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母女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共生关系对女儿的发展尤其重要。本文详细解读了《妈妈走了》中的母女共生关系,不难看出亲密的共生关系是女儿发展健康自我的前提与保障,而共生关系的缺失会严重女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母女关系;共生;认同;
引言: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兼学者,美國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自1963年处女作《北门边》问世以来一直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笔耕不辍。
欧茨小说主题涉猎广泛,而“母女”主题在其不同年代的作品中不断呈现。欧茨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有道德意义、有教育作用、有解说功能的,艺术教化人生。秉承这一观念,欧茨籍以“母女”关系主题来表达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对否定女性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抗议,为女性发展完善自我指明了道路。《妈妈走了》(2005)是欧茨的第五十部小说,主要描写一个70后的女性在失去妈妈、回忆妈妈的过程中从自恋、自闭、自视清高中认识了自我,获得了自省,同时又发展了自我。
无可替代的“共生”
虽然不同时期的心理学家如弗洛伊德、荣格、埃里克森都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在如何看待人生早期经历的重要性上,他们一致认为:孩子出生的最初几年里,父母必须给予足够的爱来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自我,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手。这种“足够的爱”实际上就是紧密的、亲密的情感联系即“共生”关系。“共生”一词源于植物学,指两种植物—宿主和寄生植物—之间相互依赖的生存状况。用在人的身上,“共生”被赋予新含义,首先表现为胎儿和母亲之间在“身体”上的共生关系,这种身体的依赖逐渐发展为彼此的信任。
与男孩不同,女孩是通过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来看待自身价值的,因而追求共生关系成了女人的生存目标。所以,母女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心理学家们一致感兴趣的课题。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南希·乔德罗(Nancy Chodorow,1944—)曾经开明宗义地指出“女性要做母亲”(1978:3),女性的性别决定了其母性角色。另一心理学家南希·弗莱迪(Nancy Friday,1933—)也多次强调共生状态的温暖与安全对孩子发展的至关重要。
《妈妈走了》主要涉及三代母女:尼基、克莱尔与母亲戈文、莉吉娅与母亲克莱尔以及戈文与母亲玛塔。尼基姐妹是在母爱的沐浴下成长起来的,尼基对儿时对母亲的依赖记忆犹新,她会莫名其妙地害怕母亲会跟别人走开。甚至放学时看到陌生人在家门口都会心慌,担心他把母亲带走,她会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大声喊“妈妈”,而结果不过是一位查电表的而已。小时候在家门口骑车子摔倒受伤前想到的就是大呼“妈妈”,幸而母亲及时发现她并发疯般把她送往医院。可以说,母亲是女儿的保护神,有了母亲的呵护才能保证女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样,女儿也是母亲的延续与复制,是母亲的精神寄托。母亲戈文曾经一度打算离开沉闷的父亲,离开这个家,但是因为两个年幼女儿的存在,对女儿的不舍使她最终留了下来并且让戈文有勇气积极乐观的生活,很好地履行了身为母亲的责任。女儿是母亲生活的全部,永远排在母亲生命中的首要位置。
“共生”缺失下的独立
共生阶段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期,罗伯蒂勒认为: “除非女儿在婴幼儿时期和母亲有过满意的共生关系,否则她们将继续渴望她们应该享受而未能享受到的温暖。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精力、热情和自信心的匮乏,并将持续影响她们成年后的生活,妨碍她们大胆的尝试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一个在幼年时代未能充分享受到共生关系的女子来说,生活就是不断地拿安全和满足来打赌。她会轻易地嫁给第一个向她求爱的男人,生怕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2004:39)
文中虽然未对戈文与母亲进行过细致的描述,但是通过戈文的密友和表妹的间接描述,读者还是容易看出戈文是在母爱缺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母亲玛塔因病早逝,她没有享受到很多的母爱,而在铁路上工作父亲常年不在家也未及时地给予小戈文关怀,孤苦伶仃的戈文是在亲戚家寄宿长大的,这对她幼小的心灵是莫大的打击,也铸就了她成人后性格特征:习惯用笑容掩盖紧张与胆怯。
外表坚强乐观的戈文生活得并不轻松,她数十年所隐瞒的初恋对她的人生是沉重的打击,之后因受“共生”关系缺失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她轻易地选择了嫁人—其丈夫大男子主义非常严重,戈文虽然萌生过离开他的念头,但这一想法转瞬即逝,她(下转50页)(上接45页)最终没有逃脱掉父权的压制,她包容一切的性格实际上也是一种妥协。
回归“共生”的认同
经历过“共生”的依赖,短暂的分离之后认同是一种必然。离家独居、个性使然的尼基经历母亲的离去之后最终认同了母亲,她选择“重走母亲走过的路”,最终树立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斩断与情人瓦利的不正常关系,并找到了真爱。大女儿克莱尔年轻时曾在母亲的影响下,未充分做好结婚的准备就同罗伯结婚并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女儿到了青春期的年龄,克莱尔疲于应付女儿的反叛和丈夫的漠然,母亲的离开对她也是沉重的打击,经受过这次悲痛后,她决然要离开家,离开丈夫,离开女儿,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抛开家庭的羁绊。这种过激的做法并没有持续太久,她逐渐意识到家庭对于她的意义,选择回归同妹妹尼基一道面对艰难的时刻,两姐妹由排斥到亲近,结成联盟,共同面对对杀人凶手的法庭审判。正处于青春期的莉吉娅正为了摆脱母性的束缚而表现一系列反叛的举动,然而不管分离的时间始于何时,又能持续多久,女性获得自身的发展最终要结成联盟走向认同。
结论:
母女共生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事实证明,健全的共生关系会让女儿健康成长,《妈妈走了》中是妈妈无形中爱的力量影响着女儿们,让女儿们重新认识了自我,获得了新生活。而不健全的母女关系会使女儿长期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会妨碍她获得思想和感情的自由,妨碍他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从中得到她所渴望的快乐。与母亲的共生是无可替代的,亦是女儿在建构发展自我过程中一种必然的回归。
参考文献:
[1]Joyce Carol Oates, Missing Mo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6.
[2] Nancy Chodorow,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3.
[3]南希·弗莱迪, 杨宁宁(译):我母亲/我自己:女性独立与性意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p.33-41.
[4]刘岩: 母亲身份研究读本[C].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60-66.
关键词:母女关系;共生;认同;
引言: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兼学者,美國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自1963年处女作《北门边》问世以来一直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笔耕不辍。
欧茨小说主题涉猎广泛,而“母女”主题在其不同年代的作品中不断呈现。欧茨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有道德意义、有教育作用、有解说功能的,艺术教化人生。秉承这一观念,欧茨籍以“母女”关系主题来表达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对否定女性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抗议,为女性发展完善自我指明了道路。《妈妈走了》(2005)是欧茨的第五十部小说,主要描写一个70后的女性在失去妈妈、回忆妈妈的过程中从自恋、自闭、自视清高中认识了自我,获得了自省,同时又发展了自我。
无可替代的“共生”
虽然不同时期的心理学家如弗洛伊德、荣格、埃里克森都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在如何看待人生早期经历的重要性上,他们一致认为:孩子出生的最初几年里,父母必须给予足够的爱来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自我,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手。这种“足够的爱”实际上就是紧密的、亲密的情感联系即“共生”关系。“共生”一词源于植物学,指两种植物—宿主和寄生植物—之间相互依赖的生存状况。用在人的身上,“共生”被赋予新含义,首先表现为胎儿和母亲之间在“身体”上的共生关系,这种身体的依赖逐渐发展为彼此的信任。
与男孩不同,女孩是通过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来看待自身价值的,因而追求共生关系成了女人的生存目标。所以,母女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心理学家们一致感兴趣的课题。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南希·乔德罗(Nancy Chodorow,1944—)曾经开明宗义地指出“女性要做母亲”(1978:3),女性的性别决定了其母性角色。另一心理学家南希·弗莱迪(Nancy Friday,1933—)也多次强调共生状态的温暖与安全对孩子发展的至关重要。
《妈妈走了》主要涉及三代母女:尼基、克莱尔与母亲戈文、莉吉娅与母亲克莱尔以及戈文与母亲玛塔。尼基姐妹是在母爱的沐浴下成长起来的,尼基对儿时对母亲的依赖记忆犹新,她会莫名其妙地害怕母亲会跟别人走开。甚至放学时看到陌生人在家门口都会心慌,担心他把母亲带走,她会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大声喊“妈妈”,而结果不过是一位查电表的而已。小时候在家门口骑车子摔倒受伤前想到的就是大呼“妈妈”,幸而母亲及时发现她并发疯般把她送往医院。可以说,母亲是女儿的保护神,有了母亲的呵护才能保证女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样,女儿也是母亲的延续与复制,是母亲的精神寄托。母亲戈文曾经一度打算离开沉闷的父亲,离开这个家,但是因为两个年幼女儿的存在,对女儿的不舍使她最终留了下来并且让戈文有勇气积极乐观的生活,很好地履行了身为母亲的责任。女儿是母亲生活的全部,永远排在母亲生命中的首要位置。
“共生”缺失下的独立
共生阶段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期,罗伯蒂勒认为: “除非女儿在婴幼儿时期和母亲有过满意的共生关系,否则她们将继续渴望她们应该享受而未能享受到的温暖。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精力、热情和自信心的匮乏,并将持续影响她们成年后的生活,妨碍她们大胆的尝试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一个在幼年时代未能充分享受到共生关系的女子来说,生活就是不断地拿安全和满足来打赌。她会轻易地嫁给第一个向她求爱的男人,生怕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2004:39)
文中虽然未对戈文与母亲进行过细致的描述,但是通过戈文的密友和表妹的间接描述,读者还是容易看出戈文是在母爱缺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母亲玛塔因病早逝,她没有享受到很多的母爱,而在铁路上工作父亲常年不在家也未及时地给予小戈文关怀,孤苦伶仃的戈文是在亲戚家寄宿长大的,这对她幼小的心灵是莫大的打击,也铸就了她成人后性格特征:习惯用笑容掩盖紧张与胆怯。
外表坚强乐观的戈文生活得并不轻松,她数十年所隐瞒的初恋对她的人生是沉重的打击,之后因受“共生”关系缺失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她轻易地选择了嫁人—其丈夫大男子主义非常严重,戈文虽然萌生过离开他的念头,但这一想法转瞬即逝,她(下转50页)(上接45页)最终没有逃脱掉父权的压制,她包容一切的性格实际上也是一种妥协。
回归“共生”的认同
经历过“共生”的依赖,短暂的分离之后认同是一种必然。离家独居、个性使然的尼基经历母亲的离去之后最终认同了母亲,她选择“重走母亲走过的路”,最终树立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斩断与情人瓦利的不正常关系,并找到了真爱。大女儿克莱尔年轻时曾在母亲的影响下,未充分做好结婚的准备就同罗伯结婚并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女儿到了青春期的年龄,克莱尔疲于应付女儿的反叛和丈夫的漠然,母亲的离开对她也是沉重的打击,经受过这次悲痛后,她决然要离开家,离开丈夫,离开女儿,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抛开家庭的羁绊。这种过激的做法并没有持续太久,她逐渐意识到家庭对于她的意义,选择回归同妹妹尼基一道面对艰难的时刻,两姐妹由排斥到亲近,结成联盟,共同面对对杀人凶手的法庭审判。正处于青春期的莉吉娅正为了摆脱母性的束缚而表现一系列反叛的举动,然而不管分离的时间始于何时,又能持续多久,女性获得自身的发展最终要结成联盟走向认同。
结论:
母女共生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事实证明,健全的共生关系会让女儿健康成长,《妈妈走了》中是妈妈无形中爱的力量影响着女儿们,让女儿们重新认识了自我,获得了新生活。而不健全的母女关系会使女儿长期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会妨碍她获得思想和感情的自由,妨碍他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从中得到她所渴望的快乐。与母亲的共生是无可替代的,亦是女儿在建构发展自我过程中一种必然的回归。
参考文献:
[1]Joyce Carol Oates, Missing Mo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6.
[2] Nancy Chodorow,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3.
[3]南希·弗莱迪, 杨宁宁(译):我母亲/我自己:女性独立与性意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p.33-41.
[4]刘岩: 母亲身份研究读本[C].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