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更新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entha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百余年间,中国艺术一直处于不断追赶和模仿西方艺术的赛程中,中国艺术家直接或间接地吸收西方艺术的语言形式,却未能意识到中国艺术自身现代性转换的症结所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的二十余年间,各种山寨版的演绎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盛世。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危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当代艺术如火如荼的发展迅速冷却,而这场旷世持久的追逐赛也正式宣告终结。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使中国艺术家山寨欧美艺术的时差趋向同步,昨天有纽约大师作品的发布,今天就有宋庄艺术家的演绎。当中国当代艺术彻底补习完西方艺术的功课后,几乎所有艺术家、策展人和理论家都无法回避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当代艺术同世界当代艺术一样,进入了一个表面繁华而平庸的时代。
  我们可以在世界顶级的艺术双年展和博览会上,看到这种当代艺术趋同性的态势,无论新媒体、观念、装置、行为等世界流行的艺术手段和语言方式,被各国艺术家运用自如。作品均呈现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语言训练模式,却极度缺乏个性和激动人心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漫长的世界艺术的平庸时代已经来临。而亚洲艺术,从根本上看,尚未完成自身传统的现代性转化。中国在学习西方艺术和观念文化中,始终将西方近现代文明和艺术塑造成一种普世主义的现代性,使得西方艺术如何本土化从技术和方法论的途径看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从哲学和思想层面上却成为一个伪命题,致使许多国内学者始终以西方艺术的先进性来评定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和优劣程度,但并非所有人都处于这种盲从状态。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些中国和东亚的艺术家及理论家试图从东方文脉中,探寻现代美学转型的途径,但由于形式主义和文化身份主义的局限,始终未能呈现有系统的认识和语言模式。在新的世纪中,面对平庸时代的来临,中国传统文明的现代性转型,成为了中国当代藝术界无法回避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脉的现代性转化
  理想举步维艰,中国的文化根基到底源自何处,现代性转化又依靠怎样的路径?中国30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主要借用西方的艺术观念和语言形式来表达中国本土的艺术主题和内容,专注与欧美及世界艺术的接轨与追逐。而接下来中国当代艺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与传统接轨。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改造,使其与中国传统语言形式具有某种脉络上的联系,同时又符合当下中国人存在状况的自我表达及其美学诉求。20世纪新儒学的代表熊十力、章太炎和牟宗三等人,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与推进。中国近代画坛的重要艺术家黄宾虹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现代化改造,已经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脉现代性转型的方向。即融合西方文化,并不是关注其具体的概念和形式,参照西方的问题和文化脉络,从而推翻西方艺术的语法和艺术语言的基本定义,最终从中国概念中重新阐释和进行形式改造。
  中国艺术传统的核心观念是“自然”,与西方哲学和艺术对自然观的定义不同,自然从未成为与人类相对的客体。中国哲学和文化艺术中,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天然合一”的状态,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其本质就是自然。在这一自然观念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得以确立,儒、释、道以自然观为依托从而形成的所有精神实践,具有相似和趋同性,如儒家的中和,禅宗的空寂,道家的清虚。由于自然观的确立,使得中国绘画山水花鸟的创作均以自然物为题材。在观念上“道法自然”,从图像上“似与不似”,从技术上“心师造化”,并以书写性和心性的修炼,接近精神上的物我交融状态。这种心性的修炼从中古汉唐的“自然”转向宋元时代赵孟頫以及元四家的“本然”状态,形成一种既不消极避世亦不积极入世的淡然处之的平和状态。禅宗将宇宙观作为一种“心”的现象,将自然转化为以“心”为本体的心性观。这一观念自唐宋时期进入绘画、书法和诗歌的艺术创作,形成中国美学精神中的“逸”与“气韵”。
  从某种意义上看,宋代以后的哲学更注重讨论个体的心性修炼,很少涉及道家的自然观,这种心性论实质是一种主体论,宋明理学的知行合一在书法、绘画和诗歌的艺术体系中,呈现为对山水花鸟等自然类像表现的自性观。而这样的美学观在中国晚清至民国时期出现断裂,进入了构图的形式主义改造以及自然题材的世俗化。而20世纪初,受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的冲击,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主义改造,主要侧重以西方现代性艺术语言为依托的语言形式风格改造,脱离了中国传统语言心性论和自然观的思想结构及其美学观念,未能在中国思想和语言内部深化和解决艺术现代性的转换,仅仅建立在形式的改造,而非内在的现代性转化。那么,在面对自然与现代性的问题上,中国艺术如何脱离对自然体系的借助,从而转向更高层次的主观形式?是中国艺术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质性课题。
  从某种角度看,20世纪中期,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和日本的现代书法,可以为我们提供现代性方向的某种启示。日本井上有一的现代书法,美国马克·罗斯科的色域绘画,约翰·凯奇的偶发艺术,以及莱因哈特、马克·托比和马斯登对线条的运用等,更接近中国艺术的现代性方向。从这一角度看,经过20世纪东西文化的融合,以及西方后工业社会对自然的认识,生态哲学孕育而生,中国的自然宇宙观和心性论扩展至全球性的视野,中国和亚洲的传统价值观不再局限于东方主义的讨论范畴,在自然现代性的问题上,东西方的思想观念与探寻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殊途同归。
  二、自然现代性的艺术实践
  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30年,仍有一些艺术家坚持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的现代性转化与实践。如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自成体系的艺术实践:中国“实验水墨”的代表人物张羽的《灵光》《指印》《水,墨》《上墨》《上茶》《上水》等系列作品:徐冰持续多年对“文字”的关注及探讨不同地域文化沟通方式的系列作品,均呈现了这些艺术家从新视角和媒介,不同程度上推进中国传统艺术文脉的现代性转化的文化自觉。
  谢德庆在21年里做了6次行为表演,具有非常明晰的体系及其连贯性,他的《五个一年》与《一个十三年》的艺术作品,堪称是当代艺术界的经典案例。谢德庆用一年时间,将自己囚禁在木笼里:一年期间,坚持每天每隔一小时打一次卡:一年不进入人造庇护空间;一年和艺术家琳达·莫塔诺,在腰间用一条8英尺长的绳子绑在一起,但相互不接触;一年不做艺术。谢德庆通过挑战自然生命体的极端行为,用一种极度讲究控制和意志力的方式和近乎苦修的重复性行为,来建构他的艺术世界。   谢德庆的作品具有一种广义的时间观。在他看来,人生即是对生命的消耗,人与人的不同生命经历,从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无非是消耗的方式不同。他的《五个一年》的作品,任凭时间流逝,沉默地表述着徒劳的无意义或将被艺术掏空。他的作品迫使我们联想到自身的现实生活,类似西西弗斯的寓言,表达着存在的荒谬。谢德庆的作品正是杜尚所主张的,一个人对艺术乃至生命的“立场”,才是最重要的。谢德庆的行为艺术影响了中国大陆的一批艺术家,许多圆明园和东村的艺术家:张洹、苍鑫、马六明、朱冥等人,通过身体和苦修的方式,表达生存边缘的处境。而与谢德庆的艺术相比,大多数作品却显得软弱与无意义。
  谢德庆的作品观念与中国早期的自然观以及先秦儒家的“天命之谓性”观念,具有某种关联和暗合,即将自我的性命视作自然的内化,以及心性与自然一致的“道”之秩序。并用一种脱离自然类像的更加高层次的主观形式,探索中国传统美学观的現代性转化。2000年1月1日,谢德庆刚好50岁,他完成了其耗时13年的作品《不发表》(1986—1999),他总结道:“我让我自己活着,活过了1999年12月31日。”
  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张羽为核心的“实验水墨”艺术群体,开启了中国水墨的现代主义艺术实践。他们将语言的重点放在笔墨,借助表现主义的语言和抽象的结构,探索笔墨本身的美学诉求,构建起相对的笔墨自治,形成一种与现代诗性对应的笔势和墨迹。在此期间,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如阎秉会、王天德、张浩、刘子建、魏青吉等人,但这一现代水墨的艺术实践,在上世纪90年代末逐渐式微,唯有张羽的《指印》,仍具有某种潜在的能量。
  《指印》是张羽的转型,他用手蘸水在纸上按压,形成无数凸凹的指印痕迹。他试图回到物性本身,弃用毛笔媒介,用减法的方式,回归到一种个人的纯粹性,以此重构一种语言方式,既类似现代主义的观念艺术,又与禅宗意念的思想暗合。将绘画与象的关系,转化为媒介的物性之间的一种自然状态。《指印》消解掉了绘画性、笔触与墨线的关系,包括内涵更多的信息:行为、身体、时间、覆盖、物质、空间、过程、痕迹等。指印通过多层的按压和重复性行为,达到一种修行的状态。构建了意念和行为互文的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语言。自《指印》后,张羽又相继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水,墨》《上墨》《上茶》《上水》,这些作品具有完整的脉络体系,标志着张羽将水墨试验的重心转向了物质“媒介的自足性”建构。
  张羽的《水>墨》《上墨》等装置作品,将近万张宣纸叠放在亚克力制作的透明箱内,然后向箱内注入水和墨的混合液,使近万张宣纸被水墨浸染。作品使主体行为和意念抽离于物性的互渗之外,使作品的整个发生过程处于自然媒介物性之间的一种自足关系。《上茶》将几十只碗放置在多层的大幅宣纸上,间隔多次向碗内注入茶水,使茶水每次都外溢于碗外,在宣纸上留下印迹,等茶水蒸发后,再次注入。多次反复后,宣纸上留下了多层的痕迹,碗壁上也出现了多层的茶渍痕迹。张羽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物“茶”,替换了水墨中固定的物质媒介“墨”,切断了水墨在传统文化中的程式化联想,用一种零度主体的方式,开启了“心物”关系的意念对话。
  近期,张羽在五台山上实施的《上水——张羽的五台山方式》大型装置、行为、影像作品,将上万只碗摆放在五台山上,将作品置于大自然广阔的空间内,取山中溪水向碗中注入,多次蒸发,不断往复。张羽在指印中剔除了“毛笔”媒介,在后期作品中剔除了“墨”媒介,最终保留了水。他利用水的流动性、渗透性、吸收性、蒸发性构成了一种核心的循环机制,使物质与自然通过水的蒸发展开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韵生动”在此转化为一种物化的过程,具有某种现代性的诗性特征。
  张羽的作品,实质上在探寻物质作为表达所传递的精神呈现,这种艺术形式已经超越了水墨的认识范畴。作为艺术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力图更接近纯粹的精神层面,在一种物质的存在与生发,人与物质的同构以及人的切身感受,人对宇宙和物的认知等无形关系中,建立某种联系。张羽试图用一种纯化的物质特性,探寻中国传统文脉中的“自在状态”,这一视野受到了日本“物派”的启示。正如张羽的自述:“我在想一件作品如何用自然的原料,通过自然的媒介、自然的方式、自然的行为转换成艺术的表达,呈现出来自然的一种认识。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该具备走向极限的思考能力”。
  上世纪80年代,徐冰历时4年多制作了他的成名作《天书》,艺术家手工刻制四千余个活字版,编排了看似好像汉字的伪文字系统。印刷在各种册页和卷轴上展出,这些伪文字失去了交流的功能,作品呈现出当代性的特征,在严肃和庄重的形式下没有任何意义。此后徐冰的许多作品都围绕着语言交流与文化错位的议题展开。《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两只身上印满伪文字的种猪在展厅中生活和交配:《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徐冰自创的“徐氏新英文书法”,将中英文用书写的构成方式进行转换和游戏;《地书》——徐冰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可识别的符号和标示,制作成可以阅读和沟通的非文字性交流系统。仅依靠图形、符号、叙述、沟通,试图构建“巴别塔”的神话。纵观徐冰的艺术创作脉络,我们可以看到其作品中持续着的连贯性和一以贯之的执着。对于从事非架上绘画的艺术家,这种持续几十年对于文字主题的创作与创新,是非常可贵的。众所周知,无论从事行为、影像或装置的当代艺术家,几乎都无法实现不同时期作品的连贯性。徐冰的作品尽管也遭到了艺术界的许多质疑,而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徐冰的艺术创作,具有潜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重新解释以及艺术语言呈现方式的更新。
  小结
  无论是张羽“试验水墨”的现代转型,还是谢德庆的行为艺术实践,亦或徐冰围绕文字议题展开的艺术创作,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些中国艺术家艺术创作中的文化自觉。他们在彷徨与坚守中,不断摆脱传统艺术表达方式和西方艺术语言的模板,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内部作出现代性转型的探寻。张羽走了一条不断“去文人化”的道路,逐渐将意念主体的行为退出,构建起一个意念不在场的主体空无的装置,与禅宗式的“空无”暗合。谢德庆同样选择了重复性的行为修炼和不断挑战原有生命存在边界的方式,来感知生命原初状态中“空无”的境界,呈现了现代性的一种空无而自足的诗性。徐冰对中国汉字进行解构,以持续连贯的创作脉络,展现了艺术家对语言交流与文化错位的深刻思考,在其制造的熟悉而又无法识别的文字场域中,人们的惯性思维被打破,曾经深信不疑的文化系统均化为无意义的指涉。
  上述艺术家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生活在后工业社会和电子信息时代的当代人,中国传统的“意念”所追求的某种情境中物我两忘的交融状态,已经难以实现。“意念”迫切需要从当代虚无的精神总体中剥离出来,实现独立的、更加自由而纯粹的存在状态。这样的感知和追求,正是现代哲学和现代艺术的方向。当代艺术的核心强调精神美学上的前卫性,而前卫艺术的实质并非给予大众精神上的希望,它展现的恰恰是难以救赎的世界与无意义的现实。当代艺术追求的是“事物本来是其所是”,通过艺术使大众感受到世界和自我存在的真实性。进入21世纪初,世界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平庸的时代,而中国当代艺术仍处于一个未完成的敞开状态。它的观念和艺术的呈现方式具有诸多的可能性。中国及亚洲的艺术迫切需要从传统中,进行现代性的转换,梳理出各自文化历史脉络中的可传承途径,在新时代语境下,对其进行概念解释的更新以及形式的重新改造。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艺术家已经从不同层面上,不断尝试当代艺术前卫性的探索,虽未能呈现系统的整体认知及成熟的艺术语言模式,但个别艺术家的实践,已经开启了他们对自然现代性的思考。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19日,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隆重开幕。这是国内首个以表演艺术为主题的大型雕塑展览,展览题为“凝固的旋律”,旨在以雕塑的形式和载体演绎与之情理相通的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展览汇集了国内外112位艺术家的150件优秀作品,是对目前雕塑界表演艺术题材创作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示。展品除了一部分陈设在水下展厅,还首度在剧院公共空
摘 要: 本文围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动物学》教学改革,提出地方性高校《动物学》课程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动物学学科知识基础以外,还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识图能力,一定的动物学研究创新意识及能力,并对能力培养的具体方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动物学》 学生能力培养模块    地方性高校的生源、学生发展前景等实际情况决定了培养目标必须突
摘要: 在新课程中,美育应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以期更好地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好似细雨浣花,则天下一片胭脂红。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学 美育 高素质人才    汉代刘向曾说:“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这里面包含了古代人们的一个重要审美观念,即重视人的素质的美。王国维也曾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
摘要: 本文采用美国犹太裔女性主义者贝蒂·弗里丹的理论,对贝娄小说《赫索格》中抗争“女性的奥秘”的波琳娜与马德琳两位犹太女性进行了女性主义解读,表现了贝娄对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中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两性关系等问题的认识,揭示了他对女权主义激进分子的强烈贬谪。  关键词: 《赫索格》 “女性的奥秘” 女权主义 激进分子 犹太女性    导言    索尔·贝娄(1915-2005),是著名的美国犹太
摘 要: 现代企业除了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外,还需要毕业生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将来面对的企业,大部分是日资企业或者是与日资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日本的企业文化比较独特,学生接触机会不多,了解渠道相对稀缺,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结合日本文化、商务礼仪,从细节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商务会话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职业素质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知识的接受器,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征,好奇、好动,教师应因势利导。因此,在生物课堂上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    1.将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化是课改形势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教学的必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政府公共管理的传统治理结构和制度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诉求。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以区域公共管理的视野审视中部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竞争秩序,符合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潮流,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地方政府竞争;中部崛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6-00
引言  “建盏”是由我国宋代著名的民窑“建窑”烧造的一种铁胎黑釉茶盏。其承载的宋代美学与宋茶文化及其独特的烧制技艺,不仅得到当时以宋徽宗为代表的国人的偏爱,其影响力更是波及海外,可谓是宋代闽北瓷坛脱颖而出享誉中外的一匹“黑马”。建盏在不同烧制技术下产生的“窑变”奇妙丰富,那是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而自然形成的结晶釉。由于建盏坯土中氧化铁含量特别高,坯体在窑炉高温中易于变化,难以
摘要: 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宿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创建良好的公寓文化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成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期调研,同时结合公寓建设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制定出了“五进公寓”的活动方案。本文即对“五进公寓”活动的意义和做法作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寓文化建设 “五进公寓”    大学生宿舍是
摘要: 对于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VB程序设计教学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本文作者在实践教学中探索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人性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中职学校 VB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近年来,中职学校大多是“分流生”(即未能被高中录取或没参加升学考试的初中学生),其特点是基础薄弱,成绩比较差,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