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香舞的产生时间应该追溯到苗族农耕文化出现的时候,因此它也是一种劳动舞,目的是传授劳动知识和经验,鼓舞劳动热情;但是跳香舞在最初产生时又跟宗教祭祀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它也就是在酬祭“五谷神”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湘西苗族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而跳香舞又是歌、舞、乐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表演艺术,所以它的表演本身就拥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因此,本文对跳香舞表演的内容、表演的形式等问题进行探讨,试求分析总结出跳香舞表演的艺术特征。
一、湘西苗族跳香舞的表演分析
跳香舞流行于湘西泸溪、古丈、花垣、凤凰、吉首等县市的苗族人聚居地区,是苗族人最隆重的节庆活动。“跳香舞”又称“吃斋粑粑舞”(苗语叫陇自咱),是苗族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并答谢和祭祀“五谷神”的一种民俗活动。它依附于祭祀活动,并带有一定的风俗特征,追溯跳香舞的形成到现在,已经在湘西苗族地区流传上千年时间了,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据《神秘的湘西》记载:“跳香舞是苗巫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祭祀与崇拜‘天王大帝'和自然神灵中的‘五谷神'的活动,在每年秋后,粮满仓猪满圈,野菊花盛开,芳香流溢的时节进行。”1
(一)表演的内容
湘西苗族人每年都举行跳香活动,表示感谢“五谷神”赐给的丰收果实。“跳香”一般在秋后十月举行,个别地方在十一月举行,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由于居住地方不同,“跳香”活动又有差异。吉首、沪溪、古丈等地的苗族的跳香,一年一度,自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日,各寨轮流举行,一寨一次,故称“十月跳香大会”。
(二)表演的形式
跳香舞表演的形式主要是进行表演八场法事,分别为铺坛请神、接神祭神、金童,玉女下凡、喝香米酒,吃香豆腐,吃斋粑粑、开坛寄口、请神下位、传五谷、旋场。
二、湘西苗族跳香舞的表演艺术特征
(一)拜神(五谷神)、宗教祭祀性与集体性
在湘西苗族地区,人们同神有不解之缘。由于苗族是个古老的稻作民族,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农业生产的丰歉主要取决于大自然的恩赐。因此苗族的先民认为,他们能够获得丰收,就是因为有一个神灵在帮助他们。所以,“五谷神”就成了他们十分崇拜的神。而湘西苗族人也是同样虔诚的信奉着“五谷神”,民间如有求嗣降子,消灾除疾,“还愿”于神最为灵验。在平日的生活与劳动中,尤其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进行跳香舞之时,湘西苗族人都自发的聚在田间、山坡、坪场,他们在跳香舞的表演中进行祭拜“五谷神”,答谢“五谷神”,预祝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在跳香舞表演的内容中就有请神、接神、娱神、送神这四个阶段,而跳香舞正是在祭拜“五谷神”中发展而来。因此拜“五谷神”成为跳香舞表演中的重要艺术特征。
(二)歌、舞、乐的结合
跳香舞的表演是在借鉴与吸收湘西原始宗教、民俗、音乐、舞蹈等许多方面而形成与发展的,在跳香舞表演过程中,歌、舞、乐等形式是其表演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互相结合与影响。这一艺术特征也成为了跳香舞表演中的一大亮点。
跳香舞的音乐借鉴了湘西地区苗族“傩戏”的某些特点,但是有自己的特色。它的音乐旋律明快、流畅,节拍多为2/4、4/4拍,唱词也很丰富,伴奏多用大鼓、大锣、牛角、长声锣鼓,并连续反复的跟随舞步,变化多端,音乐特色鲜明,节奏自由,整个音乐与跳舞者感情协和,气氛欢快、热烈。它的演唱带有强烈的宗教性,而且大多是合声演唱,在八场法事中也通常是由领舞者领唱,指挥带领着其他人一起应合,很符合跳香舞表演的集体性。在演唱中,主要是和舞蹈配合,有时也扮演一些角色。而锣鼓与牛角的伴奏又决定了它演唱的速度,演唱可分为快、中、慢三种,如果每一句打一次锣鼓或每两句打一次锣鼓,情况又是完全不同的。在表演中,多种乐器的伴奏跟舞蹈及演唱很好的结合起来,使跳香舞的表演变得丰富且精彩,让跳香舞有着一套完整的具有宗教艺术的表演形式。
(三)音乐形象单一且具有独创的演唱风格
跳香舞这种原始艺术是苗族集体创作的,由于生产力极低,意识形态单一,最初的创作内容又主要是反映集体生产劳动的,因此,也就决定它的形式比较简单、粗糙。跳香舞在表演时,它演唱的固定模式就是领舞者领唱,然后其他都是伴唱,使得它的音乐形象显得特别单一。因为在湘西地区,苗族人的音乐都是非常注重旋律的描述,没有特别专业的音乐思维,只是根据审美习惯,围绕着一些流传下来的基本旋律,不讲究音乐发展的对比与变化。
在唱腔中,跳香舞同苗族其他艺术形式的唱腔有共同性,但是在长期的表演中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领舞者一般担当领唱的作用,在前一阶段的歌唱时要灵活运用真假声及小嗓等技巧,使歌声必须高亢、尖细,特别在唱高音时充分发挥了苗族的拖腔,这是演唱者的最为明显的演唱特点。然而随着舞蹈的发展,如果气氛达到顶点,演唱者还须特意调整嗓音,不改变唱法,运用大嗓,把声音变得厚实起来,形成与原来全然不同的风格。由于它的演唱有着强烈的宗教性,所以在演唱时演唱者不能把歌唱成很浓的山歌味。这种独特的演唱风格使跳香舞的表演更加的精彩。
结论
湘西苗族跳香舞是一种劳动舞,也是具有着风俗特征的宗教祭祀舞,更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多元艺术形式的民俗活动,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它的形成及发展有其客观条件和必然性,是苗族人反映自已的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用来传承和保留自已的艺术文化的一种独特手段。因此,它具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流传至今,跳香舞的表演艺术特征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獻
[1] 刘黎光.湘西民俗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3年.
[2] 符长庆.神秘的湘西[J].中国民族出版社.2003年.
[3] 吴忠军.苗族“跳香”与族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4] 泸溪县志.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5年).
[5] 吴忠军.苗族“跳香”初探民族论坛[J].1993年第3期.
[6] 熊晓辉.湘西地区苗族跳香舞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黄石艺术学校 湖北 黄石 435002)
一、湘西苗族跳香舞的表演分析
跳香舞流行于湘西泸溪、古丈、花垣、凤凰、吉首等县市的苗族人聚居地区,是苗族人最隆重的节庆活动。“跳香舞”又称“吃斋粑粑舞”(苗语叫陇自咱),是苗族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并答谢和祭祀“五谷神”的一种民俗活动。它依附于祭祀活动,并带有一定的风俗特征,追溯跳香舞的形成到现在,已经在湘西苗族地区流传上千年时间了,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据《神秘的湘西》记载:“跳香舞是苗巫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祭祀与崇拜‘天王大帝'和自然神灵中的‘五谷神'的活动,在每年秋后,粮满仓猪满圈,野菊花盛开,芳香流溢的时节进行。”1
(一)表演的内容
湘西苗族人每年都举行跳香活动,表示感谢“五谷神”赐给的丰收果实。“跳香”一般在秋后十月举行,个别地方在十一月举行,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由于居住地方不同,“跳香”活动又有差异。吉首、沪溪、古丈等地的苗族的跳香,一年一度,自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日,各寨轮流举行,一寨一次,故称“十月跳香大会”。
(二)表演的形式
跳香舞表演的形式主要是进行表演八场法事,分别为铺坛请神、接神祭神、金童,玉女下凡、喝香米酒,吃香豆腐,吃斋粑粑、开坛寄口、请神下位、传五谷、旋场。
二、湘西苗族跳香舞的表演艺术特征
(一)拜神(五谷神)、宗教祭祀性与集体性
在湘西苗族地区,人们同神有不解之缘。由于苗族是个古老的稻作民族,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农业生产的丰歉主要取决于大自然的恩赐。因此苗族的先民认为,他们能够获得丰收,就是因为有一个神灵在帮助他们。所以,“五谷神”就成了他们十分崇拜的神。而湘西苗族人也是同样虔诚的信奉着“五谷神”,民间如有求嗣降子,消灾除疾,“还愿”于神最为灵验。在平日的生活与劳动中,尤其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进行跳香舞之时,湘西苗族人都自发的聚在田间、山坡、坪场,他们在跳香舞的表演中进行祭拜“五谷神”,答谢“五谷神”,预祝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在跳香舞表演的内容中就有请神、接神、娱神、送神这四个阶段,而跳香舞正是在祭拜“五谷神”中发展而来。因此拜“五谷神”成为跳香舞表演中的重要艺术特征。
(二)歌、舞、乐的结合
跳香舞的表演是在借鉴与吸收湘西原始宗教、民俗、音乐、舞蹈等许多方面而形成与发展的,在跳香舞表演过程中,歌、舞、乐等形式是其表演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互相结合与影响。这一艺术特征也成为了跳香舞表演中的一大亮点。
跳香舞的音乐借鉴了湘西地区苗族“傩戏”的某些特点,但是有自己的特色。它的音乐旋律明快、流畅,节拍多为2/4、4/4拍,唱词也很丰富,伴奏多用大鼓、大锣、牛角、长声锣鼓,并连续反复的跟随舞步,变化多端,音乐特色鲜明,节奏自由,整个音乐与跳舞者感情协和,气氛欢快、热烈。它的演唱带有强烈的宗教性,而且大多是合声演唱,在八场法事中也通常是由领舞者领唱,指挥带领着其他人一起应合,很符合跳香舞表演的集体性。在演唱中,主要是和舞蹈配合,有时也扮演一些角色。而锣鼓与牛角的伴奏又决定了它演唱的速度,演唱可分为快、中、慢三种,如果每一句打一次锣鼓或每两句打一次锣鼓,情况又是完全不同的。在表演中,多种乐器的伴奏跟舞蹈及演唱很好的结合起来,使跳香舞的表演变得丰富且精彩,让跳香舞有着一套完整的具有宗教艺术的表演形式。
(三)音乐形象单一且具有独创的演唱风格
跳香舞这种原始艺术是苗族集体创作的,由于生产力极低,意识形态单一,最初的创作内容又主要是反映集体生产劳动的,因此,也就决定它的形式比较简单、粗糙。跳香舞在表演时,它演唱的固定模式就是领舞者领唱,然后其他都是伴唱,使得它的音乐形象显得特别单一。因为在湘西地区,苗族人的音乐都是非常注重旋律的描述,没有特别专业的音乐思维,只是根据审美习惯,围绕着一些流传下来的基本旋律,不讲究音乐发展的对比与变化。
在唱腔中,跳香舞同苗族其他艺术形式的唱腔有共同性,但是在长期的表演中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领舞者一般担当领唱的作用,在前一阶段的歌唱时要灵活运用真假声及小嗓等技巧,使歌声必须高亢、尖细,特别在唱高音时充分发挥了苗族的拖腔,这是演唱者的最为明显的演唱特点。然而随着舞蹈的发展,如果气氛达到顶点,演唱者还须特意调整嗓音,不改变唱法,运用大嗓,把声音变得厚实起来,形成与原来全然不同的风格。由于它的演唱有着强烈的宗教性,所以在演唱时演唱者不能把歌唱成很浓的山歌味。这种独特的演唱风格使跳香舞的表演更加的精彩。
结论
湘西苗族跳香舞是一种劳动舞,也是具有着风俗特征的宗教祭祀舞,更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多元艺术形式的民俗活动,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它的形成及发展有其客观条件和必然性,是苗族人反映自已的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用来传承和保留自已的艺术文化的一种独特手段。因此,它具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流传至今,跳香舞的表演艺术特征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獻
[1] 刘黎光.湘西民俗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3年.
[2] 符长庆.神秘的湘西[J].中国民族出版社.2003年.
[3] 吴忠军.苗族“跳香”与族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4] 泸溪县志.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5年).
[5] 吴忠军.苗族“跳香”初探民族论坛[J].1993年第3期.
[6] 熊晓辉.湘西地区苗族跳香舞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黄石艺术学校 湖北 黄石 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