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悟读法”实现小学古诗词审美教学四重境界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hu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开始,小学语文全国使用部编版教材,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增幅达80%,但直接作为课文的不多,这要求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诗词、鉴赏诗词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感悟,重视熏陶感染。
  “悟读法”将“读”与“悟”有机结合,以“悟”的思维活动引领“读”的具体行为,通过“温故初悟-自读自悟-师生共悟-诵读深悟”四步教学环节,结合历史、故事、生活、表演、图画、音乐、文化背景等“悟”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整体感悟诗歌,进行自主性阅读,在品读中把握诗意,在诵读中进行悟读,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育健康人格,实现古诗词教学的四重审美境界。
  一、关于诗词教学“悟读法”
  1.提出背景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或坚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理念,不重视在诗词教学中学生想象力、感悟能力的培养和体悟,不对诵读提要求,学生眼到、口到而心不到甚至过度拓展“读经”,造成诵读无效;或过于偏重诗意讲解,分字分句讲解诗意;或简单粗暴地采用“套路式”教学方法,造成小学古诗词教学枯燥乏味,审美意蕴不足;对想象力的维护与激发是很不够的,离有意识地训练“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維”更是遥远,致使小学古诗词教学形成“难教”“怕学”的局面。
  2、提出依据
  阅读教学重在学生自己读、思、悟、诵,要和烦琐的内容分析说再见(崔峦)。常见的诗词教学中“读悟”的方法对“悟”的强调不够,造成诗词教学中的“悟”只是点缀,甚至和诵读活动割裂开来,造成诗词教学效率低下。“悟读法”中的“悟”,既是诗词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最后的目的,直接指向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以及学生性格品质的熏陶和养成,这不仅能提高诗词教学的效率、趣味性,也是当下 “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要求。
  古代中国历来都很重视“诗教”,希望发挥诗歌化育人心的功能,伦理教化的功利性很强,“诗教”作为一种教育传统,有它独特的价值。“悟读法”就是提倡现代意味的“诗教”,积累诗词时,加强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性了解,开拓想象力。温儒敏先生提出“诗教”要努力兼顾“溯源性审美”和“生发性审美”两个方面,“悟读法”在突破这一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强调“读中悟”“悟中读”,读悟相生相发,相依相存,以诵读为主要途径,结合文体特点,巧妙运用多种方法重构意象,再现意境,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诗意诗情诗美,提升师生诗歌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悟读法”与四重境界的实现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主张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古诗词独特的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小学古诗词审美教学应有四重境界:文字美、意象美、意境美、人生美。四重境界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师生可以通过“悟读法”的运用,在“读”“悟”过程中,感受、发现、品味并创造。
  第一重境界:整体感悟——识语言文字形式美
  语文学习既是对文字音、形、义整体架构的学习,又是对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建构。中国古诗词有着丰富的外显特征和内部含义。要提高学生古诗词理解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文字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小学古诗词“悟读法”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在“温故初悟”中引导学生形成对诗词的整体感悟。第二个环节采用多种方式诵读,但以“自读自悟”为基本形式,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生发性审美感知。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悟到诗词以下三个层次的美:色彩美、声音美、装饰美。
  如四上《夏日绝句》教学中,如果一个字一个词一一分析讲解,考究来龙去脉,这首诗的美感、气韵便会被破坏得七零八落。诗中含有一个典故——西楚霸王兵败后自刎乌江。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而自杀身亡。诗歌还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就是想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抨击南宋统治者的无耻行径。教师运用“悟读法”教学,采用“史实引悟”的方法,讲述或引入图片和简短视频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故事,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历史典故后,再开展教学。这样学生才能较好地感悟到诗中传达出来的凛然正气和掷地有声的英雄豪气,学习古诗词的同时陶冶爱国情操,在热情澎湃中体验到古诗词学习的乐趣。
   第二重境界:自读感悟——辨诗人心中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象”, 就是物象、形象。诗歌意象具有含蓄性、特定性、丰富性的特点。审美解读就是能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悟读法”的第二、三环节,就是采用自读自悟——师生共悟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整体感悟,在个性化阅读中整体感知,在师生共同探讨中,通过读到的意象,经由诗词的文字形式,把意象还原出来,从而真正体悟诗人的内心世界,“明象以见意”。如四下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后写的送别诗,反映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愤和孤寂心情。诗歌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南朝鲍照 《白头吟》诗提到“玉壶冰心”:“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比喻清正廉洁。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王昌龄借用这一典故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还表明了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运用“悟读法”教学这首古诗时,可以采用“知人感悟”“角色扮悟”“故事化悟”的方法。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补充诗歌创作背景资料和诗人生平资料:王昌龄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两次被贬,这首诗创作于王昌龄赴任江宁县(今南京市)丞后。在引入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出诗意。然后让学生代入角色,扮演王昌龄,结合生活中自己和好朋友分别的情景,想象当时他的感受和心情。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王昌龄要向亲朋好友表达的丰富的内涵:他想到朋友们都在担心他,送别辛渐时,就希望他能带话,告诉洛阳那些思念他,他也想念的亲朋好友,不要担心他,他还是原来那个冰清玉洁、品行高尚的人,不要听信谣言。   温儒敏先生认为对于诗词完整的审美,应当包括两部分:溯源性审美和生发性审美,采用“悟读法”学习这首古诗正是兼顾了这两部分的审美要求,不拘泥于意象原有的含义,而是鼓励学生走进诗人内心,感受诗人的情感,还原诗人心中意象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这样学习起来,诗词就变得有温度有情感有味道了,学生可以生动有趣地学习中国古诗词,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重境界:共读感悟——入诗中营造的意境
  意境,是意象的升华,这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局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四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有想象意象、进入意境的心向。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把握诗中描写的意象的基础上领悟到诗歌营造的意境,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到属于诗人独创的境界,形成个人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如执教四上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写的是庐山,但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写的都是自己的悟。执教时,我运用“比读促悟”“演绎促悟”等“悟读法”,先指名六位身高不一的学生到讲台前手拉手一字排开,分高矮交错排列,让学生直观感受“横看成岭”,六名学生就像六座小山,连绵起伏排列。老师配合在黑板前画出连绵起伏的山岭的简图。教师再引导学生梳理出另外的五个角度分别是:从侧面看,从远处看,从高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帮助六座小山摆出另外五个角度观察对应的庐山的样子。
  运用“悟读法”,在教学时调动肢体创设情境,在情境的催化下,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了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静态的阅读中注人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着的意境逐渐显现。
  第四重境界:诵读深悟——得意境中人生意义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美、意象美、意境美的同时,还应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人格,真正实现诗词的审美教学,这也是温儒敏先生提到的“诗教”。
  如四下《墨梅》是元朝的王冕在自己画的《墨梅图》上的题诗。学这首诗,不仅应该知道大意、了解字面的意思,还应该透过字里行间,读到对我们人生有用的内涵。
  运用 “悟读法”开展《墨梅》教学,采用“知人促悟”“以诗悟诗”等方法可以更自然地實现“诗教”。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感悟王冕拒绝出仕的坚决。学生结合资料,可以很自然领悟到王冕真正所画的不是梅花,而是他内心的志向和人格。接着让学生结合与梅花相关的诗句,以诗悟诗。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素梅五六》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学生在鉴赏“梅花”系列诗歌学习中,不仅能理解梅花的质朴,还能读懂这实际上是王冕人格的质朴;梅花的淡然,就是志向的淡然,这也是王冕一生的人格追求。通过“悟读法”,学生透过文字可以读到梅花的高洁、顽强,领悟到王冕的胸怀、格局、坚守,读到人生大义,真正实现了这首诗的审美教学。
  在诗词教学时运用“悟读法”,可以实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歌四美兼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诗词的同时,兼顾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感受诗词文字、意象、意境不同层次的美,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发现人生。真正将诗词教学的审美教学上升到对学生人生意义的影响上来,弘扬、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本文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研究项目“诵读·感悟·审美——‘悟读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运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Y044 )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
其他文献
写人记事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对于写人记事记叙文的理解深刻,并且能在写作中灵活应用的话,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文章写作、情感抒发以及获取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故而,在初中语文写人记事记叙文的教学中,笔者提出了四种教学方法,分别为披文入情、主问题贯穿、仔细阅读品味和迁移式读写。下面就对上述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给广大同仁提供一点帮助。  一、披文入情  在九年级上册《故乡》中有一段
期刊
“班级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构成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组织.通常以讨论、倾听和分享等为主要手段,以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纽带,在学习者之间建立紧密、和
期刊
王荣生教授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对于“例文”,材料要能够“足以例证知识”,同时,“又能避免篇章中其他部分可能引起注意导致精力涣散而干扰了所‘例’的主题”,所以,材料不要求一定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片断。  培根的《论美》是一篇杂感。本文论美,从人的外貌美说到德行美,但是又没有具体论说德行美,而是以较大的篇幅议论美貌,没有严格规范的论证。故而,《论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