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新时代下,小学的德育教育则显得更为重要。但从现状来讲,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老师及社会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但仍存在着对小学德育教育重视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内容不够充实、社会不良现象干扰等问题,影响着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人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教育;路径
一、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总体来看,我国一直都很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但客观的讲,现在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差距。在教育工作中,还存在重文化知识学习,轻德育教育的问题;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下功夫多,在培养道德素质方面花气力少;有些工作浮在面上,形式主义的东西多,导致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打了折扣。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泛
教育的内容偏理论化,操作性不强;教育的方法偏书面化,社会实践性不强,与实际生活接轨不够。德育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生年龄小,对理论的理解有限,如果脱离了社会实际和亲身观察体验,偏重于理论和书本,就不会收到实际效果。
(三)社会环境对德育教育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目前我国处于新的时代,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会出现一些新的领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网络等大众媒体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夹杂了“黄、赌、毒”等负面的东西,对小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再比如。有的黑网吧、游戏厅对学生开放,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路径的探索
(一)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德育优先的思想
德育优先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但在现行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德育优先的传统有所淡化。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进,必须进一步树立德育为先这一理念。首先,要充分认识德育优先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切实把德育优先原则,放在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人才的大局中去思考;其次,要破除“唯分数论”的陈旧观念,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结合起來;还有,要破除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的老观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大德育”观念。
(二)要创新方法,完善道德教育的机制
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特点,制定道德教育的目标,确定培养教育的内容,比如,可结合学校实际设立小学德育教育机构,统筹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将课堂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的融合起来,做好衔接,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发挥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面的作用,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交流机制,齐抓共管,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小学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改变“唯分数论”的思维定势,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把育人摆在重要位置。
(三)要师德引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引路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思想品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老师又是小学生崇敬的人,孩子们最爱听老师的话,使得老师在德育教育中处于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老师要循循善诱,做好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者,深入浅出的给学生讲好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祖国,集体主义等“大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比如,教育引导孩子用好礼貌用语、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等。
(四)要重视社会实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式是课堂教育,学校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当中,这是应有之意,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工作。但不能忽视的是,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那么,适当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拓展,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以清明节为烈士扫墓为契机,组织开展向英雄先烈学习活动,教育小学生不忘革命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牢记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再比如,组织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身体特点的体育比赛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还可以利用国庆节、母亲节、少先队日等节日,培养孩子的爱国、感恩情怀;利用黑板报比赛、征文比赛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结
小学德育教育是塑造人思想品格的基础工程,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创新和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切实落实各项德育教育措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幸英.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教育.2018[02]:47
[2]黄立权.小议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J].德育教育.2018[01]:194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教育;路径
一、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总体来看,我国一直都很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但客观的讲,现在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差距。在教育工作中,还存在重文化知识学习,轻德育教育的问题;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下功夫多,在培养道德素质方面花气力少;有些工作浮在面上,形式主义的东西多,导致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打了折扣。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泛
教育的内容偏理论化,操作性不强;教育的方法偏书面化,社会实践性不强,与实际生活接轨不够。德育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生年龄小,对理论的理解有限,如果脱离了社会实际和亲身观察体验,偏重于理论和书本,就不会收到实际效果。
(三)社会环境对德育教育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目前我国处于新的时代,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会出现一些新的领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网络等大众媒体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夹杂了“黄、赌、毒”等负面的东西,对小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再比如。有的黑网吧、游戏厅对学生开放,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路径的探索
(一)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德育优先的思想
德育优先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但在现行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德育优先的传统有所淡化。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进,必须进一步树立德育为先这一理念。首先,要充分认识德育优先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切实把德育优先原则,放在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人才的大局中去思考;其次,要破除“唯分数论”的陈旧观念,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结合起來;还有,要破除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的老观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大德育”观念。
(二)要创新方法,完善道德教育的机制
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特点,制定道德教育的目标,确定培养教育的内容,比如,可结合学校实际设立小学德育教育机构,统筹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将课堂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的融合起来,做好衔接,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发挥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面的作用,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交流机制,齐抓共管,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小学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改变“唯分数论”的思维定势,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把育人摆在重要位置。
(三)要师德引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引路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思想品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老师又是小学生崇敬的人,孩子们最爱听老师的话,使得老师在德育教育中处于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老师要循循善诱,做好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者,深入浅出的给学生讲好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祖国,集体主义等“大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比如,教育引导孩子用好礼貌用语、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等。
(四)要重视社会实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式是课堂教育,学校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当中,这是应有之意,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工作。但不能忽视的是,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那么,适当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拓展,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以清明节为烈士扫墓为契机,组织开展向英雄先烈学习活动,教育小学生不忘革命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牢记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再比如,组织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身体特点的体育比赛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还可以利用国庆节、母亲节、少先队日等节日,培养孩子的爱国、感恩情怀;利用黑板报比赛、征文比赛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结
小学德育教育是塑造人思想品格的基础工程,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创新和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切实落实各项德育教育措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幸英.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教育.2018[02]:47
[2]黄立权.小议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J].德育教育.2018[0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