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旖旎水帘峡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bby_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暮春,你应邀赶赴一场文字的约会,有幸初识了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簸箕掌村的水帘峡。又恰逢天降春雨,得赏峡谷别样风光,以记之。
  ——题记
  一
  清晨,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空中一片云雾空濛。春雨的潮湿感,挟裹着几多花香气迎面扑来,无声无息地沁入你的心脾,便有一股妙不可言的舒适感,自丹田之处油然而生,让人惬意十足。你和一位同行的崔姓文友各手撑一把雨伞,毫不犹豫地走进了暮春的濛濛细雨中,走进了飞瀑成群、树木葱郁的水帘峡,踏上了人生中一次毫无预知的涤荡心灵之旅。
  你踩着水中摆放成两列的圆形石磨,信步走过景区门口的水帘峡标志性建筑,一边和文友交谈着,一边踏上了登山的台阶。雨中的石阶有点湿滑,飘落的雨珠砸到石阶上,激起朵朵水花,四下里飞溅开来,潮湿了鞋袜,也滋润了心情。山路两侧悬挂的大红灯笼在微雨里鲜艳成一行行美丽的风景,就连灯笼上的三个烫金大字“水帘峡”也煞是扎眼、好看。站在一处平台,你和文友一起小憩了一会儿。回首刚刚走过的来路,不知不觉间你们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海拔高度,会议时住宿的水帘峡度假村遥遥望过去,早已在远处的山脚下了。青翠的绿树、娇艳的红花,掩映着瓦蓝色的屋顶,在群山环抱下像极了一个在母亲怀抱中酣睡的幼儿,幸福安详,如诗如画。
  择路继续前行,不远处则是一排雕梁画栋的仿古式连廊,在微风细雨里恰似一位温和的谦谦君子,潇洒倜傥、静默而立,迎接着你和文友的姗姗踏雨而来。人生最美妙的心境,应当是在一个不可预期的时光,拥有一处绝妙无限的风景,和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共同谈论一个心仪已久的唯美话题。此时、此地的你,站在仿古长廊下,面朝青幽幽的群山,站成了那个胸怀感恩、万分幸运的人。“青山碧水细雨斜,临亭望远叙佳话”,应当是此景、此情最为贴切、最为精准的描述了吧!
  二
  你早已从水帘峡景区的文字介绍中,知道了景区内有一个奇世珍宝,那就是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淡水桃花水母,它是地球上最为原始的单细胞无脊椎生物,距今已有6.5亿年的历史,被誉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你现在就站在济南海拔最高的活水深潭——水母天池旁边,望着日渐消退萎缩的淡水湖面,遥思水波浩淼的远古当年,水母在碧水中四处游弋、飘摇,舞动曼妙的身姿,艳若桃花盛开。
  不知不觉中,你已走到了人工铺设路面的尽头。一直往前延伸的,是一条隐约可见、曲曲折折的黄土小径,路边荒草丛生,草的叶和茎无精打采地萎黄着,没有丝毫章法。你稍显犹豫了一会儿,扭头看了看文友,目光对视了一下,便一起默契地继续前行。小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路面上略显泥泞,一个不起眼的转角处,一棵被山风拦腰折断的枯树仰卧在小路中央,横空隔断了黄土小径的蜿蜒前行。雨水沿着树干一粒、一粒不住地滚动着,一点点汇聚、凝结成硕大的水珠,坠入松软的泥土里,湿润无声。枯树旁边立着一块沉寂的石头,岿然不动,酣睡千年,犹如一位远古的智者闲坐入定一般,闭目遐思。看样子,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水帘峡,就是连神仙也分外眷恋啊!
  你的右手边是峡谷里枝叶繁茂的绿树、青藤和红花,左手边是陡峭林立的花岗岩石。伴着前行的脚步,石头也会不断变化着形态和色彩,一瞬间变幻出布满崖壁的缤纷和斑斓。靛蓝色的条带状斜长角闪岩、白灰色的浅色奥长花岗岩、完全融合为一体的二长花岗岩穿插斜长角闪岩,奇形怪状,姿态万千。石头中蕴含的每一个分子与原子,都演绎着27亿年前的地球风云变幻。
  三
  你沿着山涧中凹凸不平、怪石嶙峋的窄小山谷甬道,手、足、眼、心,一齐并用,先后穿越了古老的石门、公主泉、高峽湖与猛虎上山石,来到了观澜亭。你在一幅红色的崖壁石刻“曲径通幽”处伫立着,让文友给自己拍一张休憩时的照片。你抛开了手中的雨伞,双手插入身体两侧的衣兜内,两鬓斑白着,面带微笑,回味着刚刚走过的坎坷、崎岖小路,为你们的努力和坚持暗暗点赞。时正细雨霏霏,柔润心田。
  启程再出发。你和文友看着身边的路标指示牌,选择了一条不同常人的上山路,直奔九顶松攀爬而去。你仿佛是想考验一下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期待着翻越山顶,去欣赏最高处的无限美好风光,以惘不虚此行。经过“九天揽月”崖刻处,又见“临山看远壑,隔石听泉音”石刻,赤红色的古体书法,肆意挥墨,笔法虬劲。驻足、远望、凝听,天籁之音仿佛就在你的耳畔回响,时而流水潺潺,时而万马奔腾,时而浅吟低唱,时而撼山震岭。你的心境瞬间变的一片澄澈、纯净、豁达、清明,心漾欢悦,如沐春风。
  两侧的松林越来越稠密,细雨绵绵不绝,渐渐迷濛了你的双眼,眼前的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原来,一不小心你已走近了半山腰的云洞,从洞口袅袅荡出的朵朵白云,正争先恐后的飘游出来,漫卷于若隐若现的青山翠峰之间,流连忘返,无限缠绵。耳边有风儿滑过的声息,“嗖嗖”地叫着,穿行在松林群山之间,“唰唰”作响的阵阵松涛声,时远时近,像一位绝世武林高手在密林中修炼千年的神功,又似得道的仙人在圣境中闲庭信步,巡游大好河山。
  九顶松到了!转过弯去,前方却没有了下山的路。你和文友早已浑身湿透,精疲力尽,都不愿再走回头路,便沿着似有似无的小径缓缓而行。你们齐心协力,相互激励,在雨中摸索着前进……
  你站在一座树木葱郁的山岗上,凝视着不远处的一个塑料瓶。确切地说,它就是一个白色的、被人喝光的、空空的、没有一滴水的矿泉水瓶,它孤苦伶仃地倒挂在一个枝桠横生的松树枝头,像旗帜,似路标。你走了过去,然后发现了下一个不远处的一根红绸绳,然后是再下一处的红色箭头,其中甚至有一双白色的破旧棉线手套,它们有的画在大树树干上,有的画在地面的石头上,有的在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循环往复,一往直前,为迷路的登山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你和文友找到了荆棘丛生的下山道路,心情也变得开朗欢畅起来。历经近一个小时的翻山越岭,你们终于安全回到了山下的会议地点。幸好时间还不算太晚,山东省作协主席黄发有老师的散文讲座才刚刚开始。
  老帅陈毅曾有诗云:“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行走在山川俊美,风景秀丽的水帘峡间,赏一步一景的诡魅石崖,听耳畔一阵阵松涛奏鸣,每一块横七竖八乱躺的顽石,每一条缓缓流淌的涓涓细流,在春雨中都旖旎如画,峻秀山水和神奇传说相映成趣,旅人与山水相映比红。虽然有登山中的短暂迷途之惊吓,却也让自己真正体会了一把驴友们的别样野外生存经历,既锻炼了体魄,又历练了精神。
  2018年暮春的水帘峡之行,使你增强了文学创作能力,使你懂得了感恩他人,也使你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原来,每个人脚下所走的路,总是会在你坚持走下去的那一刻无限延伸,看似荆棘遍布,实则前途一片光明。
  贵在坚持!作文如此,做人亦如此。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室雅何须大?我钟爱的小城也无须奢华。走过南西东北,看过山山水水,唯小城是最明丽的那一幅画。  经秦汉,历唐宋,一任岁月匆匆。凭黄海,沐东风,这一方有着古老文化底蕴的土地,在淳朴的小城人手中,日益焕发出崭新的姿容。  寒来暑往中,人们亲历着小城的每一处变化,印象里最深的是居住环境焕然一新。近十年来,小城人加大了环境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了污水废气的排放,同时利用山清水秀的天然优势,不遗余力
期刊
看山不是山,自有山在高。  現代人长时间生活在城市里,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待久了,身子就疲倦了,心也渐渐疲倦了,看不到青山绿水,呼吸不到真正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不能感受到“远看山、近观水”的乐趣。  山于我是有缘的。记得小时候住在农村,经常爬家后面的山,山的名字很大,叫“玉皇顶”,连着几个小山。那时候不知道累,漫山遍野地跑,几个小伙伴甚至在山中捉迷藏,只是在旁边的小山,主峰却不敢去。童年的乐趣就这样
期刊
几十年来,我亲身经历了博兴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的家乡也不可避免地被这股席卷中国每个角落的社会发展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965年上小学时,我遇到一个命题作文,题曰“家乡巨变”。十余岁的孩童,眼里看到的只有好吃好玩的,甚至是好看的衣服,哪里顾得到家乡变化呢?小小的我还不知道“他乡”和“家乡”的概念,怎能说得清楚家乡有哪些变化呢?母亲提醒说:“现在你们兄妹
期刊
去流亭老街上买菜时天色已经擦黑。回来时路过那棵几百年的老国槐时,路西店门口聚了一堆人,好几人打着手电在逡巡,隐约中看到黑影中是一棵过人高的昙花,才想起那家店主在店侧闲余的土地上开了一处小花圃。围观的大都是邻居朋友。人们在等昙花一现,从花骨朵到伸展开来的那一绽倾情。  忽然就想起了村子未搬迁时,那时住的没有高下,家家都是平房,大都有个小院,二爹院里也有二爷爷留下的一株一人高的昙花。也是这个时节,二爹
期刊
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兄妹四个中我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小时候,母亲常说她有三件小棉袄,分別是大姐、大妹和小妹。我感到有些不公平,憋屈地问母亲:“我怎么不是您的小棉袄呢?”“老年俗话,闺女才是娘的小棉袄,你一个臭小子,捣什么乱!”我不高兴,悄悄地抹眼泪,母亲连忙哄我说:“你是男子汉,是娘的棉大衣。”破涕为笑的我,在姐妹面前算是找回了一点所谓的自信,感觉自己像个挺厉害的男子汉。  儿时的记忆里,母
期刊
朱永新教授倡议我们:4月,让我们一起去踏青!4月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是春天的信息。  的确,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黄河泰山,已被春色尽染。四月,让我们去踏青,春天,欢迎你随我一起游泰山!  巍峨壮丽,深邃凌云,这就是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她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
期刊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城南10公里处,相传湾里有泉眼直通东海。这里的水四季恒溫,别有一番天地。  来老龙湾好几次了,这里有我喜欢的碧水清泉,更有我向往的那青青翠竹。  进入老龙湾,满满的绿意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竹子掩映着古朴的木栈道,环绕在那一方碧水周围。  还没到竹林,阵阵风吹竹林的声音已入耳际,时而如千军万马,时而如絮絮低语,于是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这种声音在如此静逸的空气中竟然有了一种深远的感觉。冬
期刊
“学农日”,出现在学校教学的课程中,是在我刚刚升入高中学习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学校为了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方针,每周都要安排一天学农课,到农场去参加生产劳动。由于我对学农课的印象特别深,以至于在以后的人生中经常想起这段经历。  那时,每到学农日,学生要自行准备农具,由学校统一组织我们高中四个班的同学一起去农场劳动。虽然距离农场不远,但学校每次都要求我们天不亮就要出发。  有一次去农场学农,天刚蒙
期刊
我会在任何一棵大树下伫足。继而,我的目光从它的根部、躯干渐渐地向上攀爬,直到它抚摸云天的细枝末节。  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仰望。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大树,尤其是古树,我一直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近于偏执的喜爱。我想,除了亲人,我所拥抱过并将继续拥抱的生命,也唯有老树了。  我老家——当年的那桃生产队坐落于桂西北的丘陵坡野上,地势大起大落,百年甚至数百年前,那里是莽莽野木,虎熊出没。小时候,还记得家里存着
期刊
出县城沿平日公路向西南行驶,过山东省重点镇柴沟镇,公路沿坡而上,大约十里路的光景,爬上公路的最高处——青龙山的东坡。站在这儿,向东南方向望去,一道高岭横亘眼前,这岭比青龙山高度还高好多,一个村庄就坐落在这山和岭之间的凹地。村子西南方向略高,东北方向就是高密的李家庄水库。这个村庄,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咸家庄。  八十年代以前,因地势的原因,从青龙山流下的雨水分两股流向村庄,一股径自从村子中间穿过,
期刊