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社会正在飞速向前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但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却并没有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对日益凸显的矛盾,就业形势显得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作用,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将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关键词】新形势;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1]如果高校毕业生不能不能顺利找到工作而处于失业状态,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仍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校要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入手,明确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与时俱进,探讨新的发展方法,用以指导就业工作,才能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课堂指导,使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要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中系統的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及相关阶段性的指导,使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
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及各种技能的实习、实训,再辅之以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有利于学生准确的职业定位,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知识和能力横向拓宽、专业能力纵向深化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同时,全面引进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形成全程性、分阶段进行的合理体系。
二、变群体性指导为个性化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大多数高校现在采用的群体性就业指导涵盖面过宽,往往忽视个体的差异,没有针对性。“个性化指导就是为毕业生量身定做的个人职业规划,可以使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大大提高。”[2]个性化指导也可以从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类型特征着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毕业生特点,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套独特的职业规划方案,实现一对一互动。通过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剖析,详细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及优势,以寻求其个人核心价值,针对每一个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毕业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学生提供符合自身实际特点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这样一对一的个性化职业指导,可帮助学生建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不懈努力。
三、积极推进实践类指导,充分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实践类指导有助于帮助毕业生熟悉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毕业生增强自信心。实践类指导的开展,以模拟面试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模拟的、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当各种角色。这对学生求职知识的运用、求职时心态的调整、决策能力的训练、价值观的澄清都有着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专业实习与就业试用相结合的模式,提早让毕业生进入相关工作领域,熟悉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邀请企业老总或校友作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自我感悟能力,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切实关注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培养自主规划职业发展的能力。
四、变单纯的技巧指导为心理指导
单纯从技巧方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已不能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目前许多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在择业过程中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在待遇方面要求高薪酬、高职位等。一旦求职失败,就会非常沮丧和消沉。”[3]因此,应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综合能力,让学生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个人未来发展的关系,及时调整好心态。其次,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普遍存在主观意识淡薄,对学校和家长依赖性较强,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等问题。而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自主就业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树立科学就业观,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
科学就业观是求职者以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关系为前提,在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知就业环境的基础上,指导求职者职业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就业观念。“在求职过程中,每个毕业生都会产生得到认可和个人良好发展的美好愿景,但与此同时,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又不能满足所有毕业生的需要。”[4]作为高校毕业生来说,要客观的认识当前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变挑战为机遇,把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这样才能找到既适合自身特点同时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工作岗位。同时,在工作中也要把帮助毕业生树立择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就业技巧,开展诚信教育等工作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前社会正在飞速向前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但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却并没有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对日益凸显的矛盾,就业形势显得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作用,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将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李亚慈.谈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理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3]梁晋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03).
[4]甘顺良.高教“大众化”阶段地方院校就业工作的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5).
作者简介:侯卓(1983-),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1]如果高校毕业生不能不能顺利找到工作而处于失业状态,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仍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校要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入手,明确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与时俱进,探讨新的发展方法,用以指导就业工作,才能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课堂指导,使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要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中系統的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及相关阶段性的指导,使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
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及各种技能的实习、实训,再辅之以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有利于学生准确的职业定位,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知识和能力横向拓宽、专业能力纵向深化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同时,全面引进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形成全程性、分阶段进行的合理体系。
二、变群体性指导为个性化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大多数高校现在采用的群体性就业指导涵盖面过宽,往往忽视个体的差异,没有针对性。“个性化指导就是为毕业生量身定做的个人职业规划,可以使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大大提高。”[2]个性化指导也可以从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类型特征着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毕业生特点,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套独特的职业规划方案,实现一对一互动。通过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剖析,详细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及优势,以寻求其个人核心价值,针对每一个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毕业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学生提供符合自身实际特点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这样一对一的个性化职业指导,可帮助学生建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不懈努力。
三、积极推进实践类指导,充分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实践类指导有助于帮助毕业生熟悉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毕业生增强自信心。实践类指导的开展,以模拟面试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模拟的、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当各种角色。这对学生求职知识的运用、求职时心态的调整、决策能力的训练、价值观的澄清都有着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专业实习与就业试用相结合的模式,提早让毕业生进入相关工作领域,熟悉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邀请企业老总或校友作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自我感悟能力,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切实关注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培养自主规划职业发展的能力。
四、变单纯的技巧指导为心理指导
单纯从技巧方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已不能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目前许多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在择业过程中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在待遇方面要求高薪酬、高职位等。一旦求职失败,就会非常沮丧和消沉。”[3]因此,应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综合能力,让学生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个人未来发展的关系,及时调整好心态。其次,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普遍存在主观意识淡薄,对学校和家长依赖性较强,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等问题。而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自主就业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树立科学就业观,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
科学就业观是求职者以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关系为前提,在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知就业环境的基础上,指导求职者职业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就业观念。“在求职过程中,每个毕业生都会产生得到认可和个人良好发展的美好愿景,但与此同时,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又不能满足所有毕业生的需要。”[4]作为高校毕业生来说,要客观的认识当前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变挑战为机遇,把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这样才能找到既适合自身特点同时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工作岗位。同时,在工作中也要把帮助毕业生树立择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就业技巧,开展诚信教育等工作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前社会正在飞速向前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但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却并没有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对日益凸显的矛盾,就业形势显得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作用,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将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李亚慈.谈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理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3]梁晋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03).
[4]甘顺良.高教“大众化”阶段地方院校就业工作的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5).
作者简介:侯卓(1983-),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