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各高职院校注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实践和探索。但就当前而言,高职院校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部分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认识不够,辅导员群体被边缘化;辅导员队伍的职责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充当了“家政员”“消防员”的角色;辅导员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工作评价、考核等诸多环节无章可循;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笔者通过对豫北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最有效的措施是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专业化:从辅导员自身来说,是指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具有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的伦理规范及方法、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专业上的自主和学术上的权威;从队伍整体上来说,就是制定科学的辅导员从业标准、规范的资格限制等,从准入制度、培养制度等方面保证其专业化发展。职业化:从辅导员个体来说,就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终身学习的职业意识,培养善于思考与总结的职业行为习惯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从队伍整体上来说,就是制定科学的辅导员职业标准,在社会中强化、明确其职业地位,并建立相应制度保障,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通过调研,笔者认为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定位、分清职责。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的认识。通过制定相应的条例,明确其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从而进行角色定位和工作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工作平台,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才能更加有利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工作队伍。同时,还要适当增加辅导员编制,降低辅导员师生比,让其从繁重琐碎的工作中适度解放出来,为其创新工作思路、加强自身修养提供时间和空间。
二是完善选聘机制、实行准入制度。高职院校应加强辅导员选聘和管理工作的改革,建立辅导员选聘机制,实施准入制度。按照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定位,确定其选聘条件和入选“门槛”。要将中共党员、品学兼优作为担任专职辅导员的基本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其专业背景、年龄结构、心理健康状况、教育管理协调能力等因素。因此,在“入门”考核中,要选择学历层次高、素质好、能力强、思想过硬、志愿献身学生工作的人员,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
三是加强培养、强化培训。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完善其培养、培训机制是有效途径。因此,在其培养目标上,应定位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上。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坚持对新任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辅导员定期开展职业素养专题培训,逐步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培训体系。同时,还要积极鼓励辅导员参加继续教育,以促进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是完善考核、强化管理。要通过辅导员考核机制的完善,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管理。在考核方式上要做到四个结合,即:定性与定量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自评与校评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在考核内容上:既要注重德、能等“显绩”,还要注重其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发展、指导等“潜绩”,并将“显绩”“潜绩”有效结合。在这一考核体制下,建立辅导员院系 “双重领导”管理机制,学院对辅导员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各党总支对所辖的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并在各系实行年级制管理体制,确定辅导员是年级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协调者的身份。
五是关注重视、创设环境。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键在领导。因此,学院党委及领导要关注、重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统一规划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工作。同时,还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辅导员的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升其职业幸福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去。
总之,只有客观地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其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责编 李亚婷)
笔者通过对豫北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最有效的措施是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专业化:从辅导员自身来说,是指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具有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的伦理规范及方法、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专业上的自主和学术上的权威;从队伍整体上来说,就是制定科学的辅导员从业标准、规范的资格限制等,从准入制度、培养制度等方面保证其专业化发展。职业化:从辅导员个体来说,就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终身学习的职业意识,培养善于思考与总结的职业行为习惯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从队伍整体上来说,就是制定科学的辅导员职业标准,在社会中强化、明确其职业地位,并建立相应制度保障,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通过调研,笔者认为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定位、分清职责。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的认识。通过制定相应的条例,明确其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从而进行角色定位和工作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工作平台,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才能更加有利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工作队伍。同时,还要适当增加辅导员编制,降低辅导员师生比,让其从繁重琐碎的工作中适度解放出来,为其创新工作思路、加强自身修养提供时间和空间。
二是完善选聘机制、实行准入制度。高职院校应加强辅导员选聘和管理工作的改革,建立辅导员选聘机制,实施准入制度。按照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定位,确定其选聘条件和入选“门槛”。要将中共党员、品学兼优作为担任专职辅导员的基本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其专业背景、年龄结构、心理健康状况、教育管理协调能力等因素。因此,在“入门”考核中,要选择学历层次高、素质好、能力强、思想过硬、志愿献身学生工作的人员,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
三是加强培养、强化培训。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完善其培养、培训机制是有效途径。因此,在其培养目标上,应定位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上。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坚持对新任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辅导员定期开展职业素养专题培训,逐步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培训体系。同时,还要积极鼓励辅导员参加继续教育,以促进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是完善考核、强化管理。要通过辅导员考核机制的完善,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管理。在考核方式上要做到四个结合,即:定性与定量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自评与校评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在考核内容上:既要注重德、能等“显绩”,还要注重其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发展、指导等“潜绩”,并将“显绩”“潜绩”有效结合。在这一考核体制下,建立辅导员院系 “双重领导”管理机制,学院对辅导员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各党总支对所辖的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并在各系实行年级制管理体制,确定辅导员是年级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协调者的身份。
五是关注重视、创设环境。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键在领导。因此,学院党委及领导要关注、重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统一规划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工作。同时,还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辅导员的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升其职业幸福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去。
总之,只有客观地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其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