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管理中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管理方法的改革,注重管理中“收”与“放”的力度,并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实践,形成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纪律行为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管理思路和方法能让班级有序的运作,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操作上不能仅仅靠班主任一人事无巨细的去做,而是应该在管理中收放有度,让学生在班级生活学习中把外在的纪律要求变成内在的自我需要。
一、“放”与“收”管理的实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工作内容的原因导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琐。为了让班级管理产生实效,不少教师往往习惯全天“盯梢”的方式,把对学生的管理框在狭小和严丝密缝的纪律中,长此以往,学生会变成老师眼里的“乖”学生,但是却没有在管理中成长为有良好行为习惯、有纪律的优秀学生。为此,教师应该在班级管理中掌握好“收”与“放”的度,所谓的“放”就是指教师在管理中更加注重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各种管理准则的形成要有学生的思想共识,日常管理适当的放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外在要求进行内化。而针对“收”的管理,则是以强化教育管理的方式,严格学生某些品性和行为,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二、班级管理“收”的实践
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中“收”的重要表现,但是,为了让班级管理有条理、有次序,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把学生的思想意识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力量。
小学班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其中包括學生对相应的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学习,让他们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明确的认识,并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断提醒和纠正不良行为的出现,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容易管不住自己,缺乏课堂纪律的意识,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应该问题发现时及时管理、及时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被允许,进而有意识的进行改进。 此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将外在规定内化为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班级管理老师所要实现的目标。为此,在班级“收”的管理中老师应该时时关注学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常常比较随意,当老师没有选到自己回答问题时总是对正在发言的学生视而不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及时管理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是一种礼貌和尊重。再如,在教室卫生的清洁问题上,常常出现打扫不干净或者学生没有值日的意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时常提醒让学生严格履行值日生的职责,并提醒学生时时注意身边的清洁卫生。
此外,班级管理的“收”还体现在时间段上,每学期的开学之初、每周的星期一班主任都需要重点进行管理。由于放假期间学生思想行为都比较松散,回到课堂时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针对这样的现象班主任需要给学生做“收心”工作,然后在通过班级和任课老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渐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到学习和学校中来。
三、班级管理“放”的实践
教育家叶澜说:“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事实上就是在说班级管理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充满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放权,建立班级中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实施民主管理,避免让学生在管理中产生被“管”的消极意识。
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形成分级管理和流动管理的形式。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形成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并通过班干部的模范作用去引导和形成班集中良好的风气和精神面貌,基于此来调动其他学生,例如,在班上要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和清洁习惯,除了每周进行检查督促学生请剪指甲、保持衣服整洁干净等措施,老师可以建立以班干部为模范的方式让其他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管理中的外在要求就会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个人行为。此外,在实施班干部管理中还要注重管理的流动性。及时发现有进步和积极参与的学生,让表现优秀的学生成为相应的管理者,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其他同学并加强其个人对良好行为习惯的保持。
此外,在“放权”的班級管理中,教师还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班集体中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不同,总是会出现各种出乎意料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避免用“别人都能做好,你为什么……”类似的语言去引起学生对相应问题的注意,相反,教师应该细致观察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通过语言和诚心去唤起学生积极改正的心理,并增强学生相信自己能做好、学好的信心。
四、结语
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管理的方法,把相应的方法与实际的班级情况集合起来,注重班级管理中“收”与“放”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合作把管理的力度、方法进行有效整合,坚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日常的行为管理转化成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优秀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有将.小学班主任应具备哪些条件[A]. 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 [C]. 2007
[2] 苏明秀.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A]. 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 [C]. 2007
[3] 白兴蛮.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探微[A]. 中国当代教育文集 [C]. 2003
[4] 琼吉.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A].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
[5] 刘家学.如何做合格的小学班主任[A].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C]. 2015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纪律行为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管理思路和方法能让班级有序的运作,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操作上不能仅仅靠班主任一人事无巨细的去做,而是应该在管理中收放有度,让学生在班级生活学习中把外在的纪律要求变成内在的自我需要。
一、“放”与“收”管理的实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工作内容的原因导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琐。为了让班级管理产生实效,不少教师往往习惯全天“盯梢”的方式,把对学生的管理框在狭小和严丝密缝的纪律中,长此以往,学生会变成老师眼里的“乖”学生,但是却没有在管理中成长为有良好行为习惯、有纪律的优秀学生。为此,教师应该在班级管理中掌握好“收”与“放”的度,所谓的“放”就是指教师在管理中更加注重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各种管理准则的形成要有学生的思想共识,日常管理适当的放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外在要求进行内化。而针对“收”的管理,则是以强化教育管理的方式,严格学生某些品性和行为,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二、班级管理“收”的实践
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中“收”的重要表现,但是,为了让班级管理有条理、有次序,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把学生的思想意识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力量。
小学班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其中包括學生对相应的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学习,让他们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明确的认识,并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断提醒和纠正不良行为的出现,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容易管不住自己,缺乏课堂纪律的意识,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应该问题发现时及时管理、及时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被允许,进而有意识的进行改进。 此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将外在规定内化为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班级管理老师所要实现的目标。为此,在班级“收”的管理中老师应该时时关注学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常常比较随意,当老师没有选到自己回答问题时总是对正在发言的学生视而不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及时管理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是一种礼貌和尊重。再如,在教室卫生的清洁问题上,常常出现打扫不干净或者学生没有值日的意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时常提醒让学生严格履行值日生的职责,并提醒学生时时注意身边的清洁卫生。
此外,班级管理的“收”还体现在时间段上,每学期的开学之初、每周的星期一班主任都需要重点进行管理。由于放假期间学生思想行为都比较松散,回到课堂时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针对这样的现象班主任需要给学生做“收心”工作,然后在通过班级和任课老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渐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到学习和学校中来。
三、班级管理“放”的实践
教育家叶澜说:“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事实上就是在说班级管理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充满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放权,建立班级中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实施民主管理,避免让学生在管理中产生被“管”的消极意识。
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形成分级管理和流动管理的形式。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形成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并通过班干部的模范作用去引导和形成班集中良好的风气和精神面貌,基于此来调动其他学生,例如,在班上要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和清洁习惯,除了每周进行检查督促学生请剪指甲、保持衣服整洁干净等措施,老师可以建立以班干部为模范的方式让其他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管理中的外在要求就会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个人行为。此外,在实施班干部管理中还要注重管理的流动性。及时发现有进步和积极参与的学生,让表现优秀的学生成为相应的管理者,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其他同学并加强其个人对良好行为习惯的保持。
此外,在“放权”的班級管理中,教师还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班集体中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不同,总是会出现各种出乎意料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避免用“别人都能做好,你为什么……”类似的语言去引起学生对相应问题的注意,相反,教师应该细致观察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通过语言和诚心去唤起学生积极改正的心理,并增强学生相信自己能做好、学好的信心。
四、结语
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管理的方法,把相应的方法与实际的班级情况集合起来,注重班级管理中“收”与“放”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合作把管理的力度、方法进行有效整合,坚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日常的行为管理转化成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优秀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有将.小学班主任应具备哪些条件[A]. 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 [C]. 2007
[2] 苏明秀.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A]. 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 [C]. 2007
[3] 白兴蛮.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探微[A]. 中国当代教育文集 [C]. 2003
[4] 琼吉.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A].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
[5] 刘家学.如何做合格的小学班主任[A].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C].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