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当今的形势下,“移动学习”对于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索移动学习的实际应用方式,对提高青少年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做出了相应指导。
关键词:移动学习 青少年 媒介素养教育
1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
媒介素养,指的是在我们接触现代媒体时,具有的对其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的思辨、反应能力。在媒介素养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指导下,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大众传媒,并且能够建设性的使用这些资源,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具备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进而在媒介资源的协助下实现自我的完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公民,然而在系统化、常规性的教育中却少有媒介素养的课程。
我国当前的媒介教育以单一媒体为主,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传媒化进程的主要形式。早在1987年代,我国一些儿童电影工作者发起“电影课实验”。实验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截止2007年,全国范围内的26个省市自治区的32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相继进行了这一实验,其中超过600000的青少年学生享受了快乐电影教育,其中涉及到了超过240000部的优秀电影,他们分别出品于112年来的30多个国家。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的“电影课实验”实施情况是:每学期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励志电影两部,深受学生欢迎。我国的“电影课实验”在促进媒介教育的举措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总之,我国青少年媒介教育整体现状如下:城市青少年媒介素养较高、媒介素养教育机会多,但农村青少年接触媒介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青少年,其接受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少之有少,城市和农村的媒介分布产生严重的不均等现象,影响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对新媒体感兴趣,大部分拥有手机,会上网聊天搜索信息等,但对于新媒体的利用上仅停留在娱乐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全面性,对信媒介的运用上存在严重的片面性;整体来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我们国家整体上缺乏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忽视媒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影响。
由此,移动学习无疑是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策略。
2 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其特征
移动计算技术(mobile computing)的快速繁荣,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从技术角度看,移动学习通过IA设备能够进行数字化学习,这些IA设备包括Palms、数字蜂窝电话或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等。移动学习指的是运用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突破了时间地点的局限,这种移动计算设备一定要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同时能够让师生间进行双向的交流。
移动学习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移动学习,特殊之处就在于“移动”二字,除具有数字化学习特点外,还有其举世无双的“移动性”。即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如电脑桌或书桌前)的束缚进行各种方式的学习,以便更好的达到学习目的。无论是科研人员、教师,还是经理、公司职员,学习的主体都是移动的。比如,在对陕西省第四十八中学生的采访中,就有同学表示,现在在学习当中,当碰到不懂的问题,或疑惑的知识点时,他们慢慢的倾向于利用手机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其次,节省时间,学习效率高。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进入了“快餐化时代”。而移动学习,为学习者节省了不少时间。当我们在学习或在对知识的运用中,需要尽快补充知识库,不使工作或学习受阻时,移动学习,可以只凭一部可以连接上网的手机就帮学习者解决问题。不用花大量时间翻阅书籍,不用专门去找老师求教,不用找台电脑。这不但节省时间,学习效率也高。再次,数字化学习是移动学习的基石,是对数字化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它和普通的学习不一样。在实现方式上,移动学习依靠的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即移动互连技术;采用的是小型化的移动计算设备,能够携带,设备体积小、比较轻,携带很方便;具有无线性(wireless),即设备不用连线;具有移动性(mobility),就是说使用者在移动时使用效果也不错。通过对一些学者、技术人员的研究进行分析可知,目前支持移动学习的IA设备主要是指WAP蜂窝电话、PDA和混合设备。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推动下,以当下的技术设备为基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新型设备产生,为移动学习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使移动学习更加具有广泛性。
3 “移动学习”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移动学习凭借他的众多优势,必将给学习产业上注入新的力量,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此外,我们还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它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它不是万能,书本和课堂学习不会因为它的出现而消失,它作为其它学习方式的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由上而下纵深型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重视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教育。开设专门课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设置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并辅以移动学习的应用。如:初中阶段,学习运用移动设备(主要是网络,手机)进行相关学习交流。帮助学生对媒介进行辨识,帮助青少年驱散媒体带来的恐惧。学会管理自己的媒介使用情况。高中阶段:培养对媒介的解读和应用能力,懂得批判性的认知,关心国计民生等时事新闻,关注全球和公民意识问题。
3.2 合作型网络学习 合作型学习指一些能力大小有差异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一起学习。经过不断探索,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方式效率非常好,在学习成绩大规模改善的同时,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对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移动学习的合作学习具有跨时空、跨地域的特征,这样虽然学生所在地域不一样,但是在移动设备的协助下能够一起讨论某个学习主题,与普通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并且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上的意义非常大。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的形式,让青少年在集体思维下对媒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3.3 互动性学习模式,对大众媒介进行讨论学习 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移动设备的性能和广泛的交互性给青少年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带来了许多好处,在相同移动设备的协助下,青少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共享数据与信息。例如:青少年学生可通过手机短信、移动日志、E—mail等进行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
3.4 自主性学习,培养自我对媒介的判断能力 青少年的自主性学习体现在个体目标明确,自觉设立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己掌握学习进程,自己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思考,保证实现学习目标。在移动学习环境中,老师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无线网络链接或下载的方式,在自己的移动设备里储存相关的学习资源,可随时随地的稳固和领会这些知识,并对其进行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从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个性学习与情境学习。
3.5 选择性学习,培养青少年对媒介内容的正确抉择能力 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内容,更好的获得和理解信息,很多信息可依据自身需求来分类、整理、加工和改造。在移动学习环境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通过手机、PDA、Post—PC等无线数据双向传送方式来访问数字化资源、获取可视化知识、开展信息检索、拓展与提炼思维,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3.6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育软件开发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移动设备的功能不断增加,可支持FlashMP4等多媒体,这样能够实现一种多媒体互动学习效果,这与微机学习软件很像。但因为不少的微机软件是以微机屏幕为基础的,所以在移植到移动设备上时,都得再合理的修改一下显示程序。基于手机的学习,应该是短平快的短暂间隔学习。所以手机学习软件应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使学习者能够用比较少的学习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进行多媒体互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文松.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8.(02):37-42.
[2]何向阳,彭凤.移动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6期(23-28).
[3]郭堂瑞.关于高校发展移动学习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0期.
基金项目:
陕西省“十一五”教育科学2010年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突发事件的风险化解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11XK011):关中青少年危机应对之媒介素养研究。
关键词:移动学习 青少年 媒介素养教育
1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
媒介素养,指的是在我们接触现代媒体时,具有的对其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的思辨、反应能力。在媒介素养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指导下,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大众传媒,并且能够建设性的使用这些资源,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具备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进而在媒介资源的协助下实现自我的完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公民,然而在系统化、常规性的教育中却少有媒介素养的课程。
我国当前的媒介教育以单一媒体为主,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传媒化进程的主要形式。早在1987年代,我国一些儿童电影工作者发起“电影课实验”。实验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截止2007年,全国范围内的26个省市自治区的32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相继进行了这一实验,其中超过600000的青少年学生享受了快乐电影教育,其中涉及到了超过240000部的优秀电影,他们分别出品于112年来的30多个国家。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的“电影课实验”实施情况是:每学期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励志电影两部,深受学生欢迎。我国的“电影课实验”在促进媒介教育的举措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总之,我国青少年媒介教育整体现状如下:城市青少年媒介素养较高、媒介素养教育机会多,但农村青少年接触媒介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青少年,其接受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少之有少,城市和农村的媒介分布产生严重的不均等现象,影响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对新媒体感兴趣,大部分拥有手机,会上网聊天搜索信息等,但对于新媒体的利用上仅停留在娱乐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全面性,对信媒介的运用上存在严重的片面性;整体来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我们国家整体上缺乏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忽视媒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影响。
由此,移动学习无疑是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策略。
2 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其特征
移动计算技术(mobile computing)的快速繁荣,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从技术角度看,移动学习通过IA设备能够进行数字化学习,这些IA设备包括Palms、数字蜂窝电话或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等。移动学习指的是运用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突破了时间地点的局限,这种移动计算设备一定要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同时能够让师生间进行双向的交流。
移动学习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移动学习,特殊之处就在于“移动”二字,除具有数字化学习特点外,还有其举世无双的“移动性”。即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如电脑桌或书桌前)的束缚进行各种方式的学习,以便更好的达到学习目的。无论是科研人员、教师,还是经理、公司职员,学习的主体都是移动的。比如,在对陕西省第四十八中学生的采访中,就有同学表示,现在在学习当中,当碰到不懂的问题,或疑惑的知识点时,他们慢慢的倾向于利用手机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其次,节省时间,学习效率高。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进入了“快餐化时代”。而移动学习,为学习者节省了不少时间。当我们在学习或在对知识的运用中,需要尽快补充知识库,不使工作或学习受阻时,移动学习,可以只凭一部可以连接上网的手机就帮学习者解决问题。不用花大量时间翻阅书籍,不用专门去找老师求教,不用找台电脑。这不但节省时间,学习效率也高。再次,数字化学习是移动学习的基石,是对数字化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它和普通的学习不一样。在实现方式上,移动学习依靠的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即移动互连技术;采用的是小型化的移动计算设备,能够携带,设备体积小、比较轻,携带很方便;具有无线性(wireless),即设备不用连线;具有移动性(mobility),就是说使用者在移动时使用效果也不错。通过对一些学者、技术人员的研究进行分析可知,目前支持移动学习的IA设备主要是指WAP蜂窝电话、PDA和混合设备。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推动下,以当下的技术设备为基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新型设备产生,为移动学习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使移动学习更加具有广泛性。
3 “移动学习”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移动学习凭借他的众多优势,必将给学习产业上注入新的力量,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此外,我们还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它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它不是万能,书本和课堂学习不会因为它的出现而消失,它作为其它学习方式的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由上而下纵深型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重视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教育。开设专门课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设置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并辅以移动学习的应用。如:初中阶段,学习运用移动设备(主要是网络,手机)进行相关学习交流。帮助学生对媒介进行辨识,帮助青少年驱散媒体带来的恐惧。学会管理自己的媒介使用情况。高中阶段:培养对媒介的解读和应用能力,懂得批判性的认知,关心国计民生等时事新闻,关注全球和公民意识问题。
3.2 合作型网络学习 合作型学习指一些能力大小有差异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一起学习。经过不断探索,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方式效率非常好,在学习成绩大规模改善的同时,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对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移动学习的合作学习具有跨时空、跨地域的特征,这样虽然学生所在地域不一样,但是在移动设备的协助下能够一起讨论某个学习主题,与普通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并且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上的意义非常大。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的形式,让青少年在集体思维下对媒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3.3 互动性学习模式,对大众媒介进行讨论学习 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移动设备的性能和广泛的交互性给青少年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带来了许多好处,在相同移动设备的协助下,青少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共享数据与信息。例如:青少年学生可通过手机短信、移动日志、E—mail等进行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
3.4 自主性学习,培养自我对媒介的判断能力 青少年的自主性学习体现在个体目标明确,自觉设立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己掌握学习进程,自己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思考,保证实现学习目标。在移动学习环境中,老师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无线网络链接或下载的方式,在自己的移动设备里储存相关的学习资源,可随时随地的稳固和领会这些知识,并对其进行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从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个性学习与情境学习。
3.5 选择性学习,培养青少年对媒介内容的正确抉择能力 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内容,更好的获得和理解信息,很多信息可依据自身需求来分类、整理、加工和改造。在移动学习环境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通过手机、PDA、Post—PC等无线数据双向传送方式来访问数字化资源、获取可视化知识、开展信息检索、拓展与提炼思维,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3.6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育软件开发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移动设备的功能不断增加,可支持FlashMP4等多媒体,这样能够实现一种多媒体互动学习效果,这与微机学习软件很像。但因为不少的微机软件是以微机屏幕为基础的,所以在移植到移动设备上时,都得再合理的修改一下显示程序。基于手机的学习,应该是短平快的短暂间隔学习。所以手机学习软件应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使学习者能够用比较少的学习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进行多媒体互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文松.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8.(02):37-42.
[2]何向阳,彭凤.移动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6期(23-28).
[3]郭堂瑞.关于高校发展移动学习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0期.
基金项目:
陕西省“十一五”教育科学2010年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突发事件的风险化解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11XK011):关中青少年危机应对之媒介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