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 年) 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他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以结构主义哲学,尤其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其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根据, 以“回归弗洛伊德”为口号,声称自己对精神分析所作的任何“别出心裁”的阐释,都是为了使精神分析回到弗洛伊德奠定的科学方向上,对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阐释。他的 “回归弗洛伊德”不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单补充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通过对弗洛伊德的肯定,在发展弗洛伊德理论的同时,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不断的转移和解构,使精神分析理论在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的后现代结构主义的语境下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创立了语言精神分析学。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赋予语言以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从而得出了“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 “语言创造了人的主体性” “主体在语言中被异化”等新的命题和结论。拉康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描述了主体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在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欲望的发生和异化的过程中,构建了他的主体发生和发展的三维世界,从而颠覆了人类自我的主体——“自我”是个虚无,象征性的语言像“一堵墙”,挡住了主体真实存在的发生和生长,也挡住了我们可能触及的自我的“真实”的面庞的可能性。针对精神分析领域里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这三个概念的错误混淆,拉康在对这三个概念作出了自己的澄清之后,以需要、要求和欲望为基本元素,它们分别对应着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个领域——实在界(the Real)、想象界(the Imaginary)和象征界(the Symbolic),构筑他的个人主体发生和发展的三维世界。
拉康认为,“需要”是一种可以以实物满足的生物本能。但是即使是婴儿,它要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必须通过发声(前语言的表现),这就是“要求”。要求使他者,通常就是母亲出现,——不仅是需要的食物和温暖,还承担、象征了爱。他者可以提供婴儿需要的衣食,但无法提供绝对的爱,因为这里的他,自身也是有所欠缺的,需要虽然得到了满足,但对爱的要求未能得到绝对的满足,此间产生的遗漏和剩余便是“欲望”。“欲望既不是对满足的渴望,也不是对爱的要求,而是来自后者减去前者之后所得的差额,是它们分裂的现象本身。”所以欲望是需要以要求表达时产生的剩余。“在要求与需要撕裂的边缘,欲望就成形了。”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停止驱动主体,但欲望永远不可满足,欲望的实现并不体现于欲望得到满足,而在于欲望的重新产生。①以上初步给出了拉康对需要、要求和欲望的基本看法,下面将分三点讨论以需要、要求和欲望为基本元素展开的拉康的三维世界,更具体的个人发展图景将会呈现出来。
(1)发展阶段I:需要与实在界拉康认为在生命之初,孩子是与母亲不可分离的东西,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在孩子和母亲之间完全没有区分,而类似于某种粘乎乎的团儿。婴儿对于他作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的身体毫无知觉,这个婴儿粘团为需要(need)所驱动,他需要食物,需要舒适和安全等等,而这些需要又能够被某个客体所满足,如当婴儿需要食物时,他得到乳房或者奶瓶,当他需要安全时,他得到搂抱等。在这种需要状态下,婴儿识别不了他自己与满足他所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区别,认识不到一个客体是另一个作为整体的人的一部分,因为它还不具有关于“整体的人”的概念。由于他与另外的人或物之间完全不存在区分,唯一存在的就是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物,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实在界(the Real)。
实在界是一个原初统一体存在的地方(一个心理的地方而非物理的地方),在这里,不存在任何缺席、丧失和缺乏,是一个任何需要都能够得以满足的地方。正是由于不存在任何的缺席、丧失和缺乏,所以,在实在界中不存在语言。
当婴儿因为饥饿,需要食物时,它发出了哭叫,这是语言的引入,虽然只是一种前语言,但已经可以视作是从需要到要求的标志。实在界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不存在缺失,不需要语言,不能够以语言来表征,但是,当个体进入语言之后,进入文化之后,这种状态就不可挽回地丧失了。这种“自然的”状态必须被打破,之后文化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婴儿必须与母亲分离,必须成为一个单独存在的统一性才能进入文化。由于分离而造成某种丧失,当孩子知道在他和母亲之间的区别,并开始成为一个个体化的存在的时候,他丧失了原先本来拥有的原始的同一感、安全感、可靠感。这虽然好似是一个悲剧的上演:要成为一个文明化的成年人必然会招致原初的统一体、未分化的存在,与他人尤其是母亲的融合的严重丧失,但同时,这也是婴儿进入语言,进入文化的基石。
概括而言,在拉康看来,实在界是一种原始的无知和无序,它不是指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而是指一种脱离语言符号秩序的“缺场的在场”,“实在”是欲望之源,是一种永远“已在此地”的混沌状态而又在人的思维和语言之外的东西,因此,它是难以表达、不能言说的,一旦它可以被想象、被言说,就进入了想象界和象征界了。
(2)发展阶段II: 要求、想象界、镜象阶段我们先来考察一个案例。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记录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现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的经典例子。事情的主角是弗洛伊德18个月大的外孙,在母亲离家外出的时候,他经常独自一人玩一种缠线板的游戏,在游戏中,每当这个孩子把缠线板扔出去时,他就会说Fort(德语中的“去”);每当他把缠线板拉回来时,他就说“Da”(德语中的“这里”)。弗洛伊德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对此作了一番深思后认为,这个游戏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个象征,构成了一种排解由于母亲缺席而带来的焦虑的方式。当他把缠线板扔出去并说“Fort”时,就重演了丧失所心爱的客体(母亲)的经验;当他把缠线板拉回来并说“Da”,这就是重现客体并从中得到快乐。②
拉康引用了这个例子,但他把重点放在了这个例子所展示的语言方面。拉康说,Fort/Da游戏的时间是孩子18个月的时候,正是孩子进入象征界也就是进入语言本身的结构的时间。语言本身总是涉及丧失和缺席,只有当你想要的客体不在场时你才需要言词;如果你的世界真的一切俱足,无一缺席,那么你就不会需要语言。③需要阶段即实在界从孩子出生一直持续到6到18个月之间的某个时候,持续到婴儿粘团开始能够在他自己的身体与环境中的每一样东西之间作出区分的时候 。在此时,婴儿开始从需要转向要求,从而进入了想象界(the Imaginary)。
一个要求总是一个指望别人承认的要求,亦即指望母亲的爱的要求,然而要求不为客体所满足。这一过程是如此展开的:婴儿开始感觉到与母亲的分离,并且存在着一些不是他的一部分的东西,于是“他者”(这里的“他者”实际上是“小他者”,英语为other,法语为autre,主要是指欲求的对象,如微笑、注视、乳房、奶嘴等,是在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东西,不同于在象征界中的他者,即“大他”,英语为Other,法语为Autre,它是隐藏在物质背后更抽象的东西,不是作为此时此地真实显现的东西)的概念产生了(由于这时的婴儿仍然不具有连贯的关于“自己”的感觉,因而这时还不存在“自我/他者”的二元对立)。这种分离的意识,也就是小他者存在的事实,使婴儿有一种丧失的感觉而产生焦虑,于是他要求重新团聚,回到他曾经在实在界所拥有的原初的圆满俱足、毫无分离的感觉。遗憾的是,婴儿一旦“知道”(这样的知道全然是在无意识水平上发生的)存在一个关于“小他者”的概念,就再不可能重新团聚了。婴儿要求被小他者所填充,要求返回原初的统一感,希望“小他者”的概念消失。因此,要求是对小他者的要求,要求指望小他者终止婴儿正在体验的缺失。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经历上述的缺乏、缺席、也就是“小他者”存在的感觉,婴儿才能成为一个自我/主体,乃至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文化的存在。
要求是希望得到他者的承认,但对于6到18个月的婴儿来说,他们还不能用语言说出他想要什么,所以要求是不可能真正被满足的。婴儿哭叫时,母亲给他奶瓶,或者乳房,或者橡皮乳头,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然而任何东西都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的要求所指向的是一个在不同水平上的反应,他也不能识别母亲对它的要求所做的反映和承认的方式,因为大概只知道存在着“他者”,还不知道有关他的“自我”。这一时期也就是拉康所说的镜子阶段。
拉康认为,这个时期的婴儿(6-18个月)④还没有熟悉他自己的身体,还不能控制他自己的运动,还不具备把他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感觉,相反地,他所体验到的身体是支离破碎的,落入婴儿视野的身体部分,只有在婴儿看到他的时候才存在,看不到的时候就不存在了。婴儿看见了自己的手,对他而言这只手可以属于任何人,或者什么人都不属于,但就是不知道这是他自己的手。但是,在这个阶段,婴儿已经具有将他自己想象成一个整体的能力了——已经看见别的人了,并将他们知觉为一个个的整体。
拉康观察到,在此阶段的某些时候,婴儿会在镜中注视着他的镜象,然后在回头来瞧瞧某个真人——母亲或者别的什么人——然后又去注视镜子中的图象,在这个过程中,婴儿就“从匮乏转向预期”——镜象和他人之间反复交替,赋予婴儿一种感觉即他也是一个整合了的存在、一个完整的人。虽然他还是与他者分离,还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但镜象阶段以后却能够预期自己成为一个整体,他从“支离破碎的身体”转向“他的整体性的矫形术图象”,转向将他自己视为整体的和整合的图象。之所以是矫形术图象,是由于这一图象被用做是一根拐杖、一个校正性的工具、一个辅助工具,婴儿由此获得整体性的地位。婴儿所预期的是将自我当作一个统一的却又与他者(母亲)分离的整体的感觉,婴儿发现他看上去和“他者”看上去是一样的,并逐渐地在镜中看见的这一实体、这个整体性的存在看作为某个“自我”,“自我”则由单词“我”来指称。
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认的认同。婴儿认为他在镜中看见的这个图象就是“(宾格的)我”,但是这只是图象而非这个婴儿。同时另一个人(通常是母亲)在场强化了这一错认。婴儿注视镜子,回头看看母亲,母亲说:“是的,他就是你!”母亲保证了在婴儿与他的图象之间连接的“真实性”,保证了婴儿所看见的和所认同的那个整合了的整体的身体的概念——镜子中的图象就是他的全部存在的总和,就是他的“自我”。这个在镜象中错认其自我的过程产生了“(主格的)我”。用拉康的话说,这个错认产生了主体的“盔甲”,即用来环绕和保护那个已经支离破碎的身体的关于整体性、整合性和全体性的一个错觉或者说错误的知觉。在拉康看来,“自我”总是在某个水平上的一个幻想,一个对于外部图象的认同,而不是关于分离的整体的身体的内部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拉康将要求阶段和镜象阶段称为想象界的缘故。
对镜子中的图象的想象性认同产生了关于自我的概念。想象界产生并维持着在自我与其图象之间的异化关系。无论是对于意识还是对于无意识而言,想象界都是一个虚构的王国,他是前语言的,是前俄底浦斯的⑤,并极大地依赖于视知觉,即依赖于拉康所谓的镜子想象。婴儿误将其当成他自己的那个整体的人的镜象在精神分析的术语中叫做“理想自我”,即一个绝无匮乏的完美整体的自我。这个“理想自我”被内化:婴儿通过(错误地)认同这个理想自我而建立起关于“自我”,即自我统一性的感觉,由此而想象虚构了一个绝无缺乏、绝无缺席和缺陷的自我,镜子中所呈现的那个稳定的整体的统一的自我虚象就成为对于丧失与母亲身体的原初的一体性的补偿。一句话,婴儿为了进入文化而丧失了与母亲身体的统一,也就是丧失了“自然的”状态,却通过错误地将自己知觉成什么也不匮乏,知觉成自身圆满俱足的存在,而使自己感觉不到丧失。
想象界是一个心理空间、一个心理阶段,婴儿在这里将他的关于自我的概念投射到他所看到的镜像上。镜像阶段加强了自我/他者的二分,而在此之前婴儿只知“他”而不知“我”。通过拉康的分析我们看到,关于自我的认同总是借助于他者。⑥
(3)发展阶段III: 欲望、语言和象征界象征界的秩序是语言自身的结构,婴儿必须进入象征界才能成为言说的主体,才能用“我”来指称自己。如上所述,拥有一个自我的前提在于将镜中图象想象性地记作为自己将自己想象地投射到镜象,并要让“自己”通过说“我”而得到表达,但这一表达只可能发生在象征界,这整个过程意味着,想象界和象征界是重叠的,二者之间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边界或区分,而且在某些方面二者总是共存的。
拉康认为,语言的本质是符号化的象征性,象征其实就是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真实存在的过程。”换句话说,象征就是非此时此地真实显现的存在事物的不在场时的代理符号。
再次回到弗洛伊德所记述的其外甥“Fort/Da”游戏。在拉康看来这是孩子进入象征界时刻的标志,即象征性替代的初始时刻,也就是儿童是如何进入语言结构的。因为这个孩子正是运用语言,将缺席的实在和他者存在,作为一个范畴或一个结构的可能性加以处理。拉康认为,18个月大的孩子正是处在想象界阶段,他的世界是非常简单的母子世界,因为他和母亲的关系,或者更准确说他的欲望和母亲的关系,无非只有两种可能:满足或者欠缺,在场或者缺席。缠线板游戏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以词代物,用意味深长的替代物(线轴)代替妈妈。“这就是那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婴儿把一个他其实不关心的物件移到他的视线之外;然后再把它拿回来,随后又使它消失;同时他以不同的音节来统制这个交替变化——我们要说这个游戏以其根本的性质表现了人类从象征辖域所得到的规定。”从这个游戏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最初的这一组对立音素(Fort/Da)在婴儿的存在体验中是和母亲的在场与缺席联系起来的,是和对母亲的欲望幻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拉康自己所说的:“甚至早在获得语言之前,就在婴儿与母亲对象的最初联系中,就已经有了某种象征过程。一旦婴儿能够将这两个音素对立起来,这就引入了四个要素:两个词语,说出这两个词语的他,以及组合这两个词语所针对的他。在这四个要素中足以容纳一个完整的组合,能指(见后文)的组织就是将从这个组合中产生。”拉康的三维世界是一个结构的世界,其中“他者”是拉康三界概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位于象征界秩序的结构性的配置。它是一个场所,人们都试图达到它,与之融合,以摆脱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分离。⑦欲望就是要成为他者的欲望,正因为如此,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它不是对于某个客体的欲望,否则就是要求;也不是对于爱的欲望,即得到另一个人对自己的承认的欲望,否则就是请求,它成为象征界的中心,语言自身的中心的欲望。
此外,拉康借鉴了弗洛伊德的俄底浦斯理论,认为镜象阶段处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前俄底浦斯时期。拉康把俄底浦斯现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体与母亲处于直接的二元关系中;第二阶段,父亲作为一种否定力量的代表介入进来,他颁布法律和禁令,主体由此进入了象征秩序,但尚未接受父亲的法律,因为他还不能理解这法律的文化意义;第三阶段,主体接受了父亲的法律,因此认同于父亲,并通过自我实现将自己真正注册到象征的秩序之中。⑧这也说明了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还有某些重叠的部分。自我是在与某个他者的关系中被构建的,自己想与他者融合。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儿童生命中极重要的他者是母亲,所以儿童想与母亲融合。用拉康的话说,就是儿童希望消除自我与他者分裂的要求。拉康认为孩子坚信他只要成为母亲希望他成为的那个东西就能与母亲融合,即孩子试图满足母亲的欲望成为母亲欲望的对象。母亲的欲望(由于她已经是成年人,所以其欲望已经通过进入象征界而形成)就是不要有所缺乏,不要有缺口。这与弗洛伊德的俄底浦斯情结的说法是一致的:孩子想通过与母亲性交而融为一体。在弗洛伊德的模型中,表现“缺乏”的是阳具的缺失,想与母亲性交的男孩,想以他的阳具填充她来弥补她的缺失。父亲以阉割相威胁——如果男孩试图以自己的阳具来弥补母亲阳具的缺失,他就会经历自己的阳具的缺席——而打断了男孩的这种俄底浦斯的欲望。在拉康看来,阉割威胁就是一个对“缺口”作为一种结构的隐喻。
父亲的出现打断了孩子的欲望。这里的“父亲”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父亲,而是象征的父亲。“父亲的名”或“父亲的法”就代表着一种法规、一种家庭和社会制度。儿童对“父亲的名”的认识就是对文明社会的一套先他而在的法规的认同。在这种认识过程中,拉康强调语言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父亲只能通过他的一套法规来体现他的存在,而这套法规就是他的语言。只有服从了语言自身的规则(父亲的法),才能进入象征秩序。为了成为言说的主体,你必须屈服,服从于语言的规则。⑨语言规则是整个系统的中心,控制着结构的样式,控制着系统中整个能指⑩的运动和联系。?輥?輯?訛同时,语言的规则也赋予漂移的能指链?輥?輰?訛些许稳定的意义。拉康说每个在语言中的主体生来就是缺乏,就有缺口,我们拥有语言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丧失,缺乏与母亲身体的融合。没有人能够控制语言或语言规则,语言就是那个他者,每个人都想拥有它或成为它,但是永远都不可能有人能够达到它。这就是拉康的欲望:永远不被满足的,也不可能被满足的,不可能成为中心的欲望。?輥?輱?訛
拉康就是这样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图象作了语言学的翻译,形成了一个永远漂移不定的伴随着驱力和欲求的能指链的王国。弗洛伊德关心的是怎样将这些混乱的驱力和欲望带入意识之中,使之具有一些秩序、原由和意义,从而能够得到理解和管理。拉康则说,成为一个“成年人”、一个“自我”的过程就是一个力图将能指链加以固定、稳定,从而使“我”的意义可以稳定下来的过程。在拉康看来,这一稳定性仅仅是一个幻象、一个由于错误地知觉身体与自我的关系而造成的一个幻象。
总之,拉康所呈现的三维世界中,“人” “自我”以及“欲望”都是“虚无”,都是人们自欺欺人的神话。由此看出,拉康对人基于虚幻的自我而走过的一生似乎抱着悲观的论调,认为人先天就是不完全的,似乎要为人类生存的荒谬提供一个自嘲式的答案。但依笔者看来,自我是幻象并不可怕,也不会导向悲观主义,它并不意味着既然“我”因为是幻影和偶然就会失去无法获得的真实这一结论的悲观可怕。在弗洛伊德和拉康看来,“真实”并非人所能够了解和触及的领域,在笔者看来,回到那种回到“真实”的看法,就意味着倒退到文中所说的实在界的婴儿状态,这显然是幼稚的。许多精神失常、抑郁症患者就是往往沉溺于自己所认为的“真实”当中,无法认识到自我乃是一个虚构幻影,无法对自己说出“我曾经是那样”,“我曾欲其所是”。弗洛伊德和拉康告诉人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独特性(按照拉康,每个人的欲望的隐喻、换喻的语词都是特别的,极具个人性的),所以“自我”如同诗歌,具有无穷的可塑性。并且人们可以在无不是具有一个可塑的幻象的“自我”这一点上取得平等、民主。惟此,“我们才有可能把科学和诗歌,天才和精神病——且最重要的,道德和明智——不视为不同机能的产物,而是视为调节适应的不同方式。”“由于每一个人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实现其个人的幻想,因此,人类生活中有别于动物的一个部分,就在于人会为了达到象征的目的,而在后来的生活中使用早先碰到的每一个特殊的人物、情境、事件和字词。这过程就等于是对过去碰到的这些事物‘加以重新描述,从而对它们说:‘我曾欲其如是’。”拉康赋予这“象征的目的” 以欲望的动力,而那些字词成为隐藏并伺机显现欲望以及他人的能指和能指链。笔者认为鼓励、引导人们发现过去、说出“我曾欲其如是”,才能创造值得自己、他人去尊敬的现在的自我。认识到这一点,会让人们在理论上、在生活中变得宽容,整个社会围绕着人的这一可塑性来建构——从而更加和谐——也会是一种看上去有说服力的实践指导。这是拉康及精神分析学所隐含的重要教益。
注释:
①拉康对需要和欲望的区别深受柯耶夫(Alexandre Kojeve 1902-1968)的影响。柯耶夫认为,动物的欲望总是直接的,其欲望的对象无非是可吃的事物和可避寒遮暑的环境;但人的欲望不同于动物的欲望,它总是指向另一个欲望,指向那些从生物学上说毫无用处的东西。
②这个案例参考自拉康的文章《精神分析学中的言语和语言的作用和领域》,见《拉康选集》第 333-334页。
③笔者不禁想到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有这么一段:在一个没有语言的文化中,人们背袱着他们需要指称的所有物品。所以拉康说实在界中不存在语言是因为不存在丧失、缺乏和缺席,唯一有的就是圆满、需要和满足。
④拉康所引用的证据已经过时。根据当代心理学家的实验,婴儿在15个月之前还不能把自己等同于镜象。参见诺曼·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195~196页。
⑤精神分析的术语,由弗洛伊德首次提出,取自希腊神话中俄底浦斯恋母杀父的故事,特指生殖器期的儿童(大约4岁左右)恋慕父母中异性的一方,以同性的一方作为“情敌”。男孩子恋母,称为俄底浦斯情结。
⑥这不同于二元对立,二元对立认为“自我”就是那个不是“他者”的东西,“他者”就是那个不是“自我”的东西;相反,依拉康的观点,自我就是他者,这是一个德里达式的陈述,我们用“我”来指称的那个内部的存在的自己的概念是基于一个图象,即基于一个他者,自我的概念有赖于错误地认同于某个他者的镜像。
⑦在想象界也有“他者”,那是“小他者”主要是指具体而实在存在于现实中的客观对象,象征界的“他者”是“大他者”是一种脱离客观实在抽象的对象。
⑧这里参见《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拉康选集》第90-96页。
⑨拉康把语言结构的概念和规则看成是非常男性化的。他称语言规则为父亲的法,其目的是想将象征界的语言规则的入口与弗洛伊德的俄底浦斯情结,阉割焦虑联系起来。父亲的名或父亲的法只是提法不同而已。
⑩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用一个图式表达了有关他的语言符号的思想:符号=概念/声音形象,即符号=所指/能指。
[11]拉康强调“人类的法律就是语言的法律”,“这项法律清楚地显示了它自己就等同于语言的命令”;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有一个优先秩序支配着婚姻关系,就像语言一样,它那涉及关于亲属称谓的法律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在某种形式上是不可违背的,但在其结构上是无意识的。”(E,65)弗洛伊德说自我和超我之中存在着无意识的内容,那么按照拉康的理论,我们可以清楚地解释它的缘起:之所以有这样的无意识,是因为父亲的法律;自我和超我中的无意识不是别的,正是父亲的法律;这法律不是别的,正是语言的法律。拉康说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谈的。
[12]见注10。
[13]从拉康关于象征界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主体在象征界中的意义,一方面是主体与他者的认识关系,构成一种语言关系中的“互主性”(intersubjectivite即主体间性),另一方面在语言这一自主的性的结构中,主体会脱离能指链,而成为漂浮的能指。就这一意义而言,主体实际上已经被消解。
参考文献:
[1][法]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2] [美]理查德·罗蒂著.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M].彭丽新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5][美]诺曼·N·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M].潘国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6][日]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 赵一帆.拉康与主体的消解[J].读书.1994,(10).
[8] 周小仪.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像理论”[J].国外文学,1996(3).
[9] 黄作.拉康的说话主体理论述评[J].浙江学刊,2000,(2).
(作者简介: 汪震(198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进行佛学、心理学和两者的比较研究。)
拉康认为,“需要”是一种可以以实物满足的生物本能。但是即使是婴儿,它要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必须通过发声(前语言的表现),这就是“要求”。要求使他者,通常就是母亲出现,——不仅是需要的食物和温暖,还承担、象征了爱。他者可以提供婴儿需要的衣食,但无法提供绝对的爱,因为这里的他,自身也是有所欠缺的,需要虽然得到了满足,但对爱的要求未能得到绝对的满足,此间产生的遗漏和剩余便是“欲望”。“欲望既不是对满足的渴望,也不是对爱的要求,而是来自后者减去前者之后所得的差额,是它们分裂的现象本身。”所以欲望是需要以要求表达时产生的剩余。“在要求与需要撕裂的边缘,欲望就成形了。”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停止驱动主体,但欲望永远不可满足,欲望的实现并不体现于欲望得到满足,而在于欲望的重新产生。①以上初步给出了拉康对需要、要求和欲望的基本看法,下面将分三点讨论以需要、要求和欲望为基本元素展开的拉康的三维世界,更具体的个人发展图景将会呈现出来。
(1)发展阶段I:需要与实在界拉康认为在生命之初,孩子是与母亲不可分离的东西,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在孩子和母亲之间完全没有区分,而类似于某种粘乎乎的团儿。婴儿对于他作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的身体毫无知觉,这个婴儿粘团为需要(need)所驱动,他需要食物,需要舒适和安全等等,而这些需要又能够被某个客体所满足,如当婴儿需要食物时,他得到乳房或者奶瓶,当他需要安全时,他得到搂抱等。在这种需要状态下,婴儿识别不了他自己与满足他所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区别,认识不到一个客体是另一个作为整体的人的一部分,因为它还不具有关于“整体的人”的概念。由于他与另外的人或物之间完全不存在区分,唯一存在的就是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物,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实在界(the Real)。
实在界是一个原初统一体存在的地方(一个心理的地方而非物理的地方),在这里,不存在任何缺席、丧失和缺乏,是一个任何需要都能够得以满足的地方。正是由于不存在任何的缺席、丧失和缺乏,所以,在实在界中不存在语言。
当婴儿因为饥饿,需要食物时,它发出了哭叫,这是语言的引入,虽然只是一种前语言,但已经可以视作是从需要到要求的标志。实在界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不存在缺失,不需要语言,不能够以语言来表征,但是,当个体进入语言之后,进入文化之后,这种状态就不可挽回地丧失了。这种“自然的”状态必须被打破,之后文化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婴儿必须与母亲分离,必须成为一个单独存在的统一性才能进入文化。由于分离而造成某种丧失,当孩子知道在他和母亲之间的区别,并开始成为一个个体化的存在的时候,他丧失了原先本来拥有的原始的同一感、安全感、可靠感。这虽然好似是一个悲剧的上演:要成为一个文明化的成年人必然会招致原初的统一体、未分化的存在,与他人尤其是母亲的融合的严重丧失,但同时,这也是婴儿进入语言,进入文化的基石。
概括而言,在拉康看来,实在界是一种原始的无知和无序,它不是指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而是指一种脱离语言符号秩序的“缺场的在场”,“实在”是欲望之源,是一种永远“已在此地”的混沌状态而又在人的思维和语言之外的东西,因此,它是难以表达、不能言说的,一旦它可以被想象、被言说,就进入了想象界和象征界了。
(2)发展阶段II: 要求、想象界、镜象阶段我们先来考察一个案例。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记录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现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的经典例子。事情的主角是弗洛伊德18个月大的外孙,在母亲离家外出的时候,他经常独自一人玩一种缠线板的游戏,在游戏中,每当这个孩子把缠线板扔出去时,他就会说Fort(德语中的“去”);每当他把缠线板拉回来时,他就说“Da”(德语中的“这里”)。弗洛伊德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对此作了一番深思后认为,这个游戏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个象征,构成了一种排解由于母亲缺席而带来的焦虑的方式。当他把缠线板扔出去并说“Fort”时,就重演了丧失所心爱的客体(母亲)的经验;当他把缠线板拉回来并说“Da”,这就是重现客体并从中得到快乐。②
拉康引用了这个例子,但他把重点放在了这个例子所展示的语言方面。拉康说,Fort/Da游戏的时间是孩子18个月的时候,正是孩子进入象征界也就是进入语言本身的结构的时间。语言本身总是涉及丧失和缺席,只有当你想要的客体不在场时你才需要言词;如果你的世界真的一切俱足,无一缺席,那么你就不会需要语言。③需要阶段即实在界从孩子出生一直持续到6到18个月之间的某个时候,持续到婴儿粘团开始能够在他自己的身体与环境中的每一样东西之间作出区分的时候 。在此时,婴儿开始从需要转向要求,从而进入了想象界(the Imaginary)。
一个要求总是一个指望别人承认的要求,亦即指望母亲的爱的要求,然而要求不为客体所满足。这一过程是如此展开的:婴儿开始感觉到与母亲的分离,并且存在着一些不是他的一部分的东西,于是“他者”(这里的“他者”实际上是“小他者”,英语为other,法语为autre,主要是指欲求的对象,如微笑、注视、乳房、奶嘴等,是在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东西,不同于在象征界中的他者,即“大他”,英语为Other,法语为Autre,它是隐藏在物质背后更抽象的东西,不是作为此时此地真实显现的东西)的概念产生了(由于这时的婴儿仍然不具有连贯的关于“自己”的感觉,因而这时还不存在“自我/他者”的二元对立)。这种分离的意识,也就是小他者存在的事实,使婴儿有一种丧失的感觉而产生焦虑,于是他要求重新团聚,回到他曾经在实在界所拥有的原初的圆满俱足、毫无分离的感觉。遗憾的是,婴儿一旦“知道”(这样的知道全然是在无意识水平上发生的)存在一个关于“小他者”的概念,就再不可能重新团聚了。婴儿要求被小他者所填充,要求返回原初的统一感,希望“小他者”的概念消失。因此,要求是对小他者的要求,要求指望小他者终止婴儿正在体验的缺失。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经历上述的缺乏、缺席、也就是“小他者”存在的感觉,婴儿才能成为一个自我/主体,乃至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文化的存在。
要求是希望得到他者的承认,但对于6到18个月的婴儿来说,他们还不能用语言说出他想要什么,所以要求是不可能真正被满足的。婴儿哭叫时,母亲给他奶瓶,或者乳房,或者橡皮乳头,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然而任何东西都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的要求所指向的是一个在不同水平上的反应,他也不能识别母亲对它的要求所做的反映和承认的方式,因为大概只知道存在着“他者”,还不知道有关他的“自我”。这一时期也就是拉康所说的镜子阶段。
拉康认为,这个时期的婴儿(6-18个月)④还没有熟悉他自己的身体,还不能控制他自己的运动,还不具备把他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感觉,相反地,他所体验到的身体是支离破碎的,落入婴儿视野的身体部分,只有在婴儿看到他的时候才存在,看不到的时候就不存在了。婴儿看见了自己的手,对他而言这只手可以属于任何人,或者什么人都不属于,但就是不知道这是他自己的手。但是,在这个阶段,婴儿已经具有将他自己想象成一个整体的能力了——已经看见别的人了,并将他们知觉为一个个的整体。
拉康观察到,在此阶段的某些时候,婴儿会在镜中注视着他的镜象,然后在回头来瞧瞧某个真人——母亲或者别的什么人——然后又去注视镜子中的图象,在这个过程中,婴儿就“从匮乏转向预期”——镜象和他人之间反复交替,赋予婴儿一种感觉即他也是一个整合了的存在、一个完整的人。虽然他还是与他者分离,还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但镜象阶段以后却能够预期自己成为一个整体,他从“支离破碎的身体”转向“他的整体性的矫形术图象”,转向将他自己视为整体的和整合的图象。之所以是矫形术图象,是由于这一图象被用做是一根拐杖、一个校正性的工具、一个辅助工具,婴儿由此获得整体性的地位。婴儿所预期的是将自我当作一个统一的却又与他者(母亲)分离的整体的感觉,婴儿发现他看上去和“他者”看上去是一样的,并逐渐地在镜中看见的这一实体、这个整体性的存在看作为某个“自我”,“自我”则由单词“我”来指称。
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认的认同。婴儿认为他在镜中看见的这个图象就是“(宾格的)我”,但是这只是图象而非这个婴儿。同时另一个人(通常是母亲)在场强化了这一错认。婴儿注视镜子,回头看看母亲,母亲说:“是的,他就是你!”母亲保证了在婴儿与他的图象之间连接的“真实性”,保证了婴儿所看见的和所认同的那个整合了的整体的身体的概念——镜子中的图象就是他的全部存在的总和,就是他的“自我”。这个在镜象中错认其自我的过程产生了“(主格的)我”。用拉康的话说,这个错认产生了主体的“盔甲”,即用来环绕和保护那个已经支离破碎的身体的关于整体性、整合性和全体性的一个错觉或者说错误的知觉。在拉康看来,“自我”总是在某个水平上的一个幻想,一个对于外部图象的认同,而不是关于分离的整体的身体的内部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拉康将要求阶段和镜象阶段称为想象界的缘故。
对镜子中的图象的想象性认同产生了关于自我的概念。想象界产生并维持着在自我与其图象之间的异化关系。无论是对于意识还是对于无意识而言,想象界都是一个虚构的王国,他是前语言的,是前俄底浦斯的⑤,并极大地依赖于视知觉,即依赖于拉康所谓的镜子想象。婴儿误将其当成他自己的那个整体的人的镜象在精神分析的术语中叫做“理想自我”,即一个绝无匮乏的完美整体的自我。这个“理想自我”被内化:婴儿通过(错误地)认同这个理想自我而建立起关于“自我”,即自我统一性的感觉,由此而想象虚构了一个绝无缺乏、绝无缺席和缺陷的自我,镜子中所呈现的那个稳定的整体的统一的自我虚象就成为对于丧失与母亲身体的原初的一体性的补偿。一句话,婴儿为了进入文化而丧失了与母亲身体的统一,也就是丧失了“自然的”状态,却通过错误地将自己知觉成什么也不匮乏,知觉成自身圆满俱足的存在,而使自己感觉不到丧失。
想象界是一个心理空间、一个心理阶段,婴儿在这里将他的关于自我的概念投射到他所看到的镜像上。镜像阶段加强了自我/他者的二分,而在此之前婴儿只知“他”而不知“我”。通过拉康的分析我们看到,关于自我的认同总是借助于他者。⑥
(3)发展阶段III: 欲望、语言和象征界象征界的秩序是语言自身的结构,婴儿必须进入象征界才能成为言说的主体,才能用“我”来指称自己。如上所述,拥有一个自我的前提在于将镜中图象想象性地记作为自己将自己想象地投射到镜象,并要让“自己”通过说“我”而得到表达,但这一表达只可能发生在象征界,这整个过程意味着,想象界和象征界是重叠的,二者之间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边界或区分,而且在某些方面二者总是共存的。
拉康认为,语言的本质是符号化的象征性,象征其实就是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真实存在的过程。”换句话说,象征就是非此时此地真实显现的存在事物的不在场时的代理符号。
再次回到弗洛伊德所记述的其外甥“Fort/Da”游戏。在拉康看来这是孩子进入象征界时刻的标志,即象征性替代的初始时刻,也就是儿童是如何进入语言结构的。因为这个孩子正是运用语言,将缺席的实在和他者存在,作为一个范畴或一个结构的可能性加以处理。拉康认为,18个月大的孩子正是处在想象界阶段,他的世界是非常简单的母子世界,因为他和母亲的关系,或者更准确说他的欲望和母亲的关系,无非只有两种可能:满足或者欠缺,在场或者缺席。缠线板游戏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以词代物,用意味深长的替代物(线轴)代替妈妈。“这就是那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婴儿把一个他其实不关心的物件移到他的视线之外;然后再把它拿回来,随后又使它消失;同时他以不同的音节来统制这个交替变化——我们要说这个游戏以其根本的性质表现了人类从象征辖域所得到的规定。”从这个游戏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最初的这一组对立音素(Fort/Da)在婴儿的存在体验中是和母亲的在场与缺席联系起来的,是和对母亲的欲望幻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拉康自己所说的:“甚至早在获得语言之前,就在婴儿与母亲对象的最初联系中,就已经有了某种象征过程。一旦婴儿能够将这两个音素对立起来,这就引入了四个要素:两个词语,说出这两个词语的他,以及组合这两个词语所针对的他。在这四个要素中足以容纳一个完整的组合,能指(见后文)的组织就是将从这个组合中产生。”拉康的三维世界是一个结构的世界,其中“他者”是拉康三界概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位于象征界秩序的结构性的配置。它是一个场所,人们都试图达到它,与之融合,以摆脱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分离。⑦欲望就是要成为他者的欲望,正因为如此,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它不是对于某个客体的欲望,否则就是要求;也不是对于爱的欲望,即得到另一个人对自己的承认的欲望,否则就是请求,它成为象征界的中心,语言自身的中心的欲望。
此外,拉康借鉴了弗洛伊德的俄底浦斯理论,认为镜象阶段处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前俄底浦斯时期。拉康把俄底浦斯现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体与母亲处于直接的二元关系中;第二阶段,父亲作为一种否定力量的代表介入进来,他颁布法律和禁令,主体由此进入了象征秩序,但尚未接受父亲的法律,因为他还不能理解这法律的文化意义;第三阶段,主体接受了父亲的法律,因此认同于父亲,并通过自我实现将自己真正注册到象征的秩序之中。⑧这也说明了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还有某些重叠的部分。自我是在与某个他者的关系中被构建的,自己想与他者融合。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儿童生命中极重要的他者是母亲,所以儿童想与母亲融合。用拉康的话说,就是儿童希望消除自我与他者分裂的要求。拉康认为孩子坚信他只要成为母亲希望他成为的那个东西就能与母亲融合,即孩子试图满足母亲的欲望成为母亲欲望的对象。母亲的欲望(由于她已经是成年人,所以其欲望已经通过进入象征界而形成)就是不要有所缺乏,不要有缺口。这与弗洛伊德的俄底浦斯情结的说法是一致的:孩子想通过与母亲性交而融为一体。在弗洛伊德的模型中,表现“缺乏”的是阳具的缺失,想与母亲性交的男孩,想以他的阳具填充她来弥补她的缺失。父亲以阉割相威胁——如果男孩试图以自己的阳具来弥补母亲阳具的缺失,他就会经历自己的阳具的缺席——而打断了男孩的这种俄底浦斯的欲望。在拉康看来,阉割威胁就是一个对“缺口”作为一种结构的隐喻。
父亲的出现打断了孩子的欲望。这里的“父亲”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父亲,而是象征的父亲。“父亲的名”或“父亲的法”就代表着一种法规、一种家庭和社会制度。儿童对“父亲的名”的认识就是对文明社会的一套先他而在的法规的认同。在这种认识过程中,拉康强调语言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父亲只能通过他的一套法规来体现他的存在,而这套法规就是他的语言。只有服从了语言自身的规则(父亲的法),才能进入象征秩序。为了成为言说的主体,你必须屈服,服从于语言的规则。⑨语言规则是整个系统的中心,控制着结构的样式,控制着系统中整个能指⑩的运动和联系。?輥?輯?訛同时,语言的规则也赋予漂移的能指链?輥?輰?訛些许稳定的意义。拉康说每个在语言中的主体生来就是缺乏,就有缺口,我们拥有语言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丧失,缺乏与母亲身体的融合。没有人能够控制语言或语言规则,语言就是那个他者,每个人都想拥有它或成为它,但是永远都不可能有人能够达到它。这就是拉康的欲望:永远不被满足的,也不可能被满足的,不可能成为中心的欲望。?輥?輱?訛
拉康就是这样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图象作了语言学的翻译,形成了一个永远漂移不定的伴随着驱力和欲求的能指链的王国。弗洛伊德关心的是怎样将这些混乱的驱力和欲望带入意识之中,使之具有一些秩序、原由和意义,从而能够得到理解和管理。拉康则说,成为一个“成年人”、一个“自我”的过程就是一个力图将能指链加以固定、稳定,从而使“我”的意义可以稳定下来的过程。在拉康看来,这一稳定性仅仅是一个幻象、一个由于错误地知觉身体与自我的关系而造成的一个幻象。
总之,拉康所呈现的三维世界中,“人” “自我”以及“欲望”都是“虚无”,都是人们自欺欺人的神话。由此看出,拉康对人基于虚幻的自我而走过的一生似乎抱着悲观的论调,认为人先天就是不完全的,似乎要为人类生存的荒谬提供一个自嘲式的答案。但依笔者看来,自我是幻象并不可怕,也不会导向悲观主义,它并不意味着既然“我”因为是幻影和偶然就会失去无法获得的真实这一结论的悲观可怕。在弗洛伊德和拉康看来,“真实”并非人所能够了解和触及的领域,在笔者看来,回到那种回到“真实”的看法,就意味着倒退到文中所说的实在界的婴儿状态,这显然是幼稚的。许多精神失常、抑郁症患者就是往往沉溺于自己所认为的“真实”当中,无法认识到自我乃是一个虚构幻影,无法对自己说出“我曾经是那样”,“我曾欲其所是”。弗洛伊德和拉康告诉人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独特性(按照拉康,每个人的欲望的隐喻、换喻的语词都是特别的,极具个人性的),所以“自我”如同诗歌,具有无穷的可塑性。并且人们可以在无不是具有一个可塑的幻象的“自我”这一点上取得平等、民主。惟此,“我们才有可能把科学和诗歌,天才和精神病——且最重要的,道德和明智——不视为不同机能的产物,而是视为调节适应的不同方式。”“由于每一个人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实现其个人的幻想,因此,人类生活中有别于动物的一个部分,就在于人会为了达到象征的目的,而在后来的生活中使用早先碰到的每一个特殊的人物、情境、事件和字词。这过程就等于是对过去碰到的这些事物‘加以重新描述,从而对它们说:‘我曾欲其如是’。”拉康赋予这“象征的目的” 以欲望的动力,而那些字词成为隐藏并伺机显现欲望以及他人的能指和能指链。笔者认为鼓励、引导人们发现过去、说出“我曾欲其如是”,才能创造值得自己、他人去尊敬的现在的自我。认识到这一点,会让人们在理论上、在生活中变得宽容,整个社会围绕着人的这一可塑性来建构——从而更加和谐——也会是一种看上去有说服力的实践指导。这是拉康及精神分析学所隐含的重要教益。
注释:
①拉康对需要和欲望的区别深受柯耶夫(Alexandre Kojeve 1902-1968)的影响。柯耶夫认为,动物的欲望总是直接的,其欲望的对象无非是可吃的事物和可避寒遮暑的环境;但人的欲望不同于动物的欲望,它总是指向另一个欲望,指向那些从生物学上说毫无用处的东西。
②这个案例参考自拉康的文章《精神分析学中的言语和语言的作用和领域》,见《拉康选集》第 333-334页。
③笔者不禁想到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有这么一段:在一个没有语言的文化中,人们背袱着他们需要指称的所有物品。所以拉康说实在界中不存在语言是因为不存在丧失、缺乏和缺席,唯一有的就是圆满、需要和满足。
④拉康所引用的证据已经过时。根据当代心理学家的实验,婴儿在15个月之前还不能把自己等同于镜象。参见诺曼·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195~196页。
⑤精神分析的术语,由弗洛伊德首次提出,取自希腊神话中俄底浦斯恋母杀父的故事,特指生殖器期的儿童(大约4岁左右)恋慕父母中异性的一方,以同性的一方作为“情敌”。男孩子恋母,称为俄底浦斯情结。
⑥这不同于二元对立,二元对立认为“自我”就是那个不是“他者”的东西,“他者”就是那个不是“自我”的东西;相反,依拉康的观点,自我就是他者,这是一个德里达式的陈述,我们用“我”来指称的那个内部的存在的自己的概念是基于一个图象,即基于一个他者,自我的概念有赖于错误地认同于某个他者的镜像。
⑦在想象界也有“他者”,那是“小他者”主要是指具体而实在存在于现实中的客观对象,象征界的“他者”是“大他者”是一种脱离客观实在抽象的对象。
⑧这里参见《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拉康选集》第90-96页。
⑨拉康把语言结构的概念和规则看成是非常男性化的。他称语言规则为父亲的法,其目的是想将象征界的语言规则的入口与弗洛伊德的俄底浦斯情结,阉割焦虑联系起来。父亲的名或父亲的法只是提法不同而已。
⑩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用一个图式表达了有关他的语言符号的思想:符号=概念/声音形象,即符号=所指/能指。
[11]拉康强调“人类的法律就是语言的法律”,“这项法律清楚地显示了它自己就等同于语言的命令”;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有一个优先秩序支配着婚姻关系,就像语言一样,它那涉及关于亲属称谓的法律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在某种形式上是不可违背的,但在其结构上是无意识的。”(E,65)弗洛伊德说自我和超我之中存在着无意识的内容,那么按照拉康的理论,我们可以清楚地解释它的缘起:之所以有这样的无意识,是因为父亲的法律;自我和超我中的无意识不是别的,正是父亲的法律;这法律不是别的,正是语言的法律。拉康说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谈的。
[12]见注10。
[13]从拉康关于象征界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主体在象征界中的意义,一方面是主体与他者的认识关系,构成一种语言关系中的“互主性”(intersubjectivite即主体间性),另一方面在语言这一自主的性的结构中,主体会脱离能指链,而成为漂浮的能指。就这一意义而言,主体实际上已经被消解。
参考文献:
[1][法]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2] [美]理查德·罗蒂著.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M].彭丽新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5][美]诺曼·N·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M].潘国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6][日]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 赵一帆.拉康与主体的消解[J].读书.1994,(10).
[8] 周小仪.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像理论”[J].国外文学,1996(3).
[9] 黄作.拉康的说话主体理论述评[J].浙江学刊,2000,(2).
(作者简介: 汪震(198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进行佛学、心理学和两者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