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艺术品到商品,是许多创业者都曾经遭遇到过的问题,然而却很少有人想到,这二者之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利润。
一个普通的面团,揉揉捏捏,就变成了一个个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面塑人物。用面做面人是中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几千年来,面团在民间艺人手里千变万化,却始终走不出市井玩物的定位。而季玉梅这名普通的下岗女工,把时尚元素融入到传统的民间手艺当中,小小的面人,在她的手中重新找到了作为商品存在的价值。如今,靠着做时尚面塑,季玉梅不但打开了国内的市场,而且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面团中的商机
1997年,季玉梅从原单位下岗了。有一天,她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一组用面粉制作的世界名画,那些色彩艳丽、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很是让人心动。节目完了,季玉梅马上揉了一团面,自己摸索着做出几个面人。那几个面人,在现在看来,完全不能称之为作品,然而在当时,却令季玉梅激动万分。那段时间里,她全身心投入到面人的制作当中,把心里能想到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面人。
一天,季玉梅看着满屋子的面人,突然想到,如果把这些面人拿到市场上,不知道有没有销路。
一个适合自己并在市场上也不多见的项目,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季玉梅一边练习着做面人,一边计划起如何开展自己的面人事业。
然而正当季玉梅做面人的技术逐渐成熟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以前做的面人有点变形了,屋子里到处是粉末,原来是面人长了虫子。季玉梅用心创作的作品,和她刚刚升起的一线致富的希望,顷刻间一起荡然无存。
面人要想成为商品,防腐问题是一道不容回避的门槛。那些日子里,季玉梅每天想的就是怎样能让做出的面人不变质,不长虫。
下决心要攻克面人防腐难关的季玉梅成了书店的常客。一次,她了解到用敌敌畏和在面里可以防虫。急于求成的她马上买来敌敌畏和在面中,可结果却是,双手烧起了泡,眼睛看不清东西。好在因为治疗及时,这次事故仅仅给季玉梅造成了经常眨眼的毛病。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她终于找到了一种环保添加剂,解决了面人作品保存的问题。
从展会到广场
技术问题解决了,季玉梅开始一门心思地研究怎样让面人变成赚钱的商品。为了区别于传统面人工艺中以卡通、神话人物为主的创作特点,她别出心裁地以名人为模特,制作出一批形态各异的名人面塑。1999年12月,季玉梅选择了市政府的一次工艺品展,第一次推出自己的名人系列面塑作品。
季玉梅本以为,面人外型生动,又解决了防腐问题,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然而几天的展览会上,季玉梅的展位前虽然一直熙熙攘攘,然而却是看的多,买的少。
正当季玉梅近乎绝望之时,一个三口之家来到了她的展位前。看了半天之后,小孩子开口问季玉梅,能不能以自己一家三口为模特做几个面人。
顾客的要求让季玉梅豁然开朗,与其做名人,不如做顾客自己。从这以后,季玉梅便开始为现场塑像做准备。她带上工具坐在街上,看到人就照样子塑。为了避免气温使面变形,又改用泥作为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季玉梅终于有信心为顾客现场塑像了。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午后,季玉梅在爱人和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哈尔滨市一个繁华的广场,第一次摆起了现场塑像的摊子。可没想到她在广场上坐了一个下午,根本连注意到她的人都没有。第二天晚上,季玉梅又在广场上坐了一整晚,情况依然如故。
无奈之中,第三天,季玉梅说服女儿上阵,给自己做“托”。等她按照女儿的样子做出一个活灵活现的雕像,人群如磁石旁的铁屑一般一层层向她聚拢过来。一晚上的时间,季玉梅便做了5个塑像,每个收费20元。直到这时,她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叫把工艺品转变为商品:工艺品也同样要紧跟市场的需求,同样需要宣传,同样需要运用营销手段与策略。
“塑”出的精彩
广场塑像获得成功后,季玉梅信心十足。不久,她就将现场塑像搬上了长春民俗博览会的展台。可她没想到,这一次出征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经过权衡,季玉梅将每个塑像的价格由20元涨到了50元。这次涨价的结果是,很多本来想要上门的顾客因为价格太贵而离去了,眼看季玉梅的塑像再次遭遇了赔本赚吆喝的窘境。
季玉梅此时已经能够完全把自己的塑像当作商品来看待。第二天,她不但没有降价,反而把价格提高到每个80元。与第一天不同的是,她不再忙于应付顾客的还价,而是照着旁边展台的一个人做了一个塑像,放在自己的展台上现场展示。惟妙惟肖的塑像散发出它巨大的吸引力,季玉梅后来把价格提到150元,展台前依然排起了长队。仅在长春参展的7天,季玉梅就赚了近5000元。
从市场的磨炼中渐渐摸索出经营门道的季玉梅开始把眼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从2002年起,她开始带着自己的塑像大胆敲响国外市场的大门。她从哈尔滨的友好城市韩国府川入手,在当地的民俗手工艺村里边制作边销售自己的塑像,每个塑像,价格都能卖到200元以上。此后她又借鉴在青少年中最为流行的动漫表达方式,将人物的特点用夸张的手法加以突出表现,开发出更具时尚感的动漫真人塑像。
从艺术品到商品,其间的距离,就叫做利润。季玉梅这个昔日的下岗女工,紧紧抓住了这其中的真谛。用一团小小的面团,她正在重“塑”自己的人生。
(本文主人公联系方式详见:www.zfxm.com)
一个普通的面团,揉揉捏捏,就变成了一个个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面塑人物。用面做面人是中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几千年来,面团在民间艺人手里千变万化,却始终走不出市井玩物的定位。而季玉梅这名普通的下岗女工,把时尚元素融入到传统的民间手艺当中,小小的面人,在她的手中重新找到了作为商品存在的价值。如今,靠着做时尚面塑,季玉梅不但打开了国内的市场,而且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面团中的商机
1997年,季玉梅从原单位下岗了。有一天,她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一组用面粉制作的世界名画,那些色彩艳丽、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很是让人心动。节目完了,季玉梅马上揉了一团面,自己摸索着做出几个面人。那几个面人,在现在看来,完全不能称之为作品,然而在当时,却令季玉梅激动万分。那段时间里,她全身心投入到面人的制作当中,把心里能想到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面人。
一天,季玉梅看着满屋子的面人,突然想到,如果把这些面人拿到市场上,不知道有没有销路。
一个适合自己并在市场上也不多见的项目,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季玉梅一边练习着做面人,一边计划起如何开展自己的面人事业。
然而正当季玉梅做面人的技术逐渐成熟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以前做的面人有点变形了,屋子里到处是粉末,原来是面人长了虫子。季玉梅用心创作的作品,和她刚刚升起的一线致富的希望,顷刻间一起荡然无存。
面人要想成为商品,防腐问题是一道不容回避的门槛。那些日子里,季玉梅每天想的就是怎样能让做出的面人不变质,不长虫。
下决心要攻克面人防腐难关的季玉梅成了书店的常客。一次,她了解到用敌敌畏和在面里可以防虫。急于求成的她马上买来敌敌畏和在面中,可结果却是,双手烧起了泡,眼睛看不清东西。好在因为治疗及时,这次事故仅仅给季玉梅造成了经常眨眼的毛病。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她终于找到了一种环保添加剂,解决了面人作品保存的问题。
从展会到广场
技术问题解决了,季玉梅开始一门心思地研究怎样让面人变成赚钱的商品。为了区别于传统面人工艺中以卡通、神话人物为主的创作特点,她别出心裁地以名人为模特,制作出一批形态各异的名人面塑。1999年12月,季玉梅选择了市政府的一次工艺品展,第一次推出自己的名人系列面塑作品。
季玉梅本以为,面人外型生动,又解决了防腐问题,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然而几天的展览会上,季玉梅的展位前虽然一直熙熙攘攘,然而却是看的多,买的少。
正当季玉梅近乎绝望之时,一个三口之家来到了她的展位前。看了半天之后,小孩子开口问季玉梅,能不能以自己一家三口为模特做几个面人。
顾客的要求让季玉梅豁然开朗,与其做名人,不如做顾客自己。从这以后,季玉梅便开始为现场塑像做准备。她带上工具坐在街上,看到人就照样子塑。为了避免气温使面变形,又改用泥作为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季玉梅终于有信心为顾客现场塑像了。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午后,季玉梅在爱人和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哈尔滨市一个繁华的广场,第一次摆起了现场塑像的摊子。可没想到她在广场上坐了一个下午,根本连注意到她的人都没有。第二天晚上,季玉梅又在广场上坐了一整晚,情况依然如故。
无奈之中,第三天,季玉梅说服女儿上阵,给自己做“托”。等她按照女儿的样子做出一个活灵活现的雕像,人群如磁石旁的铁屑一般一层层向她聚拢过来。一晚上的时间,季玉梅便做了5个塑像,每个收费20元。直到这时,她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叫把工艺品转变为商品:工艺品也同样要紧跟市场的需求,同样需要宣传,同样需要运用营销手段与策略。
“塑”出的精彩
广场塑像获得成功后,季玉梅信心十足。不久,她就将现场塑像搬上了长春民俗博览会的展台。可她没想到,这一次出征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经过权衡,季玉梅将每个塑像的价格由20元涨到了50元。这次涨价的结果是,很多本来想要上门的顾客因为价格太贵而离去了,眼看季玉梅的塑像再次遭遇了赔本赚吆喝的窘境。
季玉梅此时已经能够完全把自己的塑像当作商品来看待。第二天,她不但没有降价,反而把价格提高到每个80元。与第一天不同的是,她不再忙于应付顾客的还价,而是照着旁边展台的一个人做了一个塑像,放在自己的展台上现场展示。惟妙惟肖的塑像散发出它巨大的吸引力,季玉梅后来把价格提到150元,展台前依然排起了长队。仅在长春参展的7天,季玉梅就赚了近5000元。
从市场的磨炼中渐渐摸索出经营门道的季玉梅开始把眼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从2002年起,她开始带着自己的塑像大胆敲响国外市场的大门。她从哈尔滨的友好城市韩国府川入手,在当地的民俗手工艺村里边制作边销售自己的塑像,每个塑像,价格都能卖到200元以上。此后她又借鉴在青少年中最为流行的动漫表达方式,将人物的特点用夸张的手法加以突出表现,开发出更具时尚感的动漫真人塑像。
从艺术品到商品,其间的距离,就叫做利润。季玉梅这个昔日的下岗女工,紧紧抓住了这其中的真谛。用一团小小的面团,她正在重“塑”自己的人生。
(本文主人公联系方式详见:www.zfx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