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ec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深入考察和调研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总结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具体做法,分析了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灌云县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87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安全和消费安全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所在。近年来,灌云县持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 灌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监测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对灌云县农业农村经济和谐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考核连续3a获得省农产品质量建设2等奖、1等奖、1等奖。在成绩面前也要看到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了使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得更为扎实有效,深入到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生产基地、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调研。现将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县级监管检测体系逐步健全
  灌云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灌云县对农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与管理的主要机构。中心于2003年4月获得灌云县编委批准并挂牌成立,2007年10月取得法人资质并独立运行,2009年10月通过江苏省计量认证,2013年度通过江苏省复查换证。中心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20m2,有大小仪器123台套,中心批复编制6人,在职4人,2010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200个质监站建设项目之一。中心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制定与组织协调;负责拟订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规划和配套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产品品牌认证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和信息通报;负责灌云县食用农产品的“三品一标”基地建设、认定和认证的指导服务工作。承担部、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和检验检测任务,承担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参与相应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和技术处理。中心以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工作核心,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监管能力建设为己任,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品牌市场竞争能力。中心对农产品生产企业从产地环境、生产记录、投入品档案、包装标识、基地准出、例行监测、信息发布等制度入手,加强引导和监管,并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灌云县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1.2 乡镇监管检测体系基本建立
  已在12个涉农乡镇挂牌成立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配备了部分办公设备,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站长,农技推广服务人员2名兼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并拟在每村设立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各乡镇监管站大多数都设立了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并配备了部分检测仪器,制定监管、检测等规章制度。
  1.3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农产品流通效率、质量管理、安全消费是呈正相关比率。在灌云县“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城乡联动、多元投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格局下,以伊山镇淮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向阳农贸市场为中心,以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方式为先导,以各乡镇田间批发点、集贸市场和零售经营门店为基础,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正在稳步形成。经过调研,目前灌云县有蔬菜生产基地批发点11个,蔬菜批发市场2个,经营农产品销售的大型超市3个。随着灌云县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县农委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助下,逐渐形成了一批有严格准出制度的乡镇蔬菜基地批发点。这些蔬菜基地批发点在农委大力协助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运作下,采取经纪人和客商直接交易等多种方式开展销售活动,各种农产品除销往本省外,还销往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多个省市。
  1.4 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 灌云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抓标准化示范推广。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先导,以兴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陡沟芦蒿基地、伊山镇王圩西瓜核心示范区为对象,推行农业标准化普及,大抓标准化生产示范。新建基地必须有标准。新建基地一律对生产的产品要按一品一标生产,符合标准的准许建设并向上级部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到产前有认证、产中有标准、上市可追溯的全程质量控制,同时农委还印发了农产品生产明白纸、生产操作卡、农产品生产作业标准简图、以及国家禁限用农药告知书等,规范了企业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企业生产台帐,检测记录,销售档案等,到目前为止,灌云县共有45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建立企业生产标准,和不同产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对农户实行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签订产品质量责任书、不使用禁限用农药承诺书等,强化农户自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产地准出证明、统一销售。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在灌云县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2 取得的成效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近年来灌云县农业委员会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綠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时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农委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标语、横幅及各类讲座、培训等形式,积极宣传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大力宣传,有效提高了农户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生产技术水平,形成了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认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由于工作扎实有效,灌云县连续3a获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大奖。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高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是体现一个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好坏的具体指标。灌云县农委在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监测,严厉打击农产品生产环节当中使用各类国家禁限用农药行为。灌云县全年共完成农业部监测抽检60个,合格60个,合格率100%,江苏省例行监测抽样180个,合格180个,合格率100%,连云港市例行监测抽样240个,合格240个,合格率100%,蔬菜速测抽样10437批次,抽检合格率达98.92%,定量抽样18个,合格率100%,全年灌云县无一例监测抽检部、省、市级预警通报。目标任务考核云港市首位,江苏省并列第一。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有效
  2.3.1 源头治理
  源头治理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环节,灌云县连续3a开展春、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制作、销售和使用违禁的农、兽药行为,实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等措施,定期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
  2.3.2 产地环境治理
  开展了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普查工作,摸清了农产品产地重金属分布情况,从产地环境环节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相应措施,为灌云县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3.3 生产环节技术指导
  重点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及涉农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指导与监督检查,规范投入品使用档案、生产记录、产品检测记录、产品销售记录等农业生产台帐,确保生产的每一批次产品都可溯源。
  2.3.4 基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建设
  基地生产出来的每批产品有检测、有记录,市场进入的每批产品有产地准出证明和自检合格证明是基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核心,农委加强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追溯体系制度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农产品进货查验制度,农产品索证索票制度,农贸市场日常经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执行,有效实现农产品生产,包装,储运和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跟踪,切实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2.4 农产品品牌建设稳步推进
  “三品”品牌建设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抓手,是提升效益农业主要途径,2011年灌云县人民政府出台鼓励“三品”发展相关政策(灌政发[2011]33号)文件,文件规定:企业获得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证书的,分别一次性给予0.2万元、0.5万元、1.0万元的奖励。奖励政策出台为灌云县“三品”发展夯实基础。目前灌云县“三品”品牌共计有373个,基地面积9万hm2,完成申报绿色食品品牌23个,申报认定国家级绿色食品示范企业1家,完成申报绿色食品原料企业1家。目前“三品一标”品牌申报认定以及“三品”基地认定面积在全市名列首位。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纵观灌云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现状,虽然取得的成绩斐然,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不足,与中央、省、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 千家万户的生产方式难以管理
  虽然灌云县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在稳步推进,但就灌云县而言,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绝大多数。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不便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难以执行标准化生产的农业管理,难以实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控制,直接导致监管部门投入精力巨大,也加大了宣传、农业培训管理成本,且经济效益低下,管理效果难以衡量。以典型的农药使用为例,如不进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无法控制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高残留及违禁农药的使用,则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无从谈起。
  3.2 分段式的管理模式存在漏洞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由农业、工商等部门联合组成,采用分段管理与联合管理并行的模式。农业部门主要负责规范农产品种植、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农民的培训、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等问题。工商部门主要负责农产品的销售监管任务。其中,农资产品及农药的销售由多个部门统一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看似严密,但是存在各个单位互相协调、相互补位的问题。以对农产品质量影响巨大的农药管理为例,在农药的生产环节,农业部门负责农药的登记,生产部门依照质檢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或工信委出具的批准文件组织生产,在经营环节,由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安检部门核发高危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不涉及对普通农药的经营许可。对农药管理的政出多门,导致有些事情大家一起管,有些事情没人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3.3 机构建设滞后人员、经费严重不足
  灌云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是灌云县对农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与管理的主要机构,中心批复编制6人,实有人员4人,人少事多,超负荷工作,与周边县区相比,人员严重不足,监管、检测经费严重不足,中心自成立以来,灌云县财政在13a只给予了3万元监管检测经费,而实际监管检测经费达32万元,不足部分只能从市场寻找,检测场所、仪器设备都已老化难以达到检测要求。乡镇级监管、检测机构全部由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兼任,监管手段和监管能力有限,而且农技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农业技术推广,同时还要兼顾乡镇的其它工作,根本就没有精力进行监管、监测工作,有时腾出时间来做监管工作的也是人情账!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性技术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导致工作有时无法正常开展。
  3.4 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不健全
  发达地区用系统、完整的生产技术标准控制当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以上相关部门制定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地方制定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但仍有很多农产品生产无相关标准。灌云县在这一方面起步晚,目前制定的农产品地方标准很少。没有地方标准的农产品无法推行标准化生产,也不能反映出标准化建设的成效,与灌云县农产品生产大县和比较丰富的资源特点不相适应。   4 对策与建议
  4.1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设立独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职人员和检测专职人员,在村级设立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明确各级监管和检测人员职责,落实编制人员、办公场所和日常经费,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形成监管、检测长效机制,稳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监管体系。
  4.2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推广长效低毒生物农药和统防统治减少农业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种植业以蔬菜为重点,开展蔬菜、水果、茶叶等用药专项监督抽查,严厉打击高毒农药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加大“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剂专项整治力度,强化兽药和饲料生产、使用环节监管,强化用药执法检查,完善种、养殖业档案,建立严格的产地检查和准出制度,形成监管工作常态化。
  4.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将监管、检测设备、产品检测和质量安全技能培训相关经费及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工作补助等均列入县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经费每年呈一定比例的增长。做到经费常态化、制度化管理,确保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4.4 有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不断扩大永久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比例和规模,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创建工作,严把“三品一标”认证准入门槛,严格认证程序、认证审核,提升农产品认证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大证后监管、证后抽检力度,严格执行退出机制,确保灌云县认证农产品质量。
  4.5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建立健全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制度,实现灌云县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局面。认真落实种植、养殖业生产档案记录和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应该由多个部门来联合执行,不仅对于外来的农产品,而且也要针对全部在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加快灌云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步伐,全面推广绿色农业的生产方式。
  4.6 加大培训力度
  定期开展各级监测人员的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和岗位练兵活动,加强对基层检测人员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灌云县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與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崔野韩,许学宏,陈能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力调查与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05(3):29-32.
  [2] 余昇,刘隐,刘稀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队伍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03):105-107.
  [3] 梁尧,李刚,仇建飞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3):9-14.
  [4] 梅星星,郑先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创新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4):20-24.
  [5] 刘晶晶.浅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1):82-83.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北票市林业产业化发展中政府的行为为例,提炼了该地区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作为我国林业产业化经营的1个典型案例,为我国政府制定林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政策和发展措施提供了有用范本。  关键词:政府行为;林业产业化;推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3075  1 转变地方政府的发展
摘 要:昌吉市本地蔬菜品种单一,尤其是冬季蔬菜大多数为外地蔬菜,市场、超市等流通环节要把好质量关,才能保证市民的农产品消费安全,因此强化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蔬菜;流通环节;检测;监管  中图分类号:S3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79  昌吉市是是新疆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区域,目前已被列入我区重要的农产品对外出口
摘 要: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劳动力成本特别是棉花人工采收费用的大幅度增长,棉花机械采收成为棉花产业发展必然趋势。本文对棉花采收环节中机械采收与人工采收两者的成本、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机械采收能够实现棉花生产成本的降低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棉花采收;机械;人工;效益  中图分类号:S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205  棉花生产是
摘 要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对我国足球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球要从小孩抓起,从校园开始抓起。结合当前体育和教学背景下,针对其长足发展所遇到的瓶颈,从师资短缺和政策相关问题入手,对管理模式、足球专业教师和文化推广等方面给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体教结合;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28-01  目前,中小学已经开始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要: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现今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并阐述了适宜的居住区景观环境对于老年生活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合肥本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并且从软硬质景观的构成比例的角度对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如何适应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景观空间;合肥;住宅区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80
摘 要:本文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砷和汞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土壤样品中的砷和汞进行测定,并对本次试验中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等进行分析与结果讨论。在本次实验当中,主要以体积分数35%的王水作为消解溶剂,并在设定的微波消解条件之下,通过试验结果得出,此种方法可以将土壤当中的砷和汞完全提取。通过本次试验表明,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摘 要:近年来扶贫移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众多的移民案例中,根据移民组织形式可概括为3种类型,即自发性移民、政府组织移民和企业参与移民搬迁3种类型。该文章以岢岚县宋家沟村移民为案例,在对移民农户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移民过程中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的长短、移民主体在迁移中的地位、移民集散程度、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的产业安置和移民后期开发6个方面对宋家沟村企业参与移民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
摘 要:为了探索适合本地种植的酒用高粱品种,促进当地酒用高粱的发展,2014年在黄平县进行了5个高粱新品种的展示。结果显示,泸糯8号和川糯粱1号产量较高,产量可达500kg/667m2以上。  关键词:酒用高粱;品种;展示;初报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005  高粱在黔东南州的种植历史悠久,但酒用高粱的规模种植也是近几来才兴起
摘 要:以南泥湾镇治沟造地项目灌溉方式为例,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节水灌溉模式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治沟造地;黄土丘陵沟壑区;节水灌溉;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8  概况  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密布、干旱少雨、暴雨集中,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2]。近年国家十分重
摘 要:林业的健康发展会直接关系到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健康。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林业系统之中的具体应用。文章重点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其进行分析,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提出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未来展望,为相关林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资料与理论。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