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日两国的经济、政治等关系日趋密切,但也暴露出明显的民族化矛盾,不仅影响到了两国国民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中日两国政府对待对方的政策。在民族主义的条件下,中日双方仍处于对立面,易陷入极端和消极的民族主义。只有更好的加强中日双方的理解与互惠,逐渐淡化两国的不合理的民族主义,才能推进两国的民族感情的好转,优化两国民族主义的理性管理。
【关键词】:中日关系;民族主义;冲突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
民族(nation)起源于拉丁文natio、nationis,是指人群,种类以及种族。斯大林曾指出,民族是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这是我们普遍意义上的对于民族的定义。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将民族定义为一种政治共同体,这种政治共同体是民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这种表现强调的是一种民族的政治权利,他者意识,他将民族这个原本自然形成的人类群体概念推到了一种政治的层面。随着近代主权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将学说、思想、运动、思潮统一于一体的意识形态也应运而生。民族主义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特性。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指,它承认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起不同的作用,承认在进步的民族主义影响下所产生的群众运动的历史合理性,但同时认为,民族主义把本民族的要求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从而为民族冲突和民族扩张提供了思想武器[2]。但作为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原则与学说或是一种情感流露,其核心追求的目的都是本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建立民族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实现国际富强的目标而奋斗。
对于这中日两个民族意识强烈的国家,两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表现的民族发展诉求,和相互引起的民族冲突也有本身的特点,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中日双方的各方面的关系。
二、中日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对比
中国与日本都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但是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民族国家来说,也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了。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以孙中山倡导的民族主义思潮为标志而形成。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中,八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很大位置,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表现形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中国民族主义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中国民族主义可分为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后这两个阶段。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民族主义的重点放在了保家卫国、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由于正处于冷战时期,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感情更加坚固。
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由于我国经过十年“文革”的束缚,我们盲目的认为“文革”的错误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传统文化排斥的思潮也格外高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大,突然涌入的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富庶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民大众的思想,收入差距拉大,部分官员的贪污等中国社会信任危机开始产生,出现了“崇洋”热。经过这种思潮的挣扎,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意识到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性,及时对其进行反思,中国逐渐拉开了新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序幕。
中国新时期下的民族主义有三个特点:第一,反对专制主义;第二,反媚外而不排外;第三,中国新民族主义没有组织形态,而是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自主性认同,这一点把新民主主义与暴民政治区分开来[3]。
从日本方面来讲,明治维新至今,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天皇制为中心的国家主义,这种制度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挑起战争的思想工具。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兴起了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新的民族主义。为了恢复日本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自豪感,日本采取篡改教科书,抹杀侵略历史的行径。对于此,日本的民族主義有以下特点:首先,由于二战的战败,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对于日本民众来说,成为“政治大国”的愿望迫在眉睫。其次,日本新民族主义者认为,日本需要一直正式的军队武装自己,这就导致了军国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其三,日本新民族主义者倾向于右翼。右翼是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法西斯主义,右翼势力在侵略战争是达到顶峰,随着二战失败,右翼势力大大被削弱。但是到了冷战时期,亲美的日本受其的放纵和支持,右翼势力死灰复燃,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在吸取战时右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战后的实际,提出完整的理論,包括坚持皇国史观,鼓吹自由主义史观,坚持宪法修改论,鼓吹新民族主义思潮[4]。2013年12月,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并在钓鱼岛问题上屡屡犯戒,这就说明了日本的新型民族主义深植于日本政府的行为政策之中。
三、中日民族主义冲突及其制约因素
民族主义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意义,它可以成为保护国家构建,维护民族统一,提升国民自尊心、自信心的盾牌,又能作为一把匕首威胁着国与国之间稳定。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主义在发展本国经济,树立民族自信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并提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但引发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主义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者之间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对于中国来说,民族主义主要是在对历史的反思,是对文化的一种辩证思潮,对国内维护统一,对外政策一直贯彻着和平发展的道路。尽管出现了部分极端“反美”“反日”的思潮,但不会阻碍我国民族主义健康持续发展。而对于日本,由于战时——战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几个阶段日本经济社会大起大落,民众对于本国经济从强到弱,邻国的日趋强大的社会现状陷入了深深的迷茫,甚至导致激进,右翼势力由此重新崛起,认为强大的军事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近年来日本不断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宣扬“中国威胁论”等。 不良的民族主义制约着中日两国的正常邦交。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的历史问题并不可怕,而在于的是解決矛盾与问题的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日两国民族主义的达到高潮,彼此之间摩擦频繁,例如1985年,北京、西安等城市的学生、民众打出“抵制日货”,“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上街游行。 产生这种思潮高涨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民族主义是伴随着国家利益而发展起来的,中日两国都需要发展自身的社会经济,当前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国内国外尽可能采取和平解决的手段。对于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在九十年代金融危机时期,日本陷入了萧条,整个日本的民族意识更加高涨。第二,中国经历了长久的内外忧患的近代史,明确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政策,在于国际不断接轨的同时,更加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而日本的“亲美”和忽视亚洲外交的政策,引发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激发了中国民众强烈的民族感情。第三,两国的发展战略利益的差异也导致了民族主义的冲突。中国以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现代化强国,为战略思想。日本虽然是经济大国,但由于战后的受挫,以及国际上对于法西斯主义国家的普遍制裁,日本仍为政治上的弱国。为了重塑日本的国民自信,在政治经济上以依靠美国,对亚洲邻国采取忽视、挑衅为主流战略思想,日本的军国主义逐渐抬头。 因此,中日两国不断发生民族主义冲突。这些行为制约了两国政府的政策选择,在政治关系上长期处于“冰冻期”,直到二十一世纪中日关系才达到了“破冰”、“融冰”、“迎春”的良好状态。实现这种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国领导人正确的政治决策,所以可以看出,民族主义制约着政治决策,而政治决策又影響着民族主义的走向。
总之,中日关系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政府在发展方面推行的是一种战略互惠的关系,但在人民大众间的民族主义的缓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协调。中日两国在民族主义方面仍保持着一种敌对的状态,这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两国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联系发展。两国政府需要采取正确的政策选择,带动民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使中日民族主义向着更为理性的方面前进。
参考文献: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94 页
[2]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90.
[3]杨锦麟.中国正在兴起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J/OL].[2005-05-02].http:www.qckw.com
[4]步平,王希亮.日本右翼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18-419.
【关键词】:中日关系;民族主义;冲突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
民族(nation)起源于拉丁文natio、nationis,是指人群,种类以及种族。斯大林曾指出,民族是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这是我们普遍意义上的对于民族的定义。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将民族定义为一种政治共同体,这种政治共同体是民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这种表现强调的是一种民族的政治权利,他者意识,他将民族这个原本自然形成的人类群体概念推到了一种政治的层面。随着近代主权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将学说、思想、运动、思潮统一于一体的意识形态也应运而生。民族主义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特性。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指,它承认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起不同的作用,承认在进步的民族主义影响下所产生的群众运动的历史合理性,但同时认为,民族主义把本民族的要求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从而为民族冲突和民族扩张提供了思想武器[2]。但作为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原则与学说或是一种情感流露,其核心追求的目的都是本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建立民族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实现国际富强的目标而奋斗。
对于这中日两个民族意识强烈的国家,两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表现的民族发展诉求,和相互引起的民族冲突也有本身的特点,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中日双方的各方面的关系。
二、中日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对比
中国与日本都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但是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民族国家来说,也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了。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以孙中山倡导的民族主义思潮为标志而形成。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中,八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很大位置,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表现形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中国民族主义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中国民族主义可分为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后这两个阶段。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民族主义的重点放在了保家卫国、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由于正处于冷战时期,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感情更加坚固。
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由于我国经过十年“文革”的束缚,我们盲目的认为“文革”的错误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传统文化排斥的思潮也格外高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大,突然涌入的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富庶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民大众的思想,收入差距拉大,部分官员的贪污等中国社会信任危机开始产生,出现了“崇洋”热。经过这种思潮的挣扎,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意识到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性,及时对其进行反思,中国逐渐拉开了新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序幕。
中国新时期下的民族主义有三个特点:第一,反对专制主义;第二,反媚外而不排外;第三,中国新民族主义没有组织形态,而是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自主性认同,这一点把新民主主义与暴民政治区分开来[3]。
从日本方面来讲,明治维新至今,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天皇制为中心的国家主义,这种制度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挑起战争的思想工具。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兴起了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新的民族主义。为了恢复日本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自豪感,日本采取篡改教科书,抹杀侵略历史的行径。对于此,日本的民族主義有以下特点:首先,由于二战的战败,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对于日本民众来说,成为“政治大国”的愿望迫在眉睫。其次,日本新民族主义者认为,日本需要一直正式的军队武装自己,这就导致了军国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其三,日本新民族主义者倾向于右翼。右翼是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法西斯主义,右翼势力在侵略战争是达到顶峰,随着二战失败,右翼势力大大被削弱。但是到了冷战时期,亲美的日本受其的放纵和支持,右翼势力死灰复燃,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在吸取战时右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战后的实际,提出完整的理論,包括坚持皇国史观,鼓吹自由主义史观,坚持宪法修改论,鼓吹新民族主义思潮[4]。2013年12月,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并在钓鱼岛问题上屡屡犯戒,这就说明了日本的新型民族主义深植于日本政府的行为政策之中。
三、中日民族主义冲突及其制约因素
民族主义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意义,它可以成为保护国家构建,维护民族统一,提升国民自尊心、自信心的盾牌,又能作为一把匕首威胁着国与国之间稳定。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主义在发展本国经济,树立民族自信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并提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但引发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主义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者之间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对于中国来说,民族主义主要是在对历史的反思,是对文化的一种辩证思潮,对国内维护统一,对外政策一直贯彻着和平发展的道路。尽管出现了部分极端“反美”“反日”的思潮,但不会阻碍我国民族主义健康持续发展。而对于日本,由于战时——战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几个阶段日本经济社会大起大落,民众对于本国经济从强到弱,邻国的日趋强大的社会现状陷入了深深的迷茫,甚至导致激进,右翼势力由此重新崛起,认为强大的军事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近年来日本不断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宣扬“中国威胁论”等。 不良的民族主义制约着中日两国的正常邦交。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的历史问题并不可怕,而在于的是解決矛盾与问题的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日两国民族主义的达到高潮,彼此之间摩擦频繁,例如1985年,北京、西安等城市的学生、民众打出“抵制日货”,“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上街游行。 产生这种思潮高涨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民族主义是伴随着国家利益而发展起来的,中日两国都需要发展自身的社会经济,当前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国内国外尽可能采取和平解决的手段。对于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在九十年代金融危机时期,日本陷入了萧条,整个日本的民族意识更加高涨。第二,中国经历了长久的内外忧患的近代史,明确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政策,在于国际不断接轨的同时,更加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而日本的“亲美”和忽视亚洲外交的政策,引发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激发了中国民众强烈的民族感情。第三,两国的发展战略利益的差异也导致了民族主义的冲突。中国以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现代化强国,为战略思想。日本虽然是经济大国,但由于战后的受挫,以及国际上对于法西斯主义国家的普遍制裁,日本仍为政治上的弱国。为了重塑日本的国民自信,在政治经济上以依靠美国,对亚洲邻国采取忽视、挑衅为主流战略思想,日本的军国主义逐渐抬头。 因此,中日两国不断发生民族主义冲突。这些行为制约了两国政府的政策选择,在政治关系上长期处于“冰冻期”,直到二十一世纪中日关系才达到了“破冰”、“融冰”、“迎春”的良好状态。实现这种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国领导人正确的政治决策,所以可以看出,民族主义制约着政治决策,而政治决策又影響着民族主义的走向。
总之,中日关系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政府在发展方面推行的是一种战略互惠的关系,但在人民大众间的民族主义的缓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协调。中日两国在民族主义方面仍保持着一种敌对的状态,这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两国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联系发展。两国政府需要采取正确的政策选择,带动民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使中日民族主义向着更为理性的方面前进。
参考文献: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94 页
[2]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90.
[3]杨锦麟.中国正在兴起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J/OL].[2005-05-02].http:www.qckw.com
[4]步平,王希亮.日本右翼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