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成了教学界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目的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基于此,2007年8、9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掀起了“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育”及“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育评价”的讨论和征文比赛。同年,“历史课程网”也在全国历史课程研修活动中展开如何认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的在线研讨,由此引发全国历史教学界对有效教学的大讨论。作为一线历史教师,追求有效的历史教学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试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角度来探讨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何谓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2]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历史教育硕士黄蝉芳认为:“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自主进行历史学习,以最优的效果、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有效地开发生成性历史课程资源,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3] 余文森教授对此有过这样通俗的解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4]由此可见,有效的历史教学是高效的教学,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是洋溢着生命气息的教学。
  二、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看历史课堂的缺失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当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教材整合不够,教学的过程单纯体现为解读教材,完全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不敢越教材半步,也就是所谓的“教教材”。
  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形式比较单一,完全依赖教材,忽视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如历史遗存、社区、家庭等资源在教学中很少使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也缺乏应有的关注。
  三是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单一,主要靠教师口头传授,给人“满堂灌”的感觉,易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到乏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甚微。
  四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很少从宏观上加以把握,使用时目的性不强,缺乏系统性,难以产生宏观效应。
  导致以上现象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良好的历史专业素养。英国著名学者劳伦斯·斯滕豪斯说过,“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教师是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与利用者,如果教师因自身专业素养缺失,对课程资源价值的认识缺乏深刻性,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缺少主动性,对课程资源的驾驭没有灵活性,那么势必会制约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造成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另外,以上现象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目前评价很高的高考题,以传统的画书、背书再加上大强度训练,只要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还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而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课设计得活一些、生动一些,学生固然喜欢,但未必又能够有好的考试成绩。”[5]基于此,教师缺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动力。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够,比如培训过于注重教材培训,一些新课改培训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新教材培训。
  三、基于有效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指导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平庸与优秀的分水岭。“教教材”只有知识与教参,只知告诫与训练,只会灌输与说教;“用教材教”则要求理念上解放思想,设计上因材施教,操作中灵活选择。历史教学的过程不该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以促成有效的历史教学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愚见,试与同人共同探讨。
  1.合理使用历史教材,使教材功能最优化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6]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四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和大象版),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如何使用新教材進行教学,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笔者认为,合理使用教材,使教材功能最优化,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足功夫:
  (1)深度挖掘教材。正文是教材的核心部分,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正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历史因情景而生动,因细节而完美”,要重视正文中对细节描写的处理,从细节中挖掘出隐含的历史知识。如人教版新课程历史教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中讲述“二月革命”时,教材没有明确说明这次革命是哪个阶级领导的,但用了一个细节叙述“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段细节叙述中去发现,这场革命是由后来出现的两个政权的领导力量共同领导的。
  另外,成熟的教材所传达的信息是丰富而多元的,有很多独特的部分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而且能深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以人教版新课程历史教材为例,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都有单元导入,其中包括本单元的主干内容和学习建议,这里面包含了编者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历史的认识,对教师教学的希望,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因此,在进入相应模块学习时,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一起看一看“单元导入”,以提高学生对该模块的整体认识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每篇课文前有“导入框”,这是导入本课教学的主要素材,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学与思考,进行历史联想。此外,教材的注释和插图也是重要的历史信息资源,有些注释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插图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相关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对插图进行深度开发,使学习意义、教育意义最大化。
  (2)灵活整合教材。研究表明,通过对授课内容进行精心安排,所呈现的内容序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教内容线索化、结构化、图示化、专题化,以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历史知识,总结和归纳历史规律。整合教材关键要以适合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常用的方法主要有:①单篇课文教学上的调整。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内子目录调换顺序讲述。②专题课文内容的整合。如以“全球化”为主题整合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二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两个专题,将近代中国的经济变迁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潮流中去分析,拓宽学生的世界视野。③必修、选修之间的整合。如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专题,将必修和选修模块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改革、人物等视野全方位学习春秋战国史,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研究历史的素养。
其他文献
教师支持材料是教师在实施本单元(课题)教学时要使用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教师支持材料包括:本单元(课题)的简单介绍,对本单元(课题)出现的新概念或主题的介绍,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项目的安排,本单元(课题)教学活动的安排,向学生提供的本单元(课题)所需使用的网站的链接和说明,向学生提供的本单元(课题)的参考文献或资料。  笔者创建的《中国的疆域》教师支持材料,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形式。  第一部分:使
有效的教学建立在教学双方高度认同的基础之上,并且包涵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对所学科目的认同、学生对执教老师的认同、教师对学生的认同、教师对科目的认同。美术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得成功与学生学得成功两个方面,这是辨证的两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只要双方和谐统一,那么美术教学就能取得成功。因此,美术教师必须以“教得好”来带动“学得好”,从而使美术教学更加有效、高效。现笔者谈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多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对法律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材与超越教材、立足课堂与超越课堂等关系成为我们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脱离教材和以本为本两个极端。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呢?  一、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教材中的资源  通读新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类的活动
现在高中课堂普遍容易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特点,不根据学生的态度、需要和兴趣情况,而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且方法简单、形式单一,这样会造成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如何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是高中学校应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EEPO有效教学的学习方式训练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改进高中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MS—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训
随着历史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历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什么样的教学才能适应21世纪人才成长的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变化?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营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培养德才兼备新世纪人才谈一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组织教学后,
音乐教师合作是指音乐教师形成一定的团队组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文娱活动任务,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互相切磋学习,在课外活动中强强联手、合作提高。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合作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从而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活动指导能力。  一、音乐教师工作现状的分析  各级学校中音乐教师的人数参差不齐,传统观念也给音乐教师造成不小的压力。一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分布极不均匀。城镇
历史发展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各种因素或多或少在起着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教材的取舍,一线教师往往习惯使问题简单化和公式化,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笔者试举两例,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戊戌变法前的清政府“改革”  戊戌变法的原因一般归结为以下几点: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努力;张之洞等清政府有识之士的推动。但对清政府本身的原因却提之甚少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学生正在由儿童期转变到青年期,在心理学上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与此同时,他们也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意识、创新欲望
如何做好初中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师特别是学校管理部门教师需要好好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初中教育中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简要论述几点看法:  一、完善教导工作体制  我们都知道教务处这个部门是负责教学开展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部门,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常常是教和导分工进行的。但是多数学校由于多年来疏于对该部门的管理和体制建设,导致很多时候两个职能模糊不清,导致教务处的管
教育时空  一、案例提出的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出现单亲家庭800多万个,而且数量还在呈上升趋势。据我校课题组统计的数字,我校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已达9.2%,有的班级甚至高达15.3%。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学生,45%的学生成绩处于中下水平,30%左右的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养成较差,因违纪违规而受处分的学生中,有37.8%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因此,单亲家庭学生的特殊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