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那双眼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wr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隐藏在村外的一只布谷鸟,突然把一声声单调而悠长的啼鸣传进村庄,草垛旁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立刻停止了嬉闹,一边冲出村外索寻布谷的声音,一边把春天的呼唤洒满无际的旷野。
  一头在圈里关了一冬的老黄牛“咔嚓”一声,顶破了牛栏杆,疯了似的跑出野外,并发出哞哞畅快淋漓的高鸣。一群无忧无虑的家鸡和大鹅被牛的疯狂震惊得手足无措,叽叽嘎嘎、扑扑棱棱四散飞去。一只大公鸡竟然飞上了房顶,像指点沙场的将军,伸着长长的脖子,奓撒着羽毛,一边喔喔长啼,一边注视着跑出村外的牛。门口的花狗,听到命令,像先锋一样,噗噗扫了几下尾巴,冲房上的公鸡汪汪叫两声,随后箭一般冲出村庄追赶黄牛去了。
  家门咣的被推开,好几个汉子奔出村庄,喊叫着去追赶跳圈的黄牛。此时,黄牛已混在牛群中,正在小河边吱吱地喝水呢。静美的春天,被这喧闹的声音搅得不知所措,村里村外混淆一团的声音,把好端端的春天弄得支离破碎。
  二
  夏天,村庄的声音是和谐的、恬静的。小时候,就在院心的古榆树荫下,听蝉知了知了的催眠曲,它把干了一上午活的父母亲,都送入了正午甜美的梦乡。我倒没有睡意,用小土块投向古榆茂密的枝叶里,蝉稍停片刻,又在树的更高处鸣叫。
  雷声是对村庄的怒吼和震撼,雹子是对村庄的敲打和摧残,暴雨是对村庄的发泄和酷刑。我讨厌这些声音在村庄肆虐,我喜欢轻风细雨对村庄的爱抚和洗礼。
  常坐在老屋的窗口,享受着柔柔的轻风抚摩面孔的感觉,听绵绵的细雨落在大地的声音。透过窗户纸,小村一片朦胧,每一个雨点都是一朵浪花、一首儿歌、一个谜语,在这雨声中,你什么都可以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
  夏天的夜晚,整个村庄被青蛙的狂欢声吞没了。村外长满蒿草的小河,是青蛙的夜总会。青蛙是团结的群体,它们很少有独唱,大都是集体大合唱。在河边,我们小伙伴去捕杀它们,只要有一只青蛙发现了就扑通一声跳进水里。随后,其余的青蛙也都齐刷刷地从河边跳进水里。面对青蛙溅起的水波,我们只好踏月空手返回村庄。半路上猫头鹰凄凉的悲鸣,让我们加快了赶回村庄的脚步。
  夜深了,黑亮亮的小蛐蛐不知啥时蹦进屋里,一曲曲优美、清脆而动人地吹奏着。屋里老父亲此起彼伏、一阵高似一阵的呼噜声,也没阻止蛐蛐的自我陶醉。
  三
  金色秋天,成熟的五谷借着风铃,互相挥手致贺。大雁在村庄上空,排成优美的阵列,一声声关于人间爱的长鸣,让高粱羞红了脸,让稻谷笑弯了腰,让玉米敞开了衣襟,让农夫一路高歌,啪啪大鞭子甩出长长的喜悦。
  一群群小燕,携侣纳雏,在长长的电线上叽叽喳喳相互鼓励,传达南飞的誓言。
  手持镰刀的母亲站在地头,迎着瑟瑟秋风,远眺燕子大队迁徙的壮观场面,几分惆怅荡在脸上。她喃喃道:咱家屋檐下的那对燕子,来年春天不知能不能安全飞回来?
  一挂满载庄稼的大马车,从道边嗒嗒走过,辕马的一声仰天长嘶打破了母亲的沉思。
  家里的大花狗叼来一个很大的高粱穗,倚在母亲的裤脚边摇头摆尾,亲昵地炫耀着。
  四
  大雪覆盖了村庄。庄严、肃穆的冬天一片萧条。村庄里三五成群的孩子,在雪地里吱咯吱咯踏出歪歪扭扭的脚印。雪团打在脸上,发出细微柔弱的声音,像个棉花团,轻轻的,孩子冻红的脸上挂满了白白的胡须。
  走出村庄,雪雾茫茫。一群又一群的雪雀,铺天盖地,展开双翅在风雪中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地飞鸣。那一声声叽叽的哀叫,带着几分孤独和无奈,在空旷的雪野里传出好远好远。
  偶尔有三两只离群的雪雀,在风雪中飞进村庄,或盘旋在草垛上,或落在老屋前的空地上,哪知这是麻雀的家园。很快,秫秸垛上一只站岗的麻雀发现离群的雪雀,就率领大兵叽叽喳喳冲杀过来,无奈,几只孤零的雪雀又惨叫着被赶出村庄,消失在茫茫风雪里。
  雪夜静悄悄。母亲把我们踏雪弄湿的鞋放在灶前噼啪作响的树枝火上烘烤,父亲盘腿坐在炕桌旁,一页页慢悠悠翻动发黄的账簿,不时又打起算盘,噼里啪啦地算着一年的收成。雪地里跑累的孩子,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得好香。偶尔,冒出一句天真的梦话,引出灶火旁母亲的一串笑声。
其他文献
算一算,母亲离开我们已近一年了。一年的时光稍纵即逝,让人生出些许恍惚,仿佛母亲并未远离,只是出门走亲戚罢了。  以前,我的牙龈总爱出血,睡觉时大块大块的血块凝固在牙龈周围,症状让人后怕。多次的求医及治疗后,母亲不知从哪儿得来偏方,每天到菜场捡些藕节,用红糖水不厌其烦地替我熬好,眼巴巴地看我一口口喝完。不知是母亲的执着还是后来免疫力的提高,多年的顽疾竟然好了。所以现在一看到嫩嫩的莲藕上市,心里总是无
期刊
记忆中的山村清晨,静谧、安详、清秀,天蒙蒙亮,男人们早就一身露水去农田里、山岗上干活了,女人们也早已洗刷锅盆淘好米,灶膛里烧旺火用甄慢慢蒸饭,然后走去菜园摘菜,走去溪边浣衣,只有头天玩成熊样、昨夜一夜噩梦的村童们还在流着口水酣睡。  此时,有一个歇斯底里划破晨空,嘶哑、怒吼、刺耳,把他们从睡梦中惊醒,那就是村妇或老媪骂街的吼叫。  骂街,实际上是骂人或骂事,俗称“拜天”。骂街几乎是村里妇人或老媪的
期刊
我感到每走进一次春节,就是走进了一次童话世界。  在我难忘的幼年时期,过年的前几天,妈妈开始打扫屋子。我家在一个淳朴的乡村里,房屋虽然破旧,但被妈妈打扫得干干净净。奶奶坐在炕头上,围着火盆抱着我,两只手分别攥着我的两个食指,让它们一次次碰触,嘴里以喜滋滋的语言哄着我,连声说着“兜兜兜兜飞!”一遍又一遍地给我念着顺口溜式的民歌童谣:“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哇哇叫奶奶,奶奶没听见,叽里
期刊
风雨夕。气氛烘托得更加萧索。她化好妆,在宣纸上勾勒了一个美丽的兰花瓣,题好字,卷好,放在樟木箱匣里。乘车来到西泠桥下,如素常一样坐等。  西泠桥边的幽兰,散发的暗淡的气息,让人无法不想起那个泪如清露的女子。油碧车风雨夕,坐待游子归来。接纳无数失望之后,再也承受不了了。于是,在西泠的风雨中消殒。暗香袅袅浮动,疏影横斜,期待被定格在笔墨之下淡写轻勾中,那位隔朝女子身上的气息,又复清晰明朗起来。  陪伴
期刊
自从网络时代快捷快速生活方式的到来,每天起床第一眼就是打开手机看看天气预报,然后根据天气预报的结果决定一天的出行计划。上班后,打开电脑,搜索自己的稿子是否见报,然后忙着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一天就在网上度过了。  我为这个时代的方便快捷欣喜若狂,又为这个时代的浮躁烦恼不安……  塞翁失马。我的手机坏了,这种生活状态改变了。  因为上不了网,刚开始的时候心里面空落落的,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既不能与朋友在
期刊
去年秋季的一天,刚吃完饭,固定电话响了:“你是王立群吗?”“是,你是哪位?”“我是你的老同学修国成。”我一时有点发愣,蓦地,想起来了,这是我中专时的同学。时光已逝去近50个春秋,我们之间并没有过联系。他是怎么想起了我,怎么知道了我家的电话?于是,我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的?”他说:“通过公安啊。我不光知道了你家的电话,还知道了你的手机号。”他说出的11位数,完全对……  1965年秋,我
期刊
2015年10月26日,对于我们家来说,这天是个黑色的日子——91岁的父亲走了。  我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经常出现幻觉——父亲仍坐在老家的门前,一双深邃的眼睛望向远方。我知道,这是父亲思念儿女的眼神。可是,我每次回家探望都是匆忙的,以至父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不愿松开,问我工作、问我生活、问我育儿……问不尽的家长里短。我总是以工作繁忙敷衍、承诺常回家为借口,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直至一天夜里,大哥打电话给
期刊
一  隐藏在村外的一只布谷鸟,突然把一声声单调而悠长的啼鸣传进村庄,草垛旁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立刻停止了嬉闹,一边冲出村外索寻布谷的声音,一边把春天的呼唤洒满无际的旷野。  一头在圈里关了一冬的老黄牛“咔嚓”一声,顶破了牛栏杆,疯了似的跑出野外,并发出哞哞畅快淋漓的高鸣。一群无忧无虑的家鸡和大鹅被牛的疯狂震惊得手足无措,叽叽嘎嘎、扑扑棱棱四散飞去。一只大公鸡竟然飞上了房顶,像指点沙场的将军,伸着长长的
期刊
坠入时光的海洋,思绪随着潮涨潮落穿越。我想要一件飞天的裙子,追寻大海的歌声,翔游在海丝路上,飘落在天空之下那蓝色的地方——蓝蓝泉州湾。  泉州背山临海,海岸曲折、海湾相连,拥有“三湾十二港”。早在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的高徒三贤、四贤就来泉州传教。文兴古渡口的宝箧印经石塔,守望在入海口,无言地诉说“番货堆积刺桐城,番船竞发刺桐港”的景象。一座城开出了花,驰名中外的满城艳丽刺桐花,赋予泉州“刺桐城”、
期刊
一进腊月门,我们小伙伴都盼着过年,但是却有一项灾难般的劳动在等着我们——进磨房磨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全部是靠自己动腿推动石磨磨面才得以活下来的,当然也有用毛驴磨面的,但毛驴是生产队的集体财产,使用是要有代价的,只有那些劳动出勤高、能挣得现钱分红的人家,才愿意与生产队换工用毛驴磨面,但也不是很经常。农民即使再富有,也轻易不肯掏自己的腰包。平常是劳动回来或晚上磨面,一到农忙,推石磨磨面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