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民主管理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高校建设发展与自我管理的基本制度保障。本文从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群众工会组织形式两方面,分别探讨了现阶段高校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关键词:高校;民主管理;教代会;工会
一、高校民主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1、高校实行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民主管理属于基层民主建设,它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高等院校的广大教职员工,民主意识相对更加突出。因此,让广大教职工拥有知情权、参议权、决策权、监督权,让他们有机会将智慧和才能运用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是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2、高校民主管理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校,必然也应当响应号召,主动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
3、实行民主管理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改革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二、高校民主管理的实现渠道
1、教代会制度: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保证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教代会之所以作为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渠道,基于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教代会的群众性和代表性;二是教代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三是教代会依法履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2、工会组织:协调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
在高校管理中,工会主要担任了维护教职员工经济效益和民主权益的维权职能;吸引和组织教职员工参与学校建设和改革,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建设职能;发挥教职工参政议政,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参与职能;以及帮助教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对有困难的教职工提供帮助的教育帮扶职能。
但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由于教代会制度发展的滞后,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的缓慢,二者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短板。因此,要真正落实高校民主管理,须针对制度和形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弥补,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高校民主管理现存的问题与思考
1、教代会职权模糊,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效果
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作相应规定,但往往流于抽象,可操作性不强。2012年,新颁布的《学校教职员工代表大会规定》对具体实施细则仍语焉不详,将指导实施的权力下放给各学校的机关党委行政部门,如果遇部分学校领导对此重视不够,势必影响该项制度的积极效果。
2、教代会代表自身存在问题,影响与会代表履行职责
高校一线教职员普遍存在科研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和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情况。此外,职工代表综合素质不高,参政议政能力不强,缺乏对政策法规必要的了解以及培训,评议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有些教代会代表本身缺乏对学校的贡献精神,仅关注个人利益而不重视学校的改革与管理,虽被选为代表,但从未想过如何做好代表工作,对行使代表权不感兴趣。[1]
3、教代会职权落实不到位,难以实现法律规定的权利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里提到关于教代会的四项权利,包括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因一些新旧问题的存在。如审议建议权,因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执行措施,往往将审议建议权置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其次,《规定》中关于审议通过权并未做细化说明,究竟哪些问题应由教代会审议通过无法界定,最终使一些本应进入教代会讨论的问题被排除在外;第三,个别代表则对集体事务不关心,只着眼于个人的一己私利,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重视教代会民主监督权利的行使,诸如此类的情况导致了教代会的监督权无法实现。
4、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亟待加强,转变工会角色成为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
工会组织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在推进高校民主管理制度上,校工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发现,工会常被置于一个架空的尴尬地位。长期以来,单位习惯性地将工会岗位用来安置闲散人员,或资历老且群众基础较好的老员工,并不是将那些年富力强、政策水平高、知识面广、且懂得法律知识的干部选拔任用到这个岗位上。此外,工会在绝大多数教职员工心目中等同于福利工会和文娱工会,在真正遇到切身问题时,大部分人往往跳过工会,直接向领导干部反映,就这一点来说,高校工会一般实现了服务职能,却弱化了维权的义务。
四、进一步优化高校民主管理的建议
1、规范教代会运行模式,形成长效机制
为发挥教代会在高校民主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营造广大教职工献言献策,主动参与到学校建设发展中来的氛围。
首先,应落实教代会职权,修订完善现有制度,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所赋予的职权细化,并制定相应的履行细则,将权利运用到实处。这就要求高校从领导层面到基层教职工个体,都应提高关于教代会的认识。其次,应规范教代会的运作,实行教代会提案报告制度,对教代会提案的落实情况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向大会报告;教代会执委会在闭会期间要经常听取教职工代表关于学校日常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学校有关党政机构协调,以便使行政管理真正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再次,应建立健全会后监督保障机制,成立以非领导干部代表为主体的、由教代会直接选举产生的民主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委员会可以通过校行政与校工会的联席会议,约请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校行政领导同代表直接对话,定期或不定期就教代会决议、提案落实情况进行质询。
2、加强工会自身建设,逐步适应新时期新要求
高校工会作为一个非行政性的组织,是由广大的高校教职员工自愿组成的维护自身权利的组织,同时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展开工作的组织,是维系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桥梁。[2]基于高校工会在高校民主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工会在新时期做好自身建设。新时期工会自身建设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提升工作理念,变过去福利性、文娱性工会形象为维权、互助型工会,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把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和个人权利落到实处;第二,积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在坚持校党委领导的前提下,主动将基层教师的意见反映给主管领导,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第三,加强工会成员业务素质培训,转变服务态度,利用新媒体,将工会工作透明化、公开化,接受群众监督。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高校的管理工作如何,不仅对培养人才素质起着决定作用,同时也决定着学校的兴衰。作为实现高校民主管理的教代会制度与工会组织机构,在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好个中关系,真正发挥制度与组织形式的作用,是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的关键。(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齐园园 高校教代会制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2]刘亚静 高等院校教代会与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J] 工会论坛 2006(5)
关键词:高校;民主管理;教代会;工会
一、高校民主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1、高校实行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民主管理属于基层民主建设,它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高等院校的广大教职员工,民主意识相对更加突出。因此,让广大教职工拥有知情权、参议权、决策权、监督权,让他们有机会将智慧和才能运用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是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2、高校民主管理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校,必然也应当响应号召,主动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
3、实行民主管理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改革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二、高校民主管理的实现渠道
1、教代会制度: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保证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教代会之所以作为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渠道,基于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教代会的群众性和代表性;二是教代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三是教代会依法履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2、工会组织:协调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
在高校管理中,工会主要担任了维护教职员工经济效益和民主权益的维权职能;吸引和组织教职员工参与学校建设和改革,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建设职能;发挥教职工参政议政,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参与职能;以及帮助教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对有困难的教职工提供帮助的教育帮扶职能。
但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由于教代会制度发展的滞后,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的缓慢,二者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短板。因此,要真正落实高校民主管理,须针对制度和形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弥补,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高校民主管理现存的问题与思考
1、教代会职权模糊,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效果
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作相应规定,但往往流于抽象,可操作性不强。2012年,新颁布的《学校教职员工代表大会规定》对具体实施细则仍语焉不详,将指导实施的权力下放给各学校的机关党委行政部门,如果遇部分学校领导对此重视不够,势必影响该项制度的积极效果。
2、教代会代表自身存在问题,影响与会代表履行职责
高校一线教职员普遍存在科研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和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情况。此外,职工代表综合素质不高,参政议政能力不强,缺乏对政策法规必要的了解以及培训,评议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有些教代会代表本身缺乏对学校的贡献精神,仅关注个人利益而不重视学校的改革与管理,虽被选为代表,但从未想过如何做好代表工作,对行使代表权不感兴趣。[1]
3、教代会职权落实不到位,难以实现法律规定的权利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里提到关于教代会的四项权利,包括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因一些新旧问题的存在。如审议建议权,因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执行措施,往往将审议建议权置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其次,《规定》中关于审议通过权并未做细化说明,究竟哪些问题应由教代会审议通过无法界定,最终使一些本应进入教代会讨论的问题被排除在外;第三,个别代表则对集体事务不关心,只着眼于个人的一己私利,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重视教代会民主监督权利的行使,诸如此类的情况导致了教代会的监督权无法实现。
4、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亟待加强,转变工会角色成为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
工会组织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在推进高校民主管理制度上,校工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发现,工会常被置于一个架空的尴尬地位。长期以来,单位习惯性地将工会岗位用来安置闲散人员,或资历老且群众基础较好的老员工,并不是将那些年富力强、政策水平高、知识面广、且懂得法律知识的干部选拔任用到这个岗位上。此外,工会在绝大多数教职员工心目中等同于福利工会和文娱工会,在真正遇到切身问题时,大部分人往往跳过工会,直接向领导干部反映,就这一点来说,高校工会一般实现了服务职能,却弱化了维权的义务。
四、进一步优化高校民主管理的建议
1、规范教代会运行模式,形成长效机制
为发挥教代会在高校民主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营造广大教职工献言献策,主动参与到学校建设发展中来的氛围。
首先,应落实教代会职权,修订完善现有制度,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所赋予的职权细化,并制定相应的履行细则,将权利运用到实处。这就要求高校从领导层面到基层教职工个体,都应提高关于教代会的认识。其次,应规范教代会的运作,实行教代会提案报告制度,对教代会提案的落实情况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向大会报告;教代会执委会在闭会期间要经常听取教职工代表关于学校日常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学校有关党政机构协调,以便使行政管理真正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再次,应建立健全会后监督保障机制,成立以非领导干部代表为主体的、由教代会直接选举产生的民主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委员会可以通过校行政与校工会的联席会议,约请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校行政领导同代表直接对话,定期或不定期就教代会决议、提案落实情况进行质询。
2、加强工会自身建设,逐步适应新时期新要求
高校工会作为一个非行政性的组织,是由广大的高校教职员工自愿组成的维护自身权利的组织,同时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展开工作的组织,是维系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桥梁。[2]基于高校工会在高校民主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工会在新时期做好自身建设。新时期工会自身建设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提升工作理念,变过去福利性、文娱性工会形象为维权、互助型工会,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把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和个人权利落到实处;第二,积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在坚持校党委领导的前提下,主动将基层教师的意见反映给主管领导,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第三,加强工会成员业务素质培训,转变服务态度,利用新媒体,将工会工作透明化、公开化,接受群众监督。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高校的管理工作如何,不仅对培养人才素质起着决定作用,同时也决定着学校的兴衰。作为实现高校民主管理的教代会制度与工会组织机构,在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好个中关系,真正发挥制度与组织形式的作用,是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的关键。(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齐园园 高校教代会制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2]刘亚静 高等院校教代会与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J] 工会论坛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