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老年化进程不断加快,适龄劳动人口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刻不容缓。本文结合农业科研单位特征及农业科研单位离退休职工的特点,提出了通过组建离退休专家团队、健全管理体系等途径开发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的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农业;科研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4.036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4-00-02
我国已于1999年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有23 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公职退休人员5 700万人,占老年人数的28%。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因此,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人口趋于减少的新人口形势下,我国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发利用好离退休人员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扩大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参与度,支持离退休人员以适当方式继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手段,去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压力与挑战。
1 农业科研单位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的意义
离退休人员是我国老龄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各项事业的创业者和奠基人,是一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在他们之中绝大部分是拥有高学识、高素质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许多专家学者退休后仍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甚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年龄在70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约240万~300万人,占在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40%~50%,预计在未来9年内还将有20万~25万名老教授、老专家退休。在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核心任务的农业科研单位中,这些离退休专家在农业科研院所当前的发展进程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科研经验和社会知名度,且大部分人身体健康,本身就是一笔能够带来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相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来说具有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低、风险小、价值大、成功率高的优势。因此,农业科研单位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离退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误区
离退休工作中容易出现两类思想误区:一类来自于离退休人员本身,另一类来自于离退休管理工作者。而产生这两类思想误区的根源在于离退休人员的社会身份转换。
2.1 离退休意味着与原单位脱离,是完全休息
离退休人员在退出工作岗位后,由于社会身份的改变从而与原工作单位沟通交流的机会变少,如果管理部门与离退休人员之间再缺乏沟通联系、疏于服务和关心,亦或是组织活动不多,活动内容缺乏特色和针对性的话,则更加容易使他们产生“退休就是完全休息、彻底脱离单位,单位再也不需要自己了”的消极思想。这种错误思想所带来的失落感对退休职工的身心有极大的影响。“老年社会学”的“活动理论”就指出:力争不从社会生活中退出的老年人才能保持活力,从而对晚年生活感到满意。中国科学院下属67个院、所、中心的3 289位身心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的一个调查显示,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参与度、让其保持一定的工作状态、增加参与原单位活动的频率,能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由此可见,退休后继续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余热,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2 离退休人力资源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对其进行开发会影响年轻人的事业发展
随着经济与工业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斷缩短,科技日新月异,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老年人,使社会资源直接向年轻人倾斜而远离老年人,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离退休人员已不具有再度开发利用的价值。”甚至认为“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会抢走年轻人的岗位,不利于年轻人的发展。”抱有这样思想的人忽略了离退休专家“传、帮、带”的功能,离退休专家在科研事业中所起的“传、帮、带”作用是年轻人所不可代替的,和年轻一代在岗位分布上是错开的两个集合,很难和在职人员发生岗位冲突。
3 农业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3.1 组建离退休专家社团,利用现代化手段协助其与社会对接
在农业科研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中,许多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农业科研单位要重视和加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建设,围绕新时期国家农业及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战略目标和任务,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分级(院、所)成立专门的离退休专家组、社团。同时,农业科研单位通过建设离退休人员信息服务平台、离退休专家信息数据库和开通离退休专家咨询热线等现代化手段,对离退休专家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收集离退休专家的意见建议,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组织搭建与社会对接的平台。
3.2 分门别类,创新离退休人员发挥作用的形式
根据离退休人员的不同类型,农业科研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对于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专业水平的离退休专家,农业科研单位可根据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需求,组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老专家参加重大工程立项、重要政策制定的咨询活动,发挥他们的参谋咨询、思想库作用;延聘、返聘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组织离退休高级专家开展学术报告会,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中的“传帮带”作用;协助离退休专家社团利用其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四技服务”等活动;通过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合作,组织开展一系列如青少年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指导、著书立说等在内的“银龄活动”。此外,对于职称较低的退休人员,农业科研单位应设法发挥他们的专长,通过人才信息网等渠道为其提供信息,积极拓宽原单位以外的就业途径,或者组织其参与如老年志愿者等社会团体,为社会继续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3.3 健全管理体系,营造支持离退休人员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首先,农业科研单位要建立和健全离退休人员组织体系,成立专门的离退休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落实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农业科研单位要重视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作用,要把开发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纳入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思路、新机制。最后,农业科研单位要顺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并结合农业科研院所自身特色完善政策措施,通过制定离退休人员延聘返聘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参加重要会议制度、走访慰问和联系制度、活动中心管理制度、发挥老同志作用制度等工作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做好引导支持工作,为离退休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使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他们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3.4 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做好老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教育工作
农业科研单位应在离退休党员中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并在党支部的设立上充分考虑离退休人员的原工作单位、专业背景和工作性质,从而有助于支部成员之间的团结与相互沟通交流。同时,加强党组织与离退休党员的联系沟通,定期向他们传达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思想、路线方针等,让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时俱进。同时,农业科研单位要定期开展日常性的棋牌、书画、摄影、论文征集等活动,每逢重要节日都要做好离退休人员的走访慰问工作,以及文艺、综艺、趣味等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离退休老党员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考验,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农业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在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示范作用,组织引导他们向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讲理想、讲信念,通过回顾老一辈科研人员“山野崛伟业,草庐出俊杰”的不畏艰苦、勇攀科研高峰的先进事迹和所取得的辉煌科研成果,传承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科研精神。
3.5 建设老年大学,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学”创造条件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老年大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终身学习”最恰当的体现。農业科研单位应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老年大学,加强与离退休干部局、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同时,建设老年大学应充分调动和使用科研院所自身资源,设立多个教学点,发动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活动,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此外,建设老年大学应根据退休人员的特点按需施教,让他们“活到老、学到老”,通过学习跟紧科技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余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真栋,孙进昌,廖勇凤.对农业科研院所离退休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
[2]韩利红.对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再使用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4(2).
[3]王技平,谷丽新.高校离退休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和途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邹宇蓉.创新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J].实践思考,2014(3).
[5]张镇,张建新,孙建国,等.退休人员社会参与度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6).
[6]丁一.小步渐进延长退休年龄适度开发高技能老年人才[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4).
[7]樊融,蔡燕,李娜,等.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幸福感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
[关键词]人力资源;农业;科研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4.036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4-00-02
我国已于1999年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有23 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公职退休人员5 700万人,占老年人数的28%。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因此,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人口趋于减少的新人口形势下,我国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发利用好离退休人员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扩大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参与度,支持离退休人员以适当方式继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手段,去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压力与挑战。
1 农业科研单位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的意义
离退休人员是我国老龄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各项事业的创业者和奠基人,是一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在他们之中绝大部分是拥有高学识、高素质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许多专家学者退休后仍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甚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年龄在70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约240万~300万人,占在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40%~50%,预计在未来9年内还将有20万~25万名老教授、老专家退休。在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核心任务的农业科研单位中,这些离退休专家在农业科研院所当前的发展进程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科研经验和社会知名度,且大部分人身体健康,本身就是一笔能够带来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相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来说具有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低、风险小、价值大、成功率高的优势。因此,农业科研单位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离退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误区
离退休工作中容易出现两类思想误区:一类来自于离退休人员本身,另一类来自于离退休管理工作者。而产生这两类思想误区的根源在于离退休人员的社会身份转换。
2.1 离退休意味着与原单位脱离,是完全休息
离退休人员在退出工作岗位后,由于社会身份的改变从而与原工作单位沟通交流的机会变少,如果管理部门与离退休人员之间再缺乏沟通联系、疏于服务和关心,亦或是组织活动不多,活动内容缺乏特色和针对性的话,则更加容易使他们产生“退休就是完全休息、彻底脱离单位,单位再也不需要自己了”的消极思想。这种错误思想所带来的失落感对退休职工的身心有极大的影响。“老年社会学”的“活动理论”就指出:力争不从社会生活中退出的老年人才能保持活力,从而对晚年生活感到满意。中国科学院下属67个院、所、中心的3 289位身心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的一个调查显示,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参与度、让其保持一定的工作状态、增加参与原单位活动的频率,能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由此可见,退休后继续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余热,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2 离退休人力资源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对其进行开发会影响年轻人的事业发展
随着经济与工业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斷缩短,科技日新月异,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老年人,使社会资源直接向年轻人倾斜而远离老年人,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离退休人员已不具有再度开发利用的价值。”甚至认为“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会抢走年轻人的岗位,不利于年轻人的发展。”抱有这样思想的人忽略了离退休专家“传、帮、带”的功能,离退休专家在科研事业中所起的“传、帮、带”作用是年轻人所不可代替的,和年轻一代在岗位分布上是错开的两个集合,很难和在职人员发生岗位冲突。
3 农业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3.1 组建离退休专家社团,利用现代化手段协助其与社会对接
在农业科研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中,许多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农业科研单位要重视和加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建设,围绕新时期国家农业及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战略目标和任务,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分级(院、所)成立专门的离退休专家组、社团。同时,农业科研单位通过建设离退休人员信息服务平台、离退休专家信息数据库和开通离退休专家咨询热线等现代化手段,对离退休专家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收集离退休专家的意见建议,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组织搭建与社会对接的平台。
3.2 分门别类,创新离退休人员发挥作用的形式
根据离退休人员的不同类型,农业科研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对于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专业水平的离退休专家,农业科研单位可根据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需求,组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老专家参加重大工程立项、重要政策制定的咨询活动,发挥他们的参谋咨询、思想库作用;延聘、返聘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组织离退休高级专家开展学术报告会,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中的“传帮带”作用;协助离退休专家社团利用其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四技服务”等活动;通过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合作,组织开展一系列如青少年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指导、著书立说等在内的“银龄活动”。此外,对于职称较低的退休人员,农业科研单位应设法发挥他们的专长,通过人才信息网等渠道为其提供信息,积极拓宽原单位以外的就业途径,或者组织其参与如老年志愿者等社会团体,为社会继续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3.3 健全管理体系,营造支持离退休人员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首先,农业科研单位要建立和健全离退休人员组织体系,成立专门的离退休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落实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农业科研单位要重视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作用,要把开发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纳入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思路、新机制。最后,农业科研单位要顺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并结合农业科研院所自身特色完善政策措施,通过制定离退休人员延聘返聘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参加重要会议制度、走访慰问和联系制度、活动中心管理制度、发挥老同志作用制度等工作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做好引导支持工作,为离退休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使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他们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3.4 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做好老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教育工作
农业科研单位应在离退休党员中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并在党支部的设立上充分考虑离退休人员的原工作单位、专业背景和工作性质,从而有助于支部成员之间的团结与相互沟通交流。同时,加强党组织与离退休党员的联系沟通,定期向他们传达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思想、路线方针等,让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时俱进。同时,农业科研单位要定期开展日常性的棋牌、书画、摄影、论文征集等活动,每逢重要节日都要做好离退休人员的走访慰问工作,以及文艺、综艺、趣味等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离退休老党员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考验,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农业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在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示范作用,组织引导他们向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讲理想、讲信念,通过回顾老一辈科研人员“山野崛伟业,草庐出俊杰”的不畏艰苦、勇攀科研高峰的先进事迹和所取得的辉煌科研成果,传承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科研精神。
3.5 建设老年大学,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学”创造条件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老年大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终身学习”最恰当的体现。農业科研单位应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老年大学,加强与离退休干部局、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同时,建设老年大学应充分调动和使用科研院所自身资源,设立多个教学点,发动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活动,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此外,建设老年大学应根据退休人员的特点按需施教,让他们“活到老、学到老”,通过学习跟紧科技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余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真栋,孙进昌,廖勇凤.对农业科研院所离退休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
[2]韩利红.对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再使用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4(2).
[3]王技平,谷丽新.高校离退休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和途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邹宇蓉.创新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J].实践思考,2014(3).
[5]张镇,张建新,孙建国,等.退休人员社会参与度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6).
[6]丁一.小步渐进延长退休年龄适度开发高技能老年人才[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4).
[7]樊融,蔡燕,李娜,等.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幸福感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