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项目式—融合型”社团模式的构建

来源 :教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项目式-融合型”社团模式以项目为中心,包含学习主体、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四要素;围绕选定项目、系统规划、探究实施、成果展评、总结反思五环节进行项目式社团研学。通过分析“项目式-融合型”社团模式的内涵,文章提出了模式实施中应注意跨学科知识、多元活动形式、不同学习方式、多元评价方式“四融合”的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大概念是深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所传达的新理念。新版化学教科书成为承载大概念的重要载体,从大概念的视角去解读新版化学教科书的呈现具有重要意义。大概念通过提供概念性视角,组织具体内容的方式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结合新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必修部分的主题2、主题3、主题4等章节内容,分析了大概念在新教科书中呈现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即进阶性与反复性、隐晦性与附着性、明确性与侧重性、整合性与价值性,并且提出了大概念在新教科书中呈现的具体形式,梳理大概念在新教科书中的具体呈现有助于解读教科书的深层次内涵,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情感—交往’型课堂”由我国情感教育的首倡者、集大成者朱小蔓教授提出,是其几十年情感教育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化。笔者所在学校作为朱教授所领衔项目的种子学校,参与了“‘情感—交往’型课堂”教学主张的提出、构建和完善过程,实践着“情感—交往”型课堂的内核、价值、本质。文章重点辨析了四个问题,即:“情感—交往”型课堂解决了什么问题,“情感—交往”型课堂不是教学模式,“情感—交往”型课堂不仅是教学理论,“情感—交往”型课堂不会导致负担加重,并对其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