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分析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5327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为研究主题,以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猫扑网为研究对象,对这5家网站国庆专题报道在内容以及形式上的具体操作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以求探寻出一种优化的网络专题报道模式。
  【关键词】国庆60周年 专题报道 网络媒体
  
  国庆报道是媒体一年一度的可预见性新闻专题。2009年的国庆又逢甲子之年,加之2009年国庆阅兵仪式,使得2009年的国庆专题报道成了媒体选题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为研究主题,以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猫扑网为研究对象,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以求探寻出一种优化的网络专题报道模式。
  笔者把这5个网站分成了三类来看待:第一类是官方性质的新闻网站——新华网,第二类是综合性门户网站——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第三类是娱乐性门户网站——猫扑网。根据网络媒体的基本传播原理,这些网站在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上必定会有一些共性,而根据各个网站的定位和功能的不同,其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又必定会有一些个性。
  
  首先,从共性上来讲
  
  这几家网站在进行报道的时候必定要从国庆这个非事件性新闻以及阅兵这个事件性新闻的客观存在出发。基于网站本身的传播特点和受众对网站报道的基本心理需求,这几家网站在国庆报道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共性:
  在报道内容上,网络报道主要由文字、图片和视频三种要件构成。这三个要件在这次的国庆专题报道中不仅作为基本的报道手法,而且都作为内容本身各自形成了特定的版块,成为组版中的一个亮点。如新华网的“印象新中国 图说六十年”版块就是以图片构成的版块,搜狐网的“视频”版块是以视频构成的版块,新浪网的“共和国纪事”则是以来自各个媒体的文字稿构成的版块。
  
  一、在版面视觉效果上
  
  由于是国庆报道,这几个网站在进行网页版面设计的颜色选择时,都把黄色和红色作为首选。使这两种颜色在专题首页成为色彩基调,并在专题首页及其子网页之间成为一种贯穿色。使得网页色彩效果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个网站在对网页上的广告进行处理时也基本只采取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系,使得广告和整个网页融为一体,达到了视觉上的和谐。
  另外,在版面的编排上,这几个网站都对稿件进行了错落有致,图文结合的版块式处理,以一个专题大标题,引领若干个同系列小标题版块,使得网站的专题报道各版块黏连度高,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如,新浪网的专题报道题目是《国·家——百年中国的新生与变革》,主要由“国·家之国醒国兴”、“国·家之家国春秋”、“国·家之心底的中国”、“国·家之我们的年代”、“国·家之互动中国心”五个版块构成。
  
  二、在媒介资源利用上
  
  本次各大网站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都鲜明地体现了媒介融合的特点。做到了全网联动,媒体间以及媒体和受众间互动。
  从各个网站对自身报道资源的利用上来看。网站内部在组织报道的时候调动了全网站的积极性,使本网站的所有频道都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有机地参与进来,网站各主要频道在自有页面上都安排了相关的专题报道,网站再利用链接的形式将这些频道的专题集纳到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页面,从而优化了网站内部的资源配置,并在网站整体上形成一种“普天同庆”的连贯性。如搜狐的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就联动了搜狐网的新闻、财经、时尚、娱乐、体育、TV、IT、论坛、博客、焦点、汽车、手机网这些网站固有频道。
  从各网站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合作来看,这次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可以说是一次跨媒体、跨区域的报道盛宴。这也是媒介大融合时代对网络媒体专题报道的要求。如新浪网的合作媒体中,有8家电视台、20家报纸、4家杂志、3家网站,其网站联盟中有全国各地网站共43家,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国庆60周年报道的效率和质量。
  从各网站和网站受众之间的互动上来看。除猫扑网以外的其它4个网站均设有专门的互动版块,如新华网的“互动60年”,网易网的“博友图文亲历 我们的60年”,搜狐网的“60年 我的记忆片段”等。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于受众来讲,网络媒体的受众在接受信息传播的同时,还可以自愿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中来,从而兼备了受传者和传者两种角色。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讲,对互动性的重视可以使得受众资源本身转化为网络媒体的媒介资源并进而挖掘更多的信息资源,使得网络媒体的报道更加立体化、平民化。
  其次,从个性上来讲
  在以上这些共性的基础上,这几个网站由于环境资源和受众资源的差异,其在信息资源的选择和媒介资源的利用上也产生了明显的个性差异。
  一、新华网:专题内容宏观性、理论性强,官方色彩浓厚
  新华网作为一个国家通讯社的网站,不可避免的具有显著的官方色彩。其环境资源中排在首要地位的就是政策性资源,这使得新华网在对信息的处理和选择上显得宏观性和理论性较强。例如“解读新中国”版块中的“领导讲话”,“记忆新中国——共和国系列访谈”版块,“视角中国——六十年思考 理论创新”版块等,都自成一体,从理论的、官方的角度来解读中国60年的成长。
  
  二、新浪网:版面形式冷静稳重,报道视角平民化
  
  在版面的设计上,新浪网虽然以红色和黄色作为重点色和贯穿色,但是基调色却是棕色。其专题抬头、版块标题及分割线、重点文章标题都采用了棕色系。棕色系属冷色系,是大地的颜色,采用棕色系给受众带来的视觉感受是冷静而沉稳的,这就使新浪网在众多鲜红明黄的视觉刺激中脱颖而出,透显出一份新闻媒体的冷静、客观和睿智。
  在报道视角上,由于是综合性门户网站,新浪网的报道视角就显得平民化了很多,没有类似于新华网的理论版块和官方讲话版块。在其专题主页面的主要5个版块中,除去“国·家之国醒国兴”这一个版块,其它版块都是从百姓视角进行组稿和编排,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搜狐网:版面形式动感时尚,内容以小见大
  
  这次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创新意识最强的就是搜狐网。
  在版面形式上,搜狐网在专题页面的子页面中运用了大量的flash效果、手绘风格、并配有相应的音乐甚至语音,版面的设计感极强,充满当下年轻时尚的活力。如“国家之盾”版块中,就用flash效果模拟出了“国家之盾博物馆”,并配有风格相应的背景音乐;“你的样子——手绘中国60年历程”特别策划中,用手绘滚动画卷的方式展现了60年来的大事件,并以摇滚乐为背景音乐。“虚拟人生”版块中则以做测试游戏的方式将网民带回到中国6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去。
  在内容方面,搜狐网的报道视点相比其他网站更小,更生活化。致力于从一个细节的变化来佐证中国60年的变化,使得报道对象更具体更生动,妙趣横生。如“60年教科书的变迁”这个版块,通过三本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反映了中国思想生活的变迁;“建国60年中国服装进化史”则以服装为切入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变迁。
  综上,笔者认为,网络媒体在今后类似的大型专题报道策划的运作上,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坚持走媒介融合的道路
  
  媒介融合是信息化社会的大势所趋。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包容性、交互性又使其具有了进行媒介融合的优势。在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上,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都在本网内部进行了频道的联动,在本网外部进行了跨网站甚至跨媒介的联合报道,在降低了本网站资源消耗成本的同时,使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更加立体化。
  只有坚持走媒介融合的道路,各个网络媒体之间,各种媒介形态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才能够取长补短,从而优化整个媒介生态内部的资源配置。
  
  二、追求独特的报道视角,求精不求全
  
  在这种可预见性的新闻策划及报道活动中,各网络媒体必定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结果会使彼此所传播的信息在恶性竞争中丧失了原有的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
  笔者认为,各个网站应该结合本网站的定位,找到一个独特的报道视角,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亮点”,这样才会增强本网站在该专题报道中的不可替代性。像这次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中,新华网的官方性、新浪网的平民性、搜狐网的时尚性,都成为了它们的不可替代性因素。而作为“娱乐互动第一门户”的猫扑网,本来就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不可替代性,但是却错失了良机,其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显得平淡无奇,单薄无力,甚至连一个互动版块都没有。如果猫扑网从一开始就能以自身的“娱乐互动”为切入点对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进行策划,相信这个专题也会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专题。
  独特的报道视角就要求网络媒体要有强大的信息筛选能力,在对信息资源的处理上要尽量做到求精而不求全。在近年来的网络媒体专题报道中,好大喜全的现象成为主流,从而使网络新闻成为了“信息的海洋”,受众在其中不知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只有通过选定的独特视角来对手头现有资料进行筛选,才能真正优化本网站的传播效果。一味地追求海量信息,必定会使网页页面长度不断增加,这样只会让浏览本网页的受众过早地产生注意力疲劳,处于网页下端的信息其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追求视觉效果,注重形式创新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网络媒体要想增强其不可替代性,不仅要追求独特的视角,更要追求个性化的视觉效果,在形式创新上下足功夫。
  在这次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中,搜狐网的制胜点主要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在搜狐网的一些很出彩的版块里,其背后的报道视角和视点其它网站也都有所涉及,如搜狐网的“词‘汇’中国印象”和网易网的“新中国60年新词语”。但搜狐网在具有艺术设计感的背景上用flash做出了滚动的词汇效果,供受众自由选择相应的词汇了解相应的历史。而网易网是用传统的网页版块编排对稿件进行安置。相比之下,前者有效地调动了受众的视觉兴趣,从而激发其浏览兴趣。
  因此,笔者认为,视觉表现形式的创新是网络媒体专题报道必须强化的方面。在信息资源抢夺大战中,视觉上的创新不仅能够有力地吸引受众的眼球,而且使得本网站的专题报道本身也具有了审美价值。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8级新闻学硕士)
  责任编辑:周蕾 姚少宝
其他文献
一位平凡的律师,完成了一件件极不平凡的义举——在7年时间内,义务为困难群众办案500多起,让一个个跌进寒窟的心灵,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500多件义举,500多个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让人们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洗礼与震撼……    2006年9月16日,安徽省巢湖市的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位于巢湖市卧牛路5号的一栋办公楼,在雨水的洗涤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早上八点,一名四十开外的男子出现在大楼二
【摘要】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创新“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的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流媒体 微博 新华视点 两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也是中外媒体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开足马力,抢占舆论高地,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值得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国内最大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巧借
编者按  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发出生命的微光,而当这些微光聚合之后,便会充满温暖,灿若星河。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平凡的故事,而这些不平凡的故事串联起来,便凝聚成生命的力量。  在2021年刚刚拉开序幕时,一场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文化推广平台联合发起并主办的新年公益演讲——《生命的微光》,在央视网、人民日报等众多视频平台同步直播。据不完全统计,直播的总观看
柳斌杰:打破出版业非事非企“怪现状”  中国出版业总体上还处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攻坚阶段。一句话,作为文化“软实力”基础的中国出版业,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硬实力”和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还不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出版行业对重构出版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深刻的清醒的认识。  从体制上看,束缚出版业快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出版生产力还没有完全释放。过去一段时间,出版单位实行的是“
完美岛上有四个政党——无耻卖萌党、异端审问党、绝对平等党和不写作业党。四个政党通过选举,轮流执政。岛上的居民肯塔基、德克斯、麦当娜三个人正在推测这四个政党中,哪个党能在即将来临的大选中获胜。  肯塔基认为,不是无耻卖萌党获胜,就是异端审问会胜。  德克斯确信,获胜的绝对不会是无耻卖萌党。  麦当娜表示,无论是异端审问党还是不写作业党,都没有获胜的可能。  大选结束后的事实证明,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的
“东风-41”弹长16.5米,弹径2.78米,整体重量达到60余吨,采用三级固体火箭推进,射程突破1.44万公里。在我国发射,可以打击全球任何地方。它的最大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5马赫,16分钟可飞抵伦敦,21分钟内可让纽约变成残垣断壁。它的攻击目标的偏差只有100米,可以携带6到10枚50万吨分导式弹头,对手很难拦截。50万吨当量的核爆能摧毁超大型城市,一枚“东风-41”几乎可毁灭一个敌国。“东风-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一本月刊杂志的记者斯蒂芬急着来找福尔摩斯,理由是要与福尔摩斯一起,去寻找拿走爱因斯坦大脑的科学家们。负责爱因斯坦大脑研究工作的托马斯博士,把爱因斯坦大脑的一小部分分发给了3位科学家,让他们进行深入研究。这位记者就是想把这些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爱因斯坦大脑了解到的东西公布于世。  平时非常尊敬爱因斯坦的福尔摩斯与记者斯蒂芬一起,开始去寻找那些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中有什么秘密呢
【摘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资讯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栏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收视需求及同类节目急剧增多,曾热闹喧嚣一时的访谈类节目遇到了瓶颈。本文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为例,通过对其表现形式、选材、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当前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并探讨此类节目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电视访谈 《鲁豫有约》 电视节目    访谈类电视节目一直是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随着社
李安然最怕开学了,每次回去同学都互相攀比暑期旅游,自己一次旅游都没有去过,心里难受,总觉得低人一等。担任多年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张老师也反映,孩子之间近几年已经从原来的比鞋、比书包,越来越流行比拼假期旅游。  小孩子比比鞋子、比比书包无伤大雅,但有了家长的推波助澜,形势就大不一样。动辄欧洲美国,抬腿成千上万,没有经济能力的小孩子,花的都是大人的钱,孩子的攀比其实是家长的钱在打架,是家长的浮躁和虚荣在争
【摘要】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发表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大规模的网民评论常会产生巨大的舆论效应,影响着网络事件的发展。本文以“杭州飙车案”为例,对网民评论的作用与危害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网民评论 “杭州飙车案” 舆论效应    一、网民评论的内涵、特性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个人PC的普及,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网民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提高,对网络多功能应用能力增强。网民评论是指网民借助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