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与交融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ocoo_dan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界定、主要表现、特点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根据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呈现出来文化元素互相渗透和交融的现象。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以动漫作品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动漫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借鉴与交融,在详细的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在全球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其它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成功借鉴及成功发展,从而引出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动漫发展模式带来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交融;动漫;意义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124-02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们的地球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国与民族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加强了各国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视野与角度去分析全球化,其中尤其要以文化角度去看待与理解全球化,并且我们在谈论文化时不能脱离于时代的背景。在笔者看来,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最能够直接感受到和经历到的全球化形式之一,并且它会优先于经济而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这绝对是有可能的。本文将从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与交融入手,并以动漫文化作品为例来展开论述。
  一、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与转换
  1.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界定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全球化的概念为全球联系日益紧密,人类是生活在全球化发展中的,并不断增加自身的全球意识。各国在经济、贸易以及政治上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全球化也可以将全球视为一个大的整体。
  文化全球化可解释为存在于世界中的所有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并受到“互异”与“融合”的共同作用,流动于全球范围下。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中,我们可将其中产生的文化看作“全球化文化”。对全球化文化特性的认识就是对文化全球化的把握。
  2.文化全球化形成的主要表现
  文化全球化在生产力发展、精神生产以及物质生产等领域都能造成较大影响,这让以往落后地区与民族的封闭自守与自给自足的情况逐步淘汰。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全球化时代的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都主动的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纳入其中,这自然也包括文化。
  文化全球化的产生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球意识的产生。因为全球问题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运,让人们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即在承认人类文化存在和国际社会共性的同时,避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上存在的分歧,脱离地区、民族以及种族的限制,站在全球角度对历史现象和社会生活进行考察与思考。
  二是西方文化扩张。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对战略作出了调整,进行文化扩张,掌握文化霸权,试图在自身文化体系中引入非西方文化,让文化相对落后的非西方国家接受其构建的文化。然而发展到现在,西方国家俨然已经改变了方式,他们在扩散着自己文化体系的同时,也主动借鉴和融入了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
  三是消费文化盛行。文化全球化在发展中具有复杂特点,从整体发展方向看,消费文化逐渐在全球盛行。在形成全球意识后,各国家与民族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同时受到逐步扩张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可能由此产生消费全球化。
  3.全球化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共同体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通常被称为“全球文化”,其有着共发展、存小异以及互影响的特点,全球文化是随着全球结构关系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在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们要以联系眼光去分析民族文化与全球化文化的关系,其主要取决于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一是民族文化发展平台就是全球化文化;二是民族文化是全球化文化形成的基础;三是由于民族文化有着差异性特点,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在全球化文化趋势下被同化。
  二、以动漫作品为例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与交融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动漫作品了。如今的动漫作品已经脱离了人们传统观念上的束缚,它不仅仅是小孩子眼中的动画片,现在的动漫作品不分国界、无论年龄、无谓男女,只要你感兴趣、热爱它,这就足矣。
  1.经典动漫作品对中国动漫作品发展的推动意义
  动画片在我国很早就得到了发展,从1918年我国引入美国动画片开始,就着手于发展本国动画产业,并且那时我国在动画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1941年亚洲首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由万氏兄弟制作,这部动画片一经面市,就获得了广泛好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其中多部动画片都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比如《大闹天宫》有着京剧元素;《小蝌蚪找妈妈》有着鲜明的水墨画特点;《猪八戒吃西瓜》融入了剪纸技术,并借鉴了我国的皮影戏等。这些作品创造了动画界的“中国学派”,可以称之为中国动画最辉煌的时期了。
  但是我国动画产业受到文化全球化影响,已经逐渐被淘汰、被边缘化,这正好体现了我国软实力低迷现状。国家的软实力输出的必然条件之一是发展动漫产业,动画是探讨文化输出和影响全球流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动画所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影响注定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日本动漫作品成功的因素
  日本很早就认识到文化输出的重要性。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动画产业发展速度,其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既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也帮助日本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日本文化输出就是利用了这种形式,在很多国家中掀起了“哈日”浪潮,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成功地带动了其周边产业的发展。   拿游戏行业来说,那些深层次的、优秀的动漫作品就是制作游戏的最佳主题。比如《火影忍者》、《柯南》以及《宠物小精灵》等多部经典动漫作品都被游戏开发商选作游戏开发素材。
  此外,动漫作品对旅游业也有刺激和推动作用。通过整合城市风格和民俗元素,在卡通动画爱好者观看动漫作品时,就会不知不觉的受到该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对动漫出口国家报有一个美好的动画幻想,希望感受到的其真实国家情境,因此动漫作品发挥了“文化大使”的作用。
  此外,也有很多由于喜爱日本动画而去学习日语的人,并且这样的群体大有人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日语正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接受日本的文化和思维模式,也会不断增加对日本的认同感。
  3.外国动漫模式对中国动漫模式发展带来的推动意义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提高了对发展软实力重要性的重视,所以面对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中国已经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国产动画进行支持,为国产动画片更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条件。
  通过实践能够得知,事物过于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会在全球背景下阻碍动漫进行传播的。所以,要将全球化与本土化进行有机结合,确保本土文化能够让广大公众所接受,要在文化输出过程中运用能造成受众共鸣的普适性表现成分。
  一是我国民俗成本相对充足。我国动画自发展以来,相继生产制作了水墨动画片、剪纸动画片和木偶动画片等,这些经典动画作品即使有着强烈的我们国家的文化特色,也将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表现了出来,但是这些动画片却并没有与国际接轨。在我国动画制作中,需要寻找到既能表现我国传统文化,又能超越地域的概念,并使他们完美结合,从而找到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动漫产业发展道路。
  二是好作品都是由人制作而成的。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产业之所以可以取得这样显著的成绩,究其原因,其根本在于这些国家拥有优秀的专业动漫人才。再回过头来看看我国动漫发展的势头,中国动画业的人才匮乏已经成为生产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所以,我觉得在动画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对动画发展的禁锢,大学的动画课程需要作出合理、适当的调整;重视培养动漫人才,提高资金投入,比如可以在工作条件上给予动漫从业人员一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献身于我国动画产业中。我国在拥有优秀动漫创造人才后,动画事业必将获得新的发展。
  三是受众定位必须多元化发展。长期以来,十五岁以下的儿童是我国国产动画片主要观众群体定位,因此所制作的动画片往往带有很多说教成分,并且故事情节进度缓慢,夸张力度不够,缺乏时代气息。事实上,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不应该对其题材与内容作出限制性规定,除了儿童以外,也要考虑到成人对动画的需求,要在观众定位中考虑到成人群体。美国迪斯尼的动画片在这一方面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他们将受众定位在所有人都能观看的作品上。这一立场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还有助于构建动漫文化。
  四是在营销策略上要注重自我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使得更多的人、更多的民族的受众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动漫作品,从而引发他们的共鸣,找到文化的契合点,来共同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动漫产业应该学习日本、美国的动画产业的精华,充分利用我们国家的优势、我们民族的文化优势,来创造出一个属于全球动画界的“世界品牌”,同时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输出蔓延到其他国家,使世界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三、结 语
  虽然我国的动漫事业已经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势头,可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文化全球化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相反它对我们的影响会遍及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所以如何正确面对文化全球化影响下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话题和研究领域,我们必须学会发扬优点、摒弃缺点,来适应这个时刻发展、变化着的世界。
  参考文献:
  • 蔡骐,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 谢新华,高飞.功夫熊猫:文化的融合与对接[J].文史博览(理论),2008(8).
  • (德)H.R.姚斯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 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编者按:移动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高校过去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技术与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必将推动我国教育的变革,重塑传媒教育模式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必然产物。开发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并进的办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进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将传统教育和现代传媒教育融合,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全艺术学
期刊
摘要:平衡报道滥觞于1729年的美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该理念被孙旭培教授拿来引入到我国。当前,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使得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失衡现象屡见不鲜,平衡报道对于促进媒介生态和谐与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燕赵都市报》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该报房地产报道在信息结构、信源的选取、报道基调、内容题材等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关键词:《燕赵都市报》;平衡报道;房地产
期刊
摘要:政府和新闻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显得格外谨慎,但是随着新闻改革的加深和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失实、着重追求惨烈景象以及不顾灾难受害者的心理及情绪、忽略社会传播效果等问题泛滥,给社会舆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责任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美化浮夸,报道除了客观反映新闻事实且保障受众知情权以外,还应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本文以“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
期刊
摘要:在本次调查研究的“央视主持人口误”网络传播的样本中,至少51%的传播者身份不明。企业主办的网站是“央视主持人口误事件”的主要传播渠道。传播的偏向清晰地表现为娱乐倾向。因此,在网络和自媒体上关于“央视主持人口误”的传播,是一种传媒消费主义文化景观,是“消费主持人”的文化现象。因此,网络上关于“央视主持人口误”的传播,既不是以媒体或其从业者为对象的舆论监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判。关键词:主
期刊
摘要:本文以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将中国国家形象划分为中国人形象、中国政府形象、中国社会形象以及中国经济形象和军事形象五个侧面进行测量,考察了德国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德国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可解读为:“勤奋友好的中国人形象”、“强大腐败的中国政府形象”、“发展迅速但不平等的中国社会形象”、“价廉物劣的中国制造形象”及“有扩张野心的军事大国形象”。关键词:国家形象;
期刊
摘要:数字信息时代,传统出版业持续唱衰,数字出版如火如荼。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初见成效。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成为关乎其命运的大事。老牌出版强国德国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全面进军数字出版,笔者从兰登书屋的发展之路管窥德国出版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转型策略,以此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提供借鉴。关键词:数字出版;德国出版业;兰登书屋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现场报道能给广播受众较强的现场感,突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因此,做好现场报道是对每一位广播记者的工作要求,也是自身职业素质的一种体现。本文讨论的民生新闻、会议新闻是较常见的两种现场报道类型,笔者就这两种类型的现场报道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达到增强新闻报道效果,更好服务于广播受众。关键词:现场报道;广播记者;民生新闻;会议新闻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
期刊
摘要:《勇敢传说》带给观众更多的是动画赋予的欢乐与轻松,但它所传达的意义并非仅仅是带给人以欢乐。《勇敢传说》向观众传达“命运改变,看清事实;修补关系,摈弃傲慢”的信念。影片在镜头语言与视觉呈现上依托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故事叙述流畅的同时,精美绝伦的三维画面绝对是一场华丽而不失内涵的视觉盛业。关键词:电影技术;镜头语;视觉特效中图分类号:G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传媒院校要增强在传媒领域的竞争力,必须要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具有民办传媒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民办传媒类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创新特色校园文化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民办传媒
期刊
(今传媒杂志社,陕西西安710065)编者按:当今时代媒体技术在不断更新,全新的新闻理念也层出不穷,加强与全球各传媒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是适应新媒体环境下传媒教育变革及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在相互的沟通与合作中才能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取长补短,推动新形势下传媒教育的发展。独特的新闻教育观、全球化的教育视野造就了不一样的学院特色。西南政法大学的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中西部的新闻学院,很早就开始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