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但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有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浅谈了几种教学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基础科学课程,他要求教师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样具有辅助性作用。由积累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课的教学策略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
1.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果教学内容跟着课本走,内容过于简单,知识面窄,重复性多。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法过程中,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简单的知识内容我则采取了自学和学生独立制作的方法,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学生讲,辅助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在最后的作品展示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并能通过观看其他优秀作品找到完善之法。对学生作品,应多鼓励、欣赏、赞扬学,让学生体验成功感。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探究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excel时,学生对于excel基本操作,如,计算、排序,图标等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轻松完成。但是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汇总及分析),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3.创设和谐氛围,推进分层教学
因为县级中学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较好,有的学生基础很差,基础好的学生,在老师还没讲完时就会操作了,而基础差的学生总是害怕操作,不愿意动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于是,根据学生实际,每班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基础好的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4.利用发散思维,创新教学方式
很多计算机知识看上去比较呆板,但实际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是一门高速发展的学科,创新是其改革和前进的灵魂。在实际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因为创造始于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实践教学中,教师进行引导时需注意启发学生的辩证创造思维,保持思维的求真性与相对性,启发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在实践练习中,尽量不要使用相同的题目,可以提供范围框架,让学生自己想象发挥,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使用word进行书目设计,页眉页脚和版式版花,都应由学生自行决定。计算机教师应将教学活动当作文化的渗透与熏陶,使学生自觉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予以肯定,鼓励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向新的角度思考,学以创新,学以致用。计算机教学,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生力军,激励他们发挥潜在的创造力。
5.评价课堂信息,培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随着通信技术的推广和网络的普及,信息量和信息内容骤然增加,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虚假的信息、不健康的黄色垃圾等,都已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现实问题。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信息,客观评价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反映于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教师可通过网络课程,或以网络热门事件为背景,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习之余,谈谈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信息,去伪存真,辨别信息的对错,做到未经证实的信息不激进、不盲目跟风,客观冷静地看待事件的发展,以逐步形成理解、评价信息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使用信息,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小利.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1期
[2]崔丽娟.由一堂高中信息技术课引发的沉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3期
[3]王吉五.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1年06期
[4]仲勇.“乱”而不散 收放自如——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复习课[J].中小学电教,2011年06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基础科学课程,他要求教师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样具有辅助性作用。由积累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课的教学策略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
1.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果教学内容跟着课本走,内容过于简单,知识面窄,重复性多。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法过程中,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简单的知识内容我则采取了自学和学生独立制作的方法,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学生讲,辅助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在最后的作品展示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并能通过观看其他优秀作品找到完善之法。对学生作品,应多鼓励、欣赏、赞扬学,让学生体验成功感。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探究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excel时,学生对于excel基本操作,如,计算、排序,图标等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轻松完成。但是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汇总及分析),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3.创设和谐氛围,推进分层教学
因为县级中学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较好,有的学生基础很差,基础好的学生,在老师还没讲完时就会操作了,而基础差的学生总是害怕操作,不愿意动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于是,根据学生实际,每班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基础好的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4.利用发散思维,创新教学方式
很多计算机知识看上去比较呆板,但实际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是一门高速发展的学科,创新是其改革和前进的灵魂。在实际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因为创造始于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实践教学中,教师进行引导时需注意启发学生的辩证创造思维,保持思维的求真性与相对性,启发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在实践练习中,尽量不要使用相同的题目,可以提供范围框架,让学生自己想象发挥,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使用word进行书目设计,页眉页脚和版式版花,都应由学生自行决定。计算机教师应将教学活动当作文化的渗透与熏陶,使学生自觉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予以肯定,鼓励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向新的角度思考,学以创新,学以致用。计算机教学,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生力军,激励他们发挥潜在的创造力。
5.评价课堂信息,培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随着通信技术的推广和网络的普及,信息量和信息内容骤然增加,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虚假的信息、不健康的黄色垃圾等,都已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现实问题。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信息,客观评价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反映于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教师可通过网络课程,或以网络热门事件为背景,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习之余,谈谈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信息,去伪存真,辨别信息的对错,做到未经证实的信息不激进、不盲目跟风,客观冷静地看待事件的发展,以逐步形成理解、评价信息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使用信息,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小利.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1期
[2]崔丽娟.由一堂高中信息技术课引发的沉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3期
[3]王吉五.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1年06期
[4]仲勇.“乱”而不散 收放自如——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复习课[J].中小学电教,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