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它必须依托整个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与训练,才能够逐步使我们的学生举止行为更加规范。学校针对学生的礼仪行为问题,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编写了针对小学阶段低、中、高年级的礼仪行为训练教材,开设了独具特色的礼仪行为训练小课。
大量调研,科学合理编写教材
为了编写一套科学、实用的礼仪行为训练教材,学校成立了礼仪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主管本项工作,组织了全校富有创新意识、理论水平较高的语文及科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编委组成员依照校本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通过反复学习、调查研究、对话交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结合小学生特点及学校实际,对礼仪行为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小组成员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校本课程《定安里小学礼仪行为训练小课》的编写并印刷成册。
根据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我们通过校本教材《定安里小学礼仪行为训练小课》,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班主任担任礼仪专职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学习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风范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我校培养“健康、崇礼、乐学、向上,有独特的个性,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奠定了终身发展的基础。
六大策略,提高礼仪教育实效
交替性策略。我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全员参与。每一课行为训练的内容要进行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教师教授,第二课时重在行为训练。通过这种交替进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礼仪智慧和行为的生成。
融合性策略。我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但这些途径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通过不同的形式相互关联。例如,少先队通过开展礼仪主题活动,讲礼仪知识教育,进行礼仪行为训练,培养学生礼仪意识。融合性策略是我们提高礼仪教育实效的重要策略之一。
浸润性策略。我校营造良好的充满礼仪背景的校园环境,打造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设计的礼仪楼道文化建设;专业教师设计、绘画礼仪墙,使我校进行的礼仪教育氛围浓郁。环境建设的加强,使本校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影响和制约,自觉形成礼仪行为规范的意识,融入到校园礼仪氛围之中。
互动性策略。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我校还制定了《定小童训》,并通过对家长进行礼仪教育宣传,使家长关注并参与到我校的礼仪行为训练当中。
随机评价策略。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随时需要有人督促、引导、扶持、激励。教师、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评价者的角色。我们共同对学生们在校、在家、公共场所的礼仪行为做出即时的、多角度的、发展性的评价。这种随机性的评价能及时反馈、矫治和肯定,促进了我校学生的发展。
多途径实施,渗透礼仪行为训练
我们将礼仪行为训练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我校利用礼仪专题讲座、观看有关礼仪专题片等,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并在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切合实际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切入点,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与同伴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与体验。
总之,我校开设文明礼仪行为训练小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举止,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
大量调研,科学合理编写教材
为了编写一套科学、实用的礼仪行为训练教材,学校成立了礼仪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主管本项工作,组织了全校富有创新意识、理论水平较高的语文及科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编委组成员依照校本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通过反复学习、调查研究、对话交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结合小学生特点及学校实际,对礼仪行为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小组成员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校本课程《定安里小学礼仪行为训练小课》的编写并印刷成册。
根据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我们通过校本教材《定安里小学礼仪行为训练小课》,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班主任担任礼仪专职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学习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风范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我校培养“健康、崇礼、乐学、向上,有独特的个性,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奠定了终身发展的基础。
六大策略,提高礼仪教育实效
交替性策略。我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全员参与。每一课行为训练的内容要进行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教师教授,第二课时重在行为训练。通过这种交替进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礼仪智慧和行为的生成。
融合性策略。我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但这些途径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通过不同的形式相互关联。例如,少先队通过开展礼仪主题活动,讲礼仪知识教育,进行礼仪行为训练,培养学生礼仪意识。融合性策略是我们提高礼仪教育实效的重要策略之一。
浸润性策略。我校营造良好的充满礼仪背景的校园环境,打造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设计的礼仪楼道文化建设;专业教师设计、绘画礼仪墙,使我校进行的礼仪教育氛围浓郁。环境建设的加强,使本校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影响和制约,自觉形成礼仪行为规范的意识,融入到校园礼仪氛围之中。
互动性策略。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我校还制定了《定小童训》,并通过对家长进行礼仪教育宣传,使家长关注并参与到我校的礼仪行为训练当中。
随机评价策略。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随时需要有人督促、引导、扶持、激励。教师、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评价者的角色。我们共同对学生们在校、在家、公共场所的礼仪行为做出即时的、多角度的、发展性的评价。这种随机性的评价能及时反馈、矫治和肯定,促进了我校学生的发展。
多途径实施,渗透礼仪行为训练
我们将礼仪行为训练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我校利用礼仪专题讲座、观看有关礼仪专题片等,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并在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切合实际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切入点,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与同伴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与体验。
总之,我校开设文明礼仪行为训练小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举止,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