息的,如《鸟的天堂》、《观潮》等文章;一类是具有高度精神价值的,如《尊严》、《幸福是什么》等篇章;最后一类是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如《黄继光》等文章。这些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文章是课内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课内知识毕竟是有限的,生命教育的指向应该延伸到更为宽阔的领域,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内教学的基础上,把课外读本引入课堂,让学生有选择地摘取自己喜欢的美文,让学生在自行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小学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教育的效果之一就是为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使理论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作为启蒙阶段,小学是打好人生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际,那么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多从生活现象起步,通过感知现象上升到对生命境界的理性认识。
三、“生命教育”理论的实施
(一)从大自然中寻找生命的迹象
大自然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中草木都有着生命力,因此,我们应该对自然怀着敬畏的心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大自然中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伟大。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观潮》一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放映钱塘江大潮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让学生们通过聆听声音去感知潮水的壮阔场面;之后再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进而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大自然中鸟类的生存习性和现状,让学生们知悉生物的生命同等重要,因此人类要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权利,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们自觉保护生命,进而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二)感受真情,体验生命中的感动
真情是生命情感的真实体现,生命中正是因为真情才显得格外生动、饱满。在生活中,真情也是无处不在的,真情往往能打动人的内心。真情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体现了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这种友情是超越时空距离的,化为无尽的长江之水。这种友情也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联系自己和朋友的故事来体悟作者这种感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则是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发愤读书,为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这种强烈的爱国感情会通过字里行间传递给每位读者,使他们和作者一样燃起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
(三)提升精神境界,努力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
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否活得有意义在于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前提是要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语文教材中很多正面的例子,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生命》一文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很短暂,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这样的文章无疑会激励学生们树立奋斗的志向,去实现人生的理想。另外,如《黄继光》、《小英雄雨来》等文章刻画了许多光辉的形象,他们都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人生的价值。这些光辉伟大的事迹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指引和激励着我们奋斗。《将心比心》、《尊严》等文章更是向我们传递着优秀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真谛。语文教材就是通过感性的材料和事例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所在。“生命教育”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进而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轨迹与价值观念,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环境中体悟生命的价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去慢慢体悟和品读书中和书外体现的真谛,让他们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就学会去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生命教育”不仅是理论范畴,更需要多方实践完成。教师要在教学中担任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要自己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春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内蒙古教育
[2]韩春华.新视域下生命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3]陈梅.拨动语文教学的生命之弦——浅议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
一、“生命教育”理论的实质
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生命特征,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这种生命特征的释放和表现,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意义。但对于个体来说,对于生命存在的感知却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启发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感知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开始。实行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通过启发学生感悟生命,进而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小学期间是学生学习的开始,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处于启蒙阶段,需要接受正确的指引。因此,对小学生实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之关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小学语文除了要教会学生识字断句、阅读、语法、作文等各项基本能力,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等职责。因而,可以说,小学语文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怀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最大的区分是,语文课本中处处渗透着人文情怀,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这门课有着清晰的定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的“人文性”,即是指语文这门学科走的是“以人为本”的道路。事实也如此,语文课通过对学生文字、阅读、写作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命意识,张扬生命活力和个性,充分发掘生命潜能,进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篇课文《生命生命》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生命价值的例子,另外,如《黄继光》等文章也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生命感怀。
(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广泛性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包含着课本之内的知识,还具有丰富的课外内容。语文教材的课内知识所体现出的生命教育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类是具有返璞归真气息的,如《鸟的天堂》、《观潮》等文章;一类是具有高度精神价值的,如《尊严》、《幸福是什么》等篇章;最后一类是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如《黄继光》等文章。这些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文章是课内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课内知识毕竟是有限的,生命教育的指向应该延伸到更为宽阔的领域,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内教学的基础上,把课外读本引入课堂,让学生有选择地摘取自己喜欢的美文,让学生在自行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小学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教育的效果之一就是为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使理论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作为启蒙阶段,小学是打好人生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际,那么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多从生活现象起步,通过感知现象上升到对生命境界的理性认识。
三、“生命教育”理论的实施
(一)从大自然中寻找生命的迹象
大自然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中草木都有着生命力,因此,我们应该对自然怀着敬畏的心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大自然中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伟大。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观潮》一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放映钱塘江大潮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让学生们通过聆听声音去感知潮水的壮阔场面;之后再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进而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大自然中鸟类的生存习性和现状,让学生们知悉生物的生命同等重要,因此人类要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权利,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们自觉保护生命,进而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二)感受真情,体验生命中的感动
真情是生命情感的真实体现,生命中正是因为真情才显得格外生动、饱满。在生活中,真情也是无处不在的,真情往往能打动人的内心。真情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体现了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这种友情是超越时空距离的,化为无尽的长江之水。这种友情也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联系自己和朋友的故事来体悟作者这种感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则是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发愤读书,为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这种强烈的爱国感情会通过字里行间传递给每位读者,使他们和作者一样燃起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
(三)提升精神境界,努力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
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否活得有意义在于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前提是要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语文教材中很多正面的例子,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生命》一文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很短暂,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这样的文章无疑会激励学生们树立奋斗的志向,去实现人生的理想。另外,如《黄继光》、《小英雄雨来》等文章刻画了许多光辉的形象,他们都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人生的价值。这些光辉伟大的事迹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指引和激励着我们奋斗。《将心比心》、《尊严》等文章更是向我们传递着优秀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真谛。语文教材就是通过感性的材料和事例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所在。“生命教育”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进而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轨迹与价值观念,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环境中体悟生命的价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去慢慢体悟和品读书中和书外体现的真谛,让他们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就学会去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生命教育”不仅是理论范畴,更需要多方实践完成。教师要在教学中担任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要自己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春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内蒙古教育
[2]韩春华.新视域下生命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3]陈梅.拨动语文教学的生命之弦——浅议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