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实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本文将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高中化学新课标中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着重阐述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关键词: 问题情境;情境创设;建构主义;三维目标
G633.8
一、在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一)化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的五条“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以下建议:“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与以往的化学教学相比,《新课标》的实施更加强调教学情境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进一步主动、全面发展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是引發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礙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开始,而应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去激发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知需要,以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识动机,以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
二、高中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作用
高中课程目标在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由于高中化学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应用领域也比较广,许多知识都与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环境、能源、卫生、健康、人文历史等密切相关,对于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注重创设生动活泼而又含有明确目的、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中,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有四大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永恒的话题。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根本目的。结合化学课程内容,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对人们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化学发现和发明等为情境素材,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巧妙的把教学目标的要求溶入于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合成氨”、“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内容时通过讨论合成氨、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合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示例:在学习完“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节后,我利用了一节《工业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来复习和巩固本章内容。首先创设教学情境:你知道在千千万万的化学反应中,人工合成氨被称之为“第一化学反应”。为什么人们要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个反应?(人工固氮的意义);研究的方向在哪里?(从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角度分析)……
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体会到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从而热爱化学,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习掌握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 在“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中主要学习金属的化学通性,重难点是掌握以钠为代表的活泼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金属能够置换出更不活泼的金属来创设问题情境:1、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推测钠、铝、铁、铜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并预测产物;2、推测该四种金属单质能否与水反应并预测产物;3、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吗?请预测产物。通过猜测→实验验证→讨论总结展开教学。
学生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时,经常会与他们原有的知识发生“冲突”或是结果“出乎意料”。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经常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联系新旧知识主动思考问题,及时发问,通过同学的相互讨论或老师的引导指点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创设良好的探究式的问题情境是激起学生探究欲的重要手段。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方向基本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较好的保证。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方法,在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1、酸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什么?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2、盐溶液一定呈中性吗?3、请指出以下盐溶液的酸碱性:NaCl、NaHSO4、Na2CO3;预测NaHCO3、NH4Cl、AlCl3 、KCl等溶液的酸碱性?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测定这些溶液的PH来验证。继续思考:4、不测PH,你能推测Na2SO3、CuSO4、FeCl3、K2SO4溶液的酸碱性吗?能发现什么规律?得到什么结论? 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化学问题情境必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學思维和提高科学素养
各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特点,都有相应的学习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而科学素养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这两者都是学习者能继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
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分析、思考问题的氛围的同时,不仅使他们容易形成问题意识,了解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获得良好的学科思维科学素养。
例如,教師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教学中,设置以下问题:在准备阶段酸碱式滴定管是否要润洗?为什么?锥形瓶呢?在滴定过程中眼睛应盯在哪里,为什么?达滴定终点时能否立即读数?为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不仅明白正确的实验操作,还能了解化学实验中误差分析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落实“双基”、实现“三维目标”的良好途径。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化学学科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水平精心预设,创设好问题情境,必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一方面接受教师对他的感染的同时也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感染。从而在勤思、探究的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求知,在科学、民主的氛围中诱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认知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形成问题意识,从而积极自主构建以获取知识与技能,体会化学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科学素养与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洪明:《试论问题情景式教学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化学教学2001.9
[2]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 2006.3
[3]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4
[4]汪明微:《化学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有效性》,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6
[5]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2002.6
关键词: 问题情境;情境创设;建构主义;三维目标
G633.8
一、在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一)化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的五条“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以下建议:“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与以往的化学教学相比,《新课标》的实施更加强调教学情境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进一步主动、全面发展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是引發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礙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开始,而应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去激发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知需要,以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识动机,以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
二、高中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作用
高中课程目标在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由于高中化学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应用领域也比较广,许多知识都与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环境、能源、卫生、健康、人文历史等密切相关,对于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注重创设生动活泼而又含有明确目的、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中,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有四大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永恒的话题。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根本目的。结合化学课程内容,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对人们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化学发现和发明等为情境素材,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巧妙的把教学目标的要求溶入于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合成氨”、“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内容时通过讨论合成氨、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合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示例:在学习完“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节后,我利用了一节《工业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来复习和巩固本章内容。首先创设教学情境:你知道在千千万万的化学反应中,人工合成氨被称之为“第一化学反应”。为什么人们要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个反应?(人工固氮的意义);研究的方向在哪里?(从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角度分析)……
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体会到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从而热爱化学,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习掌握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 在“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中主要学习金属的化学通性,重难点是掌握以钠为代表的活泼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金属能够置换出更不活泼的金属来创设问题情境:1、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推测钠、铝、铁、铜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并预测产物;2、推测该四种金属单质能否与水反应并预测产物;3、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吗?请预测产物。通过猜测→实验验证→讨论总结展开教学。
学生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时,经常会与他们原有的知识发生“冲突”或是结果“出乎意料”。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经常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联系新旧知识主动思考问题,及时发问,通过同学的相互讨论或老师的引导指点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创设良好的探究式的问题情境是激起学生探究欲的重要手段。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方向基本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较好的保证。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方法,在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1、酸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什么?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2、盐溶液一定呈中性吗?3、请指出以下盐溶液的酸碱性:NaCl、NaHSO4、Na2CO3;预测NaHCO3、NH4Cl、AlCl3 、KCl等溶液的酸碱性?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测定这些溶液的PH来验证。继续思考:4、不测PH,你能推测Na2SO3、CuSO4、FeCl3、K2SO4溶液的酸碱性吗?能发现什么规律?得到什么结论? 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化学问题情境必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學思维和提高科学素养
各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特点,都有相应的学习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而科学素养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这两者都是学习者能继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
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分析、思考问题的氛围的同时,不仅使他们容易形成问题意识,了解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获得良好的学科思维科学素养。
例如,教師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教学中,设置以下问题:在准备阶段酸碱式滴定管是否要润洗?为什么?锥形瓶呢?在滴定过程中眼睛应盯在哪里,为什么?达滴定终点时能否立即读数?为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不仅明白正确的实验操作,还能了解化学实验中误差分析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落实“双基”、实现“三维目标”的良好途径。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化学学科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水平精心预设,创设好问题情境,必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一方面接受教师对他的感染的同时也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感染。从而在勤思、探究的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求知,在科学、民主的氛围中诱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认知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形成问题意识,从而积极自主构建以获取知识与技能,体会化学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科学素养与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洪明:《试论问题情景式教学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化学教学2001.9
[2]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 2006.3
[3]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4
[4]汪明微:《化学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有效性》,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6
[5]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