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家具与自然的对话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与自然永恒地在对话,两种力量在不停地较量,以寻求必须的平衡并作为生存的基础。中国人在思想上追求平衡,在日常生活中亦然。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落实平衡的概念而达至极端的修饰,如阴阳成对的桌子便是一例。
  在日常生活的世界里,为求静化自然的能量,凭借的是由物质主义及神秘感而建立的信仰系统及生活方式。在中国,较其他地方尤甚,人要驯服经常敌对的自然:以无与伦比的建造力量来防范洪水成灾、克服地理阻障,或是使耕种成为可能。宗教哲学及礼仪亦作如是观,尤其是道家思想。道家认为人与宇宙力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彼此必须尊重及服从于先设的秩序。因此,自然是周而复始的,人亦要自强不息,历尽艰险,寻求永恒。
  道家以自然为宗,自然体现宇宙的秩序,亦深入日常生活最细微的角落。同样的,建筑及家具以木为宗,木材的应用深入生活的每一角落。作为建筑物及家具的基本用材,木材将外在世界与个人生活的内在世界连接起来:或是经由家中庭园和引人遐思的花园里的亭子,或是经由令人瞩目的珍贵木材的简洁家具本身,木材永远不会构成障碍,总是以它特有的方式去建构和谐的自然。华丽的漆家具或是装饰嵌件每被有识之士摒诸门外。
  木材的色泽及纹理均为家具设计者所重视并纳入设计概念之内。自然不会被排拒,反而是备受珍重。譬如从选择柜门及其侧板必然看重两者板面纹理的自然谐合,即可见一斑。若是讲究的家具,每每采用单一的平板,务求自然和谐不被打破。而柜匠需要思考如何构造及组合一件家具的不同组件,方能优美地呈现木材上的木结的内在美感。在着手工作之前,他必须细心考察将要应用的木材,决定如何锯切,以便将木材的天赋美感表露无遗。
  其他可与外在环境直接关联的自然物料亦可与木材并用,云石是其一。西方家具常以云石作为保护面,在中国则不然。云石的诗意内涵被充分发挥,成为引发想象的平面,它的纹理令人联想山水或神兽。云南大理出产的云石最能引发想象,因此至受拥戴,两块大小不一的屏风可作说明。
  从有些家具的装饰纹样亦可得见人对自然的感悟。或是直接采用植物花卉的形态,如牡丹、莲花,木兰花、灵芝等,将之刻凿入木;或是采用较为隐约和写意的手法,如右图木柜所见,其上格的柜门乃饰以十分经典的冰裂纹。大自然的季节变化备受考虑,有些家具之所以采用活板,无非是为了适应气候变化。
  西方家具少有考虑环境的变迁,但是在明代中国,国土辽阔加上官员调动的政策则有以致之。为了压制贪污,官员经常调往不同地方就任。官员既是随时调任,为了方便搬运,可折叠的或易拆卸的家具应运而生。明代版画常见有关的搬运情景,往往是一大群仆人在搬运家具。绘画中亦见士人在户外应用家具的情景,有识之士乐于同时享受美好的自然和他们的家具。至于家具可以拆卸重装,有赖于精湛的装卸技术、组件的编目合序以及以暗榫取代钉子或胶漆。
  在中国,自然是冥想的对象。有识之士到处寻觅宜乎冥想的地方。此一特殊需求导致特殊的建筑形式,最常见的是亭子,既与外界无间,亦遗世独立,远离尘嚣。此外,亦导致合适的家具形式,尤其是炕床或大张的画案,方便人与自然感通。有时花梨木亦会仿似竹子,可见于九件成组的家具,包括凳、桌、椅、案、柜等,各以竹茎或竹节的形态巧妙设计而成。对中国土人来说,仿竹涵蕴道德寓意,因为竹是正直不阿的:弯而不折,不怕寒侵也不畏瘠土,四季长青。
  创制家具以求达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亦是明代的高度成就。而创制家具的工匠和订制者之间的合作无间,亦不过是延续了好几个世代。我们欣章这些历久犹新的作品留传至今,为我们开启一道门,进入和平宁静的胜境。
其他文献
德化“文革瓷”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在“政治挂帅”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创作题材相对单一,主要是表现一些历史人物和当代英雄及劳动生产人物的作品。但是,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催生了一批不计成本完成的艺术作品。  从日用瓷和装饰工艺瓷来说,有各式成套的生活用品和各类装饰工艺品,精美而实用,达到到原料、构思、技巧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批从6寸到14寸的釉上彩绘花瓶,从造型到彩画技艺,从
期刊
2010年12月18-20日,北京瑞宝阁利用美国x荧光合金分析仪(型号Niton*XL3t XRF)对所藏金铜佛像进行了金属元素分析。测试方法是将佛像底部边缘锉磨之后,用酒精清洗,使用x荧光分析法。测试目的在于系统归纳分析每一时期每一地域用铜的特点,找出规律,对鉴定佛像起到辅助作用,并纠正过去某些错误的认识,重新编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副教授担任测试人。    这次测试的270余尊铜佛,自
期刊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专用器具,随着吸闻鼻烟习俗的兴起应运而生,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是一个独特的品种。清代鼻烟壶的制作,首先是从宫廷造办处开始,然后扩展到民间作坊。据文献记载,清官内务府造办处设立于康熙初年,是专做御用物品的皇家工厂。它初设14个作坊,之后随其需要不断增设,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已有42个作坊。在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二年间(1696-1703年),宫廷造办处玻璃厂首先烧制出了御制玻璃
期刊
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自魏晋以来,这里成为中原民众躲避战乱,前往南方迁徙的必经之地,是客家的第二摇篮,经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闽西地区涌现出三位杰出的画家——上官周、黄慎、华岔,由于上官周是长汀人,黄慎是宁化人,华嵒是上杭人,而长汀、宁化、上杭均隶属于闽西首府汀州府管辖,后人将他们合称为“闽西三杰”。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大门类,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魏晋南北朝以前
期刊
拍卖中也有上错车的“灰姑娘”    当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跨入春意盎然的初春怀抱时,又一股寒风飘然而至。那件曾引燃“冬天里的一把火”的5.5亿元乾隆洋彩镂空瓶爆出了买家迟迟不付款的惊讯。  如果说,2009年2月中标“圆明园十二大水法兽首”而拒付款还能用“爱国主义”当个噱头的话,那么,被外媒冠以“瓷器爱国主义”的乾隆洋彩镂空瓶的成交款久拖不付,既远离了爱国主义范畴,也有失于诚信之约。  随着资
期刊
在刘氏“鱼悠轩”的藏品中,有国画大师张大干艺术脉搏的跳动,有张大干与祖国、妻室的悲欢离合,更有近现代中国画坛最高端的艺术表现。  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张大干临摹敦煌壁画和石窟造像稿本的原作非常少见,且某些画稿的真伪历来为人所质疑,以张大干的徒子徒孙所托者居多。收藏家更是无从下手。而此十六帧张大千临敦煌石窟造像稿本,为首次面世的真迹原作。其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源真实可靠,作品稀见珍贵。
期刊
有明以来,学术界、藏书界无不知晓的一部书,就是盛传四百佘年的元赵孟頫抄本《两汉策要》。“天下何人不识君”即谓此也。一睹书中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毛氏汲古阁前后所钤八十余方印记,即可想见当年名动天下之状了。  然此本名动天下收藏界者,非其所收两汉政论文章百六十余篇內容,而是其手书者及其书法。诚如翁方纲题跋中称:“今以是书,首尾一气,九万八千余言,使鉴赏家必实指为赵书。”乾嘉考据学大家钱大昕观此书叹称:恍
期刊
南京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有《富春大岭图》和《富春山居图》,这是黄公望晚年在浙江富春山创作的两件绘画作品,是一对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姊妹篇。  黄公望一生传奇,自幼颖悟。据元人锺嗣成《录鬼簿》记载,黄公望本姓陆,“乃陆神童之次弟也”,名为陆坚。系姑苏琴川(今苏州常熟)人。髫龄(七八岁)时,被永嘉(今浙江温州)黄乐老先生收为养子。当时黄乐年巳九旬,膝下无儿,欲立嗣,发现陆坚聪慧伶俐,
期刊
胡水凯艺术简历  胡永凯,1945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新美术学会创始会长,中国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交流院研究员,北京海华归画院副院长。  作品入选多届全国关展、百年中国画大展、大英博物馆中国当代绘画展、香港艺术双年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等重大展览并多次获奖。曾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新加坡、纽约、洛杉矾、芝加哥、东京等地举办个
期刊
黄公望(1269-1354年,一作1269-1358年)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一峰道人,平江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黄公望早年曾为中台察院掾史,因事下狱,仕途坎坷,晚年加入道教,经常往返于虞山、苏州、松江、富舂、无锡、荆溪、吴兴等地,过起居无定所的道士云水生涯,在山水胜概中走过了颇为宁静,但又极不平凡的历史岁月。黄公望擅长经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