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文化底蕴 开阔的故园情怀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过很多散文作品,有很多作者的散文缺乏必要的文化积淀,始终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很难有那种“看山似山”或者“看山不是山”的旷达与联想,我觉得这只能说明我们很多作者的文化积淀还是欠缺了,或者说在创作上缺乏那种来去自由的融会贯通,这就使得自己笔下的散文没有张力。从焦红军的散文中,我却读出他内心潜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
  他在《北大三老的旷世爱情》中,真实细腻地记录了张中行、季羡林、任继愈等三位文化巨匠,平凡朴实的家庭婚恋生活情状,语调温温漫漫,读来心旌摇荡。本文按照叙述逻辑关系分为三个段落。其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段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一位老人的生活姿态。“张中行对人世间的所有的苦,早已通过深研佛教,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认识。他认识到,苦不仅是对过去世业所带来的一种报复,更是一种因果和轮回。所以,他不再对抗苦,而是采取顺生的态度,悲天悯人,安之若素地过天下小民的生活。”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张中行。其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段是描写季羡林的,作者的语句就更加地跳跃了:“季羡林以牺牲自己的感情,牺牲个人的私欲为代价,其实又何尝不是以牺牲德国年轻少女伊姆加德的感情为代价,向中国的封建礼教传统投降,向师道尊严缴械。他维护了封建礼教的‘父为子纲’的古老传统,于是山东除了‘孔圣人’之外,又多出了一个爱情方面的圣人——季羡林。尔后,季羡林冲破种种封锁,转道回国。”其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着重书写任继愈老人的精神操守:“这就是我们人世间一代大师感天动地、山高水长的芬芳爱情。而作为哲学大师,誉满天下的任继愈,不管是任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所长,还是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高职,他的一生都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始终恪守着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节操,从来也没有什么小道消息和绯闻,这也是一代哲学大师的感人情怀吧。”这是一篇文化厚重的散文,诗意的架构,大写意的铺排,准确、生动、细腻地把三位大师的才情与他们对待生活的严谨,描写得婉转多姿柔情似水。很多读者读后,问他文章写得这样富有真情实感,是否和三位大师有过往来接触,而作者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样的回答虽然在意料之外,但细而推之又在情理之中。这一切既与他本人丰厚的文化积淀密切相关,又得益于他长期的读书经验和读书积累。
  《有感于与两位北大教授的文化渊缘》这篇散文也是描写文人的作品,“白云苍狗,世事如烟。自1998年我到图书馆任馆长,迄今算来已有十年了。十年中发生了上上下下许多事,接触了形形色色很多人,这些都没有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多少印象。但是笔者自任馆长以来,先后有两位北大著名教授到我所在的图书馆造访,有如草灰蛇线般地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些许记忆的亮迹。”作者开篇即点题,短短几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作者在本文中所记录的两位教授,一位是李国新、一位是贺卫方。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以意情牵,是什么样的缘由让作者对这两位教授久久不忘呢,作者随后就给了我们答案:“是因缘?是友情?还是一种灵魂中,一种叫文化的东西的惺惺相惜?我倒认为是后者。”随后作者很自信地写到:“好男人胸怀像大海。我倒情愿翻过眼前的藩篱,而去眺望更美好的远方。”
  如果说以上两篇以人物为主的记叙类散文,更多地展现出的是作者厚重的文化底蕴,那么接下来的这两篇散文估计就展示出作者开阔的家乡故园情怀了。
  《城·人·河》这篇散文是作者以地域层面开笔的,作者以“城还是四方方坐中央的那座城;人还是书中所写人杰地灵的那些人”的诙谐展示出非常内敛的文思,作品意蕴悠长,涵盖着广阔的人文情怀,这就是我特别看好的一点。“文明依水而生,其实,一个城市的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写的这个小城市,这个河滨公园,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地方建设的范例。”“在每一个人的眼里,在每个人心里,家乡都是最美的,这就是我写作此文的起因。那么,就让我用一句话来作本文的结语吧:人生有系,大爱无疆。”你看,眨眼之间的大开大合作者就巧妙地把城、人、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抖落得如此紧密细致,恰到好处。
  《我中专时代的两个朋友——记我的中专生活》是作者在人文框架内,显示得更为逼真的一篇作品。在这里作者把恣意的文学写作,与年少时的心境非常真切地告诉给读者。“我16岁时,考上了离家200多里之外的一所中专学校——文登师范。她的前身是文登乡师,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所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革命青年,有的甚至官至国务院副总理,是一个人才辈出,传统积淀丰厚的一所地方名校。”作者曾经就读的学校,真可谓人杰地灵了,接着笔锋一转,情真意切地记录作者与荣继波、田庆文这两位同学在读书生活中的青葱往事,读起来逸趣横生。作者的这两篇散文,立意平和,下笔如有神助,在人文情怀上下的功夫彰显了他不俗的功力。
  而阅读《沿着王小波走过的道路》这篇散文,就让我更加开眼了。我从这篇文章里得知这样的事实,非常震撼:“而今,沿着冯德英、邓刚、李延国、尤凤伟、王小波们走过的道路,……牟平作家协会日前特地组织了协会的10多名会员们,进行了一次重走‘牟平籍作家之路’的文学关注行动,并将相继推出走访有关作家的生活故地、采访报告等纪念性文章,以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此处作者很自然地夹叙夹议,引领我们在文章内外游走,把现实生活中的王小波崇拜自然、向往人性自由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如许评价王小波:“读他的作品,没有虚言假套、上纲上线的语言,相反,从他泥土般质朴的文字中,从他的嬉笑诙谐中,你能感到他对天地、对生灵万物的无穷悲悯。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王小波在京西简陋的出租屋里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额头的伤和屋里的痕迹记录了他最后的挣扎。”不知别人的感觉如何,当我读到这里,感觉就不是在阅读作品了,而是在游历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我对王小波是真不熟悉,以前很多人在我面前提起过他以及他的作品,但我很少有兴趣去关注,当我读完焦红军的这篇散文后,有了一种想去了解王小波,关注王小波的冲动。我甚至觉得,这个冲动都淡化了我在阅读时候酷热难耐的夏夜愁绪。
  读焦红军的这一组文化散文,轻松的文化阅读代替了我对当前散文创作杂乱无章的思考。我在想我曾经苦苦思索的,很多作者写的散文作品难以出新,难以跳出瓶颈的问题,是不是应该有了一个答案了呢?我想焦红军的文化散文为我们当前的散文创作增加了一条新的路径的可能。
  (作者单位:重庆商报社)
  责任编辑 佘 晔
其他文献
一  初读《寻鹤》,我想当然地认为它是一篇科幻小说,但后来发现它并不属于类型文学。它的语境,更贴近当下现实,甚至就像一个“中国故事”的现代切片。可冯娜注重的是内在情绪在文本中流动的节奏,她微妙的叙事更具撕裂感。人之困境往往就在这不经意中发生、发酵,我们甚至都来不及去辨析,各种悲剧就在生活中竖起了一道道屏障。冯娜或许并无意于去安排每一个角色的归宿,但他们就朝着既定方向走向了各自的迷津。《寻鹤》不是在
期刊
在2015年高更猛进的产业发展之后,2016年中国影视的增速开始呈现降温趋势,开始朝着“内涵”发展。电影方面,从2015年IP狂热、票房造假等问题中逐渐回归理性,急功近利的势头被遏制,涌现出《湄公河行动》《七月与安生》等口碑与市场俱佳的商业电影力作,以及《百鸟朝凤》《我们诞生在中国》等艺术电影,以及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动画片《大鱼海棠》等从不同视角进行文化诠释,满足了特定群体的审美需求。电视
期刊
文学创作讲究内容和形式的契合,但实际上,形式通常绑架内容,作家为了表现特定的思想使用特定的艺术形式,如同古典小说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长篇小说经常使用,后来短篇小说也这样用,从而出现了短篇无盛景的说法。在有限的空间内蕴藉地展示官场的千姿百态,这种传统手法明显捉襟见肘。杨少衡是全国颇有影响的作家,有自己的独特构思。他以精妙的构思从一次上山“拜佛”的小事写起,通过两个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侧面
期刊
警匪片作为世界电影类型中经久不衰的片种,向来是好莱坞电影、香港电影等电影系统中赖以生存的主要类型之一。但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与商业土壤的贫瘠,这一电影类型在中国内地长久以来处于发育不良的境地。而在2015年,一部由曹保平執导,邓超、段奕宏、郭涛等主演的警匪片《烈日灼心》以波折的故事情节、凌厉的剪辑风格、精彩的人物表演以及厚重的社会意识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堪称华语警匪片/犯罪悬疑片的新标杆。{1
期刊
一  “如是,诗歌就是我与这个世界的亲近和隔膜。我用语言诉说它,也许我始终无法进入它的心脏;哪怕融入它的心脏,可能又会觉得无言处才最心安。”{1}这段冯娜的自述很容易在其诗作中找到相应的例证,如《采石场》,她一面敏感于机械文明给予自然和人类的双重创伤,一面又在幻美之境中为理想赋行:“我多想一个漫长的雨季到来/对面山坡的石榴茶长出多余的枝蔓/石头的心事经不起推敲/植物覆盖它 流出眼泪”。无论题材与世
期刊
《春尽江南》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江南三部曲》的第三部,如果说前两部《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关注的是现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程,交织着人们渴望解放的梦想激情,在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中,呼应了宏大的历史运动;那么,《春尽江南》则是延续了这个家族的第三代的生存状态,审视了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时代,人们所面临的巨大焦虑和失衡,揭示了人类的理想情怀,已从精神深处退回到物化层面,诗性的光晕已被生存的本能所取代。 
期刊
沈从文1940年代的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乡土抒情小说”,以《长河》《雪晴》为代表;二是“文体实验”类作品,以《看虹摘星录》《烛虚》《七色魇》三部集子为代表;三是文论和杂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见诸笔端,延续了他感怀时局、关心民瘼的人文情怀。沈从文1940年代的“乡土抒情小说”,在延续他1930年代的抒情笔调的同时,融入了对湘西儿女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切关怀,因此呈现出了“写实
期刊
新世纪以来,我国长篇小说的创作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作品之多,不堪重负,即使是精品力作,也难免有遗珠之憾。然而,当我读到长篇小说《迷途》时,眼前不觉一亮,甚为吃惊。一是惊诧于作者对文学的孜孜以求,近年来其文学作品屡见报刊,且文体涉及面广,小说、散文、诗歌都颇有建树。二是惊诧于其居然敢以《迷途》为题?迷途原意是指迷失道路或者喻陟错误道路,常常被道德挪用为特定的人生存在状态。文学作品里以迷途为名的数不胜
期刊
遭遇拐卖的妇女被解救后迫于无奈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本是这陆离世界万千悲剧中的普通一桩,新闻浅薄的外壳早已剥蚀了大众的痛感,于事不关己的旁人而言不过是一句随口就来的谈资,几声唏嘘过后也就成了桌角上的一抹水迹。在贾平凹那里这一抹好容易挥发的水迹成了一把刻在他心上的刀子。后记里,贾平凹交代在他采风去过的许许多多的村庄里,看到脸色黑红,趔趔趄趄挖土豆回家的妇女、一边给小儿擦鼻涕一边骂邻居的女人、在集市上掉
期刊
关于“什么是小说”,一个很著名的说法盛行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那晚,站在领奖台上的他不无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小说是要讲个故事,”福斯特说,“对所有小说而言这都是至高无上的要素。”但是,这位英国作家随后又说:“我们越是深究故事(故事就是故事,请注意),越是将故事与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那些更加优美的层面剥离开,我们就越是觉得它实在不值得称道。”细思莫言的言外之意与福斯特的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