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哲学课堂更有生活味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8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哲学又称为“玄学”,被人为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此哲学一直和抽象、高深、枯燥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哲学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哲学的智慧,哲学是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导,哲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但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该课“抽象”、“枯燥”、“乏味”,离生活太远,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高,有不少教师对教学产生畏难情绪,产生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课堂教学生活味、趣味性不浓,而说教味有余。
  普通高中新课程《生活与哲学》(人教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当前的生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以往教材相比,新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生活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哲学课堂更有生活味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坚持新课导入的生活化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导入新课做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找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受哲学的乐趣。如在讲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我首先让两位同学上台示范举行拔河比赛,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在比赛过程中,在两位同学发力时裁判能不能将绳子沿中间剪开?会产生什么后果?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基础上自然引出矛盾的观点。
  二、创设生活情境,使哲学内容讲解生活化
  现今,学习者走进教室前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老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生活情境,让教学贴近生活,以生活情境为基础,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应体现时代精神,把握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哲学教学的生活化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如在分析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嫦娥二号”的发射过程,在学生积极性得到调动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是无数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能动性并尊重规律的结果。
  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应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生理及心理认识规律来进行哲学教学。如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我把上课前准备的一点菊花放在讲台上说“同学们都喜欢赏花,但是,这花不要叶行不行?同学们说,没有叶花就不开了。我说,花和叶还有联系,我要花和叶,不要土行不行?同学们说,没有土怎么行。我又问,养花没有水行不行?没有阳光行不行?同学们说,没有水、阳光不行……我接着渴示花与人、与气候的关系,同学们处于思索中,得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结论。
  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可充分挖掘人文资源,诗句、名言、谚语、对联、标语等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努力挖掘教材,适当穿插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人文资源如哲学故事、典故、歌词等在教学中,巧设悬念,啟发学生思考。如在讲运动时,我用《闪闪红星》中的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来说明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投身社会实践,让哲学回归生活
  哲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因此哲学课要沟通课堂内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老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哲学课置于社会生活中,为学生打开一扇扇了解社会的窗户,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生活中处处需要哲学智慧。如在讲授《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临近学校的村子让学生体验村官的生活,通过体验生活,学生得出要在奉献和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还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赋予了政治课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政治课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生活化的哲学课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中,与社会相融,真正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个体的自由发展。
其他文献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应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网络系统设
加热钢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轧制对其轧制所要求的热特性和冶金特性,与此同时尽量减少能耗和钢坯表面的氧化烧损。在加热过程中加热炉是有其最优控制目标的,即在保证出炉时钢坯的
2007年,张利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文学路开了一家“博林商店”,经营烟酒文学路上有大大小小数十家烟酒店,竞争十分激烈,被业内人士称为“硝烟最浓烈的市场”.rn刚开业的时候,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信息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志,它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作用.风电集控系统是针对风电的新型管理
【摘要】叶圣陶教学思想浩瀚似海,他以长期的教学实践、丰富的教学阅历、精湛的教学理论向传统的教学理论进行了挑战,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思想:树立全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提高教学效率,强调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课程的科学化,重视加强教材建设,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推进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叶圣陶;教学思想    St
2012年,全省有37个基层院年办案数超千件,义乌、慈溪、萧山等9个检察院年办案数超过了2000件。“案多人少”是我省检察机关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我省检察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时代已经到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的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法发生着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在“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名人自传体文学作品是指以特定历史名人的个人生平事迹为写作素材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运用文学描写的手法创作出来的作品。但是,这类人物自传类文学作品有时并非是自传人独立创作完成的,而有可能是自传人与其他人合作完成的。不论其具体的合作方式如何,其创作完成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署名方式等问题有可能产生各种争议。  一、自传作品问题的产生及典型案例  自传体文学作品,与其他类型的作品一样,也应该按照著作权法的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