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95
《风筝》一文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组课文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结合金秋时节,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缤纷与美丽,让学生感受秋的美妙与快乐。本文通过“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个前后相互衔接的环节,揭示了风筝游戏是儿时最大的快乐。做风筝时的美好憧憬,放风筝时的恣意快乐,找风筝时的沮丧振奋,全是因为风筝是我们的幸福所在,风筝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尽管孩子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风筝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内容,但放风筝确实是许多孩子最快乐的事。围绕快乐,让孩子体验放风筝的快乐;立足文本,让孩子们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去学着表达自己的快乐,产生与文本的体验“共鸣”,这些就成了我设计教学《风筝》第一课时的基本思路。
【教学片段一】
师:投影风筝图片,学生答后板书课题《风筝》。
师:看到风筝,你会想到些什么?请将你想到的写下来。(一个词、一句话、几句话都行)
(学生埋头书写,教师巡视,发现有写词的,有写一句话的,有写几句话的,也有既写了词,又写了一句话的,也还有没有动笔的……)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我们写的。
生1 :看到了这个词我想起了放风筝。
生2 :秋天里,风筝在天空高高飞扬。
生3 :我想起来我五岁时妈妈带我放风筝。
生4 :春天,我们也可以放风筝。
生5 :我想到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形状。
生6 :我想到了“开心”“有趣”这两个词。
师:王宇,你能把你写的念给我们大家听吗?
(王宇没有起立念,我走到他跟前,在征得他同意后,我念了他写的一句话:风筝可以带来快乐。)
师:王宇虽然没有念给大家听,但从这句话中,老师看到了王宇对快乐的向往。也从大家的发言中,知道了大家都爱放风筝,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孩子放风筝时的情景吧!(投影课文第
3 自然段)
【课前,我预计学生可能多数会想到放风筝的活动,备课时,我决定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为突破口,结合“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年级组教研主题,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孩子们绝大部分都有放风筝的生活经验,但怎样把放风筝的过程清晰地表达出来,并让人体验到自我表达时的快乐心情,却是课堂上阅读教学时要着力引导的。从学生的课堂反馈上看,我的预设是成功的。】
【教学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找一找这一段中描写我们放风筝时动作的词语,加上“·”。
找出描写风筝飞舞时的词语,画上“~~~~~”。
找出描寫我们心情的词语,画上“——”。
师生交流,重点理解了“凌空飞起”和“翩翩飞舞”,并仿说“
AABC ”式词语。
【三年级是字、词学习训练的重点阶段,依托文本,立足文本,学习生字、认读新词、静心读文、学会批注等阅读方法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训练是准确运用的前提。虽然此环节我重视了新词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体会动词的准确使用,但在迁移运用上还是不够,这两个词应该还有更多的运用空间。】
【教学片段三】
师:请自由地读这一段,然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你读出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生1 :我读出来他们放风筝时很快乐。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学生读“快活地”时加重了语气)
生2 :我学会了放风筝。
生3 :我学会了使用“翩翩飞舞”这个词。
生4 :我知道了他们放风筝不是在城市里,是在田野里。
生5 :我知道了放风筝要两个人合作才快乐。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5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师:我们还要学习课文中准确使用动词将放风筝的过程写具体。
【此环节有值得回味的地方:一是体现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一是尊重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一是字词的教学落到了实处,“翩翩飞舞”的学习使用;一是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有了一定的深度:合作意识的发现。当然,也有需要进一步挖掘的地方,如一学生在回答“我学会了放风筝”后,教师如果顺势让学生口述怎样放风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以致用、读中学说”的环节,既检测了学生文本的学习效果,又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有教师让学生学习使用动词将放风筝的过程写具体的强调是否牵强?】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看到《风筝》一文,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苏红的这首《三月三》。要想快乐,很容易,但要从教学中去体味快乐,很难。但是,通过《风筝》一文,通过《风筝》一课的教学,通过课后的反思,我尝到了解读文本的快乐,品到了实施教学设想的快乐,感到了进行教研的快乐,还分享到了孩子们的快乐。下面是上完这课后我布置的小练笔(为了保持原生态,我没有对学生的拼音、错字进行改动)。
【附小练笔】
10 小练笔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色彩鲜艳的风筝。
风筝的形状是蝴蝶形的,它以黄色为主色。
我和妈妈来到空地,开始放起来风筝,我叫妈妈牵着线,自己就坐在木椅上为妈妈加油!
妈妈用右手拿着线zh óu ,奔跑了起来,风筝渐渐飞了起来,在高空中翩翩起舞。这时候,我就对妈妈大声说:“加油哇!妈妈,希望就在前方”。妈妈听了我的说(话)之后继续奔跑。
妈妈出汗了,她就把风筝给了我,我就像妈妈一样用右手拿着线zh óu ,欢快的奔跑了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都要飞到云彩上面哩!
(摘自杨千惠10 月10 日的语文家庭作业)
放风筝
在童年的时候,我和哥哥最大的快乐就是放风筝。
我们在每年的春天时,我们都要做一个燕子风筝玩。你们肯定有问题(要问),为什么要做燕子风筝,跟你说:“是因为每年的春天来了,燕子都会回到我家的燕家里,一年又一年,燕子多了,所以我就喜欢上了燕子”。
风筝做好了,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安康鸟,”我们俩把我们一家人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哥哥用手托着,我牵着线,站在运运(远远)的地方,说:“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而起,渐渐地高过了一栋楼。我牵着线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呀!”
到了下午,我收了风筝,哥哥说:“这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摘自李特10 月10 日的小练笔《放风筝》)
《风筝》一文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组课文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结合金秋时节,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缤纷与美丽,让学生感受秋的美妙与快乐。本文通过“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个前后相互衔接的环节,揭示了风筝游戏是儿时最大的快乐。做风筝时的美好憧憬,放风筝时的恣意快乐,找风筝时的沮丧振奋,全是因为风筝是我们的幸福所在,风筝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尽管孩子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风筝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内容,但放风筝确实是许多孩子最快乐的事。围绕快乐,让孩子体验放风筝的快乐;立足文本,让孩子们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去学着表达自己的快乐,产生与文本的体验“共鸣”,这些就成了我设计教学《风筝》第一课时的基本思路。
【教学片段一】
师:投影风筝图片,学生答后板书课题《风筝》。
师:看到风筝,你会想到些什么?请将你想到的写下来。(一个词、一句话、几句话都行)
(学生埋头书写,教师巡视,发现有写词的,有写一句话的,有写几句话的,也有既写了词,又写了一句话的,也还有没有动笔的……)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我们写的。
生1 :看到了这个词我想起了放风筝。
生2 :秋天里,风筝在天空高高飞扬。
生3 :我想起来我五岁时妈妈带我放风筝。
生4 :春天,我们也可以放风筝。
生5 :我想到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形状。
生6 :我想到了“开心”“有趣”这两个词。
师:王宇,你能把你写的念给我们大家听吗?
(王宇没有起立念,我走到他跟前,在征得他同意后,我念了他写的一句话:风筝可以带来快乐。)
师:王宇虽然没有念给大家听,但从这句话中,老师看到了王宇对快乐的向往。也从大家的发言中,知道了大家都爱放风筝,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孩子放风筝时的情景吧!(投影课文第
3 自然段)
【课前,我预计学生可能多数会想到放风筝的活动,备课时,我决定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为突破口,结合“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年级组教研主题,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孩子们绝大部分都有放风筝的生活经验,但怎样把放风筝的过程清晰地表达出来,并让人体验到自我表达时的快乐心情,却是课堂上阅读教学时要着力引导的。从学生的课堂反馈上看,我的预设是成功的。】
【教学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找一找这一段中描写我们放风筝时动作的词语,加上“·”。
找出描写风筝飞舞时的词语,画上“~~~~~”。
找出描寫我们心情的词语,画上“——”。
师生交流,重点理解了“凌空飞起”和“翩翩飞舞”,并仿说“
AABC ”式词语。
【三年级是字、词学习训练的重点阶段,依托文本,立足文本,学习生字、认读新词、静心读文、学会批注等阅读方法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训练是准确运用的前提。虽然此环节我重视了新词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体会动词的准确使用,但在迁移运用上还是不够,这两个词应该还有更多的运用空间。】
【教学片段三】
师:请自由地读这一段,然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你读出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生1 :我读出来他们放风筝时很快乐。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学生读“快活地”时加重了语气)
生2 :我学会了放风筝。
生3 :我学会了使用“翩翩飞舞”这个词。
生4 :我知道了他们放风筝不是在城市里,是在田野里。
生5 :我知道了放风筝要两个人合作才快乐。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5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师:我们还要学习课文中准确使用动词将放风筝的过程写具体。
【此环节有值得回味的地方:一是体现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一是尊重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一是字词的教学落到了实处,“翩翩飞舞”的学习使用;一是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有了一定的深度:合作意识的发现。当然,也有需要进一步挖掘的地方,如一学生在回答“我学会了放风筝”后,教师如果顺势让学生口述怎样放风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以致用、读中学说”的环节,既检测了学生文本的学习效果,又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有教师让学生学习使用动词将放风筝的过程写具体的强调是否牵强?】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看到《风筝》一文,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苏红的这首《三月三》。要想快乐,很容易,但要从教学中去体味快乐,很难。但是,通过《风筝》一文,通过《风筝》一课的教学,通过课后的反思,我尝到了解读文本的快乐,品到了实施教学设想的快乐,感到了进行教研的快乐,还分享到了孩子们的快乐。下面是上完这课后我布置的小练笔(为了保持原生态,我没有对学生的拼音、错字进行改动)。
【附小练笔】
10 小练笔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色彩鲜艳的风筝。
风筝的形状是蝴蝶形的,它以黄色为主色。
我和妈妈来到空地,开始放起来风筝,我叫妈妈牵着线,自己就坐在木椅上为妈妈加油!
妈妈用右手拿着线zh óu ,奔跑了起来,风筝渐渐飞了起来,在高空中翩翩起舞。这时候,我就对妈妈大声说:“加油哇!妈妈,希望就在前方”。妈妈听了我的说(话)之后继续奔跑。
妈妈出汗了,她就把风筝给了我,我就像妈妈一样用右手拿着线zh óu ,欢快的奔跑了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都要飞到云彩上面哩!
(摘自杨千惠10 月10 日的语文家庭作业)
放风筝
在童年的时候,我和哥哥最大的快乐就是放风筝。
我们在每年的春天时,我们都要做一个燕子风筝玩。你们肯定有问题(要问),为什么要做燕子风筝,跟你说:“是因为每年的春天来了,燕子都会回到我家的燕家里,一年又一年,燕子多了,所以我就喜欢上了燕子”。
风筝做好了,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安康鸟,”我们俩把我们一家人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哥哥用手托着,我牵着线,站在运运(远远)的地方,说:“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而起,渐渐地高过了一栋楼。我牵着线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呀!”
到了下午,我收了风筝,哥哥说:“这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摘自李特10 月10 日的小练笔《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