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日常生活必备的写作能力,这就需要语文写作教学与生活接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关注生活中寻求作文教学新的生机并在感悟生活中达到“我手写我口”的境界,最终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就此探讨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1.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概述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省自主性命题作文的不断推广,当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的命题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然后正是由于当前形势对语文作文的格式不再做严格的要求,导致了一些高中的语文教师不再重视日常的语文作文教学,或是随便找材料让学生自己命题写作,或是随便布置一篇作文,不再做任何的指导。正是因为不够重视语文作文教学,导致高中学生为写作而写作,未完成任务而写作,因此,笔者认为,应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注重对学生命题立意的引导。
2.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首先,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语常说:兴趣是学生做好的导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思考。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看待生活琐事的角度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都可以写出自己独立的看法。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中相关讨论各自的观点,从而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拓宽自己的认知面。
其次,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从应对高考命题的作文的角度来讲,由于命题作文的材料大部分都取自生活,加强日常的写作锻炼,将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各种各样的文体形式予以展现,可以提升学生准备表达心中思想的能力,从而从容的应对高考作文。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生活中的作文写作,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多个层次的思考,有助于激励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写作素材。
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当语文教师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写作相结合,结果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整个班级学生都开始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并抒发自己的观点。
A班一直都是某学校语文成绩最差的一个班级,班内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大多学生的数理化成绩比较理想,而语文成绩最高的学生作文成绩也只是刚过及格线。不过学校换来一位语文老师后A班作文成绩明显提升,这主要源于作文教师的积极的引导,并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第一堂课时,学生并不在意新老师的到来,依然在地下窃窃私语,直到老师开口问道:同学们,课余时间你们都主要干什么,对什么最有兴趣?此时,教室里也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开始各抒己见,有喜欢NBA的,喜欢足球的,喜欢上网的,喜欢打游戏的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直到后来班级已经形成了几派,争论什么样的业余生活更有意义更能缓解学生的压力。课上,当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时,突然有两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打打闹闹。甚至有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学生也开始发表意见:打篮球让我更加自信,更加快乐,科比是我的偶像,他教我做事要坚持到底。看到学生这么积极的讨论,语文老师并没有打断,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们结合实例进行讨论。直到快下课时,语文教师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希望大家在课下将自己本堂课讨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实例、主要说理依据整理成一片小作文,然后下堂课我们投票决定哪项兴趣最有意义。同时,A班语文教师还对学生的作文予以点评,委婉的告诉学生怎么论述会让文章更加有说理性,什么样的事例可能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更大的证明作用。这样一来,通过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A班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抒发自己的观点,课下也积极写作、整理案例等,短短一学期内,A班学生的作文成绩显著提升。因此,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得出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生活化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能力。
4.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4.1作文教学应更加关注生活
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对于写作来讲,道理也是同样的。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当中的素材,才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讲,从而使其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作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的一些细节,结合学生的其他实践课程来启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可以自主的投入作文写作训练中,从而切实提升学生运用实例、理论来分析现实事件的能力。
4.2变课堂作文为生活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模拟应试作文的形式,将课堂写作转变为课下写作,不再限制学生们的写作时间、写作地点、篇幅、数量等等。同时,作为作文老师,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作文写作,引导学生对生活材料的积累总结,发展多种文体的写作训练。总而言之,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应从课堂做起,更要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进行思考,进行创作,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 结语
对于我国当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创造学生自己写作的氛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写作空间,不去做严格的限制。作为语文作文教师,则应该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发觉学生日常生活的兴趣点,注重关心学生课堂之外的其他生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笔写作。
参考文献:
[1]林占东.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
[2]陈俊江.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
[3]宁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三点体会[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1.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概述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省自主性命题作文的不断推广,当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的命题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然后正是由于当前形势对语文作文的格式不再做严格的要求,导致了一些高中的语文教师不再重视日常的语文作文教学,或是随便找材料让学生自己命题写作,或是随便布置一篇作文,不再做任何的指导。正是因为不够重视语文作文教学,导致高中学生为写作而写作,未完成任务而写作,因此,笔者认为,应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注重对学生命题立意的引导。
2.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首先,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语常说:兴趣是学生做好的导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思考。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看待生活琐事的角度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都可以写出自己独立的看法。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中相关讨论各自的观点,从而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拓宽自己的认知面。
其次,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从应对高考命题的作文的角度来讲,由于命题作文的材料大部分都取自生活,加强日常的写作锻炼,将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各种各样的文体形式予以展现,可以提升学生准备表达心中思想的能力,从而从容的应对高考作文。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生活中的作文写作,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多个层次的思考,有助于激励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写作素材。
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当语文教师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写作相结合,结果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整个班级学生都开始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并抒发自己的观点。
A班一直都是某学校语文成绩最差的一个班级,班内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大多学生的数理化成绩比较理想,而语文成绩最高的学生作文成绩也只是刚过及格线。不过学校换来一位语文老师后A班作文成绩明显提升,这主要源于作文教师的积极的引导,并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第一堂课时,学生并不在意新老师的到来,依然在地下窃窃私语,直到老师开口问道:同学们,课余时间你们都主要干什么,对什么最有兴趣?此时,教室里也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开始各抒己见,有喜欢NBA的,喜欢足球的,喜欢上网的,喜欢打游戏的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直到后来班级已经形成了几派,争论什么样的业余生活更有意义更能缓解学生的压力。课上,当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时,突然有两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打打闹闹。甚至有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学生也开始发表意见:打篮球让我更加自信,更加快乐,科比是我的偶像,他教我做事要坚持到底。看到学生这么积极的讨论,语文老师并没有打断,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们结合实例进行讨论。直到快下课时,语文教师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希望大家在课下将自己本堂课讨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实例、主要说理依据整理成一片小作文,然后下堂课我们投票决定哪项兴趣最有意义。同时,A班语文教师还对学生的作文予以点评,委婉的告诉学生怎么论述会让文章更加有说理性,什么样的事例可能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更大的证明作用。这样一来,通过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A班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抒发自己的观点,课下也积极写作、整理案例等,短短一学期内,A班学生的作文成绩显著提升。因此,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得出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生活化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能力。
4.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4.1作文教学应更加关注生活
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对于写作来讲,道理也是同样的。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当中的素材,才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讲,从而使其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作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的一些细节,结合学生的其他实践课程来启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可以自主的投入作文写作训练中,从而切实提升学生运用实例、理论来分析现实事件的能力。
4.2变课堂作文为生活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模拟应试作文的形式,将课堂写作转变为课下写作,不再限制学生们的写作时间、写作地点、篇幅、数量等等。同时,作为作文老师,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作文写作,引导学生对生活材料的积累总结,发展多种文体的写作训练。总而言之,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应从课堂做起,更要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进行思考,进行创作,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 结语
对于我国当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创造学生自己写作的氛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写作空间,不去做严格的限制。作为语文作文教师,则应该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发觉学生日常生活的兴趣点,注重关心学生课堂之外的其他生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笔写作。
参考文献:
[1]林占东.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
[2]陈俊江.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
[3]宁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三点体会[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